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崛起军工 第五百零九章 核心技术(下)

《崛起军工》第五百零九章 核心技术(下)

作者:安溪柚 字数:0 书籍:崛起军工

  乌斯季诺夫不能不为之惊讶,刚才的对话虽然说得云山雾绕,但乌斯季诺夫却听得明白,什么哪里的被压迫民族需要解放,我们的全局就在哪里,可说白了,就是想要对越南给予更大的支持。

  对此乌斯季诺夫并不意外,毕竟中国与越南一衣带水,帮助北越的红色政权抵抗法国的殖民占领,对中国稳定西南大后方有着极大的战略意义。

  正因为如此,早在1950年,中国大陆刚刚获得解放的当口,中国高层便应北越的请求,派出了一个高级军事顾问团协助经验欠缺的北越游击队抗击势如破竹的法军攻势。

  然而还没等中国军事顾问团训练下的北越军队有所作为,北方的朝鲜便突然燃起战火,原本用于统一和稳定西南的庞大物资,不得已之下只能迅速北调,如此一来,北越只能暂时采取守势。

  就这样一晃就是两年,朝鲜战事依然激战正酣,而负责主要供给朝鲜军备物资的白云厂却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越南,这其中说明什么,以乌斯季诺夫的机敏哪能猜不到。

  那便是朝鲜战事即将进入尾声,而越南必然会成为中国抵抗西方帝国主义渗透的另一个主战场。

  当然这仅仅是乌斯季诺夫惊叹的原因之一,与之相比最让他难以置信的是中方的魄力,竟然希望用最新研制的武器装备去援助越南,为此不惜以核心技术换取苏联的让步与支持。

  中国人想干什么?要把越南当做武器试验场吗?

  乌斯季诺夫猜得还真没错,柏毅还真就想把越南当成新式武器的试验场,别人不知道,但作为穿越者的柏毅却清楚,未来二十年的时间里,越南的战事将愈发的激烈,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竞相将本国的先进武器投入到战场,从而对两国武器装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美军的作战飞机的设计思想转变,起初作为经典二代机的F—4在设计时受到高空高速和导弹万能论的影响,因此F—4在气动布局、整体结构以及武备选择上无不是遵循这两个思想。

  以至于连最基本的航炮都没装,因为在设计者看来,装备“响尾蛇”空空导弹的F—4根本就不需要航炮这样的原始武器。

  结果在与北越的空战中,F—4的飞行员这才愕然的发现,被军火商捧上天的“响尾蛇”空空导弹根本就不成熟,北约的米格—21只需做几个大过载机动动作,就能把呆头呆脑的“响尾蛇”空空导弹给甩开。

  而此时如果F—4上又航炮的话,完全可以上前补刀,可惜的是F—4根本就没有航炮,补刀也就无从说起,最后只能被转弯半径更小的米格—21咬尾,击落!

  痛定思痛的美军最终从越南战场上的惨烈教训中总结出“飞行优化理论”,建立了完善的数学模型,并最终应用到第三代战机F—15和F—16身上,至此才奠定了美军后冷战时代绝对的空中霸权。

  柏毅并没有美军称霸世界的野心,但却是的的确确想证明自己武器的真实能力,说起来柏毅也挺有些无奈。

  自从苏联方面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军事工业和技术以来,工业界和军方使用成熟可靠的苏式装备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

  尽管以军备首长、102首长等高层首长们依旧极力主张自主研发,但面对中苏友好的大方针,以及朝鲜战场上苏式装备的优异表现,不少领导还是倾向于使用苏式装备。

  双方讨论了很久却始终僵持不下,最终只能由高层派出调研组,重点走访包括白云厂在内的全国十几家重点军工厂,最后得出的结论很让人沮丧。

  那便是仅凭这几个厂的能力,连部队最基本的枪械换装都达不到,就更别说技术要求更高的重型装备了。

  基于此,调研组得出结论,那便是建议部队采用技术成熟且生产数量更有保障的苏式装备,从而完成全国部队初步制式化的跃进。

  此结果一出,军备首长、102首长只能陷入沉默,最终只能含泪将柏毅申报上来的6.5mm中间威力弹深度改型、50式自动步枪系列化改进项目、通用机枪项目以及轻型火炮项目等一大批与苏式装备有重叠的装备研发项目砍掉,以便将省下来的资金用于苏式装备的采购和仿制当中去。

  而这也是为什么柏毅所主持的几个武器装备项目会被一砍再砍的主要原因。

  如此不利的局面,柏毅不是没想过破解之道,然而面对内有列宾的掣肘,外有苏制武器的无孔不入。

  单靠喊喊自主研发的响亮口号很难打破当下的困境,只有拿出过硬的东西,并且在实战中取得不俗的成绩,才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然而在朝鲜战争即将进入尾声,哪里还能有中国武器展示的舞台?

  于是柏毅只能将目光南移,最终落在那个名叫越南的地方。

  既然有了目标那便立即行动,柏毅可不是拖泥带水的人,所以他先抛出熔模铸造工艺,换取了所需的精锻机,而后在耗尽心力改精锻机为冷锻机,为的便是用这项核心技术,换取苏联方面对白云厂供给越南新式武器方面的让步。

  乌斯季诺夫并不知道柏毅心里的想法,即便是知道,估计也会一笑了之,用核心技术换取苏联对中国援助越南新式武器的支持,在乌斯季诺夫眼里根本就不是条件!

  一句无关紧要的承诺,换来的却是提升苏军实力的关键设备,如果这也算条件的话,乌斯季诺夫不介意多答应十个八个的。

  于是接下来的谈判也就异常的顺利,中方除了提出增加苏方的军工技术援助以及保留冷锻机伺服系统制造这两项要求外,再也没提任何过分的要求。

  乌斯季诺夫对中方的条件真的是很满意,加大最中国的军工技术援助本来就是苏联的既定方针,不然又如何让中国成为苏联的下游配套?至于所谓的伺服系统归中国制造,也没有超出乌斯季诺夫的底线,要知道他这次过来,就是做好割肉准备的,如今肉没被割,反倒是自己得了天大的好处,哪还有不答应的道理?

  正因为如此,乌斯季诺夫比中方签约的态度还要积极,生怕中国回过味来反悔,于是谈判刚达成初步意向,便急吼吼的签了回国。

  看着绘有红色五角星的苏联飞机腾空而起,军备首长微微偏过头,看着长长舒了口气的柏毅,神色肃然的冷哼一声:“你看看你折腾的,现在满意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