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忠义吕布养成志 第【025】章 卢植王允

《忠义吕布养成志》第【025】章 卢植王允

作者:留双顾 字数:2621 书籍:忠义吕布养成志

  刘辩慌道:“是什么人?”

  吕林隐约见来人身着文官服饰,却手持长戈,暗思:想必又是寻找皇帝的忠臣义士。

  当即道:“陛下与殿下与好生呆在车中,我问他一问,倘若是忠臣义士,再令他拜见陛下!”

  然后放下车帘,高声问道:“前方来的,是朝中哪位大员?”

  来人道:“老夫尚书卢植!”

  竟然是他!吕林心中对卢植评价极高,要知道,这一位可是文能称大儒,武能平黄巾的人物,又教出刘备公孙瓒两个一方豪杰,可谓全才!可惜不遇明主......

  在吕林暗自感慨之际,卢植可近前来问道:“少年人为何唤老夫?咦,你与我伯喈兄是什么关系?”

  有此一问,却是卢植忽然看到马车帘上飞白体的“蔡”字,认出是蔡邕亲笔,这车定是蔡家所有。

  经此一问,吕林忽然想到自己的身份问题:我在皇帝面前说是吕布之子是为了给他刷存在感,但在卢植面前这般说便没意义了,只与一般草民无异,这样的身份,对方会放心我在皇帝身边吗?便是卢植通情达理,可要是再遇上别的官员呢?若是没能跟皇帝攀好关系,借不了他的势,那跟吕布缔结父子关系便没那么容易了......不行,我得先借借蔡邕的势,反正他连柯亭笛都送我了,区区薄名又岂会计较,日后再报答他便是了......听语气卢植跟蔡邕关系不错,嗯,依他们的品行,理所当然会惺惺相惜......先跟蔡邕攀关系,自然跟卢植扯上关系,有他照拂诸事方便......只是,我要跟蔡邕攀什么关系好呢?

  还未说话,卢植已是兴奋道:“莫非是伯喈兄新收的弟子?”

  这枕头送的......吕林心下一喜,跳下车来,顺水推舟道:“正是恩师弟子!此番进京,恩师还特意交待,若遇卢公,当执弟子之礼!吕林拜见卢公!”言罢一揖到底。

  卢植抚须微笑:“与伯喈一别经年,如今偶遇他的传人,当真可喜!”然后却是一叹:“只是老夫还有要事在身,不能与贤侄多言......”

  吕林接话道:“卢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如今这般境况,想来是在寻皇上及陈留王吧?”

  卢植惊喜道:“贤侄可是知道下落?”

  吕林侧身扬手道:“正在车上!”

  卢植忙拜倒朝见:“老臣卢植护驾来迟,请皇上恕罪!”

  “卢卿平身!”刘辩这一回倒是不忤,倒不是因为卢植的声望,而是因为尚书是近臣,平日接触较多,是老熟人。又问了太后安危,卢植将自己救下太后之事一说,刘辩心安不少,又觉卢植越发亲近。

  然后继续赶路。吕林请卢植上车,卢植却坚持侍行左右。吕林无奈,却越发佩服他的人品。又述说了遇见皇帝的经过,令卢植好一阵唏嘘。至于私事,卢植公心甚重,自然不会提起,吕林怕出破绽,更不会说,一时无话。

  ......

  却说闵贡回城,半路遇见了上司王允,告知了皇帝位置,王允则让他去知会袁绍,又令随行之人去知会百官,自己则只身前去迎驾。

  袁绍得了消息,暗想:此番铲除宦官,我袁本初当属第一功,然而毕竟连累皇上被裹胁,真追究赶来,我的罪责也是不小。若我领我袁氏一系官员前往迎驾,有他们相帮,我便能将罪责推到大将军身上,而功劳则由我来领......

  打定了主意,便让叔父袁隗帮忙召集官员。

  ......

  行了一阵,又见炬火摇曳。

  卢植高声问:“前方是哪一位?”

  便听得回应:“卢公,是王某!皇上可在此处?”

  卢植道:“王公,皇上与陈留王正在此处!”

  然后冲刘辩道:“陛下,是河南尹王子师!”

  王允来了?吕林心道:这位可是董卓的克星之一,若真遇见董卓,倒是有个强力炮灰了!

  刚才王允一听到卢植的声音,心道:卢子干来寻陛下,既然回城,必定是寻着陛下了,可惜我错过了头功!

  得到肯定回答后,忙上前朝拜,说了一堆表忠心的话,末了,见吕林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便请命道:“臣请为陛下驾车!”

  吕林心里一抽:这老货专会挑姓吕的打主意么!真当你官字两个口,嘴炮无敌是吧,我吕字也是两个口,就跟你怼!

  当下道:“敢问王公,离洛阳城还有几尺?”

  王允不满道:“无知小儿,问地方远近,只有讲里数,哪有讲尺的!”

  吕林嘲讽道:“原来王公还知道‘礼数’!既然知道礼数,要驾车,怎么不先问我这车主?”

  王允当即大怒:“你是哪里来的竖子,竟敢羞辱老夫?在陛下面前,岂有你做主的份,你又何德何能可为陛下驾车!”

  一旁卢植道:“王公,这是蔡伯喈的弟子!”然而,卢植此时心里却有些疑惑了:伯喈兄温润如玉,怎么这个弟子却性烈如火?

  王允眉头一皱,倒不是忌讳蔡邕,事实上,作为实干派的他根本看不起蔡邕这种书面派,觉得蔡邕只适合写写歌功颂德的文章,真要经世治国,却是百无一用。心道:便是蔡邕在此,也不敢这种与我说话,你个乳臭未干的竖子安敢如此!

  冷哼一声道:“蔡伯喈流落边鄙蛮夷之地,没想到晚节不保,收了你这么个不肖之徒,王允真为他不值!”

  这话连卢植都不爱听了,但却不能说什么,毕竟,老师的尊严应该由学生去维护!

  只听得吕林冷笑道:“家师虽然流浪江湖,便是遭人刺杀,也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不像有些人,害怕宦官睚眦必报,便变换了姓名,四处躲藏!枉费郭林宗还说他‘一日千里,王佐之才’,我看是‘一日遁千里,亡命之才’!”

  卢植虽然不认同如此激烈话锋,但也不得不惊叹吕林的见识与少年意气,暗道:有徒如此,我那伯喈兄这老实人才不会受人欺负,当浮一大白!

  王允又羞又怒!他是个务实之人,当初得罪宦官被构陷入狱,同僚劝他饮毒酒自尽以保清白,被他断然拒绝,后经数次营救才最终出狱,但知宦官不肯放过自己,便改名换姓,四处辗转。虽然这是识时务之举,但终究是怯懦了!

  “竖子鼠目寸光,岂知我王允是为了江山社稷,故而留此有用之身,好报效陛下!”王允吹胡子瞪眼,怒指吕林道:“你目无尊长,今日我王允便替你老师教训教训你!”他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自幼习骑射,弓马娴熟,当初讨伐黄巾他跟卢植一样,也是亲自领兵作战。

  吕林也不忤,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怕你不成!”然后捊起袖子准备跟他干,心里在说:我这怒怼漂亮未婚妻的金句用在你个糟老头子身上,真是便宜你了,要是来个大黑铁尺,我分分钟教你做人。

  卢植忙来说和:“王公,圣驾在此,还请三思!”然后以长辈的口吻教训吕林:“小林,王公是当世俊杰,令师尚且十分敬重,你怎可无礼!”

  王允赶紧向皇帝请罪!他可不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而是跟吕林一样,为了刷存在感,他是河南尹,不像卢植这样的近臣经常能与皇帝私下见面,而且从方才到现在,皇帝连掀起车帘见他一面都不愿意。这要是在皇帝心里没有存在感,还算哪门子的“王佐之才”!所以,才自降身份跟一个小子撕起来,并多次提及自己姓名,想来,多多少少能给皇帝留下印象吧!

  刘辩早听得不耐烦,不过也没有怪罪,只是让刘协传个话,叫吕林讲些趣事解解乏!

  王允跟卢植一样,侍行左右,闻言看了看吕林,心说:你小子不是挺了解我么,若要讲趣事,可以说我啊,坏话我也不介意!

  说实话,吕林真不愿跟王允为敌!毕竟王允这人胸有城府老谋深算,能隐忍能牺牲,敢想敢干,是个难缠的对手。但因想到历史上是他整死了蔡邕,身为蔡邕“弟子”,自由要替他出口气。蔡邕不过是因为为董卓之死叹了口气,便被王允下了死狱,即便百官求情,蔡邕哀求砍去双足,留下双手纂写史书也是无用!当然了,这只是王允杀他的借口,真正的原因却是如若蔡邕不死,史书的编纂必然由他来完成。而王允谋划那么久,付出那么多的才立下诛杀董卓这种泼天大功,最后却要被蔡邕一只笔来评是非功过,这就好比后世需要到某些事业单位办事,交了很多钱付出很多努力,最后别人一个印章就能将自己全盘否定,这让王允无法接受,只能杀掉有可能美化董卓并弱化自己功劳的蔡邕,毕竟写史的人从来没有公正可言,譬如司马迁,不就因为李陵之事,而极力赞扬李广却贬低卫青么。

  既然已经出了气,只要对方不再招惹自己,吕林自然也不会说他坏话!要说坏话,自然是说命中注定的敌人----董卓!

  于是吕林又开始胡编乱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