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宋文氓 第47章 六朝旧事随流水

《大宋文氓》第47章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作者:榕剑 字数:1646 书籍:大宋文氓

  子时一刻。

  蔡京坐在李元成的书房内,而李元成与他正对着。

  “你想了这么久,还有什么纰漏么?”李元成道。

  蔡京道:“应该没有了,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那我明天就去办妥,”李元成道,“可不能惹这事,按你说的,两边都得罪不得。”

  “是,”蔡京道,“木唤那一边,你是要谨慎,可不要因为他官小,就不把他放在眼里。”

  李元成叹了口气,道:“我是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怕他。”

  蔡京摇了摇头,道:“天机不可泄露。”

  “神神道道,”李元成道,“可是那许大人那边……”

  “闯闯闯……”门外忽然传来了敲门声。

  李元成有些不耐烦,高声道:“什么事?”

  “老爷,有客人来访。”门外答道。

  “什么狗屁客人,大半夜的来拜访?”李元成道。

  “不知道,”门外答道,“那人全身穿黑袍,看不清面貌。来敲的还是后门。”

  李元成不由得看了看蔡京,然后对门外道:“半夜来敲后门的是什么好东西?你怎么就给他开门?”

  “呃,他说是老爷您的熟人。”

  “放屁,”李元成道,“哪里来的个熟人,他说是你就信?”

  “这个……老爷……”

  这时,蔡京才对李元成道:“既然有人来访,那不妨就见一见。”

  “怎么见?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谁。”李元成道,“肯定是这夯货收了人家的钱,才来通报的,看我收拾收拾他。”

  说罢,他就要开门。

  蔡京连忙道:“别莽撞。我劝你还是见一见。”

  李元成转过头,斜眼看着蔡京,问道:“你知道他是谁?”

  蔡京道:“不知道。但,这个时候来的人,肯定不是一个一般的人。”

  李元成不满地呼出了口气,道:“好吧,我就把这个不一般的人请进来瞧瞧。”

  说完,李元成开了门,走了出去。

  他摆着一个臭脸,那仆人也不敢多说,只能快步跟在李元成的身后。

  快到了后门时,那仆人一个健步上来,在李元成前打开了门。李元成只看到,一个人黑乎乎地,躲在夜色之中,对着门低头站立着。

  李元成稍微弯了弯腰,看到那人长长的银色胡须。

  “李员外,”那人说道,“很久没见了。”

  “王老员外,是你?”李元成皱着眉道。

  ————————————————————————————————

  木唤挥了挥手,道:“知道了,多谢了,你回去休息吧。”

  那差役应了声,便下去了。

  “果然啊,”木唤道,“王连城坐不住了。”

  郑侠道:“你让差役监视王家?”

  木唤笑了笑,没回答。

  “差役靠不住吧?”郑侠道,“官府的差役,行事总有些官气,太容易让人看出来了。”

  木唤道:“你放心吧,我可没派差役去监视王家。”

  “哦?”郑侠奇道。

  “花了点钱,找了两个乞丐,”木唤道,“一个看王家大门,一个看后门。收到了信息,再告诉给差役,差役再告诉我。”

  郑侠眼睛一亮,道:“居然还有这样的方法!高!”

  木唤道:“没什么。”小说里不都这样么?木唤心道。

  “对了,”木唤道,“我想去一趟江宁。”

  “去江宁做什么?”郑侠道,“你才刚上任第一天,就离开溧阳,这不好吧?”

  “嘿嘿,”木唤道,“好得不能再好了。”

  “为什么?”

  木唤道:“去江宁是有两件事要办,这期间还会带来一个好处。”

  郑侠思索了一会儿,道:“你说的好处,莫不是欲擒故纵?”

  “正是,”木唤笑道,“我们去江宁,三天后再回来,这三天,恐怕是有得王连城折腾的了。他越折腾,我们能看到的就越多。”

  “有道理,”郑侠道,“至于那两件事,我可就猜不到了。”

  木唤道:“其实还是都能猜到的。一是要去查一查当年的卷宗,到提刑、司理等司院查一查,看看普善寺的案子有没有什么溧阳无法查到的进展。”

  “溧阳的卷宗被人拿走了,”木唤道,“总不至于,州、路一级的卷宗,也被人拿走了吧?”

  郑侠道:“那可就不是小事了。还有一件事呢?”

  “当然是要见一见你的老师,我的上司,知府大人了。”木唤笑道。

  “你去见老师干嘛?”郑侠问道。

  “有些事情,需要跟他说清楚,”木唤道,“你老师让我当这个溧阳知县,打的是什么主意,你应该知道吧?”

  郑侠缩了缩头,假装看天空,道:“我不知道。老师只是要我跟你好好学习,了解一下如何治理民众。”

  木唤看着郑侠,笑道:“你还真是替他保密呢。”

  然而,木唤的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现在的郑侠,似乎对王安石十分尊敬。只是他或许不知道,他自己日后也是一个青史留名的人物,他也更不会想到,他留名的原因,便是与他的恩师王安石作对,成了王安石第一次罢相的导火索。

  以后的事,谁能想得到呢?

  ————————————————————————

  第二天清早,木唤与郑侠就出发了。

  经过了半日的骑行,临近江宁时,已经快到申时。

  木唤虽然不是第一次到南京,但确实是第一次到江宁。

  宋朝也有一个南京,但那是应天府,也就是后来的商丘市附近。

  说起来也有趣,南京在明朝时也叫过应天,作为明朝初期的京都而存在,也不知道朱元璋老儿是不是在玩什么梗。

  这个时候的江宁,虽然远没有21世纪时南京的地位,更不像明朝那样的天子脚下,可也是江南一个重镇了。

  城墙高大厚重,巍峨如山。这种规模,怕是一般的州府所在,也不如的吧?

  木唤忍不住叹了一句:“江宁府好大啊!”

  “那当然了,”郑侠道,“江宁府是江南东路所三使司所在,又在大江沿岸,下距入海口、上过扬州,可由运河通杭州、汴京。苏湖一代亦是产粱重地,江宁府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木唤道:“我没想到江宁府能有这么多人。”

  郑侠道:“江宁府内,本地人可不多,来往的士农工商,那可占到十之五六。”

  “况且,”郑侠道,“江宁古称金陵,那可是六朝古都呢,怎么能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