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遇见大宋 第一六四章 热闹的汴京

《遇见大宋》第一六四章 热闹的汴京

作者:百步尘埃 字数:2783 书籍:遇见大宋

  祖应元觉得这是自己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看着整整齐齐的几栋小楼已经粉刷完墙面,窗户也已经装好,只要再把桌椅搬进去,很快就能正式接收学生了。

  还有五六栋小楼正在加紧施工,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工期不能耽误。再说了,自己的工钱付的比别人多了整整三成,去哪里找这样厚道的价钱。

  就是自己要停恐怕那些工匠都不会同意。干一天活就有一天的工钱,如果停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再开始。拿到手的钱才放心,现在工地上的工匠最怕的就是祖应元停工,只要不停工,让他们有工钱拿,其他的都好说。

  一个工头拍着胸脯说保证把房子盖的结结实实的,不会出一点问题。

  现在汴京城谁不知道,这里是朝廷的算学院,会是最有油水的一个衙门,从那些新盖起来的房子就能看出来,这得花多少银子哇。

  听说是院正大人自己出的钱,这可了不得。最早在这里的工匠是见过陈凌的,后面来的就只能听别人唾沫横飞的瞎吹了。

  在工匠眼里,陈凌是神秘又奇怪的,甚至还有最深厚的背景,不然小小年纪哪里来那么多的钱,还被皇帝封了一个六品官。

  那可是六品官呐,一个县令老爷也不过是七品,有的还是从七品,寒窗苦读十多年,一朝榜上有名,能外放个县太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可是陈凌完全就是从六品官起步的,不得不让人联想点什么。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都没有见过陈凌小公子,只有一把年纪的祖应元在这里忙活,连家都不回,每天就吃住在这里。

  幸好算学院的房子现在已经盖起来不少,有一座两层的小楼已经彻底完工,家具一应俱全,祖应元让仆人把他的书全部从洛阳用马车拉过来,乐呵呵的搬了进去。

  不愧是算学大家,家里的藏书不知道有多少,居然装了整整五辆马车,这可是线状的书,不是那些竹简,正儿八经的学富五车。

  祖应元的几个儿子也都被严正的警告,等到算学院正式招收学生后,他们全部都要进入算学院,一个都跑不掉。当然,不是去当先生,而是当学生。

  自己这几个儿子根本就没有把算学一道学到家,充其量也就是半吊子的水平,别说能和陈凌一较高下,连自己的一般水平都不到,这简直就是祖家的耻辱。

  一想到陈凌随随便便的就把自己先人祖冲之耗费半辈子心力才验算出来圆周率轻易往后精确了好几位,祖应元就一点脾气也没有,技不如人哪里还有脾气。

  看陈凌的样子他对圆周率的认识和见解一定远超自己先人,往后多说了几位小数点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留面子。

  不然也不会说到一半骤然停下。

  摆摆手说自己忘了。

  怎么可能忘,这种石破天惊的大学问一辈子都忘不掉。

  如果陈凌知道祖应元这么说一定会翻着白眼反对,他是真忘了,谁会闲的没事去背圆周率,那些没有规则的数字他可不敢兴趣,能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以后十几位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至于那些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一百多位的变态,陈凌一点嫉妒之心都没有,背会那些又不能当饭吃,干嘛要因为那些无用的东西而白白消耗脑细胞。

  虽然自己不属于懒癌一族,但是能坐下干嘛要站着,能休息一会儿干嘛要去背什么圆周率,还有比这更无聊的事情么?

  熟石灰依然供不应求,王化基已经派人来催了无数次,现在工部需要大量的石灰,越多越好,无论什么时候烧出来都要第一时间从到工地上。

  汴京的城墙正在大规模的修缮,事实证明陈凌说的是正确的,那些熟石灰加入沙子,比糯米的粘合度确实要提高一个层次,而且,价钱是糯米的十分之一,就连赵恒都惊讶居然能剩下这么多银子。

  最近户部威风的很,国库里面的银子多了不少,连说话都硬气了。

  寇准已经从三司使判官升到户部尚书,手握财政大权,满脸春风得意的表情。

  终于不用再守着一个空荡荡的国库发愁了。

  没有银子的户部尚书是说不起话的,只会被同僚骂成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可是国库紧张,总要留下点箱底才成,不然万一有旱灾洪灾或者边境有战事,户部拿不出银子来,那就是罪人。

  大宋的管家哪里是那么好当的,哪里都需要银子,每个人都在哭穷。

  王化基就不说了,见了自己就没有别的话,除了要银子就没有别的话。想要聊天?对不起没空,先给银子在所。

  我到哪里去给你变银子。

  汴京城墙修缮就算了,洛阳现在怎么也要修缮?就不能等几年么?一个一个来,你同时修缮那么多的城墙,我到哪里去给你变银子?

  还有礼部,天天喊着要举办求雨大典,已经下过好几场大雨了,汴京城外的河水已经涨了不少,再求雨你就不怕求来洪灾?

  不求雨要求龙王把雨停了?赶紧滚,趁着我发怒滚的越远越好,银子就是让你们这些人给折腾完了。

  还好陈凌的熟石灰救了急,修缮城墙一下子就省下二十多万两银子,寇准一下子觉得腰杆挺直了。

  王化基比自己还牛逼哄哄,如果不是因为他太胖,寇准都要怀疑他走路的时候不是会飞起来,不就是给国库省了银子么,有什么了不起的?信不信我让陈凌立刻停了你引龙醉的供应,让你这个老小子一年都别想喝到引龙醉。

  当然最得意的还是李沆,他现在可是大宋的宰相,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已经做到为官的最高级别,虽然年纪大了,要不了几年就会退下了,但是能当一天的宰相也是好的哇。

  寇准摸着头想想,自己距离宰相还有好几步要走。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李沆的庄子又在破土动工,已经有三十多间的酿酒作坊,还是不够。

  每天他的庄子外面都挤满了前来买酒的客商,都是几百坛几百坛的要,钱不是问题,只要有酒就行。

  银子都拉来了,满满当当拉银子的马车排出去几里地。把银子放下,正好可以用马车拉酒。

  每个客商都带着十几人甚至是几十人的护卫,一个个凶神恶煞,大刀、长矛、连弩一样不少,沿途盗匪无数,不管是银子还是酒,如果被抢就会赔的血本无归,不带上护卫根本就不敢出门。

  为了防止引龙醉落入盗贼之手再流入黑市,陈凌专门给李沆写了一封信,要他把酒坛子的盖子全部换成一种木制的密码锁,每一坛的密码都不一样,如果没有密码强行打开,密码锁连接着酒坛的小机关就会触发,整坛酒都会变味。

  密码锁的原理很简单,把鲁班锁稍加改造就行,不求外观多精致,关键是要实用。

  制锁的工匠吓的躲躲闪闪,双手捧着图纸一句话不敢多说,这可是最大的秘密呀,千百年来谁能想到如此精密的锁。

  对天发誓说绝对不会泄露出去,只求大人不要灭我的口才好。

  脸上满是惊惧,李沆可是带着几个人去的,腰间的横刀随时都有出手的可能。

  一脚把那锁匠踹翻,哪里来的那么多废话,赶紧给赶制出一千个来,我有大用。以后每个月我都要来这里取三千个,钱少不了你的,叫上你的老婆孩子,赶紧给我加班。

  李沆黑着脸走了,只留下昏昏沉沉的锁匠,慢慢消化这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把自家的婆娘一把从被子里拉出来,还睡什么觉,赶紧的,我们家要转运了。

  几声被馅饼砸中的惊喜声划破了汴京寂静的夜空。

  如果不是引龙醉,赵恒完全想不到原来大宋还有这么多的有钱人,远超他的预料。本来还以为大宋没有多少银子,现在看出来了,只要有足够吸引人的东西,那些银子就会源源不断的冒出来。

  现在内府银子充盈,赵恒再也不担心自己没银子用了。后宫的妃子月俸多了不少,就连宫里的宫女太监,连赏钱都比以前多了不少,每个人脸上都笑眯眯的,打心眼里感谢陈凌这个六品院正。

  有本事的人不能看年纪,能轻轻松松就让银子填满了内库,年纪小些又如何?可惜这位院正最近都没来过宫里,不然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就连李太后都好奇宫里的变化,对陈凌赞不绝口,言辞之间充满了喜爱。

  就是年纪太小,不然的话倒是一个驸马的好人选。

  宫里的公主好几个,却没一个和陈凌年纪相仿的,让李太后甚至遗憾。

  李沆暗暗心惊,幸好陈凌年纪小,躲过了一劫。

  这驸马岂是那么好当的,做了驸马就会失去所有的权力,成为一个典型的吃软饭的男人,而且只能娶公主一个女人,连个小妾别想进门。

  做男人还有何乐趣可言?

  反正李沆打死不会让李成辰娶公主,那就是一个祸害。

  稍有不对就是一场风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