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王的抉择(足球) 424 Chapter 424

《女王的抉择(足球)》424 Chapter 424

作者:顾几 字数:3445 书籍:女王的抉择(足球)

  黎青执捏了捏自己细瘦的胳膊,有些心猿意马。

  他原先没有想太多,毕竟身体条件不允许。

  但金小叶这么一说……他还真有了点想法。

  “我去擦一下身体,你先去睡吧。”金小叶轻咳一声,觉得自己的脸更热了。

  “我陪你。”黎青执道。

  金小叶:“……”擦身体根本不需要人陪,所以黎青执到底想干啥?

  不过黎青执想陪就陪吧,反正天这么黑他什么都看不见。

  其实看见了也没什么,他们孩子都生了两个了!

  金小叶擦洗身体的时候,黎青执站在不远处守着,而他隐隐约约,能听到从隔壁传来的争吵声。

  姚家怕是在吵架。

  姚家确实在吵架。

  今天早上跟黎青执聊过之后,姚艄公一咬牙,就去了书院门口的河埠头等着,准备找姚振富的同窗问问。

  整个庙前村,就只有姚振富一个人在县城读书,再加上姚振富不乐意姚艄公见他的同窗……姚艄公对姚振富在学堂里的情况,一直不太了解。

  不过姚艄公天天在县城划船,时常路过学堂,还是认得一些姚振富的同窗的。

  他不敢去跟那些衣着富贵的人搭话,就叫住了一个穿着很普通的年轻学子。

  被姚艄公叫住的这人,正是徐启飞。

  徐启飞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不识字的乡下姑娘,她十八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嫁给了四十多岁,在城里开了个瓷器铺子的徐父当续弦,当时徐父的长子都已经成亲了。

  徐父对徐母不错,对徐启飞这个老来子也很宠爱,但徐启飞八岁的时候,他就生病去世了。

  徐家的瓷器铺子被徐启飞的大哥接手,徐启飞的大哥对比他还小的后娘和年幼的异母弟弟并不喜欢,自然不会给他们太多钱。

  不过徐家大哥是要在县城做生意的,怕左邻右舍说闲话,因而对徐启飞母子也没有太差。

  徐母是个乡下姑娘,而已经过世的徐父是个儒雅随和会写字会作画的男人……徐母很崇拜徐父,对徐父的话奉若圭臬。

  因为徐父在世时一直说徐启飞很聪慧,还在徐启飞六岁时,就将徐启飞送去了学堂……徐父去世后,徐母坚持送徐启飞读书。

  徐家大哥没把徐启飞母子分出去,他们吃住都在徐家,此外,徐家大哥一年给他们五两银子。

  这钱能让他们过得不错,但要读书肯定不够,徐母就帮人织布绣花挣钱。

  她非常勤快,一年下来大概能挣十几两银子,而这些钱,她全用来供儿子读书。

  徐启飞很清楚母亲有多辛苦,打小就知道体谅母亲,因而别人花钱在学堂吃饭他自己带饭,读书要用的书他也能不买就不买,厚着脸皮跟人借来抄。

  他主要就是跟朱寻淼借,借着借着,也就有了交情,后来朱寻淼见他每日带饭,带的饭食还很一般,干脆邀请他每天一同用餐。

  徐启飞跟朱寻淼一样大,今年才十五岁,是个脸上带了点婴儿肥的少年,被姚艄公拦下后,他好奇地看向面前的人。

  姚艄公习惯性地露出一脸笑,弯腰作揖:“小少爷,我想问你个事情。”

  说完,姚艄公的动作又顿住了,他突然想起来,他儿子不喜欢他露出这么一副样子。

  徐启飞没注意到姚艄公的不自在,问:“老伯,你要问什么?”

  姚艄公又下意识露出讨好的笑容:“我就想问点你们学堂的事情……小少爷,读书是不是很花钱?”

  徐启飞并不认识姚艄公,只当这是个想送家里孩子来读书的人,他见姚艄公的衣服都是打补丁的,就道:“读书是很花钱。一开始只认字

  的时候,笔墨纸砚加上二两银子的束脩,一年下来差不多要花七八两银子,要是想学经义,一年下来大概要花十五两银子。”

  他一年下来,就要花十五两,他娘辛苦挣的钱,几乎全花他身上了。

  “一年十五两银子就够了?”姚艄公愣住,他儿子一年要花五十两!

  “够了的。”徐启飞道。

  徐启飞年纪小,看着就单纯,不像是会说谎的……姚艄公问:“买书不是很花钱吗?有些书一两银子都不够。”

  这年头的书确实很贵,尤其是李秀才有时候会弄来一些比较贵的外面都不卖的书,让他们买。

  但那些书不买也可以,借别人的抄一下或者看一看就行。

  至于必须有的四书五经,一套买下来其实不贵。

  徐启飞道:“起初学认字的书都便宜,后边有些书确实贵,但可以跟人借书抄录。”在学堂里打闹会被训斥,但若是在学堂里抄书,李秀才并不管。

  更何况像夏日,早点去学堂晚点回家,就多出许多时间抄书。

  “那考县试呢?小少爷,县试好考吗?”姚艄公咽了口口水。

  “县试应该不难?我明年打算下场。”徐启飞道,李秀才建议他明年下场,而他……他觉得自己应该能过县试。

  他在学堂里,学问算不错的,而且他要是连县试都过不了,那还读什么书?不如趁早找个活儿干。

  姚艄公找徐启飞问话,是因为徐启飞穿的是一身洗得发白,还有些宽大的旧衣服。

  这样的衣服,姚振富从来都是不穿的。

  这少年肯定拿不出一百两银子,可他看起来对县试很有把握。

  “小少爷,参加县试要多少银钱?”姚艄公又问。

  徐启飞道:“要给李先生一两银子请他作保,再买些好点的笔墨,加起来怕是要二三两银子。”

  姚艄公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

  以往姚振富参加县试,都跟他拿十两银子!

  问完之后,姚艄公浑浑噩噩地回到船上。

  他下意识地去拿船桨,但刚把船桨拿起,不知怎的手一松,船桨就掉了。

  他竟是连船桨都拿不起来了!

  今日没有提早约好的活儿,换做往日,姚艄公一定着急地在县城到处转悠找活儿干,可现在他什么都不想做。

  哆嗦着手把船划到一处没什么人会去的地方,他直接在船舱里躺下,泪水也从眼里涌了出来。

  他是闲不住的人,可今日什么也不想做,就想一直躺着。

  他知道他该去接儿子,但他没有去,就那么愣愣地,看着天色暗下来。

  一直到晚上,有人喊着他的名字来找他,他才回过神,然后跟着金小叶撑船回去。

  一路上他什么都没有说,到了家里之后,又好声好气地把那些担心他的村里人给送走。

  等做完这一些,姚艄公才回过神,意识到自己已经回家了。

  姚振富可不知道姚艄公的想法。

  他今日放学后去找姚艄公,结果等了许久姚艄公都没来接他,当时就一肚子火。

  花钱叫船回到村里,得知自己父亲没回来,他才升起些担心来,结果他父亲竟然只是睡着了!

  他一直在担惊受怕,他父亲睡着了!

  姚振富自打找到姚艄公,心里的火气就越来越旺,这时忍不住开口:“爹,你晚上没睡够吗?大白天的睡什么觉?你……”

  姚振富话没说完,就挨了姚艄公一船桨。

  姚艄公打在姚振富的左半边身子上,他没用尽全力,但已经疼得姚振富“嗷”的一声叫出来。

  “老姚你干嘛打人!”姚母连忙问。

  金茉莉则

  是来到姚振富身边:“振富你没事吧?”

  “爹,你疯了!”姚振富回过神,怒视姚艄公。

  姚艄公又是一脚踢在姚振富圆滚滚的肚子上:“小畜生,你是不是去赌钱了?”

  姚艄公记得他小时候,他们村是有个地主的。

  当时那地主家很有钱,家里的少爷还娶回来镇上有钱人家的姑娘。

  可惜那位少爷染上了赌瘾,今天输一点明天输一点,硬是把家产给输光了。

  他们姚家的地,有些就是从他家买的。

  后来地主夫妻两个都死了,那地主少爷的妻子被娘家人带了回去,地主少爷就带着妻子给他生的儿子租别人的地种,结果他儿子也淹死了……后来他就疯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那时候姚艄公还很小,但他深深地记住了一件事,那就是不能赌。

  姚艄公第一次对姚振富动手,质问姚振富把钱花去了哪里:“别人在县城读书一年只要十几两银子,你怎么就要花五十两?你都把钱花哪里去了?”

  一边问,姚艄公一边又用船桨打了姚振富一下。

  姚振富年轻力壮,按理比姚艄公要强健,但他压根不会打架,自然也就被姚艄公打得抱头鼠窜。

  “我让你赌钱!我让你赌钱!”姚艄公到底怕打坏儿子,扔了船桨开始用手拍打。

  “爹,别打了……”姚振富不停求饶:“我没赌钱!”

  “那你把钱花哪儿了?一年五十两,这么多钱,你花哪里去了?”姚艄公咬着牙,目眦欲裂:“这次你又为什么要一百两?”

  姚振富哪里受得住打?自然全都招了,说他跟栩娘在一起的时候,被栩娘的丈夫抓住了,现在人家要他赔偿一百两银子。

  姚艄公听完一口气差点上不来:“之前问你,你不是说你没有相好吗?我送你去读书,结果你把钱花在了女人身上?”

  金茉莉在旁边听着,也觉得头晕目眩,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姚家是姚母管家的,家里的钱都在姚母手上,她压根就不知道姚家有多少钱,平日里姚振富又花了多少。

  她知道姚振富花的多,但她一直以为一年顶天了也就花二十两。

  谁能想到,姚振富一年竟然能花五十两?

  姚家竟然能拿出这么多钱来!

  偏她一点光没沾上,以前在娘家的时候,她一个月总能吃个两三回肉,到了姚家就光吃豆腐了!

  更让她气恼的,是这钱花在另一个女人身上!

  金茉莉眼睛一酸,泪水再也止不住。

  姚艄公和金茉莉都以为姚振富每年花那么多钱,是把半数都花栩娘身上了,其实还真没有。

  徐启飞心疼母亲,花钱非常节省,平日里买纸笔都买便宜的,但姚振富不一样,他怕别人看不起他,就算买不起最好的纸笔,用的也是比较好的纸笔,这里面就要多花许多钱。

  还有就是书,徐启飞能抄的都自己抄,姚振富不想别人知道自己穷,不仅不抄,看到别人有什么书,他也要去买一本,这里就又多出许多钱。

  此外,姚振富不愿意穿旧衣服,做衣服也要钱,时不时他还会买镇上那些好吃的东西吃……这些也都要花钱。

  反倒是栩娘那边,姚振富确实在栩娘身上花了些钱,但买礼物一起吃喝再加上接济栩娘,一年下来估计也就七八两银子。

  不过姚振富不敢说实话,干脆就把错处全都推到了栩娘身上,说自己多花的钱,都给了栩娘,又说是栩娘勾引他的。

  姚艄公信了儿子的话,想到自己这么多年辛苦赚的钱全被一个女人骗走,不免老泪纵横。

  又想到金家人其实跟他说过这个事情,是他自己不相信……他后悔不迭。

  金茉莉也想到了这件事。

  姚振富在县城有相好的,这事儿她成亲前就知道!

  但她觉得上辈子那个相好悄无声息没一点动静,这辈子就没管,还骗自己说这个相好可能根本不存在。

  怎么可能不存在?上辈子姚家之所以会同意新娘换人这事儿,愿意接受金小叶,就是因为被抓到了这个把柄!

  金茉莉成亲的时候,手上是有一些钱的,但这几年陆陆续续花了不少,现在就剩三两银子了。

  关键是……她一直在庙前村待着,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用掉的银子,绝大多数其实是她给了姚振富。

  姚振富拿着她的银子,去给别的女人花?

  金茉莉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她努力回想上辈子的事情,突然想到姚振富和金小叶刚成亲的时候,两人总是闹。

  不管是姚艄公夫妇还是金小叶都爱面子,不会把家里的事情往外说,她原以为是姚振富不喜欢金小叶,金小叶才会闹,现在想想……金小叶闹的,应该是姚振富有相好的事情。

  以金小叶的脾气,那个栩娘肯定被她闹没了!她给姚家省下许多钱,也难怪姚艄公喜欢她!

  金茉莉一时间后悔得无以复加,她成亲之后,怎么就没学金小叶?

  她甚至还比金小叶有优势,姚振富很喜欢她,但并不喜欢金小叶。

  姚艄公夫妇受不了被人骗走那么多钱的事情,想要去找栩娘把钱要回来,但姚振富怎么可能同意!

  要是他爹娘闹起来,栩娘的丈夫去告官怎么办?

  栩娘那里有很多他写的书信,还有一些他落下的东西,那些可都是证据!

  姚家闹腾了一个晚上。

  金茉莉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姚家的积蓄已经花光了,想要拿出一百两银子,姚家得卖地。

  做生意肯定要本钱,现在姚家没钱了,姚振富还能做生意挣钱吗?

  金茉莉整个人都茫然了。

  黎青执第二天照旧早早起来,和金小叶一起做饭。

  金小叶昨天说了要给黎老根蒸鸡蛋羹,自然不会食言,她在碗里打入两个鸡蛋,彻底打散之后加水加盐放在蒸架上蒸,就蒸出来鸡蛋羹了。

  她还另外蒸了两个鸡蛋,打算她和金小树一人一个。

  正吃着呢,金奶奶来了,又要跟着去县城。

  金小叶瞧见,盛了一碗饭给她。

  金奶奶大口吃起来,还道:“小叶,你都不给小树工钱……我吃这饭还有我去县城,就当是你给小树的工钱。”

  “成。”金小叶应下。她最近挣的还可以,不在乎金奶奶吃的这碗饭,带金奶奶去县城,更是捎带的事情,不费什么工夫。

  见金奶奶只吃蒸菜,金小叶还端起黎老根在吃的鸡蛋羹,给了金奶奶两勺。

  这里面放了两个鸡蛋,黎老根用不着吃这么多。

  然而黎老根最在乎一口吃的,心疼得不行,就嘟哝起来:“这谁啊,整天到别人家吃饭。”

  金奶奶也不客气:“家里的地又不是你买的!”

  两人平局,都不说话了。

  黎青执拿着棉布给黎大毛黎二毛洗脸,又让他们去洗手。

  他刚穿来那会儿,黎大毛黎二毛见个白米饭都馋,但现在看到黎老根他们在吃鸡蛋羹,他们看都不看,就惦记着朱家的白米粥:“爹,你说今天早上我们吃啥啊?”

  朱家管事吃的咸鸭蛋和咸菜两个孩子不馋,但周厨子按着朱寻淼的要求,每天都会把朱家人吃的东西分一点给他们,那些特别好吃!

  比如昨天的炒鸡蛋……黎大毛黎二毛第一次吃到炒鸡蛋的时候都傻了,不敢相信鸡蛋还能这么好吃。

  “去了就知道了。”

  黎青执道。

  今天早上金小叶不卖头花,他们就早早出发了,等到了县城,黎青执带着两个孩子,熟门熟路地去朱家。

  而他们一进门,就遇上了朱寻淼。

  “黎先生!”朱寻淼看到黎青执惊喜地叫了一声,甚至还原地蹦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就克制住,站稳了身体:“黎先生早。”

  “朱少爷早。”黎青执笑着开口。

  “黎先生不要叫我少爷了,叫我寻淼吧。”朱寻淼一脸认真。

  黎青执上辈子末世来临时十八岁,在末世待了二十年,去世时已经三十八岁。

  朱寻淼虽然有点少年老成,但实际上就只有十五岁,都能做他儿子了!

  这段时间每次看这个少年一副大人模样指点自己,或者给自己送东西,他都觉得挺有意思的。

  “寻淼。”黎青执从善如流。

  “黎先生,我称呼你为黎兄,可以吗?”朱寻淼又问。

  “当然可以。”黎青执道。

  朱寻淼来到黎青执身边:“黎兄,没想到你竟然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当真厉害……”

  朱寻淼一边说,一边跟着黎青执去了厨房,然后道:“黎兄,你要去学堂吗?若是你要去,我去跟李先生说一声。”

  黎青执笑笑:“我是想去的,但打算先熟悉一番典籍再去。”

  “也好。”朱寻淼询问黎青执的打算。

  黎青执也不隐瞒,说了自己的想法。

  写完朱前的书之后,他打算回到庙前村,一边写丁喜的书一边自学,把该背的都背了。

  做完全部准备工作之后,他可以去学堂,跟着李秀才学习。

  朱寻淼闻言开口:“黎兄,我打算明年去参加县试,黎兄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兴许能跟我一起!”

  “确实。”黎青执还真有这打算。不缺钱的话,去试试挺好的。

  朱寻淼拉着黎青执说了好久,眼瞅着去学堂的时间要到了,才匆匆离开。

  而这个时候,黎大毛黎二毛已经啃完他们的肉包子了!

  今天朱家人的早餐是肉包子和豆浆,周厨子给了黎青执三个包子,他们正好一人一个。

  这包子有成□□头那么大,黎大毛黎二毛吃完包子就吃不下别的了,黎青执不一样,吃完包子他又喝了四碗粥。

  大脑是人体消耗热量最多的器官,脑力劳动对热量的消耗,还并不比体力劳动少。

  他的大脑是开发过的,消耗的热量就更多了!

  他以后就算不用异能,吃的也会比别人多,这辈子都会是个大胃王。

  黎青执吃完就去写书了,等到下午,朱前找到他,给了他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黎先生,这是你帮我写书的酬劳。”朱前笑着开口。

  这个时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代的两千多块钱。

  一百两银子,就相当于二十几万了!

  再加上朱前平日里,每天都给他一钱银子,就这么算下来,朱前让他写一本自传,给了他三十万。

  这个价格非常高,这时的人写话本卖给书店,可没有这么多钱。

  黎青执知道朱前给自己的钱不会少,但他没想到能有一百两,这绝对是意外之喜。

  “多谢朱老爷!”黎青执道。

  “黎先生还是别叫我老爷了,要是你不介意,就喊我一声叔。”朱前和黎青执聊起来,还表示他已经跟儿子说好了,黎青执将来要看书,尽管来朱家借。

  他还简单说了说朱家有的书。

  朱前贫苦出身白手起家,家里没有太多藏书,但他们家到底有钱,因而市面上常见的书,朱家都有!

  不仅如此,朱家还有一些朱前花大价钱弄

  来的,外面没有的科举方面的资料,别的不说,光是李秀才给朱寻淼的有他注解的书,就值很多钱。

  而这年头的书,价格都很贵,黎青执又过目不忘……朱前答应把这些书借给黎青执看……这里头的价值,不弱于一百两银子。

  黎青执忙不迭地道谢。

  朱前很忙,很快就离开了,黎青执等他走了,拿出那张银票来看。

  在大齐,银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当钱用,但仅限于本地。

  大齐的银票,是商人们将钱存进钱庄之后,钱庄给的凭证,对比现代的话,这其实是一张存款单。

  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也就没人能把自己的钱庄开遍全国。比如崇城县最大的钱庄是许家开的,而许家统共也就这么一家钱庄。

  既如此,他们给出的银票,自然也就只有崇城县能用。

  外地人拿到了银票想要换成银子,那是必须要到崇城县的钱庄里来兑钱的,将之拿去别的钱庄,人家根本不认。

  之前原主家乡遭水灾,逃难的人要是不带银子带着银票逃……到了外面那银票就是废纸。

  事实上哪怕是在本地……很多人收银票的时候,都要先去钱庄问一下,确定真伪,不然收到假银票就兑不出银子了。

  朱前给的银票当然不可能是假的,黎青执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小心翼翼地收好。

  等回去把这钱交给金小叶,金小叶一定会很开心。

  黎青执心情很好,写书的速度不自觉地加快。

  另一边,金小叶的心情也很好。

  之前那头花卖得很好,金小叶就让王姐多做一些。

  王姐自己做不了那么多,就找了几个跟她一起做绣活的人帮着一起做。

  而金小叶今天去拿货,发现她们竟然还做出了别的样式!

  这些做绣活的人里,有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她夫家姓徐大家都叫她徐夫人,就是她做出了其他款式的头花。

  “不管什么款式的头花,我都要!”金小叶很快就做了决定:“而且不拘数量,再多我都要!”

  金小叶已经意识到,这种不贵的头花,买的人很多。

  江南的百姓相对富裕,她家在庙前村算穷的,家里也养了鸡,也能攒下一些钱。

  人们想要做一身新衣服确实要踌躇很久,但买一朵头花不需要纠结太久。

  就崇城县或者附近村子,就能卖掉很多头花,做多了之后,她甚至还可以把头花卖给那些行脚商,让行脚商带去别处售卖。

  “那我们就多做点。”徐夫人非常高兴,这头花都是用边角料做的,几乎没有成本,她每天抽空做一做,能挣到不少钱,多好!

  她想让儿子去考秀才,这得花不少钱呢!

  “行!”金小叶跟她们说定,然后带着她们做好的头花离开。

  她已经把当初给黎青执看病时跟人借的钱还了,还又攒下七八两银子,其中六两是黎青执给的。

  她该给黎青执买张床了。

  金小叶想了想,摇船去了县城的木匠那里。

  木匠的铺子靠河,此时正有人装了一船木头停在旁边,把木头往木匠铺搬。

  床的价格不便宜,哪怕是便宜点的竹床也要不少钱,竹床还不耐用。

  金小叶打算直接买木板,再买两个条凳——把木板架在条凳上,就能拼成床。

  他们家地方小,这样有需要的时候,还能把床拆开腾出空间,来了客人还能当桌子用。

  金小叶走进木匠铺,很快就买下了自己要的东西。

  木匠铺除了卖家具还卖柴火——那些做家具剩下的边角料,他们会当柴火卖。

  金小叶想了想,咬咬牙又买了一些柴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