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特战精英 第二百三十九章 围歼(3)

《抗日之特战精英》第二百三十九章 围歼(3)

作者:南海里的鱼 字数:3012 书籍:抗日之特战精英

  山风吹一吹, 便又过了三年。

  这年,上巧村的春天是格外的暖。

  村东头大榕树底下新开的那家酱油铺子早早的开张,也早早的便有人提着小油壶过来了。

  酱油铺子的老板是户姓黄的人家, 上巧村不少人家都拿豆子熬酱油, 但就属他家熬的最香, 颜色也最浓。

  起先老有人上他家去借酱油,后来,黄老板干脆就在这榕树底下弄了个小摊儿,两村有谁家自己不耐得起烦弄的,就上他们这儿来打。他家要价也公道,就是赚个辛苦钱。

  这会儿, 黄老板刚把铺子支起来,就听得两道啪嗒啪嗒的脚步声走近。

  下一秒, 一道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 “黄伯伯,我要三斤酱油, 一个壶里装一斤半!”

  黄老板左右瞧瞧。

  铺子前头, 半个人影也没有。

  奇了怪了。黄老板心想,怎么光听见声儿,没瞧见人?

  下一瞬, 一个油壶的手把子,打铺子的台面底下飘了上来。

  黄老板这才低下头,顺着那玩意瞧了过去。

  只见台面底下立着两个小人影。仔细一瞧, 是两个一般大小、一模一样的短腿小娃娃。

  两个娃娃的身高都不过这台面一半高,就算如此, 前头穿青色衫子的那个, 仍是在竭力的把两个小油壶往头顶上举。

  努力的小脸蛋都涨红了。

  “哟。”黄老板笑了, 俯身接过两个娃娃手里的油壶,“是毛毛寒寒啊?这么早就起床啦?”

  三年前,陈家的么儿生了一对儿双生子的事情,那可是人尽皆知,现如今,这俩小娃娃也三岁大了。

  两村里,就没谁家不认识的。

  且不说这俩娃娃都生的是白胖体面,就连那伶俐可爱的劲儿,也是没几个娃娃能有的,招人稀罕的很。

  谁家不羡慕陈小么有福气。

  毛毛、寒寒是双生子,要是光论样貌,两人生的几乎是一模一样,不过,却是没几个会把他俩搞混的。

  实是这俩小家伙只要一动起来、或是一张口,就大不相同。

  像是前头穿青衫子的这个——毛毛,大名叫梁重雪的,如今不过三岁,说话便已然口齿清晰,出来打酱油时,说起话、算起账来,连大人都糊弄不了他多少。

  村里就多的是有人在心里称奇的,说是这川哥儿虽然是个头脑灵活的,但也就是农家汉子出身,没读过几天书,算盘更是没学过。

  都说娃娃在家里,是看着大人有样学样,那这毛毛这算账是打哪学的呢?

  总不至于是天生就能这么伶俐。

  不过另个小的,小名寒寒,大名叫梁意寒的,就跟他哥大不一样了。

  不仅话少,好像连胆儿也小,两兄弟一道出来的时候,总是跟在活蹦乱跳的哥哥后头,瞅见生人,那更是一言不发,活像个小哑巴。

  曾经就有村里人悄悄嚼舌头说,这毛毛是伶俐的不得了,可这寒寒,约莫还是有几分同了陈家的么儿了。

  不过也是,哪就能真的运气那么好,生了俩,俩还都那么聪明。

  “我是毛毛!”梁重雪立刻挺起小胸脯,大声答道,又拉了下后头的弟弟,“这是我弟弟!”

  “哎哟,晓得晓得。”黄老板把两个酱油壶递给了后头忙活的婆娘,又转过身来,同两个娃娃闲聊,“你俩咋上叔这儿来了,咋不去你们家自个儿的摊子上打啊?”

  五里地外,原是有个小茶棚,里头卖卖茶水糖水酱油醋什么的。这茶棚开了有几十年了,不仅两村的人下了田爱往那跑,有些走小路的小商小贩,也会时常在那歇歇脚。

  但就是去年,那茶棚的覃老五,说是要跟儿子去州城享清福,于是便要价二十二两,把那茶棚子转了出去。

  茶棚那块儿地,确实是金贵,算是两村做点小买卖最合适不过的地方了。尤其如今外头又在修路,有小道消息说,以后也会通到这儿来。可想而知,谁家要是真能盘下来那棚子,往后的进账肯定是不少。

  但二十二两,又实在不是个小数目,尤其是对村户人家来说,那可是一大家子好几年的嚼头。

  消息刚放出去,多的是人还在观望打听呢,结果第二天一早,梁家的老二梁田,就拿着一包银子过去了。

  那二十二两银子里面,一半儿是梁川拿的,一半儿是梁田这些年自个儿攒的,还有一些,则是老两口给梁田准备的娶媳妇儿的银钱,也都归到梁田的一半里头去了。

  自那日起,那茶棚子便算姓了梁了。

  刘美花跟梁小妹白日在那儿看摊子,陈小么呢,偶尔也过去帮帮忙。

  梁川三不五时打的些山货,小些的譬如鸡、兔子什么的,也不必非得再去镇里了,只消放到摊子那,不过一两日就会被人买走。

  但是大家伙,狼皮、熊皮什么的,自然还是得去镇里,才能卖的上价钱。

  不过,近年来,梁川上山却是也没以往多了。

  他如今进账,也不光靠打猎。

  “茶棚儿太远啦!”梁重雪奶声奶气的,脸蛋儿上的婴儿肥堆的像是要溢出来似的,“阿爹说了,可不能走太远!”

  这小娃娃说起话来,腔调怪有意思的,黄老板也给他逗笑了。

  等后头婆娘装好了酱油,黄老板便弯腰递给两个人,还笑呵呵的摸了摸梁重雪的脑袋,“好嘞,那毛毛快带着弟弟回去吧。”

  梁重雪高高兴兴的接过两个小油壶,就带着弟弟走了。

  小油壶空空荡荡的时候,拎着是轻飘飘的,可如今装满了酱油,那可就重了。

  梁重雪一边提着一只,没过一会儿便吭哧吭哧的,有些累了,可偏偏还没手能腾出来擦擦汗。

  后头一只小手揪了揪他衣角。

  “给我一个吧。”是梁意寒的声音。

  “那不行!”梁重雪迈着小短腿,气喘吁吁的,真的快拿不动了,但还是逞着面子说,“我可是哥哥,我都拿不动啦,你一个小不点能拿的动什么呀。”

  梁意寒瞅了瞅哥哥跟自己差不多的小胳膊,还想说什么,梁重雪却突然步子一顿,朝前看去。

  梁意寒也跟着停了下来。

  前头不远处有几个身影,里头一个很是眼熟。

  瞅那虎背熊腰的,正是他们小叔梁田。

  梁田跟几个同龄的男娃儿在大榕树底下扎着堆,约莫是正在闲聊。

  先时还都高声笑语的,结果一人不知说到了什么,梁田脸上的笑意慢慢的就没了。他直起身来,神色不善的瞅着方才说话那人。

  说话那人瞧见梁田这面色,也晓得自个儿说错了话,但还是梗着脖子道:“咋了,我说错啥了?”

  近些年,梁家生活越发是好了,尤其梁川,多了那么一个挣银钱的路子,两村就没谁家不羡慕的。

  可羡慕的太紧了,那就是眼红。

  有些人眼红着,便总也忍不住说些酸话。像是这人,聊着天,就跟梁田嚼了嚼舌头,说你哥都能赚那好些银钱了,他自家的砖瓦屋也盖了好些年了,怎么就不想着给你们老屋翻翻新嘞?到底还是有了小家就忘了大家,成了两家人了。

  梁田当场就翻脸了。

  他上下打量那人几眼,嗤道:“你个米虫,这辈子是难有什么大出息了,毕竟要靠爹娘哥嫂接济,才敢肖想砖瓦屋。”

  梁田长得十分壮实,但跟他大哥梁川壮的是两种样子。梁川一身肌肉紧实修长,贴着肌理长的,梁田则是壮的虎头虎脑,尤其是如今十七了,个子又大了一圈,弯着腰摸着脑袋傻笑的时候,简直跟一头熊没啥差别。

  梁田的模样光看着就是个不好惹的,但像这般直接说难听话给人下脸子的,还是头一回。

  那人都给他骂愣了,“你——”

  “我哥的砖瓦屋那是他自个儿挣的,如今哥嫂搬出去了,老屋的砖瓦自当也归我挣,我尚且有手有脚,你倒好,操起我的心来了。”梁田连珠炮似的又说了一串,觉得晦气似的,把衣服一拎,便道:“走了!”

  梁田一走,其他的几个年轻男孩儿也都没再多留。没人理那被骂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推推搡搡的就都散了。

  两个短腿宝宝搂着酱油瓶子,在那儿远远瞧着,虽是没瞧出个所以然来,但也看出小叔叔像是跟人吵嘴了呢。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梁重雪眨巴眨巴眼睛,小声问弟弟:“寒寒,你听出小叔说的啥了吗?”

  梁意寒摇头。

  梁重雪沉思。

  梁意寒就趁着哥哥走神,从他手里把酱油瓶子拿了过来。

  梁重雪回过神来,也没发觉手里啥都没了,一拍小手掌,“啊”了声,“我晓得了,小叔定是与小莫叔叔——”

  “说小叔啥呢?”一道熟悉的男声插进来。

  两个宝宝一惊,齐齐回头看去,便见理当走远了的梁田,不知何时又绕到两人后头来了。

  梁田看着这俩娃娃,走过来,“我一看就是你俩。”

  他方才在树那,就隐约瞧见了。村里像这么大,还长得一般矮的娃娃,可不就只有他俩。

  两个娃娃纷纷叫小叔。

  “给小叔拿吧。”梁田瞅了眼寒寒手里的,“打的啥呀,酱油?”

  梁意寒抱着两个小瓶子,摇摇头,冷静的道:“不重。”

  “哎哟,还不重?”梁田乐了,在他脑袋上揉了把:“得,你俩拿着吧,我跟在你俩后头走。”

  -

  梁田把两小只送到的时候,日头也不过刚出来一点点。

  陈小么正在外头的院子里喂兔子。

  正是阳春三月,因着今年天气暖,就是陈小么,穿的也稍显单薄。

  他上面一件水蓝色的棉麻圆领衫,下头是一件墨色的长裤,衬的露出来的手腕和脚腕俱都雪白纤细。

  他手里捏着一片菜叶子,正隔着那竹篾编的笼子,一点点的往小白的嘴里喂。

  小白如今已经五岁多大,不再是只小兔子,是只大兔子了。

  可食量还是只有这么一点点。

  梁川说过,小白的年纪,在兔子里已经很大很大了。

  陈小么怕小白随时会死掉,如今是天天来喂它,喂的比自个儿吃饭还仔细。

  梁田叩了叩门扉,“嫂子,两个小的我给送回来了!”

  陈小么忙放下手里的叶子,扭头过来,瞅见两个宝宝,又瞅见梁田,弯眼一笑。

  “阿爹!毛毛/寒寒回来啦!”

  两小只也迈着小短腿进去。

  梁重雪一下子就抱住了阿爹的小腿,左晃右蹭的,梁意寒把酱油瓶子放到桌上去。

  他身高不够,得垫着点儿脚才够得到。

  “嫂子,那我先走了。”梁田没进院里来,探头望了一阵,道:“要是哥到了中午还没回来,你就还是带着两个小的去棚子那吃饭呗。”

  陈小么点头应了好。

  梁田走后,陈小么进屋。

  “阿爹阿爹阿爹。”梁重雪挂在他腿上,一叠声的叫着,“爹爹啥时候回来哇?”

  “小……阿爹也不晓得呀。”只要是在家里,陈小么便还是下意识的就自称小么,可想起这是娃娃,梁川又不在,于是连忙改口,“阿爹也可想爹爹了。”

  梁重雪一张小肉脸闷闷的。

  阿爹也不晓得呀,那就是真的没有人晓得了。

  可爹爹都走了好些天了。

  小孩儿忘事快,过了会儿,他又立马欢快起来,“阿爹,我们把书拿出来,去给小莫阿叔瞧瞧吧?昨天的故事才讲到一半儿呢。”

  陈小么低头瞅他,“什么书呀?”

  梁重雪还没说话,梁意寒就抱着一本薄薄的册子从屋里走出来了。

  这是本小孩儿开蒙用的书,里头多是图画儿,但也有字,梁田的好友小莫带过来给俩娃娃的。

  昨天,在摊子那吃过午饭,小莫就给俩娃娃讲了两页。

  梁重雪还惦记着后头的呢。

  “不成呀。”陈小么想了想,“小莫今天去镇上了呢。”

  梁田昨日说的。

  “啊……”梁重雪失望的很,抱着阿爹的腿,哼哼唧唧的,“那阿爹给毛毛讲讲吧?”

  “啊?”陈小么低头瞧着毛毛,都呆了。

  小么……小么哪里认识字呀?

  自家的两个娃娃都聪明伶俐,尤其毛毛,打从会说话起,学东西快得很,偶尔翻了几回梁田的书,竟然就识得了封皮儿上的字。

  梁意寒也当是记性好的。只是他话少,平日里,比起书本,总是像对梁川放在后院里那些个刀、弓的更感兴趣。

  迎着娃娃期待的目光,陈小么只好硬着头皮坐在小木桌旁。

  三个人头凑着头围在一起,瞧那本小图画书。

  一翻开,三个人俱都是圈圈眼。

  一个字也不认得。

  梁重雪倒是厉害一点,瞧了一圈,便指着一个“谌”叫了声,“阿爹阿爹,这个字念‘言’!”

  “毛毛好厉害呀。”陈小么由衷的道,“阿爹都不晓得。”

  梁重雪嘻嘻笑,可得意了,就照着不知道跟谁学的动作,伸小手在陈小么脸蛋上刮了一下,“阿爹笨笨。”

  “小么……我……阿爹才不笨!”陈小么睁大眼,在书上瞧了一圈,细细的跟水葱似的手指头指着那书里一个字,道:“这个我就认识呀,念川……”

  梁重雪瞪大眼,也跟着瞧过去,片刻,便也恍然大悟道,“毛毛也晓得,这是爹爹的名字嘛。”

  他在京里来的信封上头见过这个字的。

  梁重雪灵机一动,用一只小手掌捂住那个字,问:“那阿爹晓不晓得爹爹的名字怎么写呀?”

  毛毛可是一下就记住了。

  陈小么想了想,脸蛋红了。

  小么……小么给梁川当媳妇儿这么多年,还真的不晓得他的名字咋写呢。

  顿时,他一张雪白的面皮涨的热气腾腾的,活像个熟了的馒头。

  梁重雪瞧出阿爹定然不会,鬼头鬼脸的做了个鬼脸,连梁意寒都笑了。

  陈小么扁了扁嘴,伸手就要捏毛毛的耳朵。

  梁重雪一扭身,就跑掉了。

  陈小么起身去追。

  三个人正在院子里头跑来跑去,忽然听见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停在院外。紧接着,院门被推开,一道低沉男声响起,“又闹你们阿爹了?”

  陈小么眼睛一亮,第一个看了过去。

  门扉外头站着的,正是已九日不见的梁川。

  高大的汉子一身黑色短打,右肩上是包袱,背上斜挎着一长柄弯刀,脚下靴子沾染了不少泥土,连下巴上,都冒出了些青色的新茬儿。

  浑身都透着风尘仆仆,可眼神很亮,唇边也噙着丝笑意。

  他一错不错的瞧着院内的人,就连回身掩上院门的这么一小会儿,也要回头多瞧一眼。

  陈小么、毛毛、寒寒一同朝他跑过去。

  “爹爹!”

  “梁川!”

  陈小么跑的最快了。

  刚刚,他才给毛毛寒寒欺负了,可这会儿,小么毕竟人高腿长,真要跑起来,两个小娃娃可是跑不过他呢。

  陈小么抢先就扑进了梁川怀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