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变身一拳唐僧 142,仇人见面,王宫拉开大幕

《变身一拳唐僧》142,仇人见面,王宫拉开大幕

作者:一定会火 字数:1881 书籍:变身一拳唐僧

  三山关陈府中陈云端坐在一间古色古香的书房中,静静的看着手中罗网传过来的信件。

  没想到大商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了,就连纣王皇叔的比干也被他亲手杀死,想来离武成王黄飞虎叛商归周的时间也不远了。

  到时候离封神之战全面开启时间却是已经不多了呀。

  不过想到纣王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对于高高在上的圣人的手段陈云是发自灵魂的忌惮。

  能够在连三皇五帝都不知晓的情况下,把原本有着雄心壮志的人皇变成了如今这个好色昏庸无度的纣王,可想而知圣人们的手段。

  不过好在破界珠的小世界是无法被圣人所窥探的,否则到时候陈云一家恐怕都会被别人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现在陈云能够做到已经全部做了,最后结果如何只能全看天意。

  且说纣王用比干的七窍玲珑心救治妲己之后,又开始了自己每天痴迷享受的生活。

  这天纣王一如既往的在鹿台欣赏着美丽舞女们的曼妙舞姿,享受着九尾狐妲己的温柔服侍。

  这时一个太监急忙忙的跑上来跪倒在纣王面前,禀报道:“大王,太师回来了,如今已经在九间殿等候,让小人前来请大王回去召开朝会。”

  纣王闻言大惊,连忙从妲己怀中坐起。

  “什么?,老师居然回来了。”

  “是的,大王。”

  纣王暗叫不好,他自然是知晓自己这段时间所做所为,恐怕会惹得闻太师不喜,到时候免不了又是一番喝斥。

  “爱妃,你先回后宫,本王要先去接见老师。”纣王回头对着妲己温柔的说道,说完便急匆匆的向着九间殿走去。

  而此时众官随闻太师已至九间大殿。一进来闻太师就见龙书案上都已经有了灰尘,显得寂静凄凉。又见大殿东边,立着一根黄邓邓大圆柱子。

  闻太师见之不由问执殿官:“这黄邓邓大柱子,为何放在殿上?”

  执殿官吓得连忙跪下,答道:“此是天子所置新刑,名曰‘炮烙’。”

  闻太师更是感到好奇。

  “何为‘炮烙’?”

  执殿官却是支支吾吾答不上话了。

  只见武成王向前回答:“太师,此刑乃铜造成的,有三层火门,凡有谏官阻事,尽忠无私、赤心为国的,言天子之过,说天子不仁,正天子不义,便将此物将炭烧红,用铁索将人两手抱住铜柱,左右裹将过去,四肢烙为灰烬,殿前臭不可闻,为造此刑,忠良隐遁,贤者退位,能者去国,忠者死节。”

  闻太师听得此言,心中大怒,三目交辉,只急得当中那一只神目睁开,白光现尺余远近。

  当奉御保驾等官扈拥纣王登九间大殿,端坐王位后。百官与闻太师进殿行礼,礼毕。

  纣王端坐王位,对着下方的闻太师说道:“太师远征北海,登涉艰苦,鞍马劳心,运筹无暇,欣然奏捷,其功不小。”

  闻太师走出人群,对着上方的纣王行礼道:“仰仗天威,感陛下洪福,灭怪除奸,斩逆剿贼。征伐十五年,臣捐躯报国,不敢有负先王。臣在外闻得内庭浊乱,各路诸侯反叛,使臣心悬两地,恨不得插翅面君。今睹天颜,其情可实?”

  纣王心中被问的不高兴,却还是老实的回答:“姜桓楚谋逆弑朕,鄂崇禹纵恶为叛,俱已伏诛。但其子肆虐,不尊国法,乱离各地使关隘扰攘,甚是不法,良有痛恨!”

  闻太师继续追问:“姜桓楚篡位,鄂崇禹纵恶,谁以可证?”纣王无辞以对。

  闻太师向前一步又问道:“臣征在外,苦战多年。陛下仁政不修,荒淫酒色,诛谏杀忠,致使诸侯反乱。臣且启陛下,殿东放着黄邓邓的是甚东西?”

  “谏臣恶口忤君,沽忠买直,故设此刑,名曰‘炮烙’。”

  “臣进都城,见高耸青霄,是甚所在?”

  “朕至暑天,苦无憩地,造此行乐,亦观高望远,不致耳目蔽塞耳,名曰‘鹿台’。”

  就这样随着两人的问答,大殿中的气氛隐隐变得严峻起来,底下的百官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引得这两位大佬的注意。

  太师听完纣王的回话,心中却甚是不平,不由大声训斥道“今四海荒荒诸侯齐叛,皆陛下有负于诸侯,故有离叛之患。今陛下仁政不施,恩泽不降,忠谏不纳,近奸色而远贤良,恋酷饮而不分昼夜,广施土木,民连累而反,军绝粮而散。文武军民乃君王四肢,四肢顺其身康健,四肢不顺其身缺残。君以礼待臣,臣以忠事君。想先王在日,四夷拱手,八方宾服,享太平乐业之丰,受巩固皇基之福。今陛下登临大宝,残虐万姓,诸侯离叛,民乱军怨。北海刀兵,使臣一片苦心,殄灭妖党。今陛下不修德政,一意荒淫,数年以来不知朝纲大变,国礼全无,使臣日劳边疆,正如辛勤立燕巢于朽幕耳,唯陛下思之。臣今回朝,自有治国之策,容臣再陈。陛下暂请回宫。”纣王无言可对,只得进宫阙去了。

  下朝后闻太师照见武成王黄飞虎与大商百官问清楚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大商的情况。黄飞虎等人自当是全部告知,闻太师听后不由勃然大怒,却也知晓已经无济于事了。

  所以在打发百官回去后,便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三天,费心费力的写出了治国十策。

  这便是:

  太师兵回奏凯还,岂知国内事多奸。

  君王失政乾坤乱,海宇分崩国政艰。

  十道条陈安社稷,九重金阙削奸顽。

  十道条陈安社稷,九重金阙削奸顽。

  山河旺气该如此,总用心机只等闲。

  因为如今闻太师已经回来了,所以在这三天里纣王对处理政事也是勤快了不少。

  而在第四天的朝会上,纣王看到先前三天都没有上朝的闻太师后。心中不由感到一阵不安,却还是面带微笑地对闻太师问道:“不知老师今日前来朝会有何事?”

  “具疏太师臣闻仲上言奏,今陛下继承大位,当行仁义,普施恩泽,惜爱军民,礼文敬武,顺天和地,则社稷奠安,生民乐业。岂意陛下近淫酒,亲奸佞,亡恩爱,将皇后炮手剜睛,杀子嗣自剪其后,此皆无道之君所行,自取灭亡之祸。臣愿陛下痛改前非,行仁兴义,远小人,近君子。庶几社稷奠安,万民钦服,天心效顺,国祚灵长,风和雨顺,天下享承平之福矣。臣代罪冒犯天颜,条陈开列于后:

  第一件:拆鹿台,安民心不乱。

  第二件:废炮烙,使谏官尽忠。

  第三件:填虿盆,宫患自安。

  第四件:去酒池、肉林,掩诸侯谤议。

  第五件:贬妲己,别立正宫,使内庭无蛊惑之虞。

  第六件:勘佞臣,速斩费仲、尤浑而快人心,使不肖者自远。

  第七件:开仓廪,赈民饥馑。

  第八件:遣使命,招安于东南。

  第九件:访遗贤于山泽,释天下疑似者之心。

  第十件:纳忠谏,大开言路,使天下无雍塞之蔽。”

  说完闻太师便静静的盯着纣王等待着他的回答。

  可以说闻太师这十策都是现阶段大商最主要的问题,若是都能实行下去。哪怕是有圣人帮助的西岐想要讨伐大商也不会如原先的那般容易。

  可惜如今的纣王哪会如闻太师所愿去实行这十策,两人一阵讨价还价之后。

  便以一,五,六三策以后再商,其他七策可立刻执行为结果落下了序幕。

  闻太师怎能不知这是纣王有意在拖延,不过他也不愿过分逼迫纣王。便打算在以后再慢慢完成剩下的三策,可惜他却不知道就是因为他的退让让他再没有机会去改变大商的命运。

  次日却是有东海平灵王反伤的捷报传到了朝歌,无奈闻太师只好再次挂帅出征。

  而纣王对此事自是心中大喜,对于闻太师出征的一切物资需求都是有求必应,不多日便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当闻太师出征时还在劝诫着纣王,而相送的纣王也是连连答应着。可惜在闻太师走后纣王还是一如既往,让闻太师一片心血付之东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