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大明星 第二百五十章 入阁考核(上)

《三国大明星》第二百五十章 入阁考核(上)

作者:三两大米 字数:1823 书籍:三国大明星

  徐庶抱拳谢过众人殷勤,而后朝司马懿作了一揖道:

  “庶早年本欲任侠平生,后才明了吾辈中人当怀大志,不应执着于一兵一剑。刀剑伤人亦伤己,书卷无锋却可教人万人敌。今日庶幸遇诸位,也幸得司马公子相助,若能通过考核入阁修学,与诸位日夜聆听师长教诲,当是更幸。”

  “必有那日。”司马懿笑着回礼,而后借着无极卫开出的小路径自往无极阁中而去。

  徐庶也不多说什么,静静回到了队伍中,依旧站得那般笔挺,喧闹的长龙又慢慢归于平静。

  “身份高就是了不得呀,连无极阁都没能免俗。”魏贵低声道。

  “魏兄,你是在说……司马懿?”易潇讶异道。

  “不然呢?”

  “可你关注的地方似乎有些怪吧,我看在场十有八九的学子都在为他方才的表现惊叹呢。”孟瑜瞥了瞥嘴,似乎有些言不由心。

  “不关注这个还能关注什么?难不成要佩服得五体投地、拜他为师么。”

  魏贵仰首眯眼的样子很像一只望着天际的苍鹰。

  通往无极阁的山间石阶像是一张大口,还是张只挑精血不食骨头的血盆大口。

  长龙不断进入,同时又有为数不少的学子灰着脸垂头丧气走出。那些剩下的精血,将不断通过无极阁的入阁考验,直到证明自己是真正的精华精粹,方才可以成功获得拜师修学的机会,这难度实在不小。

  就张钰个人所设想,无极阁的第一期学生是宁缺毋滥、一定要出人才的,这是必须要打响的第一枪。

  无极阁和自己,都要借由他们日后在大汉土地上的作为,来一举奠定无极阁天下第一学宫和自己天下第一名士的地位。

  论学术,蔡邕、郑玄、胡昭的三巨头几乎可以在世上横着走了,加上拥有南华赠书的郭嘉讲解兵法,自己出动继续做做经典诗词的搬运者,再灌输一些可能是跨越时代的经验与观点,张钰自信可以教导出一些不错的人才——如果本就是青史留名之人,那么则可能愈发大放异彩,再差也不至于不如先前吧。

  顺带一提,南华那老头十有八九还会跑去找他的好苗子,愿意的话顺便去变变戏法当作调剂也是不错。

  随着时间推移,似乎考核的主考官变得有些厌倦而挑剔,很快地,在三人前方进入阁中的十余人没多久就退出来七七八八,除了徐庶外只有两人不见离开。

  要知道单单那条石阶路就已经很长,这么短的时间就从山下离开,只可能连第一道关卡都未能通过,易潇先前曾听风闻言说,想要正式成为无极阁学子,至少要经过三次测试,其严苛可见一斑。

  “还真是有些紧张了。”孟瑜笑笑,可脸上却没什么笑意,“老魏就不说了,易潇你觉得如何?”

  “的确有啊,毕竟这里是无极阁,你知道有多少人想要拜在蔡中郎和康成公门下么……一步登天、平步青云,就是此时了!”易潇的话中难言激动。

  “去吧,不成功,成仁也没用。”魏贵抬抬下巴,示意面前已然空无一人的二人该进去了。

  按规矩,每一波进入无极阁参与测试的学子只能有两人,所以魏贵负手成了队伍的龙头,易潇和孟瑜则快步登上石梯。

  梯上每十步,便有两位无极卫站于石阶左右,站姿挺拔,目不斜视。易、孟二人初时还有些惊奇,到后来也渐渐习惯,只是闷头前行。约莫大概走了盏茶时间,终于来到一座平台前,脚下土地仿若一块打磨光滑平整的镜面,平台对面正对着的,就是那座闻名天下的无极阁。

  在指引护卫的引领下,二人又是一路小跑,抬脚迈入了无极阁的大门。

  ……

  “这第一关嘛,就是以如今秋日为题写首七言诗就好了,字不能比我的差,韵脚也要搭,质量暂且不论,连这种能力都没有,也就没必要有什么期待了。”无极阁的顶层,张钰翘着二郎腿悠闲道。

  在整个无极阁全都清理完毕后,张钰理所当然把最高的第十层收为己有,他的恐高症似乎在这种一览众山小的畅快下隐没了,又或许,他的确是个有野心的人?

  先活着吧。

  在张世平和自己说过那些话之后,张钰这么告诉自己。

  现在还不是自立的最好时机,甚至可能穷极一生张钰都不会走上那条刺激的争霸之路,他更愿意安安稳稳地活下去,名利双收地活下去。

  但是,这毕竟是乱世。如果当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受到威胁时,他希望可以经过自己的谋划、自己的实力,让他和无极城不惧怕任何人的威胁。到那时,成为所有人的威胁又何妨呢?

  “想来张郎这第一关,大多数人都是可以通过的。”蔡琰嘴角一翘,好像被脑子里张钰的意图所逗乐——写七言?当世七言之宗可不就是自己这位准夫婿嘛,与其说以七言为题,倒不如说考考这些学子对自己有没有认知来得好。

  想到这里,蔡琰又开口道:“那第二关又是如何设置?”

  “第二关也简单。”

  ……

  易潇的面前是一个漆盘,盘上放置有两份竹简,其外书写着【壹】与【贰】。

  “一卷……和二卷?”易潇朝一旁的孟瑜看看,只见对方毫不迟疑的将【壹】卷取过拆开。

  “那就一卷好了,一会儿还可以和孟瑜讨论一番……”易潇伸手取过竹简,使劲握了握,而后转身走入自己身边的一间小屋里。

  解开绑缚竹简的丝绸,将竹简展开,一篇极负盛名的大作就映入易潇眼帘。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草草掠过一遍,易潇心下一喜,这篇文章他可是读过不止一遍,不正是无极侯的《阿房宫赋》?

  满心欢喜,易潇又向下看去——

  【一、请写出这篇赋的名称及作者名。】

  这么简单?

  挥笔将答案写就,他正激扬的笔尖却很快僵在了空中。

  【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