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末世穿到远古部落种田搞基建 第五百七十九章 卤味大餐

《末世穿到远古部落种田搞基建》第五百七十九章 卤味大餐

作者:柳香橙 字数:1749 书籍:末世穿到远古部落种田搞基建

  回到洛阳过年,父母很热情,小五更热情,一直缀在李玄霸身后当小尾巴。

  李建成和李元吉就不热情了。

  李建成已经成熟许多,虽不是很热情,但对李世民和李玄霸还算友好。

  郑氏第二胎又得了一个女儿。李建成已经是两个女儿L的父亲,也该成熟了。

  李元吉的暴躁脾气收敛了许多,嘴也甜了许多。原本不喜欢李元吉的李渊现在似乎对李元吉亲近了不少。

  李元吉在人前对李世民和李玄霸也很客气,终于能规规矩矩叫李玄霸三兄。

  但背着旁人的地方,李元吉总是会对李玄霸比挑衅的手势,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李玄霸觉得这个弟弟大概真的精神有问题。

  温馨的年夜饭之后,唐国公府里的后宅就起了波折。

  李元吉想要李世民和李玄霸送只金雕给他,李世民让他别想,李元吉就哭闹。

  父母打圆场,李建成拉偏架,好一幅宅斗场景。

  李玄霸借口生病,和李智云一起去了城郊的别庄居住,把李世民一个人留在唐国公府应付宅斗。

  李智云疑惑:“二兄三兄有了新宅院,为什么不去新宅院住?”

  李玄霸抿了一口热羊奶,慢悠悠道:“新宅邸比唐国公府还好,我和二哥敢住进去吗?”

  李智云噘嘴:“陛下的赏赐,为什么不能住进去?”

  李玄霸笑着放下杯子,摸了摸李智云的脑袋:“以后会有更好的宅子。”

  李智云气呼呼道:“那也不是现在的大宅子。我还想去二兄三兄的大宅子探险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把皇帝赏赐的大宅邸让出来,李智云比当事人还生气。

  李玄霸不主动开口,李渊也不可能做出抢夺儿L子宅院的事。

  不过李玄霸主动开口,让唐国公府接管了宅院。

  这件事杨广也知道。或者说,赏赐给未成婚子女的宅邸,实际上也是父母的私产。而且,就算是赏赐给已经成家的大臣的宅邸,大臣将其给父母住都很正常。

  古人很重视家族。李世民和李玄霸将皇帝赏赐的宅邸给父母,是孝顺的体现。

  李渊是喜欢奢华的人。他很喜欢李世民和李玄霸新得到的大宅邸。儿L子主动将其让给自己,他自然很高兴。

  李玄霸顺势从李渊手中换得了许多金银、田地和奴仆。

  比起宅邸,在乱世中能增长实力的“财产”更重要。李玄霸这生意做得很划算,但李智云是不会理解的。

  李玄霸拍了拍弟弟的脑袋,承诺自己病好了之后带弟弟去骑马,李智云才停止了抱怨。

  虽然李世民常带李智云去骑马,但李智云就喜欢黏着李玄霸。

  这不是眼缘什么之类的问题,只是李世民有时候对亲近的人有恶趣味,喜欢“欺负”人。

  随着李智云长大,开始反抗李世民这个“臭二兄”,至今没有反抗成功。所以

  李智云对李世民总是气鼓鼓的。

  李玄霸曾经劝说二哥别太欺负小五,但李世民笑着说小五气鼓鼓的样子真好玩,忍不住。

  他看着李智云气鼓鼓的样子……嗯,确实挺好玩,要忍住。

  李玄霸梳理完自己离开后洛阳的产业账本,李世民终于姗姗来迟,大包小包地也搬了过来。

  李世民抱怨:“如果不是看在父亲娘亲的面子上,我才不和他们虚与委蛇。后宅那些话听得我头疼。”

  李玄霸道:“宅斗就是这样。不过很快我们就再也不需要宅斗了。”

  李世民兴奋道:“你有什么好主意?”

  李玄霸将一封信递给李世民:“因为天下要大乱了。”

  李世民:“……”

  李世民怪叫:“啊?!”

  李智云抱着李玄霸给他做的小皮球从外面跑进来:“怎么了怎么了?”

  李玄霸挑眉。他可没说谎。

  李世民双手颤抖着拆开信。来信人是宇文士及。

  李玄霸在第一次伴驾南巡后,就与宇文士及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儿L都会先送给宇文士及一份。和宇文述的友好关系,也是李玄霸通过宇文士及搭上的。

  杨广那里政策有什么变动,宇文述和宇文士及总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他们合作十分愉快。

  李世民看着信,眉头紧锁:“征高丽……现在?这么急?!裴世矩他在进什么谗言!”

  李玄霸淡淡道:“裴世矩通过游说皇帝御驾亲征吐谷浑得到了皇帝的青睐,尝到了甜头,所以想更进一步吧。苏威、宇文述、裴世矩、裴蕴、虞世基,大业鼎鼎有名的‘五贵’齐聚了。”

  李智云抱着球道:“我是不是不该听?”

  李玄霸道:“只要你能保证不告诉其他人,就留在这里一起听。你也到了该知道这些事的时候了。”

  李智云犹豫了一会儿L,坚定道:“二兄三兄放心,我一定会保守秘密,就连母亲和娘……阿姨也不会告诉。”

  李世民道:“你在我们面前称万阿姨为娘亲也没关系。只是在外注意点,别被人抓了把柄。啊,我为什么要说这种话!我讨厌宅斗!”

  李智云放下球,用帕子擦了擦手,乖乖坐到靠坐在坐榻上的李玄霸身边。

  他帮李玄霸整理了一下盖着腿和腰的被褥,道:“我准备好了,二兄三兄继续说!”

  李玄霸给李智云介绍裴世矩的事,李世民继续看信。

  李世民的眉头皱得越来越紧,抓着信纸的指间都攥紧了。当他看完信的时候,指间已经把信纸攥皱。

  “荒唐,荒唐,太荒唐了!”李世民双目赤红,“前年刚征讨了吐谷浑,去年修了江南河,今年又要征讨高丽,钱粮和役夫哪来?”

  李玄霸已经和李智云介绍完朝中重要的大臣。

  去年十二月文安宪侯牛弘死了,杨广身边唯一一个算得上有品德的信任之人辞世,现在大业进入了“五贵”

  的时代。已经没有人会劝阻杨广。

  李玄霸淡淡道:“只是征讨吐谷浑和修江南河吗?大业元年和大业二年的东都洛阳、通济渠和南巡;大业三年的驰道、榆林长城和西巡;大业四年的榆谷长城、永济渠;大业五年的御驾亲征吐谷浑;大业六年的江南河和南巡……还不说显仁宫、西苑、汾阳宫、江都宫、晋阳宫等大大小小几十座宫殿。自从陛下登基之后,大隋的百姓一口气都没歇过。”

  李智云抱着三兄的被子一角瑟瑟发抖。

  他后悔了!这些话真的是他能听的吗!

  李世民揉了两下眉头,将眉间皱纹揉散,道:“如果征讨高丽能迅速成功,还能熬过去。”

  李玄霸道:“都御驾亲征了,二哥你说什么胡话?”

  李世民苦笑:“是啊,都御驾亲征了。”

  征讨吐谷浑的时候非常顺利,就因为皇帝非要御驾亲征不听劝告穿越大斗拔谷,导致出征将领死了一成多,不得不撤兵。

  这次御驾亲征呢?陛下会又折腾什么?

  李世民已经从弟弟的谶纬中知道将来是大唐的天下。他原本期盼着大隋的落幕,大唐的到来。

  可真的到了大隋缓缓崩塌的时候,李世民却心里控制不住地难受。

  如今仍旧如日中天强盛的大隋,真的会因为征伐高丽迅速崩塌?

  ……

  李世民和李玄霸得到信的半月后,杨广的诏令就颁布了。

  二月初,杨广的龙舟从江都出发,经过黄河和永济渠前往涿郡。

  出发时,杨广发布求贤令,征召三千余名后备和低品级官员随驾候选。他的龙舟在黄河和运河中行驶,候选的官员在岸边跟着仪仗和卫卒步行。

  李渊也得到了诏令,准备北上涿郡。

  他本该第二次征高丽的时候才得了督运粮草的官职。这个时空中,因李渊早早得到杨广的信任,现在就得到了这个肥差。

  李元吉和李智云都还年幼,窦夫人此次没有随行。

  李建成见李世民和李玄霸立了功,也起了立功的心思,请求与李渊同行。他还劝服了李渊,让李世民和李玄霸留了下来。

  李玄霸拉住了想争夺机会的二哥,同意留在洛阳。

  三月到来,洛阳繁花似锦,春光明媚。

  杨广到达了涿郡,下令征讨高丽,命天下官吏征粮、征丁。

  “陛下求贤令征召的官员在河岸上走了整整三千余里路!死了一两成!”杜如晦将温酒一饮而尽,拍桌骂道,“三千余士人!活活累死冻死了一两成!这是什么求贤!这是送死!”

  薛收也双目赤红,一直沉默地灌酒。

  杜如晦深呼吸了几下,道:“还好我辞官了!”

  薛收闷声道:“我本来要随使团出使倭国,我也不想去了。我不愿意给大隋当官!”

  李玄霸给两人添酒:“能当官就当吧。我帮你们运作。天下即将大乱,到时你们想安全地积累为官经验都没机会了。

  ”

  杜如晦和薛收猛地抬头看向李玄霸。

  在一旁喝葡萄酒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被呛到。

  李玄霸道:“你们不是很好奇房乔比你们多知道了什么?”

  杜如晦犹豫:“李三(),你说的话有危险吗?”

  李玄霸道:“我不会让你们做危险的事。只是说动你们出外做官⒙[()]⒙『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能有什么危险?”

  杜如晦直视着李玄霸的脸,似乎从李玄霸脸上的表情打量出什么。

  李玄霸道:“如果你们实在不乐意也没关系,再过六七年你们再做准备也一样。我只给你们一人一个建议。”

  李玄霸看着杜如晦道:“说动你兄长搬家,别和你叔父住在一地。”

  他又看向薛收:“少做魏晋名士的荒唐事,保重身体,别早逝。”

  杜如晦惊讶:“啊?薛伯褒早逝?”

  薛收:“……我怎么就早逝?!”

  李世民看向薛收的眼神中充满同情。可怜的薛兄,终于被剧透了。

  薛收:“……你们俩又用我们不知道的方式交流了什么奇怪的事?!”

  杜如晦看着李玄霸若有所思。

  长孙无忌紧张道:“我呢我呢?”

  李玄霸道:“你没什么好说的,我已经全部告诉伯父了。”

  长孙无忌不满:“为什么只告诉我父亲,不告诉我?!”

  李玄霸无奈道:“伯父说,等你达到他的要求,他会告诉你。伯父是我的老师,老师的命令,弟子还是要听从一二的。”

  长孙无忌听到是他父亲的命令,只能郁闷认了。

  杜如晦眨了两下眼睛。

  伯父?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将军也知道的事?

  李玄霸还有几位老师,那些老师都知道吗?

  杜如晦突然觉得有点口渴。他将李玄霸刚添的酒饮下后,抹着嘴道:“房玄龄知道多少?”

  李玄霸道:“该知道的差不多都知道了。”

  杜如晦叹气:“我和薛兄不知道,是因为我和薛兄受家族牵绊更多吗?”

  李玄霸道:“是也不是。有这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有些话提前说了不太好。我总不能提前好几年给薛兄说他会早逝吧?”

  薛收扶额:“你现在也别说!李三,你居然会相面?”

  惊讶之后,他们想起房乔那些反常的举动,想了几年的问题终于寻得了答案,便不是很惊讶了。

  李玄霸点头:“对。”

  杜如晦叹气:“怪不得我邀请你去我家,你见到我兄长时神情有异。兄长还问我是不是无意间冒犯了你。当时你回答只是没想到兄长气度不凡,比我强太多。”

  李玄霸笑道:“没想到你还记得。你真小气。”

  李世民不断点头:“杜克明,你真的好小气,这都记得。”

  杜如晦恼羞成怒:“我只是记忆力好,过目不忘!”

  薛收呗杜如晦的反应逗乐:“你这么

  () 说了,那应该就是小气了。”

  长孙无忌问道:“李三郎,你现在给我们指的路是最顺利的路吗?”

  李玄霸摇头:“相反,是不属于你们命运的路。”

  三人皆惊讶:“啊?!”

  李玄霸微笑:“看到未来,遵循未来,不是很没趣吗?原本你们在六七年后发迹前都没有发挥过各自才华,这次要不要提前积累做官经验?虽然这样做你们可能会遭遇原本不会遭遇的危险,但只要在二征高丽失败时辞官归隐,安全应该是能保证的。”

  三人瞠目结舌。

  他们原本以为李玄霸坦白自己会相面,给他们指一条最顺利的路。谁曾想李玄霸居然给他们指一条未知的路?有这样的朋友吗??!

  杜如晦问道:“房玄龄选的哪条路?”

  李玄霸道:“我没看见的路。”

  杜如晦冷哼:“那我也要走你没看见的路。不然都被你看到了多没趣。”

  薛收犹豫了一会儿L,抓起酒杯一饮而尽:“真的什么都被你看到了,那确实无趣。”

  长孙无忌傻眼:“啊?你们就这么中了激将法?”

  杜如晦白了一眼,没好气道:“不然呢?以李三的性格,若我未来每一步都走在他的预料中,不知道会遭遇多少折腾。”

  薛收赞同:“可不能让大德看轻了。”

  长孙无忌还是不明白,但他决定合群:“好吧,我也要重选一条路!李三郎,快给我建议!”

  李玄霸道:“好好听伯父的话。”

  长孙无忌:“……就这?”

  李世民把着长孙无忌的肩膀:“你就好好在伯父那里学习就行。”

  长孙无忌一头雾水。我原本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怎么在我父亲那里学习就行了?难道原本的未来中我叛逆了,不肯向父亲学习?不应该啊。

  杜如晦和薛收却猜到了什么。

  他们对视一眼,没有说出来。

  杜如晦把玩着酒杯道:“李三,你不仅会相面吧?”

  李玄霸道:“还会谶纬。听吗?”

  杜如晦没好气道:“不听。”

  薛收叹气:“大德,收了你的神通吧。今日我和克明的惊吓已经够了。”

  长孙无忌嘟囔:“我想被惊吓,还不给我机会呢。”

  李世民严肃道:“不,听我一句劝,你最好别想。阿玄真的会吓死你们。”

  杜如晦起身拂袖:“我本来今日是来向你们告辞,之后回大兴闭门读书隐居了。看来这告辞要迟一些了。”

  薛收仍旧用手撑着额头叹气:“我本来告诉你们不用和你们告别,我不想出使了。现在倒是变成告别了。”

  长孙无忌想合群一点,也说点什么,但发现自己没什么想说的,生活继续一成不变。唉,好无趣。

  李玄霸起身拱手:“保重,记得二征高丽后就辞官回大兴,或者直接来寻我和二哥。”

  杜如晦道:“记住了。

  还有让我兄长远离叔父,对吧?”

  薛收没好气道:“还有好好养生,别早逝。”

  长孙无忌嘀咕:“二征高丽?高丽弹丸之地,还需要二征?”

  李世民讥笑:“毕竟是御驾亲征。”

  除了李玄霸之外的几人不再言语,都面色凝重。

  沉默了一会儿L,杜如晦问道:“即使李三你不说,我也看出天下要大乱了。陛下眼中看不到黎民百姓,但秦汉皆崩塌于民乱。强盛的王朝,多是亡于内部。李三,你们唐国公府是想争一争天下吗?”

  薛收神色一凝。

  长孙无忌脸上的表情在惊诧和忧虑中来回切换。

  李玄霸没说话,只伸出手,指向李世民。

  李世民抱着手臂,歪头。

  杜如晦、薛收、长孙无忌:“……啊?就他?”

  李世民眯着眼睛道:“你们什么意思?”

  长孙无忌连连摆手:“我不信我不信。不是说六七年后吗?他年纪也太小了!”

  杜如晦道:“应该是唐国公吧。”

  薛收也道:“唐国公确实是英豪。”

  李玄霸道:“是也不是。”

  他放下手,又抬起手,继续指向二哥。

  “到时你们就知道了。”李玄霸放下手,“保重。虽然你们选的路有危险,但身为朋友,我希望你们能多看两眼大隋从盛世到乱世这急速变化的几年。隋末乱世不足为惧,难的是治世。”

  杜如晦拱手:“你倒是有信心。房玄龄真的都知道了?”

  李玄霸道:“他知道。”

  杜如晦露出不满的神情:“啧。快我一步。”

  杜如晦衣摆一旋,转身离去。

  薛收捋了捋衣袖:“我将来比房杜二人成就小?”

  李玄霸道:“你早逝。”

  薛收失笑:“他们胜之不武,这次给他们增加点难度。我也告辞了。”

  说罢,薛收也拱手离去。

  长孙无忌指着自己:“那我呢?我是不是也该走了?刚还在喝闷酒,这变化也太快了。”

  李世民勾住长孙无忌的脖子:“你走什么走?来,陪我继续喝。”

  李玄霸收起酒壶:“喝毛喝!酒喝多了对身体不好!”

  李世民抢夺酒壶:“啰嗦。来,帮我按住阿玄!”

  长孙无忌撸起衣袖:“好嘞!”未来的事未来再说,先抢酒喝!

  ……

  四月,入夏。大隋皇帝住进了涿郡的临朔宫。

  工匠、役丁、兵卒纷纷北上。

  洛阳城郊有许多踏青的好地方。李玄霸坐在小山坡上的亭子中,看着宇文珠寄来的信。

  宇文珠夸赞李玄霸寄过去的铁锅和小炒菜谱,说她在学做菜,常去市集购买外地的食材香料。

  “今日去市集,竟得知粟米价格涨至一斗两百钱。祖父闻言恸哭一场,我心亦哀民生之多艰。”

  李玄

  霸手指拂过这一行字,幽幽一叹:“大兴的物价都涨到了斗米两百钱了啊。”

  听母亲说,开皇年间大兴斗米二三十钱。就是杨广折腾了许久,去年大兴的物价也不过七八十钱。

  大兴算是受杨广抽调役夫影响最小的地方,物价一直比较稳定。连大兴都斗米两百,其余地方呢?

  百姓,快过不下去了。

  仆从道:“三郎君,那是唐国公府的旗帜!二郎君回来了!”

  李玄霸收起信,骑马下山,来到渡口等候唐国公府的船只靠岸。

  母亲要送些东西给李渊,李世民便趁此机会与船只一起北上,去看一看涿郡备战的情况,增长见识。

  等船只靠岸,没想到与李世民一同回来的还有李建成。

  李玄霸不动声色地迎接两位兄长,等回到家后才询问。

  李世民沉默了许久,往后一倒,躺在坐榻上叹气:“阿玄,涿郡有疫病,所以父亲让李建成先回来,以免得病。”

  李玄霸:“疫病啊……”

  李世民睁大着眼睛看着房梁:“陛下急着造战船,工匠日夜不敢停。我第一次看到人还活着,身上就长了蛆虫的模样。”

  李玄霸垂目。

  史书记载,造战船的工匠和役夫“昼夜立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皆生蛆,死者什三四”。

  李世民继续睁大着眼睛道:“涿郡的路上、河中,运送粮草物资的车辆皆络绎不绝,拉车的不是牛马,全是役夫和兵卒,不断有人倒下。我看的那短短一刻钟,就有四五个人倒下。驰道旁,河道旁,尸体叠着尸体,腐烂的尸体都融在了一起,只看见一堆一堆的腐肉和蝇虫。”

  李玄霸继续垂目。

  史书记载,河南河北的民夫拉车供应军需,江淮江南的民夫拉船运送粮草,“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

  李世民抬起手,用手臂遮住双眼:“别说李建成撑不住,我上过战场,见过死尸无数,我都做起了噩梦……我都做起了噩梦,我都害怕合眼。”

  “皇帝,杨广,隋炀帝,他难道就不会做噩梦吗?!”

  李世民声音嘶哑,似哽咽,又似怒吼。

  李玄霸道:“秉旄仗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洛阳宫。”

  李世民遮着双眼道:“阿玄,你这时吟什么诗?”

  李玄霸面无表情道:“杨广写的《纪辽东》。”

  李世民咬了一下舌尖,哑声笑道:“好!好诗!豪情万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