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枯木逢春 第169章 送回家

《枯木逢春》第169章 送回家

作者:一顿炫六筒 字数:1369 书籍:枯木逢春

  一直到白沟河之战彻底告终,水镜前的众人才徐徐吐出一口气:"果真惊险!"

  这两军交战你来我往看得他们眼花缭乱,尤其是朱棣率领骑兵在万军之中纵横,刀剑无眼,剑矢乱飞,仿佛每时每刻都在与死亡擦身而过,代入一下他可太刺激了!

  ————是心脏病患者无法承受的那种。

  好在最终这位明成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如此不利的战局中仍夺取了胜利。

  “这才起兵一年吧?”有人得知时间,大为震撼,“当初困守燕王宫,总共只集齐八百勇士的燕王,便战胜几十万朝廷大军,让建文帝都不得不派人请和拖延时间了……如此军略之才,莫非天授?”

  同样的感叹出现在太子朱标、以及其他诸位藩王心中,他们看向燕王朱棣的眼神与以往大不相同,隐隐透出几分凡人面对天才的不明觉厉。至于“燕王都能当皇帝我为什么不能”这种想法,那是一点都不敢有了——这还真不是我上我就行的事啊!

  许多人的目光悄悄看向太子朱标。

  ————即便这位太子并未像历史上那样病逝,但天子之位他就能安心坐稳吗?

  ————历史上发生的一切证明了,燕王可是能凭一己之力打下大明江山的狠人!

  那么换句话说,一旦当今陛下去世,无论上位者是谁,其天子之位稳不稳都取决于燕王。他不想造反还好,一旦他造反,且不说天下有谁能挡其兵锋,就说得知其天命的他们,有几个会站在他对立面?倘若他起兵,天下不战而降者都不知有多少。

  ————反正多半打不过,反正这是有天命在身的永乐大帝,何不一开始就投降呢?

  当未来的一切出现在他们面前,大明天子朱元璋就只有一个选择————要么彻底废掉燕王,让其对未来天子不存在丝毫威胁,要么选择更换继承人,让燕王上位!

  第一个选择,意味着将来燕王必死无疑。即便朱标宽宏大度,但他未来的继承人能容许这位王叔活着吗?即便其身边没有一兵一卒,圈禁高墙,也不能让人放心吧?

  第二个选择,就意味着牺牲朱标……一旦易储,朱棣上位之后倒不至于对朱标下手,但朱标的子孙后代如何就不确定了,作为太:祖嫡长一脉,其下场很有可能如同赵匡胤的子孙在北宋的下场一般…

  就

  在所有人胡思乱想时,一道惊雷般的声音轰开了他们的耳膜,仿佛要炸开天地。

  轰!

  炮火轰鸣声突然响起。水镜之中,虚幻的大明版图高挂于无垠的天穹,一道火光至下而上划过天空, 噼里啪啦四溅的火星化作烟花, 于是虚幻的版图被这片烟花炸开,雪花般的碎片如流星般四散。

  镜头仿佛追逐着其中一道流星的下坠,一路从天空来到大地,众人亲眼看着这片版图碎片在大地上变成古老森严的城池,两个毛笔书就的大字在城池上出现。

  ——沧州!

  【白沟河之战的结果,让中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六十万大军几乎清空的朝廷一方需要时间缓一缓,重新招兵买马,难以再保持对燕王的强大攻势,而燕王朱棣则被朝廷大军围殴的困境中走了出来,之前基本都是自保反击的他开始主动出击。】

  【建文二年十月,朱棣突然下令征讨辽东,结果出发没多久,他就突然下令调转方向,回顺南行。面对朱棣突如其来的计划变动,将士们都摸不着头脑。对此,朱棣给出一个听上去十分离谱的理由————】

  水镜之中,大河滔滔。

  只见连绵的战船中央,一脸严肃的朱棣摇摇指向天空,信誉旦旦:"大家看,夜晚出现白气二道,自东北指向西南,根据占卜书上的解释,这意味着只利于南伐,而不利于东征,天象如此,不可违也!”

  将士们遥遥望着天上那稀稀拉拉的云气,又见战无不胜的燕王殿下脸上那副“相信我就没错了”的笃定表情,居然信了。

  他们露出信服的目光,个个喜笑颜开。

  “……原来是这样啊。”

  “南伐好啊,辽东苦寒,那鬼地方大家伙本来就不想去,想不到天意也是如此!”

  “燕王殿下是有天命的人,既然燕王殿下说天意在东征,那就肯定没错!”

  江河滔滔,这支战意昂然的队伍顺河而下,虚线箭头从他们身上蔓延而出,一路指向那座标着沧州二字的古老城池。似乎预示着燃烧的战火即将一路蔓延到沧州。

  【……不久后,燕军过直沽,朱棣率一支骑兵半夜二更启程,一日一夜便急行三百里,黎明时分抵达盐仓,杀死路上遇到的敌军数百哨探,继续马不停蹄,大概用早膳的时间便杀至沧州城下!】

  【他

  们的到来太过突然,沧州守军毫无防备,军士们正在筑城运土,燕军就突然杀到,只能着急忙慌去守城,一个个连战甲都来不及穿——毫无疑问,这样的他们怎么可能是燕军的对手?朱棣于是轻松夺取沧州城,且从主帅到都指挥到千户百户,沧州城的百余名军官全都被一网打尽,斩首万级,幸存下来的守军恶数投降。】

  看见在炮火轰鸣声中沦陷的沧州城,水镜之外的众人陷入沉思:“这也可以?”

  封建迷信最大受害者汉武帝刘彻险些跳起,眼睛瞪得滚圆:"利于南伐之说居然是真的,这明成祖难道真有天命相助?”

  ————不就是随便指着船头的几片云气胡诌了两句吗?怎么就言出法随如此灵验呢?

  ——哪来的卜书这么准确?朕要买爆!

  -朕祭祀各路神仙时也是严格按照卜书来的呀,礼仪分毫不差,怎么就不灵呢?

  老修仙爱好者秦始皇赢政亦不禁默然。

  ————难道这世上真就有老天爷偏心的崽?

  反倒是既不迷信神仙之说、又亲身上过战场的汉高祖刘邦第一个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当初淮阴侯用过的招数吗?”

  而旁边的萧何几乎是与他同时开口,两人声音重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此时,王翦,蒙恬,卫青,霍去病……秦汉两朝的武将也开口向并未点亮军事天赋且涉及神仙之说就降智的天子解释起来。

  “这应当是明成祖朱棣的算计……”

  在他们开口的同时,镜中似有水波荡漾,所有画面飞快褪去色彩,变成黑白二色,似乎象征着时间倒转,当镜头再度定格,出现的是朱棣以"天象不利于东征而利于南伐"为理由信誓旦旦忽悠全军的一幕。

  很快,这一幕无声无息淡化,再次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朱棣正和心腹们"悄声密谋":

  “如今吴杰与平安二人镇守定州,盛庸驻守德州,而徐凯和陶铭在沧州筑城,欲形成掩角之势。其中德州城坚,军队甚多,定州修筑完毕,军备充足,唯有沧州土城,年久失修,加上天寒地冻,修起来又没那么快……如今我军假装要攻辽东,让他们心生懈怠,不急于筑城,暗中却调转方向,攻其不备,必可一举拿下沧州!”

  水镜之前

  的众人缓缓瞪大了眼睛。

  ——好家伙,你还有两套说辞呢!表面上是凭天意而决,实则并非天意而是人谋!

  【这一战,朱棣利用声东击西之策,不仅迷惑了己方,还成功迷惑了对手,令沧州城守军以为燕军征辽东而毫无防备,又用天意之说最大程度鼓舞了燕军的士气,随着沧州大破,"利于南伐"这个谎言,在燕军将士心中愈发根深蒂固,这也使得燕军上下气势更盛,作战时愈发顽强坚韧!

  地图之上,战火燃烧,沿河向南,一座座城池被燕军攻破,倒在他们的铁蹄下。

  【带着昂扬的战意,燕军一路南下,在不断的胜利中积攒起无敌铁军的气势,与此同时,燕军上下骄傲轻敌之心愈盛,正当他们即将迷失时,便迎来当头一棒!】

  【————而这也是朱棣虞难以来,乃至靖难之役全过程中,最大的一次失败。】

  “什么?”水镜之前的众人竖起了耳朵,十分好奇,“靖难之役最大的一次失败?白沟河之战前期那么艰难最终都获胜了,难道说接下来这位明成祖将迎来史无前例的惨败?那将会惨烈到什么程度啊!"

  ——是全军覆没,东山再起?

  ————还是只身突围,匹马而逃?

  刘邦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白登之围。

  曹操情不自禁又忆起赤壁之战。

  赵光义下意识去摸大腿,只是感觉箭伤仿佛隐作痛:"幸而驴车跑得够快……"

  在众人的浮想联翩中,镜中人仔细介绍起这场最大的败仗来———

  【这场大败发生在东昌。】

  【燕军一路南下的过程都十分顺利,尽管中途遭到盛庸袭击,却轻易将后者击退,随后一路连战连胜,来到东昌。此时,朝廷大军早已严阵以待,主帅是盛庸,屡战屡胜的燕军轻敌冒进,却被朝廷早就准备好的火器大量杀伤,恰好平安率军赶到,与盛庸兵马会合,于是大军重重包围,燕王朱棣卒骑兵奋力冲杀,这才得以脱身,大将张玉当场战死,燕军被斩万余人,大败之下,一路北逃,盛庸暂领追兵在后一路追击! 】

  r />

  啊这啊这啊这?你管这叫大败?

  ————而且还是靖难之役最大的败仗???

  究竟是建文帝太菜还是朱棣太神啊?大败之军,能够稳住不崩溃四散,都称得上是强军了。朱棣居然还能率军反杀追兵,这是一般的败军能够做到的事情吗?

  如此意想不到的展开让水镜前的众人全都情逼,逐渐陷入对人生的怀疑之中。

  一方才经历了败仗便能就地组织反击,这样的军队,天下还有谁人能够战胜!—

  而一手训练出这样一支铁军的燕王朱棣,这大明江山除了他还有谁有资格夺取?

  一声微不可查的叹息从太子朱标口中溢出,此时此刻,连他都只能甘拜下风。

  他从朱元璋的眉宇间看出了惊叹,看出了欣赏,也看出了纠结与为难。

  天子之位他并非不想要,可即便给了他,只要四弟还活着,将来就守得住吗?即便他与四弟之间不会彼此反目,但他的儿孙难道也能如此?朱允炫就是最好的例子。

  父皇恐怕也有如此顾虑吧……

  既然如此,倒不如他主动成人之美。

  连再活几年都不一定,朱标看开了。

  “父皇……”太子朱标突然上前一步,大礼拜道,“儿臣请让太子之位于燕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