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混在古代搞工业 第五十七章 乡试【下】

《混在古代搞工业》第五十七章 乡试【下】

作者:五月的火 字数:1859 书籍:混在古代搞工业

  大汉天下九州,疆域辽阔,扬州之地,自古人才辈出,当今三大名匠陆机,便是从扬州科场上脱颖而出,如果没有科举,孙奇想要完成自己的梦想,那就要费太大周折了,但是有了科举,有了官职,推广起来就比较容易。

  秋风瑟瑟,江宁考院中整整齐齐排列着数百个帷幕,每个帷幕都用一道砖墙分离开来,主要是为了防止考生门作弊,其间还有数个来自朝廷吏部监察组的带刀侍卫来回巡视。

  坐在角落里的孙奇,遇到了有史以来第二大麻烦,上辈子所说的科举,一到亲临现场,发现就压根不会,只能大眼瞪小眼,孙奇本想找伍秋月帮忙,谁知伍秋月的位置离他老远的。

  伍秋月一脸淡然地看着考卷,脸上满是欣喜,孙奇纳闷,平时没见这孩子怎么学习呀!

  第一场的考试,是经义与墨贴,孙奇对此是一窍不通,当初茶先生举孙奇孝廉时,给地方学官说得是孙奇‘爱护兄弟,孝敬父母,友好邻里’的‘孝’,但是孙奇对于儒学的真才实学却是真的没有多少,俗话说就是肚子里没多少墨水。

  要不是茶先生从中帮扶了孙奇一把,没准孙奇连童生试都过不了。

  墨贴就类似于上辈子考试时的诗词填空题,将一部分内容用纸张盖住,然后让考生填满空处,不过考试范围离不了十三经。

  但是孙奇恰好不精熟十三经,现在托着腮帮子,就只能苦思冥想,将一些险怪之词强行填上去。

  “这大学之道,让我想想,哦哦对,在明明德....”

  此外,还有许多孝经,礼仪等等,孙奇尽皆拿着前世的知识随意往上面填,没准能蒙对几个,但是蒙对了,也一定考不上呀。

  周围的考生们,皆是眉毛紧皱,仿佛在那纸上的文字就是天敌,他们手中的笔杆就是武器,现在正在与敌人作斗争。

  看着那些考生的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铁定是遇到不会做的题了,废话,要是都会做,朝廷录取上去的,岂不都是庸才了。

  孙奇暗笑,乡试一共三场考试,第一场墨贴就把你们难住了,那后面的发挥题你们就不用考了。

  乡试第一场是墨贴,也就是默写,第二场是八股文,又称时文,用孔孟的口气来发表自己对于时局的看法,也称八比文,不过这八股文的影响力,在时间的冲刷下,影响力已经不是那么显著,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场考试,实况解决题。

  什么是实况解决,就类似于上辈子地情景对话,比如阿姨闯红灯过马路,假设你是小红,你该怎么劝阻阿姨。

  但是,这时的实况可不是过马路,而是看你的真才实学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比如哪里的大坝又崩塌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坝修复;军队的武器太烂,该如何改进....

  这是为了防止漏掉实用性人才的一场考试,朝廷不止于钟爱儒学大家,也十分需求一些对儒学造诣不高,但是对于工程技术却是十分精通的民间高手。

  要知道,鲁班会红字辈及以上的高层,几乎都是有着几把刷子的机械高手,分会长那变声的口罩,孙奇现在还记得。

  于是乎,孙奇大笔一挥,什么二五八万,三姑六舅都写上去了,轻而易举地完成了第一场墨贴考试,然后孙奇潇洒地望着四周还在奋笔疾书的考生们,一拍大腿,急呼道:“这么简单,不是原题嘛....”

  周围考生一听到有人说是原题,如同蚊子见了血,立刻把头拧了过来。

  “翻卷了啊,这么简单....”

  孙奇故意将翻卷子的声音弄得很大,周围许多考生的眼中都放出了火,那是一种交加着嫉妒羡慕和可恨的表情。

  这小子是何方神圣,竟然有原题,从江宁哪个书院出来的?这么厉害,我怎么没见过...

  考生们一听有人都写到最后一张了,全部都急了,开始手脚乱挥,有的竟然把笔墨都打翻了,弄得满桌都是,这个考生就懵逼了,然后呆呆坐在座位上,眼中溢出了悔恨的泪水。

  这时恰好一个带刀侍卫过来巡考,这苦逼的考生就攀住住带刀侍卫的脚跟,痛哭流涕恳求再给他一次机会。

  “每个人只有一份卷子,没了就等明年吧!”

  这带刀侍卫朗声喝道,头也不回地离去,留下跪在地上独自啜泣的考生。

  孙奇暗自为这个考生可惜,这考试一旦错过,就只能等明年了。

  有人被考题看得直接蒙住了,大概今年的题型变化很大,不只是孙奇这种纯外行一窍不通,许多儒学秀才,也拿这墨贴没办法,满眼望去都是大写的空白。

  要知道大汉是儒学盛行,当今的左右丞相都是儒学大师,出身于十几年前的殿试状元。

  一般人对于工程制造是半窍不通,如果对于儒学再不加把劲,那就定然要落榜,别说什么为国分担忧愁了,有的人更是一辈子只能做个秀才,无法从官致仕。

  但是有一部分人对于儒学虽然不甚精通,但却精于机械制造,当今工部侍郎,鲁班会领袖鲁输班便是这样一个人物,二十年前会试时的一个‘木牛流马图纸全解’,顺利赢得了主考官的好感,顺利金笔题名,折桂而归,荣登状元,如今仕途顺利,前途无量。

  孙奇无奈地看了看伍秋月,发现伍秋月丝毫不受外界影响,仍在自顾自答题。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下午,要知道,这科考可不是上辈子的中高考,有考试时间限定,这种考试是没有时间限定的,只要你愿意,晚上可以点着蜡烛继续考试。

  乡试为期三天,每天都会派发不同的试卷。

  一天后,孙奇就拿到了第二场考试八股文的试卷,白纸黑字,题目很简单,只有一个‘五月’,孙奇纳闷了,着怎么写。

  不过一般考生一般可直接会联想到诗经上的风雅颂,‘五月流火’等等,以此展开思路,进行破题一系列答题,但是孙奇恰好不会,只能按照上辈子的应试作文,陈述了一个五月发生的故事。

  “五月的火,明媚妙不可言.........五月巴山,南镇荆州,北通宛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