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大明星 第七十六章 天下才一石,玉郎占八斗(一)

《三国大明星》第七十六章 天下才一石,玉郎占八斗(一)

作者:三两大米 字数:1957 书籍:三国大明星

  当张钰来到蔡府门前,天光已有些微微黯淡,只不过这街巷左右却正是人声鼎沸。果真如传言所说,车水马龙,人满为患,好似才刚刚加了把柴火一般。

  车夫挤出一条路来,将张钰引入了蔡府,自有家仆上前行礼带路。府中男男女女、主仆无间,皆是一副知书达理的风范。

  这蔡家的文化底蕴可见一斑。

  蔡府主院,正房中。

  “昭姬,准备的可还好?”

  “父亲大人,这些琴曲琰儿都已牢记在心,必然不会有所偏差疏漏。”

  “为父的昭姬,为父自然放心。”蔡邕捻着自己的白须,看着乖巧温婉的女儿正细致地调着琴,脸上虽笑着,可这心中不禁又闪过一丝刺痛。

  “今日众宾客是为父特意挑选相请,可以说是把长安才俊齐聚一堂,昭姬你不妨——”

  “父亲,”蔡琰抬起头看着他,语气还是温和如丝绸一般,只不过任谁都能听出其中的坚定,“卫郎他才仙去不久,琰儿怎能不遵妇人之道,再想这些……再想这些事实为不妥。”

  “昭姬!”蔡邕重声道,“你能原谅河东卫家如何待你,为父不能!”

  “圣人曾言,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当初是为父一时看错,如今想来也悔恨不已。你要知道,你不光是他卫仲道的妻子、是他卫家的新妇,更是我蔡邕的女儿,谁也欺负你不得!如今早已百日斩哀,你也熬过了守制,何必再如此折磨自己。”

  “卫家是卫家,卫郎是卫郎。父亲,时候不早了,怕是要让客人们久等了。”蔡琰将琴抱起,低着头站到蔡邕身边。

  “诶……”蔡邕叹了口气,自己的女儿什么性子他自己清楚,外表柔弱可内心却是刚强的很,不然也不会生生在卫家上下的厌嫌中将守制守完。

  可笑自己当初还想让她留在卫家,以免影响了风评,却是荒谬至极、对女儿不住了。

  带着蔡琰朝会客大堂走去,春风暖阳般和煦的神情又从蔡邕脸上浮现,更有一种难言的气度由内而外散发。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大儒的气度。

  蔡邕来到堂前,走上主位,将今日到来的文人才俊环视一圈,笑着点点头,随后抬手道:“今日诸位能前来我蔡府一聚,实是蔡某荣幸,坐。”

  “谢蔡中郎。”

  诸文士均是齐齐一礼,对待眼前之人,他们哪敢有什么文人相轻的态度,蔡邕可是他们的心中无比敬仰的人物,便是要他们俯首拜师也是一万个愿意。

  “照例,”待众人落座后,蔡邕开口道:“这见面礼我蔡某可一向不会推辞,哪一位先来?”

  现场大多数人都带着会意的笑容沉吟思考,也有少数人愁眉不展。

  “王贤侄,你来起这个头如何?”蔡邕笑着看向他。

  “这是少府的尚书仆射王生之子王堂,蔡中郎居然能记得他!”

  “蔡中郎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能,岂能用常理揣测?”

  席上之人悄声议论。

  那王公子忙是起身,难掩局促之态,“回蔡中郎……堂,堂也是第一次来此,并不知道还要准备见面礼,望中郎莫怪……”

  看到他的表现,周围的人们神色不一,有些人不免幸灾乐祸,有些人还在为自己担忧。

  “此人愚昧呀,非但才学不足,机变也落了下乘。”

  “蔡府侍者明明告与我等稍作准备,他如此一说,非但没把自己撇干净,反而有指摘他人之嫌,这道德也让人不齿,今日算是没他扬名的机会了。”

  听到如此回答,蔡邕面色不改,笑笑道:“坐。伟长,不如你来?”

  众人依言望去,只见门口处一个衣着朴素、长相平凡之人站起身来,稍显木讷。

  “这是何人?为何从未听到过。”

  “看他那装扮,想来该是四处游学的寒门子弟。”

  “寒门子弟?家里有书么,识得几个字?”

  这些世家公子们并未太过掩饰自己的不屑,而这伟长毫不在意。

  “北海徐干,见过蔡中郎,见过诸位兄台。”

  “伟长之名,北海皆知,邕亦甚想一观伟长这见面礼如何。”蔡邕做倾听状。

  “可有题?”

  蔡邕不动声色朝某处一瞥,“以情为题甚好。”

  “那,干便作首《情诗》,献与蔡中郎,供诸公共鉴。”

  徐干说罢,微微吟思。

  “还情诗,听这名字能出什么佳作?”

  “毕竟是寒门子弟,作诗已是不易,别拂了中郎面子。”

  杂声仍未绝,徐干正沉思,忽而一道琴声响起,一下子将众人耳朵牢牢抓去。

  循声而望,这大厅旁室丝绸帘幕之后,不知何时坐进了一位女子。隔纱抚琴,面目依稀,却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倾慕。琴弦阵阵,撩拨了所有自诩风流雅士之人的心弦。

  “这……!”

  “必是中郎之女,蔡琰蔡昭姬!”

  “听说她才貌双绝,如今只闻这琴之一道,便知传闻非虚!”

  “可笑那短命鬼的河东卫家,自己无福消受还污人清白,我梁程第一个瞧不起!”

  仅仅这帘后一曲,蔡琰已经征服了在场所有士人。动人琴声妙音绕梁,非但没有影响到徐干的思绪,反而助他才思潺潺而涌。

  “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

  踟躇云屋下,啸歌倚华楹。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容。

  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

  嘉肴既忘御,旨酒亦常停。顾瞻空寂寂,唯闻燕雀声。

  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醒。”

  洋洋洒洒一诗作罢,偌大厅堂唯有琴声依旧。半晌,称赞声陡然爆发。

  “我收回先前所有的话,徐伟长之才我不如也。”

  “此诗将一相思女子的写的淋漓尽致,佩服,佩服!”

  “枉吾等身为圣贤子弟,方才却也以貌取人,某羞愧不已。”

  待众人议论声渐渐平息,蔡邕带着满意的笑容又道:“此诗自相思之念书起,渐渐加深,由表及里,直至内心深层,最后以“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醒”作结,甚妙。诗中写了百物及器,而终以势、物为见人心也,伟长此写人心之术足以称道,善!”

  “好!”

  现场响起一阵夸奖,徐干脸上也透出些红光来,直谦虚道:“抛砖引玉,诸公见笑。”

  徐干此诗一出,先前不少有了想法的文人也打起了退堂鼓,毕竟珠玉在前,先不说自己成了挑战者的姿态,若是比不过人可就贻笑大方了。

  “仲宣,你可有良作?”

  众人纷纷看去,没想到这次成了一个又矮又小的少年。

  “蔡中郎怎么总爱挑些……”

  “这是这位是司空王公的孙子王粲,听说确实是个奇才。”

  “奇才可不是吹的,要拿出诗文来才作数。”

  这小少年起身朝诸人一礼,“山阳王粲,愿借伟长兄大作博诸公一笑。”

  “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

  ……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