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出水芙蓉 第三十八章 市价牵制有心人 母女解误操家济

《出水芙蓉》第三十八章 市价牵制有心人 母女解误操家济

作者:胡少龙 字数:5784 书籍:出水芙蓉

  三十八

  市价牵制有心人母女解误操家济

  在老家虽然只有两天时间,准确地说是一去一来两天。是被尤素芬强留了一夜,她也有心想在老家住一夜。两天里冉腊娥听到了不少新鲜事,该记住的记住了,该丢的丢掉。还说老家的房子存在,不是4200是3000块,可以赎回的,是不是涨价了。贩子开着车进村,找上门要五块一斤收购芝麻,去年才四块呢。棉花也说要收到二块一,中谷要收到五角五。去年的棉花象臭狗屎,才一块八,还抵不上黄红麻,黄红麻都是二块。中谷最高也才四角八。贩子还说今年的黄红麻没市场,只收一块五的。当然,中谷和棉花才要上市,黄红麻还没有上市。这价收多收少,全凭贩子的一张油嘴滑舌,庄稼人掌握不了外面的世界,可掌握得了手中的物资。他们认准一个理,物以稀为贵。也许是今年种的棉花少了,中稻的产量不如往年。冉晓春家抢先收割的那几亩地,亩产才700多斤,去年都是1000斤以上呢。既然物以稀为贵,那就得等着,说不定还可以收出天价来呢。当然,也有撑不住的。家里等着钱煮水喝的,只能把晒到禾场里的物资让贩子拉去。一手钱一手货倒也痛快,比过去国家粮站和棉花组收去,还要站队,还要扬晒,还要除杂除水份和斤两。最为恼怒的是钱在他们手里,还要扣这款那款的,甚至连银行里也取不到现钱。一板车的谷子黑汗水流的拉去了,眼睁睁换回一张欠条,当时的时髦话是白水条。冉腊娥见尤素芬都忙碌着,吃了早饭就要回县,被他们用气话强留住。其实是答应了她的一个小要求留下的,下地帮他家收割中稻。她有一年多没有下地干活了,尤其是互相换工帮忙,忙饿了吃百家饭。饭菜的味儿变了,就是比自家的吃得香甜。一两桌人围吃,就象过去生产队上堤挑河时抢饭吃得那么有味道、有情趣。尤素芬的十亩零八的中稻,请了7名村上的姑娘婆婆们,加上冉腊娥,到下午三点半就把稻子割得精光了。就象剃头,还留下了长长的稻蔸。如今稻草不顶用了,农家炊烟做饭都兴烧藕煤,有的还用上气灶。稻杆割长了,要力气运到家门口的禾场不说,脱粒剩下的稻草还没有地方堆呢,也怕引起火灾。只齐穗下一点割,长长的稻杆留在田里,点火一烧,燃成灰烬,还可作肥用。真是“本是同根生,相兼何太急”。脱粒机已拉到家门口,机手也请来了。有规矩的,100块钱的请工费。其他人是相互帮着,只吃饭不要工钱的。当然,象冉晓春家种田多的就不是互帮互助,是请工。除了吃饭,每天还付20块钱。去年她家种了200亩田,今年更多了。说是300亩,要按标准亩算,肯定不止的。只有象电视里有收割机租用就好了。

  吃了午饭,脱粒机响起来了,太阳只有树把高了,冉腊娥硬要回去了。住在人家屋里碍手碍脚的不方便。她坚决说:“再迟了到笆头就赶不上去县里的班车了。”尤素芬说:“不急。还有从岳阳路过的车,到半夜都有车的。”冉腊娥说:“你们上县一夜都留不住,我还住了一夜。还要怎样!”尤素芬见强留不住,只好说:“冉奶奶,要这么说,我也不好再留了。等农闲的时候,您再来多住几天。”冉腊娥忙说:“好的,好的。”她又认真而神情说:“求你件事,素芬。我那屋空着,浪费得太可惜了,我心疼。你顺便的时候,问问瑞华。我原价把房子赎回来算了。有了房子,我立马搬回来住的。还是乡里住得舒服。”尤素芬愣了下,说:“您在城里住得好好的,现在乡下人都在想往城里搬呢,您可苦还要回来受罪。”冉腊娥笑说:“叶落归根,我还是回来的好。你别嘴巴乖,就帮我这件事。”尤素芬应付的答应:“好,好。我的女巴女巴呀!”她嘴里答应着,认真一想,那瑞华买这破屋也不是想自己住,是要转手赚钱,可是,他哪知现在的人都想往城里走,谁愿出高价买这屋。象这样的破屋南边还有2个,也一直空着,象要倒塌似的。冉腊娥笑傲傲向忙碌的乡亲招呼着,真的要走了。尤素芬停住手中的扬杈,要为她去叫摩托车,冉腊娥不依。尤素芬强着说:“这5块钱我出了!”冉腊娥说不是五块是事,是她胆怯坐不好。还有张友琼的教训她牢记着。那飞快的摩托车晃荡的,坐不好摔下来还不没命的。尤素芬似乎也想到这点,但没有这样说,而是吉利祝愿:“那您好走,一路平安。”离开了炊烟草霉原野味的张冉,冉腊娥就想着县里的那码子事,不知这两天他们怎么在闹,是谁在买菜,又是谁在做饭。也许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去了柳奶奶家。乡村的土路还是浮着那么厚的一层灰尘,进笆头街的街口,还是那么狭窄。街上的小集市,门前摊上扯着杂乱的遮阳棚子。小集市就在公路边,也没几个人游动,也不见过往的客车。然而,那屠凳上的猪肉让她眼睛一亮。过去一看,挂勾上还有半块排骨。她还没开口,屠伙便问:“要肉。收场的生意了,便宜点。”冉腊娥这才开口问价,上好的肥瘦分明,鲜嫩的猪肉五块,排骨也只六块五,是比县里便宜。爱便宜的心人该有之。她没有犹豫的秤了2斤肉,半块排骨,一共25块钱。付钱的时候,她还不甘心的说:“县里的肉价涨了的,您怎么没有涨?”屠伙狡狯说:“我是便宜给你的。你还要,这最后一块四块钱拿去算了。”冉腊想了想,缓缓说:“不要呵,师傅。他们吃菜有讲究的,不多吃肉。”

  离开肉案的时候,冉腊娥还在暗暗高兴。和县里比起来要便宜上十块钱,这下把回县的车票也赚了。正在她得意之时,一上了点年纪的百货摊主妇喊了她:“冉女巴女巴!”就听“女巴女巴”比“奶奶”顺耳,其实她并不认识,还装得很熟的答应了。还说:“你生意好啰。”摊主妇轻声说:“你别听王屠伙瞎蒙,我们这里的肉都没有涨价。刚才你还可还价,下午的肉只卖四块五,上午才五块。”冉腊娥咒:“这个黑心的,还糊弄我老子呢。”摊主妇又问:“友琼他们都好吧。”冉腊娥笑说:“都好。”她答应着,心里还是犯疑。又说:“这姐姐,我怎么记不起来了。你……”摊主妇大度笑说:“小时候,在笆头和道然同学。过去当老师,后来调供销社,就做生意了。哎呀,世事难测。过去供销社有物资,怎么这么快说垮就垮了。”冉腊娥恍然“哦”着,抱歉说:“得罪!大姐呀。”经过这一小的插曲,冉腊娥的心情又复杂起来。虽然昨天给张道然上坟祭祀过,此时又悲凄了,不再和她挖根寻底的问了,悄然离去。公路边停了几辆去南桥的破旧面包客车,车主们拼命的喊冉腊娥上车,有的恨不得动手拉她上车,抢生意抢得热情过头了。冉腊娥客气说:“姐姐,我不到南桥,是去县里。”车主说:“去县里一样。到了南桥多的是车去城关。”从笆头到县城是要经过南桥镇,冉腊娥觉得难得转车,况且手里还提着东西不方便。她这样一坚持,果然来了一辆岳阳至大县的大客车,一招手就停了。售票员很礼貌说:“您慢点!”客车掣动创造吹风直向车内贯,比等车时加之被糊弄而烦躁还是好受多了。贯耳的风让冉腊娥的心情平静多了,毕竟乡里的肉比城里的便宜,还赚了车钱。等冉腊娥回县的时候,也是城里人吃晚饭的时候了,张友琼开门迎接了她。冉腊娥进门说:“素芬还要留我,这大热天的,在人家那里也不自在。”张友琼笑说:“我是要您玩几天啦,您自个回来了,再不怪我不让您去老家啵。”冉腊娥说:“我人在张冉,心里还是惦着你们呀。这两天,你们还是在家吃,还是去柳奶奶家了?”张友琼坦然说:“妈妈也是个病人,我们就在家里吃。”冉腊娥欣喜说:“好。我正好在笆头街上带来了便宜肉和排骨。要节约一个车票钱。”她说着忙从食品袋中提出给她看,仿佛有一种闷热气味冲到张友琼鼻里。她不高兴地皱眉了,想着近来冉腊娥的家当抠了,菜里的肉也见少了,是不是在每个月300块钱扣份儿。越是这样为难的家境里,一向大度洒脱的张友琼也谨小疑心了,她象亲生母亲也在抠她似的。心里这样揣摩的意思并没有说出来,毕竟冉腊娥是不知道她的经济处境的。心中升起怨气,便没好脸色说:“这乡下的肉,一定是瘟猪肉,你图这个便宜,不把我们吃病了。”冉腊娥还解释说:“怎么会呢,我看这肉是新鲜的,你来闻闻。”张友琼又狠的说:“闻了就恶心!我才不图这个便宜。如果每个月300块钱做不到,你尽管说,要开支点其他什么也只管说,我不会不给的,姆妈,我们不至于就穷到吃瘟猪肉贪便宜的地步。要让翔宇知道了,他心里会怎么受。”冉腊娥听她的话中有话,喉咙哽咽着,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只当小时候的撒娇,她这样宽慰自己,就不回她的话,将辛酸苦楚埋着,将肉和排骨提到厨房去。

  也许是韩翔宇不在家,张友琼才好这样放恣,甚至恶语中伤。冉腊娥从厨房出来,在餐厅看了冰箱里的饭菜。便说:“翔宇回来吃饭的,我去弄去。“张友琼冷冷说:“你这两天玩吃亏了的。你歇着,翔宇去深圳了,饭菜做得到,就吃凉的。”冉腊娥听了这话也只当咽下去的涎。便说:“翔宇不是说不出去了么。”张友琼烦闷说:“你一回来,哪里这么多话,不关你的事,不要问。”冉腊娥含泪说:“好,我问错了,我去盘饭吃。”韩翔宇到高速路指挥部上班的调动手续正在办,趁着这空隙,他是去山东和深圳了了那边的手续,也结个帐。过去几年,老板给他的奖励红包没有给现钱。给的股份,等于是把他系在公司的桩上。如果想跳槽或者被炒了鱿鱼,在合同期内奖励的股份就归公司了。去年春,他才与公司续订5年的劳动合同。现代老板的管理还真是有一套的。张友琼没有作声,等冉腊娥摆好饭菜,又喊了她,她才上桌吃去,还边吃边说:“素芬嫂也真尖当,就让你空手回来的。”冉腊娥说:“她忙得要伸出三只手来,哪想到这上面去。不过,上次来,她带了东西来看我的。”张友琼说:“那是来骗你的人情的。”冉腊娥听得心里烦着,觉得饭是硬邦邦的,咽不下喉去。自己的女儿怎么变成这么没情面了。也觉得这日子怎么有点象这硬邦邦的米饭了,让人作哽的。她沉下脸像来,闷闷地吃完了一碗饭,就放下了碗筷。张友琼也不问候一声,吃了饭,碗一推,便去翘腿看电视。冉腊娥顾不了旅途劳顿,不声不响的收洗碗筷,又去洗了澡,洗了自己的衣服,再说:友琼,“你去洗吧,洗了,让我把衣服洗了,我想早点睡去的。”除了心情的因素,半天的抱割也确实累着她。洗澡的时候才发现关节,发现全身都酸痛着,不舒服的。乡下人都说女儿是娘的贴身小棉袄,张友琼为什么就做不到呢。还不理解地说:“慌么事,洗这么早,你吃亏了,你睡去就是了。”果真,冉腊娥睡去了,连电风扇也不开,甘听着房外电视机的声音,又听到了张友琼的洗澡声。等张友琼的洗澡声没了,凉晒衣服的声音没了,冉腊娥便起床出房来。郑重其事地说:“友琼,姆妈这次回去,看你爸爸、爷爷都荒凉在那里,心里难受极了。你的孝心我已经领受了这么长时间。我明儿还是回张冉去,还是叶落归根的好。”这下让张友琼瞪目结舌了,心想姆妈的老毛病又范了。缓好一会才说:“你还没老啦,怎么就回三道四的。张冉的破屋早没了,住到露天去!”往事历历在目,冉腊娥说:“你想留我,也留不住的,老家的屋还空着,我去赎回来就是了。”她说完就回房去,清理起自己的衣物。

  开始张友琼没有留意,只当刚才说了几句憋闷的话,让冉腊娥不高兴了,过阵子就好了的。然而,看着看着电视,隐约听到冉腊娥在房里收东西的声音,警觉起身去房里。冉腊娥正在往那她来时提来的花蛇皮袋里装鞋子。忙说:“姆妈,您这是干什么呀,怎么跟超超样使性子了。”冉腊娥哀声说:“我是象超超了,我明天就回张冉,你拉也拉不住的。”张友琼见她真犟着了,慌起神来,便说:“好吧,您要回张冉,我手里没有钱。不给钱人家,人家是不会把屋给您的,翔宇结帐了等她回来有了钱,我们送您回去,把房子赎回来,再请人维修好,就是他不同意,我也同意了。”她说着,又去阻止。这招缓兵之计才使冉腊娥罢手。愣在房里,也不与张友琼搭讪。此时,她已经把女儿当成长了翅膀的大人了,把女儿当作是柳莹的亲生女儿了,觉得没有再回旋的余地了。第二天,张友琼早早地起床上街去买菜,她是想让冉腊娥多睡会,多睡会了心情就会好过来,更不能为了经济让冉腊娥受气。大市场已经是人来人往,生意兴隆了。浓厚的腥膻气味丝毫也没有减的卖菜与买菜人的高度集中力。在一排肉案前,张友琼选了个肥肉不厚,精瘦肉红而不是紫红粗糙的那种。紫红色会是改劁或瘟猪的肉。当她问价乍舌,摊主轻巧说:“还问什么,不都7块。”再问那勾上的排骨是9块了。摊主不耐烦说:“你是要肉,还是要排骨呀!”张友琼说:“这么贵,哪个要哇。”摊主伸起屠刀说:“去,去,别耽误我的生意。”已经有人在指着割哪块哪块肉了,也在埋怨:“这价不知还往不往上涨的。”摊主说:“收不到猪,不涨价才怪!”张友琼又跳过几个肉案一问,还是这个价,涨价对她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几乎是没有这个概念。她只知道象家电等有的商品在竟相跌价。此时,才真正关注到涨价的问题上,又转到米摊前一问,米也从几角涨到一块了,面粉从7角涨到9角了,青油从3块涨到5块了。她的心里有些惊讶,什么都涨,等韩翔宇回来了,得把柴米油盐抢批回家。乡下带来的肉和排骨不能浪费,去只买点小菜。然而,豆腐摊上一块钱三块豆腐也涨到只能买二块了。二块她也端了一块钱的,和皮蛋凉拌着吃,清热解暑的,还好,其他小菜没怎么涨,一块钱买了一小袋芋头,可以和排骨红烧着吃。有点气味不要紧,红烧可以除异味的。她还买了东瓜什么的,又找到买蒸糕的小摊买了二块钱的,她记得冉腊娥喜欢吃蒸糕,带给她过早。菜买得不多,时间花费了不少,在若大的菜场里,人流稠密,都转得发汗了。提着几袋小菜出了大市场,透透场外的新鲜空气,就觉得轻松了一节。在回家的路上她的手脚酸痛,心情凝重起来。这乡下人怎么都不喂猪了呢,让猪肉价涨这么高,还有米、面、油都涨了,就水没有涨。以水兴县、大县的农民养鱼去了,鱼多了价格不仅涨不起来,说不定还要下落,总不能都去吃鱼不吃饭过日子吧。要真是乡下人都不种粮了,那全国10多亿人吃什么。得把这个信息告诉童豆刂的爹妈亲友,让他们多种粮,多养猪,多收获了也好把楼房早早盖起来。如果韩翔宇带钱回来,就把他们4300块还上,去年底承诺的给5000块钱做楼的事也了了。只要有了钱什么都好办了。

  一星期后,带着张友琼的期盼,韩翔宇揣着一万二千块钱回大县了,这笔钱不是他的股份,股份被扣在老板那,这是老板发慈悲多发一个月的薪水,破例给了股息。老板还很惋惜的样子,留后话说:“彩芸的门对你是开着的,随时想来都欢迎。”韩翔宇也说些道谢的话,人在离别时总是那么善言好语的,而在相处时又是那么认认真真得死去活来似的。张友琼不听那些送客的好话,似乎看得更深刻些,说:“那是人家送客的话,不尽说好听的,以好借你的嘴巴宣传他自己呀!”吃饭的时候,冉腊娥提醒说:“友琼,你们把我的事商量一下。”韩翔宇见她慎重其事的,便问:“么事?”因为他进家门后,就见她们母女间隔着层什么。张友琼沉着脸说:“吃饭!再说。”冉腊娥也不把话往下说了,吃了饭,照常去收洗。小俩口早早地关到房里,甜言蜜语了。韩翔宇问:“你是不是和冉奶奶……”张友琼收敛笑说:“你想到哪去了,她是我的亲生姆妈,你知道吧。”韩翔宇追问:“那她说商量的是么事?”张友琼便把这几天和冉腊娥的一点小摩擦讲了,说:“也就是说她不该从乡下带瘟猪肉来。”韩翔宇还是紧拥着说:“你不必强辩了,你以为冉奶奶看不出来呀,你也是太小心眼了,老人也是有尊严的啊!”张友琼叹息说:“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哟!”韩翔宇说:“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让冉奶奶再回张冉去。那样不说旁人怎么看,我们良心上过得去吗,再穷再苦也要苦到一起。”张友琼温柔说:“你别激动,翔宇,听我慢慢说。”她先摆了目前的窘境,振超已经报名上一年级了,正要钱用。她开始也不忍心,接受不了冉腊娥的想法,这几天反复琢磨,想转了。让冉腊娥回张冉自由自在,而且农产品都在涨价,养一头猪也要值几百上千的钱,说不定选好了项目,他们也可以去乡下包田耕种。听说县里就有干部低价一人包了上千亩外洲栽速生林的。这不说不是一条发展的路子,她的一番话,让他觉得张友琼能从一个公主的角色想到这些生存的道理而欣慰,但没能打动他。韩翔宇还是不同意。坚决说:“张冉的屋都让你给败了,冉奶奶去哪儿住,要重新做个屋就不划算了。”张友琼笑说:“你就别操心了,那破屋还锁着,只要3000块钱赎回来就是了,这次姆妈回去特地打听了这事,还委托了隔壁的素芬。”韩翔宇缓缓说:“这事不慌,等我劝劝冉奶奶了再说。”他俩说着自然而然的灼热上了,也不敢太大动作,完了,韩翔宇说:“不行,得去柳奶奶那。”张友琼依依说;“刚才不是打电话说了的。柳奶奶是过来人,同意我们今天不去,超超留在那里。”韩翔宇坚持说:“不行,已经得罪一个冉奶奶了,不能再得罪柳奶奶,不能伤老人的心。”张友琼说:“哎,我闯了这么大的祸,还不得罪你的爹妈了。他们不恨死我才怪!”韩翔宇笑说:“是我们爹妈,你知道吧。你是韩家的媳妇,韩家应承担这份责任,与你们家的两个奶奶是两码子事。”说着,他便起床穿衣,张友琼也跟着起来,他们穿好衣服开门,韩翔宇来到冉腊娥的房里,说:“冉奶奶,您别多想了,友琼也跟我说了,有么事以后再说,我和友琼去柳奶奶那里,就回的。”

  本部来自看书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