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忠义吕布养成志 第【101】章 这才叫技惊四座

《忠义吕布养成志》第【101】章 这才叫技惊四座

作者:留双顾 字数:1819 书籍:忠义吕布养成志

  王粲知道吕林擅长诗赋,想制胜就得另辟蹊径,蒙学文章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他选得很好,可他万万没想到吕林为了给吕布扬名搞出的《千字文》正是蒙学经典,正好撞在枪口上,注定扬名立万的初衷会变成抛砖引玉的结果!

  吕林出列,道:“弟子也有一篇《千字文》要献与老师!”

  蔡邕一喜,道:“莫非也是蒙学文章?”

  吕林:“正是!”

  此话一出,在场诸人大多起了看好戏的心态:一个是大宗师看中的天纵奇才,一个是大宗师亲传弟子,龙虎相斗,虽未知胜负,但必定精彩绝伦。

  王粲则是心里一顿:他也作了蒙学文章?如此也好,这才方便一较高下。他的文章似乎有千字之多,不过文章优劣岂在于字数!

  蔡邕再次铺好纸道:“文出尔思,书成我笔,师徒合力,千古佳事!”随即静待吕林。

  吕林朝蔡邕一揖,朝四下拱手,道:“请诸公垂听......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只一句,便令人为之一震!王粲更是猛然一颤:八个字就将空间时间囊括其中,格局宏大无比,远胜于我,难道这便是我跟他的区别么......不,这才刚开始!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王粲松了一口气:果然,格调降下来了......

  然而他却忘了,减了肥的骆驼,还是比马大!

  好比瀑布从天而降的大气磅礴,尔后就变成了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众人在最初的惊为天人后,也渐渐变成了甘之如饴,在吕林稚嫩而悠长的语调中细细品味。

  为了照顾蔡邕的书写速度,吕林念得很慢。闻者因而得以咀嚼回味,然则蔡邕却越写越吃惊!

  同样有天文地理,自然历史诸物,但王粲的文章只得说是琳琅满目,吕林的文章却是包罗万象。文章过半时,一直抱着侥幸心理的王粲就像温水里的青蛙,终于幡然醒悟:他的行文比我简要,辞藻比我华丽,内容比我丰富,仅此半篇,就如神龙现首不现尾,却足矣让我仰望了......我终究还是不如他!

  手里紧紧握住那幅字,若不是蔡邕所赐,他真是把它撕毁——明月既在高空,萤火又何必与之争辉!

  半个多时辰,文章才到尾声。吕林朝卢植一揖,道:“卢公器量,老当益壮......”卢植闻言抚须微笑。

  吕林又对蔡邕一揖:“蔡师风岸,山高水长!”蔡邕也会心而笑。

  “祢衡正平,辞赋有章......”吕林真把祢衡修改后的自推广告语给说了出来,为其扬名当作让其代笔的补偿。末了,忽然一顿,冲吕布一揖,铿锵有力道:“家父名讳,忠义无双!”因为大庭广众之下,在场又多是讲伦理道统的士人,吕林不得不避讳吕布的名字,而众人也领会,自动将其转换为“吕布奉先”!吕布也心领神会:我儿这是要为我扬名啊!

  蔡邕搁笔,拍手大赞:“妙妙妙,真是绝妙!!”

  按常理,为人师者,应该替弟子谦逊才是,然则蔡邕实在是忍不住内心的激动!

  众人都觉得有些太过了。只有深知蔡邕品性的卢植细细打量他所书文字,忽然目光一亮。

  吕林倒是谦虚道:“老师太过抬爱了!”

  “哪里是抬爱!”这回开口的竟是卢植,两大宗师一并抬举,直令众人一懵!卢植将众人神情收在眼底,道:“伯喈说‘绝妙’已经是再谦虚不过了,依老夫之见,称之为千古奇文也不为过!诸君是否不以为然?且仔细观摩,须明察到秋毫之末,才能洞悉其精妙之处!”

  众人见卢植说得煞有介事,便都围着铺成丈许长的字帖观摩起来。

  惊呼声乍起:“千字之文,竟无一字重复!”开口的却是浑身颤抖着的王粲,他记忆力太好,早将千字文背了下来,故而能迅速发现其精妙之处!

  经他一提,众人才恍然大悟,纷纷赞叹!

  “世间竟有如此奇文!”

  “是啊,蒙童只学此一文,便能识得千字,还能学得天文地理诸般知识,正如卢公所说,当真是千古奇文!”

  “名师出高徒,古人诚不欺我也!大宗师这位弟子,凭此文便可留名青史,流芳百世......真是甘罗再世啊!”

  “依我之见,甘罗还比不上他,毕竟,甘罗只利在于秦,他却利在千秋!”

  “有徒如此,大宗师的藏书应该传给他才是,何必传给外人呢......”

  ......

  然则对于这些称赞,吕林却有些不满,因为虽然文章以“吕布奉先,忠义无双”为结尾,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从而增加对吕布“忠义”之名的认可度,但系统显示士族阶级认可度才增加1%。一看到这吕林就忍不住在内心吐槽:你们都不知道未成人的收益什么的都应该交父母保管么,称赞什么的都给我老爹才对啊......也罢,咱还有后招,你们士族不贡献认可度,咱就找别的阶层来贡献!

  比之吕林此刻的光芒万丈,王粲越发地瑟缩,面如死灰,心中有一阵莫名的悲哀,这种悲哀叫做——既生粲,何生林!

  真想灰溜溜地溜走,然则王谦却按搭上他的肩,低声道:“做不成日月,就做星辰,做不成星辰,就做萤火,你始终都是为父眼里最耀眼的存在!”

  王粲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

  对于吕林的奇才,感受最深的除却蔡邕父女,紧接的便是卫觊,因为他知道一些外人不知的内情。通过与卫仲道以及卫兹了解到,吕林是偶然与他们相识,也未提及蔡邕收徒之事,便真是蔡邕爱才而收徒,到现在还不到一月,又分隔两地无法传道授业,所以吕林的才学并不是蔡邕教出来的。如此便越显得吕林乃不世出之奇才。就算不看他跟蔡邕的关系,这种奇才卫觊也有意交好。再者,卫兹曾想拿吕林逼迫匈奴,虽然没有成事,但毕竟生了芥蒂。卫觊有意捐弃前嫌,心思一动,便有了示好的法子。

  当下建议道:“如此奇文,当在太学立碑,供万千学子观瞻学习。如此一来,与伯父《六经碑》同列,经文两碑,师徒并立,当成千古佳话!”

  众人纷纷称善,蔡邕也是目光一亮,问吕林:“徒儿,你意下如何?”

  然则吕林却语出惊人:“请恕弟子不敢苟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