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仙侠乱历史 第四章 黄巾乱八方

《仙侠乱历史》第四章 黄巾乱八方

作者:玉生琴 字数:2438 书籍:仙侠乱历史

  本来,玄玉是打算前往巨鹿的,但是转念一想,现在已经是中平元年了,张角已经得了《太平要术》,估计离起义已经不远了,所以玄玉一行就改道来了常山郡。

  因为白玉清楚的记得,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常胜将军就是常山人士!

  也是天公眷顾,没想到玄玉真的找到了那位“七进七出”的绝世猛将!

  “吾乃常山赵子龙!”

  当玄玉第一眼见到赵云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就是这句气势磅礴的自述语。

  于千军万马之中,一声怒喝,万军退避,想想都能令人热血沸腾!

  所以,将遇见赵云时,玄玉就已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将其留下。

  绝不容错过!

  玄玉派人多方打探,最后发现赵云乃是至孝之人,恰逢其母重病。玄玉不惜重金,为其母购置了一颗天境上品的“琼玉金丹”,又赠与其一柄绝世奇兵“流星穿月枪”和一匹奇异骏马“夜照玉狮子”。玄玉费尽心思,最终获得了赵云的肯定。

  而在玄玉结交赵云的期间,大汉也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张角自称得南华道长亲传的《太平要术》,自号“大贤良师”,宣称“大汉气尽,黄巾当起。岁在甲子,天下大同!”

  一时间,大汉十三州中有八州民众响应。

  后张角又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分立三十六方渠帅,大方数十万人,小方几万人,各方渠帅,皆称将军。

  如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百姓,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的名字。自张角起义来,四方百姓,头裹黄巾跟随他的人有四五百万人。黄巾势大,官军纷纷望风而逃。

  灵王降诏,命各地州郡自行抵御,又派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隽,各领精兵,分三路讨伐黄巾军。

  大汉国内受黄巾困扰,四周诸国便纷纷趁乱出手,想要趁机牟利。

  西方秦国,举兵进犯,岂料大汉凉州军中一人自称汉质王之后,于秦汉边境“斩白蛇”奋起,一部分西凉精锐跟随,又有无数百姓响应。在大秦南面,又有楚国贵族项羽率军攻秦,大秦两面僵持之下,又逢国内陈胜吴广不满秦王的残暴统治,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一时之间,大秦也同样烽烟四起。

  东面的大唐也想趁火打劫,但是岂料被它的宿敌隋国拖住,最终隋唐爆发全面大战。如今,隋唐两国在边界陈兵数百万,隋国靠山王杨林、天宝上将宇文CD等都是骁勇善战之辈,而大唐的薛仁贵、秦叔宝、尉迟恭之流更是虎狼之人。隋唐大战,正难解难分。

  北方的大宋、鲁国、齐国,在庐州帝国的暗示下按兵不动,南方的商周两国更是从未停止过互相攻伐,也无暇北上。

  如今,唯有东南的越国戎兵厉马,蠢蠢欲动。

  一时之间,这片土地因为黄巾起义,再一次陷入了战火之中。

  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江湖中人涌入大汉,为的就是夺取道教至宝《太平经》。

  短短数月,整个大汉甚至是整个众国之地都已经是混乱不已。说是四处狼烟,一点也不为过!

  一处院中,玄玉与赵云对坐,正饮酒论事,各自说着对于当今大汉形势的看法。

  这时,玄十快步走来,低声道:“少爷,老爷又让您速速回国!”

  玄玉将酒杯放下,轻声说道:“不急,回去禀告父王,就说男儿当立不世之功,不然何以镇国?”

  说完,又饮了一杯,“回复父王不用担心,我自有计较!”

  玄十立在一旁,脸上闪过一丝为难之色,但是最后还是恭敬的应了一声“是!”

  看着玄十退出去之后,赵云皱着眉,有些疑惑的问道:“公子,您身份最贵,如今小白也没有什么大事了,为何还有置自己于险地呢?”

  玄玉莫名一笑,放下酒杯后,淡然说道:“哪里是险地?大汉虽乱,但对于我们来说,又算的上什么险地呢?”

  玄玉顿了一下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继续说道:“至少现在不是险地!”

  赵云看着玄玉,皱着的眉头又紧了几分,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公子莫不是也想夺那《太平经》?”

  说实话,除了这个原因,赵云是在想不出玄玉还有什么理由再待在这里了。

  白玉闻言,微微一笑,起身看向院外,缓缓说道:“《太平经》,又名《太平要术》,乃是道教至宝经书。传闻是华夏境内五华观的南华道长传于张角的,现在天下都在传是南华道长背叛了五华观,背叛了道教,《太平经》是被他盗走的。这个说法,就连道教都默认了。子龙,你说这件事有几分可信度?”

  赵云闻言,也站了起来,思索了一下后才开口说道:“云以为,传闻未必可全信,但空穴不来风,况且道教至今没有出来辟谣,就连五华观也没有否认,云想来此事应有几分真实!”

  玄玉负手而立,望着远方的山峦,轻声说道:“空穴不来风?也对,空穴不来风,那就是事出有因了!子龙,你有没有想过,《太平经》一直存于华夏的齐云山上,由齐云宗看守,而齐云宗又是道教祖地之一,五华观虽然实力强劲,但与齐云山上的实力比起来又差了许多。况且,两者相距又甚远,南华道长为何要去盗取《太平经》呢?又是如何成功盗取《太平经》的?就算南华成功盗了《太平经》,那他为何不将《太平经》带回五华观呢?反而是不远万里来到大汉传给了张角,这些,你不觉得有些蹊跷么?”

  赵云皱着眉头听完玄玉的话,反驳道:“公子,云不知道南华为何叛出道教,但也可能是南华在叛教之后,垂涎《太平经》,故将其盗走,至于他是如何成功的,云也想不透。但是,江湖盛传,张角曾说南华在将《太平经》传于他后就因为伤势过重而离世了。云猜想,南华可能是在逃避道教追捕时受了重伤,最后走投无路后流窜到大汉,又恰巧遇到了张角,南华可能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所以才将《太平经》传给了张角。”

  白玉听完,点点头,“如今江湖上也大都支持你这种说法。”

  赵云在一旁点了一下头,等着玄玉的下文。

  果然,玄玉继续说道:“但是,你想没想过,如果南华并没有叛教呢?”

  “嗯?”赵云一愣,然后脱口说道:“怎么可能?南华将《太平经》传于外人,便已经是叛教了啊!”

  “外人?”玄玉反问道:“如今张角不也是道教之人么?”

  “可……,可南华盗取《太平经》又如何解释?”

  “盗取?也不一定是盗取的!”玄玉缓缓说道。

  “什么?”赵云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问道:“不是盗取,那《太平经》怎么会落到张角手中?”

  赵云现在思维都有一些混乱了,玄玉说的话他有些理解不了了。

  “当今人界,佛道盛行,但是佛道两教之间又互相敌视,虽然明面上你称他一声道长,他回你一句大师的,但是私下里却是争斗不休。人界诸国虽然都信奉佛道之说,但总有个高低多少之分,在大唐未建之时,两教尚是势均力敌,但如今你也知道,整个大唐几乎所有人都只信佛教,那道教自然就矮了一分。如今大汉衰败,道教趁势而起也未尝不可啊!”

  “这……这,可那《太平经》可是道教至宝啊!”赵云还是有些难以置信,席卷大汉的黄巾起义竟然是因为佛道之争?

  “现在《太平经》遗失了么?”玄玉轻声反问道。

  赵云一愣,是啊,《太平经》就在张角那里,如今张角被困于曲阳,只要张角兵败,就算是《太平经》最后落入了别人手中,最后也肯定会归还给道教,顶多是被人给看了一遍而已!

  赵云还想再说什么,但是又不知如何开口。

  “好了,子龙,这些都不是我们该管的,你就当一些闲话吧!”玄玉看着赵云,淡然说道:“咱们也去曲阳瞧瞧,顺便会会天下英雄!”

  “好!”

  “去准备一下吧,将你母亲差人送往大宋,在从大宋回庐州,到了帝都,会有人妥善安排的!明日,动身前往曲阳!”

  “是!”赵云感激的看了玄玉一眼,然后就转身离去了。

  望着赵云离开的背影,玄玉在心中说道:“师伯,这赵子龙当真如《三国演义》中那样勇猛无敌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