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三国去捣乱 第二百四十二回 望柴桑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二百四十二回 望柴桑

作者:江堰有虞 字数:2308 书籍:回到三国去捣乱

  “伯符若你执意与仲谋为敌,只怕玉石俱焚,届时由刘表、袁术等辈坐收渔利啊!”

  程普坐堂下,与孙策以宾客相待,孙策有意将程普拉拢,所以不敢怠慢程普;而程普如今被夹在孙权、孙策中间,身份颇为尴尬。

  他明白以孙策的个性,是绝对不会向孙权低头的;而孙权如今十五岁,已经有了执掌江东的野心,必然也不会甘愿在自己兄长的脚下。

  二人相攻,要么玉石俱焚两败俱伤,要么便是一死一伤。这是必然的结局,他二人如今都是容不了对方,将对方打败了,难不成还会留着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不成?

  他们现在不是兄弟,是敌人。

  孙策闻言笑道:“权弟也到了及冠之龄啊……不过德谋公可知,权弟在江东一年,政绩显著,百姓安居;但不可否认,如此不过偏安一隅,江东势必会被吞并!我江东子弟若要睥睨天下,权弟根本无有此等威严!”

  程普默然,毕竟跟了孙权这么久,他确实魄力不足,难以成大事。就拿之前玉玺借兵一事来说,孙权扭扭捏捏不愿同意,周瑜好说歹说才让他借兵离开。如果换成孙策,只怕这玉玺不过是块石头罢了……

  周瑜……

  “伯符,公瑾难不成是你……”话说一半,程普住了嘴。

  孙策自然知道程普想说什么,佯道:“公瑾如何了?难不成公瑾在权弟军中?”

  “汝不知晓?”

  “方才才知。”

  程普不知道孙策说的真假,但总觉得在这里坐如针毡;他不知道孙策想要干什么,而且为什么整个席间只有他一个人?太史慈去了哪里?蒋钦去了哪里?

  总感觉孙策是故意把自己扣留在这里的。

  “伯符,当年文台与你有隙,因此才让二公子做了孙家军的首领,如此你也是知晓的……”程普坐立不安,刻意的寻找话题,“如今看来,文台确实用错了人,仲谋虽然才智过人,但胆气不足……某还是希望,你兄弟二人能够和好如初,共同带领江东子弟走向天下!”

  孙策双手支撑在桌案上,笑道:“德谋公,尊驾难道不觉得此刻旧事重提,莫不是太晚了?权弟在江东四处散布‘孙策弑父杀君’的言论,不让我做人。我二人决裂到了如此程度,如何再谈共同合作一事?”

  “哎……”

  程普无奈的点了点头,似乎颇为无奈,二人良久不言,似乎再不能像当年一样一长一幼促膝长谈了。

  未几,忽有下人来报:“太史将军与蒋将军已经拿下柴桑!”

  程普闻言大惊,一脸惊惧的看着孙策,后者只是轻轻笑着,仿佛并不意外。他看着程普,笑道:“德谋公没想到吧,子义与公奕不在此处,竟是去偷柴桑了……”

  “不可能!柴桑尚有三千兵马,防守他二人绰绰有余,怎能顷刻间便被拿下?”

  程普根本不敢相信,自己不过被擒了数个时辰而已,孙策就悄然了将柴桑拿下。就算他六千兵马倾巢出动,攻下有三千人的城池也不可能如此迅速,他究竟用了什么方法?

  “德谋公莫不是忘了,蒋钦本来就是尊驾手下,而且你如今被擒,兵符自然在我手中……”

  程普恍然大悟,原来他故意把自己留在这里,就是给太史慈他们攻打柴桑的时间!失算了失算了,如果孙策再在柴桑发出自己投降的流言,那自己不就两面不是人了吗?

  “伯符,汝比仲谋更强,若换仲谋在此,必然忧心忧虑,不敢进攻柴桑……”

  “多谢德谋公夸奖,既然如此,那便请回吧!”

  这小子,存心的吧?程普岂会不知道孙策在后面的小动作?自己这番回去,就算孙权看在自己孙家老臣的身份上不杀自己,但自己也必然遭受怀疑,那还回去作甚?

  孙策见程普半天未动,知道他已经乱了心神,又是添油加醋道:“德谋公久久不去,莫不是喜欢上了在下这里?若德谋公喜欢,一直待下去,在下也毫不介意。”

  “你是不介意了,我家眷如何是好?”

  程普的家眷全在秣陵,自己如果投降了,那孙权一狠心,还不把自己的家眷给杀了?最轻,那也是软禁,这都是最好的结局了。

  “德谋公乃亡父老臣,权弟分晓是非,岂会随意加害?”

  “反正我也被你弄得里外不是人了!”程普愤愤起身,心有不甘,“降你可以,但我绝不见兄弟相争!”

  也就是说,程普不会为孙策出力,起到的作用如同一个吉祥物一样,只起到替孙策扬名的作用。

  “如此便够了。”

  孙策微微一笑,将程普送了下去,心中暗喜,没想到荀罡这计策还挺好用的,不仅兵不血刃拿下了柴桑,还招揽了程普,如此下来,加上孙权手中的内奸周瑜,大计可定!

  话分两头,却说孙权驻扎会稽,正欲率大军攻打建安王朗,忽有人来报,柴桑已然被孙策所夺,程普作战不力,被孙策擒了,如今已经投降孙策!

  孙权闻言大怒,正欲下令处死驻扎秣陵的程普家眷,黄盖韩当二人连忙出列到:“德谋有功与文台,如今虽降,主公若如此对待其家眷,只怕将士会寒心!”

  “莫不是睁眼看着程普投降而毫无作为?如此岂不让军士投降毫无顾忌?”

  周瑜轻声道:“若主公执意杀死程普家眷,不仅将士会寒心,程普会铁了心跟随伯符,主公也将落下残暴之骂名。不如将之软禁,待处理完此间之事,再行决断。”

  孙权望着周瑜,冷笑一声:“我都快忘了,如今孙策驻扎豫章,公瑾乃其兄弟,为何还在我军中,莫不是内应吧!”

  “主公若处处忧心,决然无法成就大事!”周瑜并没有正面回答,反是一句话让孙权梗塞。

  “哼!此事稍后再提,尔等快些下去,明日进攻建安不需要尔等出力,我一人便可!”

  自从孙策在豫章起兵,孙权便越发不信任这些手下,周瑜本就在怀疑之列,但这一直忠心耿耿的程普会投降,实在是在孙权的意料之外。

  看来这些老臣,也不能完全相信啊……

  孙权自以为十五岁及冠,已然能够处理此间之事,这些老臣谋士对自己的忠贞有待商榷,不如先将这些人关进小黑屋,待收拾了孙策再做决断。

  不过他也不想想,论带兵打仗,没了这些将领,他岂是自己大哥的对手?

  次日,孙权独自领兵一万出战,围住建安城并不攻打;城楼之上王朗见孺子出战,当即大笑道:“孺子小觑于我等!”便带将出城对敌,双方对峙,孙权着令护卫宋谦出阵叫骂,王朗大怒,策马上来与之交战,竟十合将之大败。孙权大惊,没曾想王朗竟然有如此勇力。

  《三国志》载王朗领会稽太守,恰遇孙策来攻,功曹虞翻以为不敌,不如避之,王朗以职责故与之交战,大败。但此间并没有记载王朗勇力,只有《三国演义》中记载王朗与太史慈交战数合未败,正遇周瑜程普绕后袭击,因此大败。不过与太史慈交战数合而未败,勇力必非凡人。

  汉人崇儒道,好弓马,用力过人之文人大有人在;而今王朗年四十有余,正值壮年,与一小小护卫对垒,自然不惧。

  “无知小儿,莫不是以为依靠麾下勇力,汝便能胜过我等?”王朗明显发现孙权麾下的勇力都不见了,便多加嘲讽,“小儿童趣不减,不若回去求母兄安慰罢!”

  孙权大怒,竟是亲自策马出战,士卒大惊失色,就欲阻拦,却没想到孙权一马当先,已经冲出阵去。王朗大叫一声来得好,策马出迎,孙权勇武难敌王朗,三合便败下阵来,被一枪砍断了左臂,阵中士卒见状连忙与王朗军交战,拼死救回孙权。

  王朗得胜一阵,又砍下孙权一臂,军心大振,但并不追赶,吹着哨子回建安城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