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165. 一百六十五 汉武帝的丞相

《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165. 一百六十五 汉武帝的丞相

作者:回梦逐光 字数:3903 书籍: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丞相公孙弘闻言心里一紧,他应该算是善终的吧?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去年他就应该病死于任上,死后儿子继承了平津侯的爵位。

  可是因为天幕的出现,带来了神奇的医术,治好他的病,挺过来后陛下也没有换丞相的意思,故而现在的丞相还是他。

  他善终了吧?公孙弘越想越没底,几年前赵王诬陷主父偃受贿,逼杀齐王,后查实虽有受贿事但并无逼杀齐王,陛下本想宽恕主父偃,他却劝说陛下杀主父偃安定人心。

  后来天幕出现,主父偃被释放。

  不仅如此,后世的小说中对主父偃多有赞赏,说主父偃上书的《推恩令》乃千古第一阳谋,陛下对主父偃愈加看重。

  这件事也成了他心底的一根刺。

  上回天幕卖汉史,更是说他两面三刀,见风使舵,嫉恨董仲舒,上谏让董仲舒去胶西当刘端的国相。胶西王刘端是陛下的哥哥,为人凶残、蛮横,过去不少做过刘端国相的人都被处死,或毒死。

  让董仲舒去胶西显然是借刀杀人。

  虽然因为天幕出现,他没做这件事,但这件事在史书里白纸黑字写着,做没做过已经不重要了。陛下肯定已经认定他是个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小人。

  还不如去年病死在任上,好歹得以善终。现在陛下得到了汉书,对他过去所做的一切了如指掌,他还有何脸面位列三公。

  想辞相位,陛下又不许。愈发看不懂陛下在想什么了。

  不止公孙弘心里害怕,其他官员也害怕啊,尤其是作为丞相替补的几个官员。

  刘彻对于朝臣们的害怕倒是满不在乎,对天幕提到的明相要来他手下干活也兴致缺缺,他不喜欢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掌佐天子,权力可不小。不仅有选用官吏之权,更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

  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甚至可以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

  朝中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

  集议的结果再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要是君王昏庸,丞相的权力足以架空天子。

  相权约束皇权,甚至可以架空皇权,他会乐意要这种丞相?

  也就是公孙弘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又会见风使舵,颇得他心,不然也当不了丞相。

  唐太宗时期

  武将们眼睛亮了:“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再就业的名将?”那会不会有他们?

  第一批混不上,第二批第三批总可以吧?

  要不要试着买一买中册,万一有他们,那可是免费的啊!

  杜如晦本来不想打击他们,但看到这种情况,不得不道:“诸位理智一点,名将篇都是意难平系列,从古至今有多少意难平的名将?

  旁的不说,天幕刚才提到过的战国四大名将,就有三个没能善终。

  还有之前提到过的八大军神,不算隐居的孙武,早逝的霍去病,善终的也就是卫青和药师……”

  听到杜如晦一一列举,武将们眼里的光逐渐黯淡,同时心里更复杂了,原来历史上有这么多意难平的名将吗?他们能遇到陛下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李世民突然收到一堆感激的目光,“……”还真有点不习惯,不自在地转移话题:“咳,没想到明相篇居然是这样择人,那应该没有你们了吧?”

  说罢,目光看向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都是微末时就跟着他的股肱之臣,让他们去别的朝代,选择别的皇帝很难吧?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信誓旦旦道:“臣肯定不会选择别人,但后世的人会怎么写臣也不知道啊。”

  房玄龄/杜如晦吹胡子瞪眼:老狐狸。

  【想去汉武帝手下干活的名相居然是0耶。

  地府的文臣们一听是给汉武帝当丞相,连连后退,开什么玩笑,给汉武帝当丞相,是嫌命不够长是吧?

  阎王等了一会儿也不见有人报名,不由道:汉武帝不是公认的千古一帝吗?是明君啊,自古明君贤臣,当千古一帝的贤臣不比当一个普通皇帝的贤臣好吗?

  也更出名不是?

  千古一帝可不多,你们要把握机会啊!】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脸黑了,他不在乎丞相是一回事,但是没有人选他又是一回事。

  尤其阎王还说了他是千古一帝,要是没人选他,选秦始皇和李世民的却很多,他不是很没面子?

  于是刘彻迁怒了,他把目光转移到现在的丞相,以及将来的几个丞相身上,别人不选他,这些人也不选?还想不想做丞相了?

  被扫到的大臣苦不堪言,期期艾艾道:“陛下,此书是后世人所作,并非臣的想法。”

  刘彻双目微眯,眼神危险:“这么说你们是想当大汉丞相咯?”

  众人连忙道:“臣不敢。”丫的,这天没法聊下去了。

  大秦

  秦始皇听到千古一帝,心中一动,这明相篇肯定也有他,而且愿意来他手下干活的肯定不少吧?

  他可没有像汉武帝一样频繁更替丞相。

  他就六个丞相,吕不韦、昌平君、王绾、隗状、冯去疾、李斯。

  除了吕不韦饮鸩自尽,昌平君反秦阵亡,其他几人可都好好的,王绾、隗状善终,冯去疾现任右丞相,李斯任左丞相。

  这不比汉武帝强?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和秦始皇一个想法,都是千古一帝,有汉武帝肯定也有他们。

  李世民得意道:“秦皇汉武虽是千古一帝,但也是历史上公认的暴君,朕可比他们好说话多了,愿意来朕手下的明相应该不少吧?”

  李渊听不下去了,“二郎,低调些。”

  【阎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有人报名:要是再没人报名,本阎王可就要点人了!

  地府的文臣们如临大敌,眼珠子一转,决定死道友不死贫道。

  萧何:我乃汉臣,去汉武帝处不合适,尔等不一样,尤其是孟德你,不是自诩大汉忠臣,周公吐哺吗?

  曹操被萧何点名,整个人都快炸了:我…我虽忠于汉室,但是……我是东汉的,对西汉没有感情,也不熟。

  张良:没有感情、不熟就对了,要是有感情,很熟还去不了呢。而且汉武帝文武双全,用后世的话说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

  孟德你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简直就是最佳人选。

  说完还扭头问阎王:阎王你说是不是?

  阎王看了看张良,又看了看曹操,点点头:确实挺合适。

  曹操眼睛都瞪圆了,赶忙道:论大汉忠臣,我曹某人怎么比得上诸葛丞相呢,他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他还会搞发明,比我更适合西汉啊!

  躺着也中枪的诸葛亮:……在下出茅庐时,曹丞相早已名震天下,亮不敢和曹丞相比。

  曹操嘴角抽了抽,决定另辟蹊径:阎王,怎么说我也是魏武帝,也是能以帝王的身份再就业的吧?

  谁知阎王看了他一眼说:追封的不算。

  曹操:!!!

  曹操:既然如此,司马仲达也很合适!他也不算晋宣帝。

  司马懿:主公,我是大魏的忠臣,辅佐四代君王。

  曹操:……你少来这套,都是千年的鬼了,还装什么狐狸。

  司马懿:主公——

  众人一副看戏的模样,心里乐开了花。

  曹操的儿子篡了大汉的江山,司马懿的孙子又把魏国给篡了,要是他们两都去汉武帝手下当差,那可有好戏瞧了。

  于是众人纷纷向阎王举荐两人,把两人夸上了天,说他们文能弄墨,武能上阵杀敌,汉武帝得之一定欣喜若狂,定能君臣相得,成就一番佳话。

  阎王点点头:那好吧,你二人就去汉武朝吧。

  曹操:不要啊……

  司马懿瞪大眼睛,眼神里闪过挣扎,最终屈服了,要坚强,不就是汉武帝吗?曹操他都熬过来了,汉武帝肯定也可以的。】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什么叫死道友不死贫道?朕有这么可怕吗?这不是还有善终的吗?又没全杀了。

  再说了,窦婴、田蚡之流不是死有余辜吗?关他什么事?

  刘彻忿忿不平,听着他们你推我,我推你,很不情愿似的,脸黑了。

  直到听见萧何、张良举荐曹操,曹操又扯出诸葛亮、司马懿,脸色才稍稍好转。

  看过《三国志》的刘彻对曹操和司马懿并不陌生,别说这两人都是人才,要是都来他手下当差,也挺不错的。

  都是能统领几十万兵马的将帅之才。

  尤其是曹操,有识人之明,用人之才,还能自己把后勤搞定。

  越想越想要,要是真能来就好了。

  至于篡权夺位?想都不要想。刘彻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肯定能压得住曹操和司马懿,如果下一代压不住,那就把他们一起带走,多大点事。

  三国时期

  曹操惊得摔坏了手中的杯子,“……”怎么会是他呢?

  天呐,那可是孝武皇帝,去汉高帝手下都比去孝武皇帝手下强啊,他有把握在汉高帝手下保住命,但若是孝武皇帝……完全没把握。

  曹操震惊了好一会儿,才回神,算了反正也不是真的。

  而且还能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是大汉的忠臣,周公吐哺。

  反正百姓又不知道其中的含义,肯定不会疑他。

  曹操:“诸葛亮找到了吗?”

  陈群:“主公,收到飞鸽传书,在南阳看到了刘备。”诸葛亮怕是没了。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刘备,他什么时候跑到南阳了?”

  郭嘉悠悠道:“上回天幕透漏了那么多,他不去南阳找诸葛亮才不对劲吧?”

  曹操眉头紧皱,天幕虽然给得多,但变数也很大,“抓紧时间练兵,若是能在刘备孙权发育起来之前统一天下,就算来十个刘备、十个孙权也没用。”

  “是,主公。”

  **

  南阳郡

  诸葛亮没想到还有他,越是了解后世的情况,越觉得汉末不过是众多乱世中一个,沧海一粟罢了,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还能上榜。

  那么他会选择哪一位君王再就业呢?

  老实说提前知道将来的事后,诸葛亮心里压力很大,他怕达不到史书上写的成就,所以刘备来见他时,他拒绝了出山的请求。

  诸葛亮望着天幕出神,天幕带来了很多,但也改变了很多,一切都与原来的历史不一样了,那他还会是那个蜀汉的“诸葛丞相”吗?

  大秦

  实用主义者秦始皇心里开始琢磨:上面提到的人,曹操、诸葛亮、司马懿他是别想了,萧何已经在大秦了,就剩一个张良。

  秦始皇皱眉:“张良还没找到吗?”

  负责找人的蒙毅羞愧低头,他已经派了不下十队人马去找,可是张良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一点痕迹都没有。

  秦始皇忽然道:“朕记得有本书上写过张良面若好女,男生女相,扮起女人来难辨雌雄?”

  蒙毅震惊抬头,“陛下的意思是——张良男扮女装?”

  !!!难道这就是一直找不到张良的原因!

  秦始皇颔首,“很有可能,再派几队人出去找,男女都不要放过。”

  蒙毅点点头,心里早已掀起惊涛骇浪,男扮女装,他怎么就没想到呢!明明天幕卖的第一本小说里就提到过张良长得很好看,精致得不像个男人。

  若是张良真的是男扮女装才逃过秦军的搜捕,那他只能说……好牛?居然不惜着女装也不肯为大秦效力。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惊道:“……还能这样?”没有人去就会演变成死道友不死贫道,互相……坑人,额举荐,倒是有几分意思。

  曹操和司马懿,这两在一起不会打起来吗?曹操不会恨不得生啖其肉?司马懿会放心和曹操共事?

  而且以两人的本事想混成汉武帝的重臣也不难,汉武帝若是知道曹魏篡汉,不知是何心情。

  李世民想了想,又道:“不过曹丕并未对汉献帝及后人做什么,倒是魏帝曹髦遇弑和司马昭脱不了干系。”但就算这样,曹操还是有血脉传下去,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这两人还能心平气和的互相挤兑?

  不像大唐,篡了李唐江山的朱温把李唐一脉赶尽杀绝,还破坏历代唐皇的陵寝,要是朱温等人来他手下,想君臣相得?做梦吧。

  想到书里的自己未必知道是朱温篡了李唐江山,李世民又道:可别把朱温送给他,哪怕是在书里他也不要。

  就在李世民胡思乱想之时,他的宰相们也在想:错过汉武帝,陛下不能选,难道他们会选秦始皇?

  可是秦始皇好法家,他们所学的不太合适吧?

  还是说再就业的明相里没有他们?

  好不容易有次露脸的机会,不会就这么错过吧?众人脸上露出惋惜的表情。

  李世民:“???”

  【曹操多疑、司马懿谨慎,两人军事上都有一套,有学者点评过司马懿在军事才能在曹操与诸葛亮之上。

  这两人给汉武帝当丞相,肯定很刺激很精彩。

  书里有这两人暗戳戳在汉武帝面前给对方上眼药,说对方坏话,上演一出又一出的争宠戏码。汉武帝还以为是他的平衡术奏效了,三个人达到了诡异的君臣相得。】:,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