当前位置 首页 南北沉浮 第十五章 踏上征途

《南北沉浮》第十五章 踏上征途

作者:琴思明 字数:2657 书籍:南北沉浮

  三朝回门,居上还是很快乐的,趁着圣上还没有退位,趁着还能当两日太子妃,就算在待贤坊住上一夜,也没有什么压力。

  居安这两日突发奇想做了个风筝,表示长姐一个人在宫中要是寂寞,就放一放风筝,她在家向东宫方向,就知道长姐在想家。

  礼物送出去之前,总要,亲自测试一下,可惜架子太重,飞不起来,一下栽在了墙头上,还得架梯子上去拿。

  凌溯作为姐夫,总不能着小姨子上墙,只好自己上去取。因为个头高,一蹦就把风筝取下来了,拿在手里翻,一个黑乎乎穿着玄端的大老粗,还带着爵弁,便问居安:"这是谁?阎罗王?"

  这一问,立刻招来太子妃并小姨子的鄙视,居上道:"明明是秦始皇好不好!"

  简直了,谁家秦始皇长得这模样!凌溯摇摇头,觉得自己实在难以理解女郎们的眼光,他还是去找老岳父和大舅子们商谈政事吧,也比在这里受她们鄙夷强。

  于是他负着手,摇着袖子走开了。居安低头她的风筝,悲伤地说:"坏了,纸都破了,等我重糊好再给阿姐。"

  居上说不打紧,"下半晌闲着,我陪你一起做。"

  这里正说话,那厢韦氏唤她们进花厅吃点心,居安便放下风筝,牵着阿姐的手过去了。

  今日居幽不在家,恰逢越王妃生辰,一早就被独孤仪接到越王府上去了,姐妹两个并阿嫂们团团坐下,花厅的窗半开着,能见外面奈树的枝丫崎伸过来,韦氏笑道:"下月就轮到二娘出了,这几日长嫂也着了床,眼要生了,咱们家的喜事真是一桩连着一桩。"

  婢女络绎送进出笼的糕点来,有野驼酥、糖酪樱桃、贵妃红等,满满当当铺排在食案上。

  这些都是居上吃的,换了平时,配上一杯紫笋茶,她能吃个半饱。可今日不知怎么回事,好像胃口不佳,阿嫂们让她吃,她摇头道:"出门前吃了晨食,囤在肚子里了,一点也吃不下了。"

  韦氏道:"想是前两日预备昏礼,累着了,不要紧,休息一阵子,缓缓就好了。"

  本以为这些东西不稀奇,引不起她的兴,可后面冒着挨训风险准备的酥山送上来,居然也没得她的垂青。

  居安舀起冰酪填进嘴里,纳罕地说:"阿姐怎么回事,连酥山都不吃,别不是生病了吧!"

  这样一说,大家都有些担心,坐在窗口的四嫂洛氏是杏林世家出身,随手摘了个碧青的奈子,伸手递给居上,和声道:"阿妹想是积了食,这青柰开胃最好,你尝一个。"

  居上接过来咬了一口,酸是真酸,但入口顿觉打通了七窍。她"咦"了声,笑道:"忽然就觉得饿了,这奈子好大的功效。"

  然后四嫂便不说话了,朝韦氏了一眼,起身道:"阿妹,我替你把把脉。"

  居上虽然不解,还是探出了手,不忘再咬一口青奈,不以为意道:"阿嫂,我身强体壮,你放心好了。"

  洛氏不曾应她,仔细分辨指尖的脉动,半晌收回手问:"阿妹,上回月事,是什么时候来的?"

  居上见她严肃,心忽然悬起来,仔细想想,似乎那回闹肚子疼之后,到今日都没来过。难怪近来总觉得少了什么,说不上来的轻松,原来是省了那件事!

  她支支吾吾:"约摸,两个多月了"

  其实这样一说,她自己就明白了,在座的除了居安那傻子,其余阿嫂也都恍然大悟,居上顿时面红耳赤,"啥,这件事,事出有因"

  然后阿嫂们露出明了的神情,韦氏圆融道:"我们都是过来人,过来人什么事不明白?阿妹不用解释。"

  "不是"居上忽然发现有理说不清,且这个脸是不丢也丢了,毕竟三朝回门就发现有孕的,全长安恐怕只有她了。

  居安还是一头雾水,"你们在说什么?阿姐出什么事了?"

  七嫂张氏笑道:"你阿姐有好消息了,这可是国家大事,得立时回禀太子殿下与中宫呢。"

  居安愈发吃惊了,"阿姐怀上小郎君了?可她不是三日前才出的吗,焖芽都没这么快吧!"

  居上讪讪,饶是迟钝如居安,也出其中端倪来了。

  这个消息当然瞒不住,很快就传到了前院,众人表情各异,纷纷朝太子侧目。凌溯只好厚着脸皮向岳丈回禀,"主要是为万全,前阵子圣上要退亲,是我强说殊胜怀了身孕,才保住这门婚事,所以"

  这样便说得通了,既然是为保住婚事,那一切都是情有可原。

  "我去瞧瞧她。"凌溯矜持地笑了粉扑-儿文=~学)笑,缓步从上房退出来,赶回内院的时候,跑得简直乘风一样。

  居上的小院里,随行的侍医已经请过了脉,见了太子便叉手行礼,复退了出去。

  凌溯碍于还有阿嫂和小姨子在,不好太过孟浪,只是深深望着居上,按捺住兴奋之情问:"娘子,这事准了吗?"

  居上颔首,"准了,往后在圣上面前,我就不用心虚了。"

  屋里的人见状都退了出去,凌溯立刻欢喜得上前一把抱住了她,颤声道:"我有孩子了,快要做阿耶了。娘子,你是我的恩人,我一辈子感激你。"

  居上一跃成了他的恩人,这可不敢当。不过见他这么高兴,自己当然也要凑个,笑道:"我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凌溯两眼放光,"什么?难道是双生?"

  居上说不是,"侍医说了,孩子太小,坐胎还不稳,这段时间太子殿下可以修身养性了,最好与我分床睡。"

  这下凌溯沉默了,显然对侍医的话存疑,隔了半晌才道:"回头我去找医监问清楚,是不是这侍医学艺不精,随口胡说。"

  关乎切身利益,太子殿下也有胡搅蛮缠的本事。

  居上道:"我已经问过四嫂了,四嫂说侍医说得没错,一切要小心为上。"

  他无可奈何,"既然如此,你好好将养就是了,不用分床睡,夜里你要想喝水,我还能照应你。"

  居上听了,欢喜地搂住他的腰,把尖尖的下巴杵在他胸口上,含笑说:"郎君真好,待我生孩子的时候,你也会衣不解带服侍我吧?"

  他说:"那是自然。女官们力气小,不能抱你,有我在,用不着你自己使劲,这样月子里不会得病。"

  这又是从军中学来的一套道理,那些武将戎马一生,但粗中有细,教会了他伺候月子,也算艰难岁月中的一项进益。

  只是忽然之间真的怀上了,这个消息多少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两个人坐在榻上思量,究竟是哪一次呢,来得这样及时。

  要是照着时间算,大约第一次就中了,果真是该托生到他家的孩子啊,如此潦草,竟也成了,不得不说缘分很深。

  接下来又到了凌溯写"正"字的时候,每天一一划计算,中途顺便还登了个基。

  换了皇帝,年号就得改了,政事堂及三省合议,改为"正元",帝很满意,立时便准了。

  说起政事堂,人员还是有了调整,裴直告密虽然能免除裴氏覆灭,但秋后算账依旧逃不了。裴直被贬了官,发送到袁州做司马去了,凌冽的旧部及冠军大将军徐恢皆入罪,位置也很快便被人顶替了。

  凌溯去含元殿见了退隐的太上皇,告知了朝堂上的安排,太上皇道:"我已经不管那些了,你是我最得意的儿子,我知道,你日后必定是个有道明君,必定会有你一番作为。好儿子,放开手脚去尝试吧,阿耶不曾完成的夙愿,由你接着完成。只要你认为对的事,就算有阻碍,也要竭力办到,不必去理会那些嘈杂之声,将来史上自有论断。"

  凌溯说是,才发现往日的阿耶又回来了,没有猜忌,没有妒恨,只是个寻常的父亲。

  "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我们过两日就往东都去。"太上皇后接过内侍送来的杯盏,递给太上皇,转头望了望站在一旁的居上,含笑道,"我们去东都躲清静了,却很不放心殊胜,她怀着身孕,千万要留神,定要平平安安待产。算算时候,大约在九月里生,到时候让辛夫人妯娌进宫来吧,我若回不来,就派人上东都给我们报喜信。"

  居上应了,和声道:"阿耶与阿娘要往东都去,路远迢迢的,儿也不放心。莫如等十月里再走,到时候天气正适宜,也见过了孙辈,那多好。"

  她们唧唧哝哝说话,太上皇现在记性很不好了,但勉强还想得起来,大郎当初呈禀太子妃怀孕,是去年十月。对于自己的头一个孙子,他自然很上心,也暗暗算过,产期大概在五月里。

  "稚儿"太上皇叫住太上皇后,"不是应当五月里生吗,怎么又推迟到九月里了?"

  凌溯讪讪了居上一眼,还是太上皇后机灵,"你记错日子了,况且人都说十月怀胎,其实有人提前有人延后。咱们这是算足了时间,孩子在娘胎里待的时候越长,长得越结实。"说着哈哈笑了粉扑-儿文=~学)两声,"当初我怀大郎,可是怀了十一个月呢,你都忘了?"

  太上皇终于被太上皇后说糊涂了,糊涂事就糊涂办吧,也就不予追究了。

  但行程不宜推迟,太上皇的病情每况愈下,趁着还有精力,一路游山玩水过去,也能抵消年轻时候匆促的跋涉。

  那日风和日丽,重玄门外摆了好长的卤簿,凌溯与居上站在车前,将太上皇与太上皇后送上了车辇。

  凌溯自是万分舍不得,他知道这一分别,恐怕阿耶再也回不来了,这也是父子最后的一面,因此手把着车辕,久久不愿松开。

  太上皇和声安抚,"等皇孙周岁,你们带着孩子来东都我们。"

  凌溯只得松开手,恋恋不舍说是,"阿耶与阿娘,路上多保重。"

  太上皇后摆手,"快回去吧,皇后身子沉,千万别累着了。"

  负责护送的凌洄扬鞭,回身对凌溯道:"我会安全将阿耶阿娘送到东都的,阿兄放心吧。"

  凌溯道好,搀着居上退到一旁,着队伍缓缓行动起来,渐渐去远了,不由长叹一声,对居上道:"我忽然觉得失去了倚傍,不知还有没有再见阿耶的一日。"

  居上抚抚他的手温声安慰:"儿女陪爷娘半辈子,只有夫妻能相伴到老。你阿耶,身边有阿娘陪着,他们年轻时候聚少离多,等上了岁数,弥补了以前的不足,也挺好的。"

  他闻言,似乎略略觉得安慰,垂眼了她,"还好你在我身边,我也不觉得世上只剩我一个人。"

  居上笑着说当然,"再过一阵子,还有人来陪你呢,你可做好准备,也要做阿耶了。"

  夫妇两个全心全意等着孩子降临,当然帝登基好几个月,不曾扩充后宫,这让满朝文武很是着急,不断有人上疏,请求陛下采选,以保子嗣健旺。

  凌溯听得不耐烦,垂着眼皮道:"朕甫登基,前朝的顽疾还没有根除,朕有何面目大肆采选?况且皇后有孕,身子虚弱,这时候不宜操持事务,还是容后再说吧。"

  谏议大夫却不肯放弃,"陛下说个日子,臣记下来,等时日一到即刻筹备。"

  凌溯作势想了想,"待皇后诞下皇嗣,接下来还要仔细调养身子,少说也得等到明年开春。"

  也罢,还有大半年光景,圣上还年轻,不急在一时半刻。

  于是大家开始盼着皇后早日生产,将要临近产期,圣上显得战战兢兢,处置政务也有些心不在焉。御史大夫又上疏了,大力说教了圣上一番,请陛下以国事为重。

  所以当皇帝,也不是那么随心所欲,他只得自省,满口答应。

  然而心思实在沉淀不下来,眼产婆推断的日子越来越近,据说就在这两日了,御史大夫又来聒噪,凌溯干脆宣布休沐三日,反正一年到头的假宁日不少,不在乎多这三日。

  居上的肚子,大得像一面锣,她每日坚持在殿内来回踱步,两仪殿很大,大得从东走到西,差不多有百步。家里人都说要生产的女子,须得多多活动,将来生孩子的时候才不至于受太大的苦。

  当然,苦是必定要受的,程度轻重而已。像当初银素生和月,耗了两天才生下来,几乎送了半条命。居上有前车之鉴,就算再惫懒,也得催促自己动起来。

  凌溯要同她说话,只得跟在她身后,她走到东,他就追到东,她走到西,他就追到西,边走边道:"歇一歇吧,别累着了。"

  居上没听他的,"你不知道生孩子九死一生啊,我得多活动,该使劲的时候才有力气。"

  "那也不能太劳累啊,累坏了怎么办?"他上来牵她的手,强行把她拉回去坐下,一面问,"产婆可过胎位?一切都好吧?"

  居上点了点头,"好得很"嘴里说着,那石榴裙上忽地鼓起一块大包来,居上说,"他在里面练拳脚呢,这孩子真活泛,白天黑夜的操练,将来阿耶一定要把他送到军中去历练历练。"

  凌溯却有些慈父多败儿了,"军中太苦了,这等养尊处优的孩子,哪里经受得住。"

  不过大抵来说,没见面才英雄气短,等将来孩子大了,七九嫌死狗,放在身边多待一日都嫌麻烦,到时候绝不存在舍不得一说了。

  居上抚抚肚子,外面日光照进殿里来,莲花砖上的纹路折射了光线,一片跳跃的金芒。

  "你说太医令得准不准?昨日又来瞧了一遍,言之凿凿是皇子。"

  凌溯对生男生女倒没有太大的执念,"不管男孩还是女孩,我都喜欢。要是生个长姐,将来还可以领着弟弟妹妹,也不用送到军中去了,长留在身边才好。"

  那倒是,虽说凌家确实有皇位要传承,但来的不管是儿是女,自己生的当然疼。

  只不过这段时间她偶尔也担忧,"听说生孩子很难,我能顺利生下来吧?"

  凌溯说自然,"当初纳吉,阿娘给你算过命,说你能活到九十九。"

  福厚命硬,居上咬了咬牙,觉得自己浑身是胆,一定能闯过这关。

  当然胆色这种东西,也随心情起起落落,好在全家都进宫了,有家里人在,她心里踏实了不少,肚子开始疼时,她还豪气干云地对凌溯说:"郎君放心,我这个人最能忍痛,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凌溯却忧心忡忡,"不要强忍,太疼一定要告诉身边的人。"

  他想跟进去,可惜被杨夫人拦在了外面,"陛下替殊胜守门吧,你是真龙天子,有你坐镇,什么邪祟都进不来。"

  于是真龙天子果真让人搬了张条凳过来,一手持剑,大马金刀地横坐在门前,为她的皇后保驾护航。

  辛道昭在台阶前转悠,搓着手对子侄们说:"你们阿妹自小娇惯,怎么说话就要生孩子了"老父亲心都哆嗦起来,那种不舍,更胜当初夫人产子。

  辛重威被他转得眼晕,直白地安慰,"阿妹不是娇滴滴的女郎,小时候手上割了那么大的口子,她一声都没吭。"

  辛道昭说:"那是她偷着摆弄我的刀,怕挨打而已,你以为她不想哭?再说这是刀伤吗?这是生孩子!"

  话音方落,里面惨叫起来,吓得门前的人如临大敌,没头没脑就要往里冲。

  然而门被拴住了,实在进不去,他只好趴在窗口喊:"娘子,你想着我,想着我啊!"

  可里面的居上疼得魂不附体,前后折腾了三个时辰,总也生不下来,她哭着对杨夫人说:"阿娘,我不行了,我怕是要死了。"

  引得杨夫人一连"呸"了好几声,"哪个女子生孩子不是如此,这就要死了?你一死,丈夫成了别人的,皇后也由别人来做,你可甘心?"

  这么一说她又振作起来,灌下一碗参汤继续用力。随着一声孩子的啼哭,她觉得五脏腑都流出来了,自己变成一个空空的壳,迅速瘪了下去。

  耳边是家里人欣喜的呼声,忽远忽近地说:"殊胜,快,是位小郎君。"

  居上掀起眼皮瞥了瞥,"怎么那么丑!"

  刚落地就受到阿娘的嫌弃,小郎君很不服气,放开嗓门哇哇大哭起来,转了几手,被抱出去见阿耶和阿翁了。

  居上昏昏欲睡,忽然发现有人牵住了她的手,颤声说着:"你辛苦了,娘子,你辛苦了"

  居上安慰式的在他手上拍了下,表示小意思,闯过这关,她又是一条好汉,居然还很得意地感慨,生孩子不过如此。

  凌溯给长子取名叫澄,这是头回与居上牵手时候,脑子里蹦出来的名字。他们兄弟跟随阿耶南征北战,溯洄冽涸太过激荡,但愿上一辈的汹涌不要再延续下去了,凌澄的一生清澈而平静,就是父亲最大的愿望了。

  圣上喜得贵子,满朝文武自然要庆贺,不过谏议大夫没忘记他上年的承诺,等到了立春这日,立刻便又上疏,催促圣上采选。

  宝座上的凌溯一手扶住了额,"皇后哺育太子辛苦,这个时候提采选,又要让她分出精力来应付,朕怕她身体承受不住。这样吧,等到今年入秋,秋高气爽,各地选送良家女入京,路上也不至于太辛苦。"

  果真是天子体恤,如此有理有据,众臣也不便再说其他了,那就等到今年立秋再做定夺吧。

  结果到了立秋那日,谏议大夫满怀希望地上疏,希望圣上扩充后宫开枝散叶,料想这回总没有借口再推脱了吧,结果圣上又宣布了一则好消息,"皇后又有孕了。她为朕连怀两子,劳苦功高,朕怎么忍心这时候让她劳心呢。"

  谏议大夫张口结舌,"陛下一再推脱,难道是皇后善妒,不准陛下选妃吗?"

  此话一出,得罪了右仆射。辛道昭偏过头道:"来大坡1怀疑辛某家教啊,辛家虽不才,尚不至于教导出一位善妒的悍妇来。

  陛下垂,怜皇后殿下生养皇子辛苦,如此一片温情,竟被你曲解成惧内,实在可笑!"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谏议大夫顿时不知应当如何应对了,结结巴巴道:"臣臣并无此意,请陛下明鉴。"

  圣上摆了摆手,并没有发怒的迹象,沉吟道:"明年吧,明年秋日,再行商议此事。"

  反正就是拖延,拖延得满朝文武习以为常,期间又遇上太上皇驾崩服孝三年,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办完太上皇的丧事,正值隆冬时节,凌溯难得有空,夫妇两个踩着暖炉,坐在窗前白雪红梅,回忆起以前的事来,仍有会心的微笑。

  "辛家儿郎三十之前不得纳妾,我虽是郎子,却也做到了。"凌溯探过臂膀,将她搂进了怀里,"不光三十,就算四十五十,我也会信守承诺,绝不负你。"

  关于这点,实在很令居上感动,她以前从未想过,自己能霸占一个男子的一生。在闺中时和姐妹们闲谈,也习惯性地表示先自己,不必为郎子纳妾而苦恼。

  其实有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是人就有占有欲,还好遇见凌溯,他没有让她变得面目全非。即便成了几个孩子的母亲,她也还是如少女时候一样敢想敢做,襟怀坦荡。

  不过嘴上是不能认输的,她娓娓引导他,"你那么不解风情,嘴又坏,哪有耐心应付莺莺燕燕的撒娇承宠。万一伤了美人心,人家跑到我这里来哭诉,我岂不是还要为你打圆场,你好意思吗?"

  他想了想,“那倒是。”

  "你我说得多有道理!"居上顺手在他下巴上捏了一下,"反正我不嫌弃你,你就年年陪我冬雪,上一辈子,这也是郎君的福气啊。"

  凌溯连连点头,可不是嘛,他娶到了全大历最可的女郎,女郎最美的年华都付与了他,他一个北地来的田舍汉,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所以就这样吧,只是唯恐一辈子太匆匆了,等找个黄道吉日,他还打算与她好好商量一番,不说生生世世,预约个下辈子,凭他们的交情,应该问题不大吧!

  ——正文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