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在红楼梦世界 第八十四章 波澜3

《重生在红楼梦世界》第八十四章 波澜3

作者:东方青鸟 字数:3823 书籍:重生在红楼梦世界

  黛玉对他做什么都没所谓的,哪怕他闲着也好,自然,假若贾玮能有一番成就,她也替他高兴,她自个也高兴……她要听这答案,纯粹是好奇,此刻听罢,抿嘴笑笑,似信又似不信。

  宝钗听了这答案,莞尔一笑。

  下午,她闻知此事时,就联想到那天贾玮在她屋内所说的那番话,事实上,贾玮已提前告诉她了,只是较为隐晦而已。同那天的想法一样,她只是觉得稍稍有些惋惜了,其他倒没什么。

  她很难猜测贾玮说的兴趣是真是假,但对方这种回答相当聪明,倒是让她有几分喜欢。

  迎春性情内向害羞,听罢倒是想劝贾玮两句,又不好意思开口,站在那里纠结地想着。

  惜春年纪小,且潜心佛学,对外物一向淡漠,纵是对贾玮弃学经商的事稍稍好奇,听过答案后,也就不加理会了。

  李纨呢,对贾玮弃学经商很不理解,虽说贾家子弟中途辍学转而做其他事的不少,但贾玮不同,最近学业进步很快,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完全可以在科举上有所作为的,说辍学就辍学,在她看来,简直太不自惜了。

  此时她听到答案,更觉得贾玮此举,太过荒唐,岂有为了一个兴趣,而随随便便放弃学业的,做为长嫂,她不能不开口说他两句,“……叔叔还是好生思量,不为自己,也为老太太、老爷、夫人着想,我听说他们都很为你这事生气呢……过两天,你还是去学堂吧,书一丢下,就难拣起来了。”

  她是媳妇,称呼丈夫兄弟要低一辈,跟着儿子称呼,因此称贾玮“叔叔”。

  她这样说着,贾玮还未接口,依在她裙边的贾兰便说道,“对啊,宝叔,你学业这般好,连赵先生都对你赞不绝口,你还是继续上学吧。”

  “宝叔今年十四了,学业方才出色,太迟了些,就不走科举之路了……兰哥儿,你得好生学习,将来取中进士回来,光濯门楣。”

  贾玮笑着摸摸贾兰脑袋,贾兰六七岁,长得很可爱,跟小时的宝玉似的,五官漂亮,脸儿肥嘟嘟的,像红苹果,当然,宝玉发育后,抽了个儿,脸也变得清俊了。

  “……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宝叔,你才十四岁而已,哪里迟了……”

  “我没说从此不翻书了啊,只是不科考了。”

  “可是……可是……”

  “可是孔子那时没科考啊。”

  贾玮一本正经地跟他斗嘴,借机始终不接李纨的话。

  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都轻笑起来。

  探春说道,“依我看,二哥哥弃学经商,也算不得坏事,人贵在自立,自立又贵在自知,唯自知方能自立,既然二哥哥对经商兴趣浓厚,倒是能有一番做为的。”

  “谢谢三妹妹。”

  贾玮称谢道,到此为止,探春是家族中首位支持他的,而且还是这么一番很有说服力的话,恐怕李纨也不好反驳。

  他素知探春大气,与寻常小女子不同,果然一开口,便自有胸襟。

  说起来,湘云也有别寻常小女子,但俩人还是有所差异,湘云喜魏晋风度,洒脱不羁,特立独行;探春倒非特立独行之人,她是大气阔朗,胸怀霁月。

  容貌上,她也是修眉俊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在迎探惜三姐妹中,最为显眼。

  贾玮与她彼此间相处不错,偶尔会帮她买点外头的小玩意,她也不时做个精致手工,如香袋、络子之类的回赠给贾玮。

  这时见她站出来替他说话,挡了一下李纨,贾玮自是感谢。李纨虽是好意,但与他的打算相左,说来说去还是长辈他们那一套,他现在需要的是像探春这样支持他的,而非李纨这样站在长辈一边的。

  当然,这只能是本家族的人,宝钗、黛玉这样,毕竟算是亲戚,不好在此事上多言。

  李纨看到贾玮只向探春道谢,而不接自己的话,心下也很明白,这位小叔子眼下还是不肯改变主意,于是便笑了笑,收口不语。

  进了园子,贾玮邀众人到他院里坐坐。

  惜春要抄一段佛经,李纨要带着贾兰回去读书,她们结伴而行,回各自院落去了。

  宝、黛、迎、探四人同贾玮来到怡红院。

  从院门口到进屋的这段路上,各人口中仍交谈不断,这时贾玮主动提到自己赚了三万多两银钱,他是觉得此事明日或许就会被透露出来,倒不如自己先跟她们说,省得让她们误会他对她们有所保留,不够亲近,况且屋内这些丫鬟除了袭人,谁都还不知晓,一齐听听也好。

  说着这话儿,随后进了屋内,但此刻宝黛等人的神情却是有些变化,她们这些大户人家的千金,婚后嫁人必然是要做主母的,也因此在婚前都会进行系统的当家方面的训练,其中就包括记账管账这些,这种训练一般从十一二岁就开始了,宝黛等人也不例外,对银钱方面皆敏感。平日里,黛玉甚至还随口跟贾玮估算过荣府的进出账,认定荣府现在是入不敷出。

  眼下贾玮提到赚了三万多两银钱,在她们脑中登时就换算成各种价值,进行各类参照、对比、估算,无一例外觉得即使是在贾家这样的世家大族,这笔银钱也称得上可观了。

  两府的收入两大块,一是田庄地租、二是房屋租赁,这两块都分散在各地,南北两京皆有,关外也有。宁府一年收入约在六七万两,荣府大约是两倍,十三四万两,合计是二十万两上下,如果摊到每个月,一个月是将近两万两的收入。

  这样估算起来,三万多两银钱,大致相当于两府二个月的收入。

  以一人之力,在一个来月内创下这份财富,无论如何,不能不使她们震惊非常。

  她们四位你望我,我望着你,一时都不知如何措词来表达此刻的感受,模模糊糊觉得,以这样的经商才能,不读书真的也算不得什么了。

  还是探春先笑着开了口,“二哥哥,适才我说你能有一番做为,岂料你已有了一番做为了,这里倒是要恭喜二哥哥了。”

  “恭喜我收下,投桃报李,日后但凡见到什么精致不俗的小玩意儿,定然一概买了送给妹妹。”

  “可说好了?”

  “说好了。”

  俩人说笑着,迎春这时也过来恭喜了一句,她原是要劝说贾玮的,如今知道了贾玮赚钱的数额,尤其是听了探春的前后两番话后,改变了主意,认为他经商也好得很,长辈们也不必非要他怎样怎样的。

  她心地纯良,内向害羞,一向没有主见,先前听说了长辈们的态度,她就跟着打算劝说贾玮,听了探春的话,又觉得贾玮经商也是不错的选择,踌躇片刻后,终于说出道贺的话来。

  对此,贾玮自然惊喜,现在迎春也支持他,无形中他又多了一份力量,尽管他明白以迎春柔弱的性格,也不可能在长辈面前为他说些什么,但不附合长辈的意见就好,总是对他有利。探春或许能在长辈面前为他说话,当然更是他所期许的。

  一件事僵持不下,互不相让,事实上等同于拨河,各种因素的结合,哪一方力量渐强,便有获胜机会,具体到他这件事上也一样,探春、迎春俩人在此事上的立场虽微不足道,但这样的人多起来,便会从各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到长辈的态度,让事情朝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

  见迎、探二人态度一致,宝黛二人也随后都向贾玮道贺。

  她们也只能在这里说说,适才李纨劝诫贾玮,她们就不好反对。毕竟她们只是寄居在此的亲戚,像这种贾家内部事务,尤其是重大事务,她们通常只会私下里谈谈,不可能公开搅到里头,否则便非明智。

  当然,此刻她们的想法是很多的,贾玮在学业之外,另一方面表现出来的出色,让她们皆很惊喜。

  宝钗这时已确定了贾玮开窍之后,是个很不平凡的男子,此生嫁给他,举案齐眉,相夫教子,以他的能力和自己的能力,在外头的事上及内宅的事上,都将毫无问题,闲暇之余,坐在一起,下下棋,猜猜谜、陪着喝几盅洒,彼此间说说话儿,想像过去,应该是相当美满的日子。

  “……金玉良缘呵。”

  在心里头暗自念着,宝钗如玉般的脸庞晕红,眼波如秋水似地将溢出来。

  黛玉自然又是另一番想法,从小的青梅竹马,耳鬓厮磨,不知不觉间彼此钟情,对于他的出色本身,或学业或经商或是其他方面,她皆替他高兴,她自己也高兴,但对于出色所带来的一些外物,如名声、财富等等,她并非看重,有这些没这些,她也一样待他如初。

  但透过这些,另一些对她更有份量的东西,她却不能不重视,她父母双亡,寄居此处,婚事上无人替她做主,老太太虽隐约有将她许与贾玮的意思,但情形微妙,总归当不得真,她只能寄期望于贾玮自身。贾玮若出色,有一番成就,即便是有父母之命,他也可有几分自主,直接说出选择她或许不可能,但总能对父母之命的其他女子挑剔再三,如此一直耗下去,父母没奈何,他俩的婚事倒非没有半点期盼。

  命运常不由人,从小她父母相继去世,她也是无法可想,非她所能改变,但在嫁人这件事上,她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她与贾玮两小无猜,直至眼下,彼此熟悉融洽,尤其是这些日子,贾玮更是给她带来了数不清的愉悦和欢欣,让她更为依恋,她很难想像,她将离开他,嫁给另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男子,此生永不相见,她想她此生只会嫁给贾玮,若非如此,就宁可学妙玉当个姑子好了。

  这边宝钗、黛玉俩人暗中转着心思,另一边,贾玮屋里的众丫鬟们开始纷纷娇嗔不已,无非是怪贾玮瞒着她们赚三万多银两的事情,将她们当外人了。

  “……并非瞒着你们啊,你们不也一同听到了么……恰好说到这里,就说出来了而已……”

  贾玮只得解释了一通,但众丫鬟仍是不依不饶的,哪怕贾玮再三解释“先前一时忘了”也没用。但不管怎样,毕竟属于玩闹性质,过了一会,晴雯从书房那边过来,带了几张新临帖的小楷来给贾玮看,众丫鬟就安静下来。

  见到晴雯居然学着临帖,探春率先走过来,拿在手中看,一面点头,一面问道,“临了多久了?”

  “有一个来月了。”

  “一个来月,就临得这般好了,虽只得其形,未得其神,也是很不简单的了。”

  “三姑娘是故意夸我的吧?”

  “我故意夸你干嘛,你这临的是《灵飞经》,是二哥哥教你临的吧,这可不行,要习字就得好生打基础,明日记得改临大楷。”

  “二爷说,写得好看就行……”

  “你别听他的,既习字,便照我说的来。他那是糟蹋书法。”

  贾玮在旁笑着听俩人对话,听到此处,便插了一句,“三妹妹,你书法好,往后就由你来教晴雯罢,你也晓得,我那书法确实拿不出手,教她倒是误了她。”

  探春书法造诣很深,屋内书案上光是各式毛笔就不下百十支,她的书法,不要说在园中众姐妹里首屈一指,就是拿到外头与寻常的书法名家相较,也是毫不逊色。此刻贾玮见她指点晴雯,自然趁势为晴雯寻个明师。

  “别提这个,”探春笑着摇手,“我这人没教别人的耐性,自个写着玩还使得,你若要让晴雯拜个好师傅,就拜林姑娘最好,她一向好为人师的。”

  “好啊,三姑娘,你这是赞我还是贬我呢?”

  黛玉笑道,其他人也都笑起来。

  “自然是赞你。晴雯姐姐,还不拜师,林姑娘的书法也是极好的。”

  “这个倒是,姐姐,你就拜林妹妹为师好了。”

  贾玮出言附合,黛玉确实诲人不倦,书中记载过,她教香菱做诗,相当有耐心并且很认真,当然此事还未发生,他来了后,会不会发生,也难说得很,不过,眼下探春一提她好为人师这样的戏谑言语,他就猛然记起。

  随后晴雯被一帮丫鬟笑推到黛玉面前,便也真拜了师,成为黛玉书法上的弟子了。

  “既然收了你这弟子,得空就每日下午末时到我院内习字,我虽不如三姑娘,但也比你二爷教得好。”黛玉说着,就冲贾玮眨眨眼取笑他。

  贾玮就还了她一个“回头算账”的表情。

  于是此事定了下来。

  众人又聊起了别的话题,大多是姑娘家的,新出的宫花如何如何,前两日哪个世交家的姑娘过来,穿的裙子怎样怎样,这样说着,大半个时辰过后,大家也就都起身告辞。

  贾玮送众姐妹到院外,看着她们身后丫鬟所提灯笼的亮光,照着她们向不同方向而去,渐渐光晕缩小,最后如微芒一般散入各个院落中去。

  随后,他独自一人来到沁芳桥上的亭子内,姿式放松地坐着,听桥下流水孱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