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扳道工 第604章 深宫幽院

《历史扳道工》第604章 深宫幽院

作者:银刀驸马 字数:1966 书籍:历史扳道工

  程亮就在下面县市插队,信送过去很快,周五他就请假回来了。

  见他回来,大院里的人都很惊讶,要知道知青下乡后想请假回来可没那么容易,一年能有一次就不错了。上个月程蔓结婚,程亮就回来过一次,这次又回来,怎么看怎么不寻常,纷纷问起原因。

  程亮都打哈哈混了过去,就像他妈在信里嘱咐的那样,回城这事确定下来前得先保密。

  虽然正常来说只要城里有单位接收就能回来,但他回城后他们家就没人下乡了,万一有人眼红嫉妒写举报信到知青办,可能会给他回城这件事造成阻碍。

  别看大院里这些人平时看着你好我好,背地里捅刀子的事也不是没发生过,手续办妥前,他们还是低调点好。

  程亮进二十七号院时,王秋梅正坐在门口剥豆米,听见声音抬起头,见是他便让他赶紧进屋洗把脸,自己则对隔壁一脸好奇的邻居说:“他前阵子受了伤,一直没好全,大队批假让他回城看看。”

  这年头大家找借口不会说自己生病了,所以王秋梅这么一解释,两边邻居就都信了,关心地问:"程亮生了什么病?严不严重?我看他看起来挺好啊?"

  “说是胸口疼,去县里医院查过,什么都没查出来。”王秋梅随口编了个毛病,叹气说道, “希望没什么大问题。"

  胸口疼可是大问题,连着心脏呢,两人看向王秋梅的目光瞬间染上同情。

  见她们信了自己编出的理由,王秋梅放心了,转工作这事说来容易,手续一下午就能办好。但搞定了工作,他儿子还得拿着证明回去办其他手续,中间隔着好几天,还要往国营饭店跑,难免引人猜疑。

  虽然别人不一定能猜到实情,可事关儿子前途,王秋梅可不敢赌,宁可用生病的说辞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这借口好啊,生病回城很正常,他去国营饭店也能说是找妹妹有事,毕竟只是胸口疼,不影响身体。

  后面程亮去了国营饭店上班,别人猜出始末来问她,她也能说儿子是真回来看病的,只是碰巧赶上闺女换工作岗位空出来,才接班回城。

  为了真实点,她还打算下午让儿子去趟医院,做个检查糊弄过去。程亮对此毫无异议,他比较好奇妹妹工作的事。

  当天因为赶着寄信,事情经过王秋梅写得比较简略

  ,所以他只知道妹妹可能要去妇联上班,国营饭店的工作会空出来,他有机会回城,具体的并不清楚。

  这些程亮不问,王秋梅都是要说的,便将前因后果事无巨细地说了遍。程亮听后沉思许久,问:“蔓蔓喜欢妇联的工作吗?”

  "她挺感兴趣。"

  “那就好。”程亮松了口气,他不希望程蔓换工作是为了给他腾位置。王秋梅说道:“去妇联上班挺好的,毕竟是干部岗位,就在他们院里,上下班都方便。”

  干部岗位工资不见得比一线岗位高,但两者的招工要求完全不能比,像机械厂,车间一线工的学历要求是初中,厂里子弟放宽到小学都行,但厂办工会的干部,最低都要高中学历,技术员则中专起步。

  机械厂妇联主任才初中学历,是因为她进妇联比较早,哪怕是城里,五六十年代能上初中的女孩子也不多。

  因为后来很多国营厂招工有年龄学历限制,为了儿女有个好工作,大家才愿意让孩子读完初中。上过初中的女孩子多了,妇联招人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而国营饭店招工要求没那么高,上完初中就行。

  单看招工条件,就能看出这两份工作谁更好,更不用说国营饭店干一年还是十年都是这个工资,而妇联除基础工资外还有工龄工资。

  总之,在程蔓决定去妇联后,王秋梅越想越觉得这工作好。

  当然国营饭店也是好工作,体面轻松,对男孩子来说工资是有点低,以后养家困难。但再难总比在乡下好,那真是不用指望娶媳妇了。

  至于以后,程亮心里有乘算,能自己想办法换个工作最好,不能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王秋梅心里琢磨着,继续说道:"这工作我们本来是想按高价跟你妹妹买的,但她不愿意,坚持按两百七卖,所以我们打算以后从其他地方把这笔钱补给她。"

  程亮虽然在乡下待了好几年,但还没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程度,一个正式工作多少钱他心里是清楚的,说道:“既然是给我的工作,这钱我来出吧,价格就按最高的来。”

  王秋梅一听,瞬间忘了反对,问道:“你手上有钱?”

  程亮说道:"加上你和爸给我寄的钱,攒了两百多。"

  其实王秋梅夫

  妻补贴给程亮的钱不多,一年加起来也就三四十,寄过去的东西以吃穿用的为主。但程亮身强力壮,挣的是满工分,他所在的大队又不穷,年底分红能有六七十。

  算下来,他一年进账能有一百。

  他在乡下又没什么大的开销,他所在大队种的是双季稻,一年分两次粮,再加上红薯等粗粮,分到的基本够他吃喝。穿的用的有家里给他寄,不用他自己花钱买。

  一年下来他开销的大头,全在给家里寄的粮食上。

  虽然程家没有胃口特别大的人,每月的粮食基本够吃,但供应分好几种,有大米有粗粮。没办法的时候,再粗的粮他们都能吃下去,所以收到程亮寄回来的大米,他们也吃得很高兴。

  但每年一两百斤大米,肯定不可能都是从程亮口粮里省出来的,他也得找人买,每年光这部分开销就有一二十。

  寄米邮费也不少,偶尔他还会给家里寄山货咸鱼,他下乡的地方湖多,很多大队都养鱼,过年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二三十条鱼。当地人会把这些鱼腌起来,晒干一直吃到第二年年中,或者卖出去换点

  钱票,所以程亮弄这些东西很容易。

  偶尔再自己买点东西,扣掉这些开销,一年能攒五六十。

  他读书晚,小时候又贪玩,留了两级,高中毕业时已经二十岁。一年攒五六十,到现在存款不到两百五。

  程亮也知道自己穷,说道:"上班后我能挣工资,我到时候节省点,争取半年还完剩下的钱。"

  “算了吧,我跟你爸手头还有点钱,不至于让你自己买工作。”王秋梅把自己和丈夫的打算,又跟程亮说了一遍, "工作上我们给你花了这么多钱,以后你结婚,彩礼就会少出点。"

  别看程亮长得人高马大,说到结婚他还挺不好意思,挠着头说:“我结婚还早。”

  王秋梅眉毛一竖:“还早?你都二十四了,你妹都成家了!我跟你爸想早点把你弄回来,就是盼着你能早点成家,这两年你必须给我抓紧点,知道不?”

  程亮一脸无奈:"我倒是想抓紧,可得要有姑娘让我抓啊。"

  "等你工作稳定下来,我就让人给你介绍对象。"王秋梅说着抬眼打量程亮,越看眉毛皱得越紧。

  r />王秋梅跟程树伟都长得不错,所以生出来的孩子相貌也都不差,程蔓不用说,常被人说是国营饭店一枝花。

  程进虽然没有遗传到父母太多优点,但也五官端正,拾掇拾掇走出去也是个小帅哥。要不是他这人太板正,不解风情,当初也不至于沦落到要相亲才能找到对象的程度。

  跟程进比起来,程亮就要帅多了,虽然五官不如程蔓精致,但很英气。而且他能说会道,从小女人缘就好,上到六七十的老太太,下到五六岁的小姑娘,就没有他哄不好的。

  当然,他没哄过十几二十岁的年轻姑娘,在男女关系这方面,他还是很注意分寸的。

  总之,就程亮这长相性格,要不是高中毕业就下乡了,肯定不至于拖到现在结不了婚。

  但王秋梅没想到乡下这么磨人,下乡前她儿子还是机械厂厂草,回来就变成路边的野草了,头发长就算了,还乱得跟鸡窝一样,脸上也胡子拉碴的,看着就落魄。

  走出去大院里的人能认出来,完全是因为程蔓结婚时他回来过,跟大家打过照面。

  当时王秋梅忙着闺女结婚的事,没时间管他,这会有了空,脸上的嫌弃就掩饰不住了,说道:"回来了你就好好收拾收拾自己,胡子刮一刮,头发理一理,别成天不修边幅,白瞎这张脸。"

  被嫌弃的程亮摸摸脸,心想他妈知道个啥。

  下乡容易被盯上的不止女知青,男知青相貌太好也不是好事。

  他刚下乡那会,大队里向他献殷勤的女同志真不少,胆子小的还好,最多见到他就脸红,胆子大的敢装落水等他去救。

  虽然这时候风气没那么保守,不至于搂了腰就要结婚,但把人救上来后,人一个本地姑娘打定主意赖上他这个外地知青,他想脱身肯定不容易。

  其实当时程亮没想那么多,他是真的不会游泳,也见过救人反倒自己丢了性命的,没头脑发热地

  跳进池塘,而是转头去找别人帮忙。

  把人救上来后,他也没有多想,以为那姑娘是运气好,在他找到人时没沉下去才被顺利救了上来。

  过了三四天,偶然听到队里人聊天,他才知道那姑娘会游泳,那天溺水是装的,目的是为了赖上他。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完全是因为她被救上来时人太多了,赖不上他。

  />他当时就吓出了一身冷汗,没想到自己差点被人算计了。

  后来一看到那姑娘,他就远远绕开,但几次后还是被人堵住了,红着眼睛说要跟他借一步说话,那模样活像他欺负了她。

  之前两人没说过话都差点被赖上,再借一步说话他还能顺利脱身?程亮不敢侥幸,就拒绝了对方。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结束了,谁想没几天,那姑娘家人找上门,说她在家寻死觅活,问他愿不愿意娶她。

  他当然不愿意!

  那姑娘家人还算明事理,没为难她,轮流守了她几个月,给她说了门亲事就把她给嫁了,程亮的日子终于恢复平静。

  但也不是完全平静,因为相貌出众,他经常被人开玩笑,跟大队里的年轻姑娘随便说句话,都能被揣测两人有不正当关系。

  他听了心烦,就开始留头发胡子,也不怎么打理,看起来怎么乱怎么好,衣服也不再洗得那么干净,外表跟大队里那些懒汉渐渐接近。

  这办法效果显著,现在大队里的人说起他,内容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他跟大队里的年轻姑娘说再多话,也没人乐意开他们玩笑。

  世界终于清净了。

  想到这程亮说:"先这样吧,等回城这事办妥了,开始上班我再刮胡子。"

  "新工作新气象是吧?"

  程亮竖起大拇指:“诶,您这话说得好。”

  王秋梅:

  下午程蔓回来,跟程

  亮见了一面。

  有些话不好跟爸妈说,怕他们瞎担心,但在关系亲密的妹妹面前,程亮没那么顾忌,所以他留胡子头发的原因程蔓都清楚,见他胡子拉碴的也不觉得惊讶。

  母子三人碰头,又互相说了下情况,下午程蔓就跟王主任提了要辞职的事。王主任听完愣了愣:你在这不干得好好的吗?怎么突然要辞职?

  因为王秋梅的关系,王主任也可以说是看着程蔓长大的,所以他们之间除了领导和下属,还有一层长辈和晚辈的关系。

  在王主任面前,程蔓没有编太多理由,直接说了新工作的事,并阐明她换工作不是因为觉得服务员工作不好,而是妇联离家近,上下班更方便。

  听程蔓提起上

  下班,王主任就没话说了。这确实是问题。

  这问题暂时没有爆发出来是因为陆平洲对程蔓很上心,愿意每天来接她下班,但陆平洲总有忙的时候。

  而且男人最了解男人,清楚地知道小两口现在是刚结婚,情热所以他愿意每天接,等结婚时间长了感情淡下来,他还远不愿意接送程蔓就不一定了。

  没有其他工作机会就算了,程蔓现在有了更好的去处,辞掉这边的工作也很正常。

  王主任问:“那你这个工作岗位……”

  程蔓没立刻回答,婉转说道:“您也知道我这个工作是接的我妈的班,现在我有了其他工作,这个岗位空出来,肯定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做主的。

  程蔓接班这事就是王主任操作的,他当然清楚这些,对她不能独自决定工作给谁也不意外,问:你爸妈是怎么想的?

  他们想让我二哥接这份工作。“你二哥?”王主任眉头微皱, 他不是下乡了吗?

  “是下乡了,但现在的政策不是能招工回城嘛?”程蔓放轻声音问, “我们是兄妹,他应该能接我的工作吧?

  王主任思索起来:能是能,但他回了城,你们家是不是没人下乡了?

  没有政策规定是每户必须有人在乡下吧?”程蔓犹豫了下说, “我二哥回了城,下乡经历也不会消失,知青身份也不会变吗,应该不影响吧?我记得徐厂长家也是这样。

  程蔓口中的徐厂长是机械厂的,家里有四个孩子,老大当兵老二留城老四上了大学,就老三没赶上好时候,下乡了。

  以前政策严,徐厂长不敢让老三回来,直到去年看政策确实变了,才让三儿子招工回城进了机械厂。

  明晃晃的例子摆在那,王主任也不好为难程蔓,不看她妈的面子,也要顾忌陆平洲的身份不是。

  王主任说道:“既然你们家决定让你二哥接班,那就这么办吧,明天你带他过来把手续给办了。

  “成,”程蔓忙不迭点头,又笑着道谢。王主任摆手:客气了,我也是按照规矩办事。

  “我就知道您是最讲规矩的人,”程蔓浅浅拍了个马屁,又做

  出为难的表情, 不过您也知道,我二哥是知青,这边工作定了,他还得回乡下打申请迁户口,所以手续办成后他可能要晚几天上班,您看……

  王主任眉毛又皱了起来:他需要回去几天?前厅一直没人不行啊?

  “可能要三五天,程蔓尽量把时间往长了说, 不过我跟妇联那边说了,三十号入职,我二哥去办手续的这几天里,我可以顶他的岗位继续干。

  王主任放心了,眉头舒展开,由衷称赞道:你二哥有你这个妹妹,是他的福气啊!

  程蔓笑:“都是一家人,互帮互助日子才能蒸蒸日上嘛。”

  王主任心想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像他家那几个孩子,平时看着好好的,到了关键时候,小心思一个比一个多。

  人跟人真是不能比。

  隔天程亮就到国营饭店办了手续。

  事情还没办妥,程蔓谨记王秋梅的嘱咐,没告诉饭店其他人具体情况,只说程亮找王主任有事。

  但她没能瞒住所有人,像罗婶就看出了点眉头,把程蔓拉到一边,悄悄问她工作是不是有变动。

  虽然程蔓信得过饭店里的人,但事关她二哥能不能回城,确实不敢多说,只低声道:“我过几天再跟您详细说。

  见她没否认,罗婶心里有数了,笑道:好。上午办完手续,下午程亮就回去了,程蔓则继续上班。

  程亮的手续办得比想象中顺利,三天不到就回来了,到家时天色已晚,落户口的事就拖到了第二天。

  过程中没有发生意外,早上出门他还是下乡知青,回来就又变成了临江市人。

  落好户口后程亮没有急着去国营饭店上班,而是去了理发店剪头发,顺便让人帮忙刮掉了胡子。别说,刮完胡子后程亮的颜值可以说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鸟窝头长胡子的他邋遢落魄,让人看他第一眼就不想再看第二眼。而头发剪短成寸,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他,虽然脸上皮肤有色差,但优越的五官足以让人忽略这些,看起来清爽又帅气。

  他拾掇干净回到家属院,路上碰到的人,十个有八个在看他,其中一半惊艳一半好奇他是谁。等知道

  他是程亮,甭管惊艳的还是好奇的,都张大了嘴巴迟迟说不出话。

  他们震惊啊!

  不过是刮了胡子剃了头,程亮这变化也太大了。但也有看着他长大的老人,恍然大悟后想起来他打小就俊这件事。

  下午程蔓一觉睡醒,出房间看到程亮也被惊艳了一下,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但这把刀好像没有落在她二哥身上。

  当然也可能是他年纪轻,颜值仍在上升期,杀猪刀没什么用。

  程亮办完手续,程蔓就不打算继续上班了,虽然离三十号还有几天,但结婚后她一直很忙,想趁换工作的间隙多休息几天。

  所以下午到单位后,程蔓跟饭店同事们说了辞职的事。

  跟王主任一样,大家听后都很惊讶,不过知道程蔓能去妇联上班,祝福她的人更多。大家还很关心谁顶她的岗位,纷纷打听起来。

  手续都已经办完了,现在宣扬出去也不会再有变化,程蔓没再隐瞒,说了程亮顶岗的事。杨玲听了脱口而出问:“你二哥不是下乡了吗?”程蔓笑着说:最近回来了。

  “回来好,你二哥年纪不小了,回来正好找对象。”罗婶说着眼睛不自觉瞅向燕敏芝,年轻男女,朝夕相处,她就不信这丫头真能当尼姑!

  察觉出罗婶的想法,程蔓顿觉头大,生怕原著男女主就这么被拆了。

  虽然她觉得程亮很好,但想象不出他处对象是什么样,更不确定他以后会不会对媳妇好,万一罗婶撮合成功,这辈子燕敏芝过得没原著里幸福,多造孽啊!

  劝说的话刚到嘴边,程蔓反应过来罗婶什么都没说呢,她着急忙慌反对似乎不合适。

  而且原著中这时候男女主之间的感情已经萌芽,燕敏芝又是个内心坚定的人,CP应该没那么容易拆。

  想到这里程蔓放心了,就让罗婶去折腾吧。

  虽然明天就不干了,但今天的工作还得好好完成,程蔓很快回到工作岗位,面对顾客态度也没什么变化。

  忙到六点半,陆平洲过来了,先跟程蔓聊了几句,再将车停到后院,来到前厅吃完。吃完还不到七点,他洗完饭盒就回到了前厅帮忙。

  今天顾客有点多,七点十几还有人进门,他们一直忙到七点半才开始做闭店准备,程蔓也终于抽出时间告诉陆平洲,

  今天是自己在国营饭店最后一天班的事。

  陆平洲听后非常高兴,擦桌子都比平时更用力了。

  跟平时一样,国营饭店八点整准时关门。但关门后大家没有像平时一样直接离开,而是排队跟程蔓拥抱。

  虽然离职后程蔓仍在临江市,离得也不远,但多少同在机械厂上班的人,一个月都未必能碰一次面,更何况他们各有各的工作,生活圈也不重叠,以后忙起来怕是不容易见到。

  偏偏程蔓确实有了更好的去处,让她留下实在不够体谅人,到最后所有的不舍都化成了一句:有时间记得回来看我们。

  每一个人,都会这么跟程蔓说。每一次,她也会笑着点头说好。轮到关建国,两人没拥抱,只相互握了握手。

  道别结束,几名女同志都红了眼眶,程蔓边擦眼泪边笑着说:“我只是辞个工作,怎么搞得跟生离死别一样。

  “呸呸!”罗婶连忙道, 这种时候别说不吉利的话。伤感的氛围消失了,程蔓拍拍嘴巴,把话“呸”出去说:“那我们回去了?”

  “回吧。罗婶摆手,看着程蔓坐到自行车后座,由陆平洲载着远去,不由心生感慨, 小程刚来单位那会,看着小年纪也小,一转眼她都结婚了,也有了更好的去处。

  说着睨向身边站着的两个年轻姑娘,意有所指道:你们两个,也要加油啊!

  两个年轻姑娘瞬间头大如斗,一个说“罗婶晚安”,一个说“罗婶再见”,做鸟兽状散去。

  “明天,我要睡到自然醒!除了吃饭一整天都不下床!”回去的路上,刚结束一份工作,正处于兴奋中的程蔓发出这样的豪言。

  陆平洲闻言,忍不住在心里算了算今天星期几,最后得出结论——明天他得上班,心里十分可惜。

  如果明天是周日,他就可以陪她在床上躺一天,绝不会让她虚度光阴。但没关系,他还可以争取今晚。

  陆平洲心里盘算着,将自行车踩得飞快,一到家就催程蔓洗澡,等她洗完,自己也跟着洗了个战斗澡,再把衣服搓干净晾出去。

  />

  陆平洲洗澡的时候想七想八,这会倒是不着急了,坐过去伸手接过程蔓手里的毛巾。

  程蔓心思都在头发上,没注意到他进来,直到手上毛巾消失才吃惊地转过头,眉眼绽开笑意问:你干嘛?

  帮你擦头发。陆平洲说着,将毛巾盖在程蔓脑袋上,继续给她擦头发。

  他之前也帮程蔓擦过头发,力道不轻不重很舒服,于是她将脑袋又转了回去。

  陆平洲发誓,刚给程蔓擦头发时他没什么其他想法,只是擦拭间她柔顺的头发陆续垂落到了两侧,露出了纤细白皙的脖颈,正好对着他的视线。

  而她身上的香气也不断地往他鼻子里钻,他的呼吸渐渐凌乱。

  虽然程蔓背对着陆平洲,但两人离得近,程蔓很快察觉了他身体的变化,原本白皙的脖颈渐渐绯红。

  两人之间的距离也渐渐拉近,到最后抱到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