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圣,我要嫁给你 第六十四章两老相见互拆台 两小相伴默无言

《大圣,我要嫁给你》第六十四章两老相见互拆台 两小相伴默无言

作者:桃李芳菲 字数:1712 书籍:大圣,我要嫁给你

  百年前,南疆军在中原成立,南下讨伐百越,从南阳越过汉水,一直打到大江。后来南疆军解散,有人回归中原,有人扎下根来,就此形成了这百年来的南疆格局。

  霍光当年作为南疆军副帅,在战后招揽旧部,占据灵山宝地,形成了南疆最大的势力,也就是现在的霍山。

  杨行万万没想到李通是这样的身份。他曾猜想李通是越人,或者是躲避仇家的散修,从未想过他会是南疆军的一员。南疆军是百年前的事,百年之后的李通看起来还是只有中年模样,那寿元就不止两百年,等于承认了他的修为在筑基之上,应是金丹无疑。可能因为种种际遇,修为掉落到了筑基。

  杨行问道:“霍山就是在南疆军的基础上成立的,你为何不入霍山,而要隐居凡俗呢?”

  “南疆军当年对越人是抚剿并重,有些部族投靠了过去,学习中原功法,被称为‘熟越’;对应的,大多数越人始终抵抗,一路撤退,被称为‘生越’。”李通缓缓说道,“南疆军解散之后,诸多势力瓜分南疆,很多出身‘熟越’的修士,即使有军功在身,也得不到寸土灵山。这些人从记事起就学习正道功法,倾慕中原文化,却还是被排挤、打压;有些人回到越地,又被视为叛徒杀死。剩下的人只有落草为寇,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李通将百年前的往事娓娓道来,所说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他语调越平静,杨行越觉心寒。听到这里,杨行已猜到,李通应该就是既不容于正道,又无法回归越地的熟越。

  “我被正道驱逐,又被越人追杀,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地方躲藏,最后归隐在凡俗之中。近几十年来,听说正道对熟越不再喊打喊杀,有些熟越出身的修士还能融入宗门,我才敢出来行走。”

  杨行想起孙池就自称是越人出身,叶玉婵说一斛酒馆的主人葛家也是越人出身。酒馆将原浆酒称为“生酒”,加入了灵草的酒称为“熟酒”,颇有反讽意味。这也能说明,越人出身不再是禁忌,李通在凡俗不通消息,未免太滞后了一点。又想到近年来越寇在南边又兴杀戮,与正道争端再起,不知以后情形会如何。

  李通望着汉陵峰的山路,说道:“第一次跟你来草市,我就遇见了同是越人出身的昔日同袍,夷陵会馆就是他们介绍的。霍山说是包容越人,其实没有这么简单,至少他们就不为霍山所容,只能在北边结寨自保。他们托我向你提出请求:能否借着黄鹤会馆销售山中草药,换取粮食和灵丹?”李通说完,看着杨行,等待他的回答。

  杨行骤然听此消息,有些回不过神来。他的道就是李通给的,他相信李通,但他很难相信李通那些落草为寇的同袍,甚至担忧李通被人利用了。

  “他们和袭击黄鹤坊市、袭击陶家堡的越寇,有没有关系?”杨行盯着李通问道。

  “绝对没有。”李通斩钉截铁的说道,“那些应该是生越所为,和他们毫无关系。”

  杨行放下心来。他没有立刻答应李通的请求,也不好当场驳李通的面子,只是推辞道:“黄鹤会馆是黄鹤门的产业,又是叶玉婵一手建立,只有让她做决定。”

  李通松了一口气:“这是应该的。”

  两人各有心事,上山而去。

  ----------

  杨行没有想到,他将此事托出,叶玉婵居然一口答应。

  叶玉婵有她的苦衷。那日卫温闹过之后,黄鹤会馆再难保持低调,暗中多了不少觊觎之人,但有罗长老的名号在,倒也没出什么大事。前几日罗氏的丹阳会馆在草市开张,刘奇约她详谈,叶玉婵就知道罗长老不会白担干系,无奈分出去三成干股。

  如今黄鹤会馆的局面,是罗长老和霍青各占三成,她、杨行、黄鹤门只能共分剩下的四成。她必须另找生财之道,还要说服杨行缩减收益,才能保证黄鹤门的发展。没想到现在就有机会上门了。

  她在草市见多识广,不觉得越人背景的货物是烫手山芋。据她所知,草市中有多家货栈就是做这个生意的,不过他们都被卫氏打压。而黄鹤会馆刚和卫氏冲突且毫发无伤,吸引来这些势力的青睐是理所当然之事。她不觉得有什么风险,甚至没觉得是李通联络的功劳。

  黄鹤门草药已消耗一空,如今来了新的货源,那是最好不过。叶玉婵答应接受李通朋友那边的货物,黄鹤会馆负责销售,抽取一半所得,剩下的换成粮食和丹药。

  叶玉婵如此态度,杨行自然也是支持。他想起罗长老让他转述的话,对叶玉婵说:“罗长老让你回丹阳峰一趟。”

  叶玉婵脸色古怪,前几天刘奇就说过此事,她拖着不动身;现在杨行又来带话,看来不给个交待是不行了。

  “我这就回去!”她嘱咐杨行“你先把这次的丹药炼了,下个月李师伯会带新的草药过来。这期间你朋友那边的草药若到了,也可再炼一炉,丹砂和桦皮都不缺的。”

  杨行点点头。

  叶玉婵又想了想,继续嘱托:“丹药炼好后,霍青会亲自来取,收益方面你就听他分配,他不会贪我们这点份额。我去去就回,在此期间,你替我主持黄鹤会馆,钟化也听你吩咐。”

  杨行又点点头。

  叶玉婵想,还要跟霍青沟通一下罗长老干股的事,黄鹤门的收益部分也要让钟化负责采购,再让李师伯运回。这些事务林林总总非常繁杂,以前是她一人操持,现在要交给别人,她唯恐漏了什么关键处,又叫来钟化,反反复复交待了半天才算完。

  ----------

  李通出去联络旧部,杨行就一头钻进后院的炼丹房,炼好一炉九颗白漆丹,再出来已是三天之后。不同于以前炼丹的疲惫,现在炼丹完成后杨行精神抖擞,像是闭关修炼了数月一般,丹田处的结节也凝实了不少。

  他现在不知这结节和金丹有什么关系,他没有筑基的功法,也没有师傅指点,对以后的大道很是茫然。

  罗长老给他那本《学而时习之》已经通读了,只看到许多道理,没看出什么道法来;书中说话那人十分天真,见解也就一般,没什么值得佩服的地方。

  会馆已空,佳人已渺,李通还在外面联络,钟化不知去了哪里。杨行站在院子当中,感天地之寂静,顿有物是人非之感。

  还好,晚间霍青来取丹药,带着葛家的浊酒,两人又畅谈了一晚。临走前,霍青神秘说道:“你虽只占一成收益,这几次下来换算成灵丹也是不少,我就凑整了换成一个物件给你。”说着从储物戒中拿出一套皮甲丢在桌上。

  杨行看着眼熟,皮甲比道袍要修身紧凑一些,整体呈发白的土黄色,前后掩心以大片犀牛皮如龟壳,披膊以中片皮相次为之,护颈以全片皮卷圈成,其他则小片如鱼鳞。

  正是白犀甲一副!

  他不知道这样一幅白犀甲价值若何,但霍青如此郑重而神秘,想必是超过自己应得的收益。他赶忙道谢。

  霍青酒意正酣,断断续续说道:“乒甲一般不外流,你要好好保存...”说完,拎着酒瓶就走了。

  ----------

  白犀甲看着紧凑,穿上正好一身,杨行顿时有一种被包裹在龟壳里的安全感。将领子翻下,外面套上宽松的道袍,完全看不出来里面穿着甲。

  午后,李通将两个衣衫褴褛的中年汉子领进会馆来,对杨行介绍道:“这便是我之前跟你提过的唐参、姚伍,都是当年南疆军中的好汉,和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你尽管放心。”

  “什么军中好汉,不过是草寇散修、苟延残喘罢了。请杨上仙收留。”唐参和姚伍抱拳致意,姿势不同于修士之间的礼节,算是给杨行行了个军礼。

  杨行微微一怔,瞬即明白过来,李通说是那边会有人来接洽,没想到是李通的几个同袍亲自来了。他也学着抱拳回了一礼:“客气了,李叔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大家唤我杨行就好。”

  寒暄过后,众人就开始讨论怎么将那边的物资运来,再换成何种物资运走的问题。

  “我们山里有好多家势力都跟霍山坊市的店铺有关系,这里家大业大,不管什么货来,销得又快又好。我们以前是没有路子,现在得杨兄弟帮忙,就可以不用受他们盘剥了。”姚伍脸上黝黑,胡子拉渣,大咧咧说道。

  杨行有些警惕:除了草药,这些人该不会利用黄鹤会馆销什么劫来的脏货吧?

  一旁的唐参见了杨行狐疑的神色,急忙解释道:“我们的货物就是普通草药。你知道的,山里面除了妖兽,就是灵草。”说完从储物戒中拿出一堆草药袋来,里面有些是南疆常见的雨燕草、宁神花,还有些高阶的半边莲、藿香蓟。

  杨行对半边莲和藿香蓟不熟悉,但能感觉到是和宁神花同层次、甚至灵气更浓郁的珍稀草药,他对此也跃跃欲试。若真如他们所说,代销的都是草药的话,以炼制白漆丹对草药的渴求,包下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唐参见杨行脸色有所缓和,才缓缓将计划道出:“每月月初我们将草药送来会馆,请杨上仙将收益兑成灵丹,由我们下一批来的人运走。”他目光炯炯,显得很是自信,又加了一句:“若有机会购得法器和护甲,请杨上仙多为留意,出多少灵丹我们都愿意的。”

  一直没说话的李通也说了句“如此甚妥”。

  “好!”杨行想过,要是一直这样没人帮扶,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进阶,不如就在炼丹一道上继续修行。若能攒下一些身家,在霍山也不怕没有功法和法器。

  “听李通说杨上仙在找寻筑基功法,霍山地大物博,本不该我们献丑,但最近正好搜罗到一本经书,不知对上仙可有帮助?”唐参拿出一本破破烂烂的无名经书。

  杨行翻开第一页:越自盘古兮,生于太荒;首出御世兮,肇开混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