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乱世太平王 第二二五章 评古论今

《乱世太平王》第二二五章 评古论今

作者:麒麟可可 字数:1888 书籍:乱世太平王

  杨柯笑道:“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汉武帝能得以开疆拓土,打通商道,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集聚了数代人的励精图治才有的结果。汉朝开国之初,国力衰弱,百业凋零,甚至连天子出行都找不到4匹同样颜色的马,将相出行只能坐牛车。高祖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将税率定为十五分之一。继而采用“和亲”策略,出嫁公主,赠送丝绸、粮食等物品,与匈奴冒顿单于约为兄弟,以缓解其袭扰,从而争取了时间。自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持续数代奉行黄老的无为之治,轻傜薄赋,租率从汉初的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直至前167年,又宣布全部免去老百姓的田租,算赋也由过去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也由一年一服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文帝初年,粟每石仅十余钱至数十钱。此外,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国有山林川泽,允许人民渔猎采樵,从而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文帝十二年,又在全国废除了关卡制度,使商品能够在更大范围物畅其流,富商大贾周游天下,加强了各地区间的经济往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也使得文帝时期的社会财富积蓄很快,户口也增加很快,呈现出家给人足、国家富裕的景象。但汉朝并未在太平年景废弛武备,马放南山,而是积极备战。朝廷不但鼓励民间养马,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还在西北边境设立了36个牧马场,从事牧养的军卒达3万之众,为的就是实现有朝一日不战则已、一战必亡匈奴的宏图大志。这些措施,不但当时对防备匈奴大规模的入侵起到了警示作用,也为后来武帝大规模北击匈奴做了充分的准备。景帝继位之后,承袭了文帝的治国方略,还改变了当时不准百姓迁移的政策,允许百姓从土地贫瘠的地区迁移到土地肥沃的地区,使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一开发了土地资源,二也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自高祖始,到景帝,算上吕后共计六十五年,一以贯之的息兵、养民、发展农耕与商贾,才成就了武帝的大业。可你看看现在的朝廷,能有这个条件吗?”

  “如你所说,汉朝的皇帝历经六十多年才积累的力量,就算你再励精图治,不也是没用吗?”红姑嘟起嘴道。

  杨柯道:“那倒未必。农耕虽然是立国之本,不过单凭农耕是没有办法强兵富国的。汉朝为什么能做到免除百姓的田租?原因就是商税的收入已经足以支撑朝廷的军政开支,所以富国和强国的终南捷径其实是既要发展农耕,更要发展商业。这就是我此行要向你和柳先生请教,也是沿途走走看看的真是目的。”

  红姑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你可是太高看我们了,柳家老号虽然算得上大商贾了,但毕竟只有一家之力,我们就算再攒足力气,也不可能将全天下的生意都做完啊。”

  杨柯笑道:“你说的恰恰是问题的要害了。朝廷为什么要扶持柳家商号?目的就是给全天下的商人们做一个表率,让所有的商人看到你们能大发其财,紧跟着就会群起而效之,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我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这些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榜样的力量才是无穷的,有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里,比朝廷喊破了喉咙都管用。其次一个,此行我们有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拿出朝廷促进这两条商道的具体法令,同时看看朝廷能帮助商人们做哪些事,让通商的步子再加快一点。简而言之,就是怎么兴商、利商、便商、重商就怎么来。你和柳先生可不是普通的商人,你们在牟利的同时,能看到天下商贾所看不到的大道,还在这两条商路上做了马前卒,对于这商道兴衰的利弊,必然是了如指掌,所以我是诚心诚意请二位做我的老师,这一路走,一路看,最终要靠你们帮我制定一套完整的方略。短则五年,长则十年,一定要让我大晋能做到物通天下。”

  柳三在一旁静听良久,此刻听到杨柯这句话,忍不住击节而叹:“好一个物通天下,王爷真不是凡人,不仅重商,还能看透这商道的真谛,我大晋兴盛真的是有望了,老朽甘为驱驰,一定助王爷完成这宏图大愿。”

  杨柯笑吟吟的说道:“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这不仅仅是我的宏图大愿,也应当是柳先生,红姑,和全天下商贾们的宏图大愿。无农耕则国无本,无商贾则国不富。等咱们老百姓、商人、朝廷有粮、有钱的时候,还怕什么异族外邦。”

  三人畅所欲言,秉烛彻夜长谈,不知不觉,天光破晓,金鸡高唱,望着窗外初露曙光,柳三长长的伸了个懒腰:“今日畅谈实在是大快平生,我这就去准备和安排一下潼关的生意,接下来的行程,我陪王爷一起上路。”

  杨柯深施一礼:“求之不得,不敢请耳。也不急在一两日,谈了一夜,柳先生也请早点歇息吧。睡醒了养足精神之后再安排不迟。”

  柳三哈哈笑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老朽先告退了,王爷你也早点安歇。”说罢,柳三对着杨柯一拱手,又对红姑施了一礼,便退了出去。

  杨柯目送柳三的背影出了房门,转头看了看红姑,只见红姑正用一双亮晶晶的眸子打量着自己,不禁愣到:“怎么了?我脸上有花吗?”

  红姑哼了一声:“你脸上没花,倒是心里乐开了花吧。你巴巴的拉着我到潼关来,又花言巧语骗我家的大柜,挖我的墙角,这下得偿所愿了。接下来是不是也该卸磨杀驴了,我自回我的东海郡去了,你去干你的大事。”

  杨柯淡淡一笑:“接下来可少不了你的襄助,离卸磨杀驴的时候还早着呢。”

  红姑怒气冲冲的站起身来:“你的那些个破事我可没兴趣,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儿家,没你那么多雄心壮志,谁爱干谁干,本姑娘不奉陪。”说完这句话,掉头出了房门,留下杨柯一个人在房子里面发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