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峥嵘志 第十章 戮贼救父

《峥嵘志》第十章 戮贼救父

作者:肥猫江湖 字数:5354 书籍:峥嵘志

  早春时节,万物生发。

  张谟决定带一家人外出踏青,因为上巳节到了。

  上巳节是汉人的古老传统。上古时,上巳节是出于人类繁衍的需要而产生的,当时人们在郊外祈福,之后野合,如今早被汉人所不齿,男女幽会野合渐渐被春游踏青取代。

  东汉时上巳节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保留了“春浴”的习俗。此时的人们认为,上巳节到郊外河水中沐浴可以起到洗去积秽、拔除疾病的效果,正所谓“祓除畔浴”。《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张谟一家要出外踏青,带的奴仆太多定会大伤风景,所以张谟一家一夫二妻三童,加上王蒲张晟母子,只带了张山和两名随从、一名婢女随行,共计十一人。

  张山赶着辆大车,崔萦、滕玉、王蒲、窈儿合乘,随从和婢女在车后步行。

  张谟骑马而行,沿途观赏风景,张胤、张晟有样学样,各自骑着自己的青兽、踏雪跟在车边。如今青兽和踏雪已经长成大马,初时张谟还有些担心,一路上见张胤、张晟控马娴熟,也就渐渐安下心来。

  就连小张俊也一意要自己骑马,当然他也是从幼马开始骑乘,他的坐骑是一匹小黑马,张俊叫他“将军”。张谟时时要看着张俊,怕他掉下马来。

  出城后,四匹马一辆车沿着官道缓缓行驶,路上遇到不少其他出游的人。为寻一处人少些的地方,在一处岔路口,一家人转向沿着鲍丘水支流而上,深入野外。

  沿途风景优美,张胤大饱眼福。后世哪见得这等纯自然的景色。田垄成片,阡陌交织,绿意盎然。渔阳郡地属边地,不少人牧畜而生,这田野间牛羊遍地,更有一股浓浓生意,不由让人生出奋发向上的志气。

  张胤流连美景之余,心情依然有些沉重。

  担心党锢之事对父亲的影响。

  担心不久的将来“乱世”来临,要如何应付。

  张胤有时会想:“实在不行,就到天津(此时叫泉州)渤海湾造船出海,学虬髯客到海外打拼去。”之后又嘿嘿一笑,嘲笑自己没胆气。

  张胤摇头甩开杂念,呼喝一声,纵马疾行。

  张晟一磕踏雪,随后追赶而去。张俊也要追去,被父亲张谟一把拉住缰绳,严声止住张俊,不准他跟去。

  气得小张俊眼泪汪汪,嘴里一劲儿念叨:“阿父偏心。”

  张谟大声对张胤喊道:“虎头早回。我们就在这河弯处等汝。”

  张胤也不回头,纵马而去。

  一家人在野外河水边停下休息。崔萦、滕玉、王蒲带着张俊和窈儿在河边洗脸濯足,代替春浴之俗,然后在席上吃些干粮、酒水,张谟也在一旁和大家说着话,一片其乐融融。

  张胤和张晟早已跑远。张胤本意只是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心情,不想一下子跑出太远了。

  路边有野兔奔过,张胤和张晟对视一眼,二人心意相通,都起了射猎之意。他们出来时就跨弓背箭,还带了匕首,就有射猎的准备,此时正好一展身手。

  张胤已经十岁了,力气又有些增长,骑射的技艺也更为精湛。他本来就是个妖孽,不能按常人视之。只见他挽弓如月,搭箭就射。却听得“噗噗”两声,两支箭射中野兔。原来是张晟有和阿兄比试的意思,也是迅速一箭射出,二人竟是一同射中目标。

  张胤看了张晟一眼,哈哈大笑,说道:“恨奴好箭。”

  张晟嘿嘿一笑,下马将野兔收入袋中。

  兄弟二人也不多说,纵马窜入林中,寻找其它猎物。

  短短一个时辰,兄弟二人收获颇丰。射有兔、雉十余只,还遇到一头野猪,可惜二人虽然射中,却被那货带箭而走,未曾捉获。

  二人赶回河湾处,却寻不见父母兄妹。

  张胤见地面凌乱,草席、食盒等都未曾收拾,散在附近,还有一片血迹,大吃一惊:“怎的还有血?难道是遇到了祸事?”

  兄弟二人沿着车辙、马蹄印追逐而去。一路上尽是凌乱的脚印、马蹄印,看着像是有几十人之众,方向也是与渔阳城的方向相反,张胤、张晟心中愈发担心。

  追出十余里,终于在大路的一拐弯处,发现了贼人车马踪影。

  张胤张晟追近,离贼人的车马大概六十余步勒马站定。张晟双目赤红,咬牙切齿,面目显得有些狰狞。他在世上只有母亲王蒲一个血缘亲人,如今母亲落在贼人手中,生死不知,他的心都似在滴血。不过张晟向来以阿兄张胤的马首是瞻,阿兄不动,他也就只得忍住。

  有贼数十人围住几辆大车,自家的那辆马车也在其中,父亲张谟和奴仆管事张山被绑缚在车辕上,嘴也被堵住,双目吐火,偏又叫声不得。没有看到三位母亲和张俊、窈儿,不知是否在大车之中。张俊的小黑马“将军”被一贼人牵拉着。张胤也没看到自己家的两位随从和婢女,想是已经遇害。

  这波贼人衣衫褴褛,也没啥正经兵器,手持的多是棍棒、竹矛、草叉,倒有十余匹马、骡。看着像是流民成匪。

  张胤大怒,心道:“我父亲在渔阳任劳任怨,不吝辛苦,逐胡人,安流民,劝农桑,造坞堡,百姓安居乐业。竟还有不识好歹之人,竟要劫掠我父,实是大胆。”

  其实这波贼人也不是渔阳郡人,而是上谷郡的流民。去年冬,鲜卑、乌桓入寇。毁坏不少汉人良家,女子多被胡人掳走,有些人侥幸逃生,却又无依无靠,走投无路之下,就从了贼,成了流民贼。

  这伙贼人的首领叫刘进海,从过军,本来只是纠集几名地痞无赖祸害乡里,收编一些流民后,势力壮大,有了两百多人。原本想在上谷郡大展作为,立山头,称雄称霸。不想被官兵一战攻破,只好带一些亲信逃离本郡,进入渔阳寻活路。

  可赶巧,正遇到上巳节。先是劫掠了几家出游的人,男的杀死,女的掳走,财物更是丝毫不剩,统统带走。后来在河湾处遇到张谟一家。张谟的随从上前质问,被刘进海带人一拥而上砍斫而死,抛尸河中。张谟带着张山、张俊持刀反抗,可惜寡不敌众,被打倒绑了起来,小张俊更是被打晕。

  刘进海等贼人见崔萦、王蒲等女眷貌美,就想就地奸淫。张山惶急之下大喊说:“我家主人是渔阳长史张谟,尔等何敢猖狂?”

  刘进海听了心中一惊,色意大减。这张谟的名字他倒也听说过,在渔阳郡中威望素重,自打进了渔阳郡百姓人人传颂,可不是好惹的人物。就想放了张谟等人,可是转念一想,自己的这伙兄弟,衣衫褴褛,没吃没喝,就这么放了实在是不甘心。何况要是就这么听人一报名就放人,显得自己是太胆小怕事了,以后如何服众?此地离渔阳城也不算太远,来了人也不好办。不如带往偏僻的地方,再送信给张府的人,让他们拿钱来赎人,正好做得一笔好买卖。在后世这买卖叫“绑肉票”。

  因此,刘进海这伙贼人就带着张谟等人向荒野处急行。不想才走出十余里就被张胤兄弟追上。刘进海驻足一看原来是两个小童,心下大定,骑在马上吩咐众贼人摆阵应对,准备杀死这两个小童劫走两匹好马后再走。仅这两匹神驹定也能卖上不少钱。

  这些贼人多是农民出身,哪里懂得摆什么阵势,三三两两的围住大车站着而已。更有些人不善骑马打架,干脆跳下马来。

  张胤骑着青兽,上前几步,大声说道:“哪来的蟊贼,胆敢劫掠郡府长史?快快把人放了,饶汝等不死。”

  刘进海听了哈哈大笑,身后几名无赖也是大笑不止。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口气倒是大。

  刘进海正想上前说上几句湖海话,镇镇场面,不想张胤与张晟相视一眼,二话不说,纵马前冲,弯弓就射。

  张胤明白,这伙贼人既然不愿放人,定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行歹事。不如趁其立足不稳,以迅雷之势击之,或能驱散贼众。张胤毕竟是少年的身体,身体的激素分泌对他影响很大,做决定易于冲动,更何况他对自己的骑射也是很有信心,如今手中有弓,壶中有箭,怕他何来。

  张胤与张晟二人,用双腿夹紧马腹,展开连珠射箭法,向贼人持续射击。只见二人动作一致,弯弓、搭箭、瞄准、射击,动作娴熟优美,浑不似十岁少年所为。

  二人都是射出五箭,竟然不可思议的射中十人,有死有伤。众贼一片惊愕,皆高呼:“敌人悍勇,快躲避。”众贼都寻大车、树木之后藏躲。

  刘进海挥舞着一柄环首刀,连连大叫:“别躲,怕个鸟。不过就是两个毛孩子,我等一拥而上,定能将其砍成肉酱。”

  刘进海大呼小叫好一阵子才算是稳住众贼,期间又被张胤射中两人、张晟射中一人。

  张胤见贼人不散,也不愿再靠近,离众贼二十余步停住。

  四十多个贼人,二十几个呼吸之间竟然损失四分之一。刘进海也有些惶然无助,心下骇然,自己躲在一旁,连忙指挥几名无赖上马要去冲击张胤和张晟。

  张胤见有十几名贼人翻身上马似要主动出击,其中更有几人持有猎弓。张胤将箭射向一贼人胯下马,随即拨转马头和张晟一起纵马而回。

  马上众贼以为他二人胆怯逃跑,一起吆喝追赶。

  张胤和张晟马快,在前面停停走走,贼人在后面追追赶赶,不时射出一两箭。

  张胤和张晟一边在马上躲避箭矢,一边回身还击。两人箭法高超,不出两里路就射落四贼,自己竟毫发无伤。

  众贼人胆怯,不敢再追,欲掉转马头回去。

  张胤见了,自是不能让贼人逃走。和张晟一起掉头冲向贼人,咒骂几声射上一两箭,将到跟前时又掉头逃走。贼人大怒,紧追不舍。张胤张晟复又射箭击伤几名贼人。贼人胆又怯,欲回身逃走。张胤张晟二人又上前挑衅。如此数次,竟被两人射杀十一名贼人。余下几名贼人魂胆俱丧,誓死不再追赶,返身纵马急逃入林中。

  这次换张胤和张晟在后面追赶贼人了。

  追赶路上张晟还下马捡了两柄环首刀,一柄柴刀。这两柄环首刀看着眼熟,正是自家随从随身使用的那两柄,与大汉军中制式军刀稍有不同,上面刻有张府字样。张晟自留一柄环首刀,将其余一柄和柴刀都交给阿兄张胤。

  张胤可以双手使用兵器,射箭时也能左右开弓。张晟力弱,手持双刀没有威力,只能双手握刀才能杀伤贼人,所以只留一柄刀在手。

  先前两人只有匕首和弓箭,如今添了环首刀,如虎添翼,信心大增。

  二人追上贼人。见刘进海领着剩下的十几名贼人押着一众“肉票”正在匆忙逃跑。众贼中只有刘进海还骑着马。

  这次张胤再不搭话,和张晟一起纵马急冲,冲入贼人群中。青兽前蹄高高扬起,狠狠踹中刘进海的坐骑。刘进海肝胆俱裂,一时间吓得魂飞魄散,被掀翻下马,一个懒驴打滚,就地滚开,惊出一身冷汗,手中的大刀也不知丢到哪里去了。刘进海的马与青兽相比相差太多,仅这一下就被踢得骨断筋裂,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张胤又控马踹伤一个上来捡便宜的贼人,然后翻身下马,左手柴刀,右手环首刀,一攻一防,杀向刘进海。张胤本想借马力居高临下砍杀贼人,可惜贼人用草叉、竹矛等乱搠,他和张晟没有铠甲遮挡,在马上极难躲闪,干脆下马步战。

  张晟也跳下马,赤着双眼,双手握刀,大力劈砍,一时竟无人敢近。

  刘进海还未完全站起,张胤就已杀到跟前。张胤右手环首刀狠劈而下,刘进海下盘不稳,闪身不及,被一刀劈中肩膀,痛的“啊”的一声惨叫。张胤不等其反应过来,抬脚踹在刘进海的小肚子上,将他踹倒在地。一旁有两贼欲救刘进海,张胤双刀遮拦劈砍,架住两贼。

  旁边张晟瞥见贼首倒地,甩开贼人,急纵两步到跟前,一刀斩在刘进海的脖颈上将其杀死,复又一刀斩下其首。

  张晟一手提刀,一手揪住刘进海的头发举起其首级,高声道:“贼首已死,还不投降!贼首已死,还不投降!”

  众贼人一见首领已死,斗志全无,当下一哄而散,逃入林野。

  张胤赶紧上前用刀劈断父亲张谟的绑绳。张谟一得自由就跳上大车,将车中的崔萦、滕玉、王蒲和张俊、窈儿等解救出来。张胤又将张山释放,二人合力将另外几辆大车上的女子解救下来。

  一共有七名女子,看装束应该有主有仆。几名女子方得救就俯身下拜,感谢张胤的救命之恩。其中更有人喊出“感谢悯农郎君的救命之恩”的话,显然有人认出了张胤的身份。

  张胤扶起众人,交给张山照料。赶紧回到父亲身边,看看父母亲是否受伤。

  还好,众人都无大碍。只有小张俊额头被打破,估计以后好了也会留个疤。

  张谟用力拍了拍张胤的肩头,只说了句:“好孩子!”

  王蒲则一把拉过张胤和张晟,搂在怀中,哭泣不止。

  这一次张家也算是经逢大难,险些全家遇害,实在是让人惊心不已。幸亏有张胤和张晟两个勇猛孩童,冲散贼众救出众人。

  窈儿哭得梨花带雨,从母亲滕玉的怀中挣脱出来,扑过来搂住张胤,低声哭泣道:“阿兄,我害怕。”窈儿从小就跟张胤亲近,此时也想寻求阿兄的安慰。

  张胤拍着窈儿的背,柔声道:“窈儿乖,窈儿不怕,阿兄已经把贼人赶跑了。”

  众人正在纷乱中,忽从山脚下涌出一拨百姓,各持棍棒、镰刀、锄头,吵吵嚷嚷地奔过来。原来是有人听闻贼人劫持了长史张谟,回城报信,沿途百姓纷纷自发前来营救张谟。一路上人越聚越多,待赶到这里时已经有数百人了。

  张谟搞清百姓前来的原因后,感动不已,两眼含泪,站在车上,高声对众百姓说道:“众乡亲抬爱。谟何德何能,累众乡亲奋身相救?请大家放心,谟以后定会竭尽心力,任职郡事,以报众乡亲的厚爱。”

  一众百姓欢声雀跃,高呼“万岁”不止。此时万岁还不是皇帝专用的称呼。小老百姓也可以用万岁来表达心情。

  一阵隆隆马蹄声打破了群情激奋的欢呼声,一队汉军疾驰而来。待到近前,一名屯长翻身下马,来到张谟跟前,大声问道:“可是张长史?”

  张谟看着这对军士,穿着大汉制式号衣,只是看着面生,应该不是渔阳郡兵。

  张谟答道:“正是在下。军侯是?”张谟特意加一级称呼眼前的屯长,算是敬语。

  那名屯长单膝跪地,行了个礼,道:“吾等是杨使君麾下。杨使君巡视郡县今日正到渔阳,在城外听闻长史遇匪,派属下前来相助长史。杨使君已经派人去通知马太守。使君随后就到。”

  张谟听了一怔,随后恍然,杨使君定是幽州刺史杨熙。听闻杨熙正旦之后就开始巡视幽州诸郡县,不想这么快就到了渔阳,还正巧遇上此事。

  杨熙派人相救,虽然是其职责所在,但是张谟也要承其情,算是他欠了杨熙一个人情。

  “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是一州之监察官,巡行郡县,监察官吏,虽然秩仅六百石,与张谟的长史相同,但权力之重非郡长史能比,就算是马勖两千石大吏见了幽州刺史也要毕恭毕敬,礼让几分。

  杨熙今春巡行郡县,正巧上巳节间到了渔阳,在郊外听说有贼人劫持了张谟,许多百姓自发前去救援。杨熙大为感叹:“张长史甚有民望,百姓归心,今年的吏员考评张长史无忧矣。”杨熙不问贼人出没之事,只看重官员的民望,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如今边疆之地哪个郡县没有几股山大王,这事他也问责不过来。

  杨熙一边派人通知马勖,一边派一屯长引一队军士前往相救。汉代兵制为部曲制,五人为伍,设伍长;十人为什,设什长;五十人为队,设队率;百人为屯,设屯长;五百人为曲,设军侯;千人为一部,以校尉、司马领之;最高建制就是部,其余如“营”、“军”等还不是常设建制,此时所说的“营”,指的仍是分别立营,也就是营垒的意思,而“军”通常也是指统属于不同将领的军队而已。

  杨熙此次出行带来一屯军士护卫,这屯长带走一队,就是分走一半、五十名大汉骑兵,当时大汉帝国军兵战力天下无双,些许蟊贼根本不足虑。

  张谟一家在一众百姓的簇拥下、一队大汉骑兵的护送下,回返渔阳城。路上又遇到太守马勖派来的五百郡兵。这五百郡兵是鲜于瑞带来的,一看张谟没事又有杨使君的骑兵护送,便没做停留,沿路下去追捕逃散的贼人去了。

  在渔阳城外,张谟见到了迎来的刺史杨熙和太守马勖,以及马赞、崔琳、张脩等人。

  张谟赶紧上前,连连拱手,说道:“连累杨使君、马府君、诸同侪担心,谟惭愧啊!”

  杨熙一把拉住张谟的手,有些激动的说道:“张长史民望崇显,实是吾幽州吏员楷模啊!吾听说汝之子,年方十岁,却骁勇无匹,一力杀退贼人,可有此事?”

  张谟点点头,道:“确有此事。”虽然张谟面上无太多表情,可是心里却是十分欢喜。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张谟唤来张胤、张晟、张俊、窈儿诸小童,给杨熙一一介绍。

  崔琳在一旁说道:“长史何不与吾等细细说说详情。”

  太守马勖也点头称是。

  张谟见躲不过就将路上如何遇贼、张胤张晟如何杀散贼众、杨使君之兵如何相助等事,择紧要的简单说来。

  杨熙听后,微微颔首,手抚胡须道:“小小年纪,戮贼救父,孝勇无双。此吾幽州少年楷模也!”

  众人皆曰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