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崛起军工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切从无坐力火炮开始(二合一)

《崛起军工》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切从无坐力火炮开始(二合一)

作者:安溪柚 字数:0 书籍:崛起军工

  如果是一般人也就罢了,武云哲也不可能被气的痼疾复发,可偏偏却是握有苏联援建项目规划和具体实施的亚克托耶夫,毫不夸张的说简直就是泰山压顶般的存在,就算是总后首长,乃至更高一级的领导干部都要对亚克托耶夫忍让三分,就更别说是武云哲了。

  正因为如此,亚克托耶夫的意见真的很有可能变成终审判决,对此武云哲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但也没有丝毫办法,毕竟苏联援建项目能够令中国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工业化,由此敞开怀抱,接纳苏式标准和思想是必然的选着。

  特别是在军事工业领域,只能制造某些低级产品的中国,根本没办法同世界两级之一的苏联相比较,因此虚心学习还是主要的大方向,为此放弃某些自主的独到见解,换取整体能力的提升并并不是不能接受的额理由。

  与亚克托耶夫激辩的那一刻,武云哲便想通这个道理,不过想通归想通,他却没有做出分毫让步,原因无他,只因为心中难以言喻的不甘,在中国的土地上若是连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都无法贯彻,只能听凭苏联人摆布,那他们这些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成立新中国干嘛?干脆一直留在丧权辱国的旧政权好了。

  更何况,自打他进入军工体系的那天起,武云哲便励志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军工发展道路,为了这个理想武云哲一直学习,不断努力,将实事求是四个字贯彻始终,正因为如此在不同时期,武云哲都能创造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迹。

  最典型的便是中原战场的上“没良心炮”,那还是在解放战争初期,他还是华野军工局的局长时,针对敌强我弱,部队缺乏重火力支援武器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华野军工局炸药包产量的提升情况,提出一种利用汽油桶填装发射药,抛射大威力炸药包的研发方案。

  一经试制立即得到部队的好评,从而迅速批量装备部队,成为当时我军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因为其抛射当量大,爆炸威力强,往往能将方圆20米左右的敌军一举震死,作战效能很是强大,因此被敌军成为“没良心炮”。

  而华野、中野,正是靠着这种简单实用的“土”装备,抗过了敌人全面进攻,打断了来势汹汹的重点进攻,直至淮海战役,依然是我军一线部队不可多得的“重火力”,为我军取得最后的胜利,做出非凡的贡献。

  如“没良心”炮这般的负荷实际情况的武器装备还有很多,无不是武云哲武器装备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艰苦的战争年代便是如此,条件更好的当下,武云哲自然是要把这种思想更好的贯彻下去,却没想到,刚萌发一个雏形,还没来得及实施,便被亚克托耶夫硬生生给拦住,如何不让武云哲气恼?

  “有矛盾,可以坐下来好好的谈一谈,认真的弥合分歧,达成共识,可我们那位苏联同志到好,一上来就说我们是虚无主义,要是在苏联必须去劳改营反省,至于我们真正要做什么他们都根本没了解……虚无主义,劳改营……哼,真是好大的口气!”

  总后首长明显也是被气到了,要知道在这个年代被扣上虚无主义的帽子,那是很严重的,弄不好整个人这辈子就这么废了,更何况说这话的还是亚克托耶夫,一个能够直接面见中国高层,并可随时沟通莫斯科大佬的存在,再加上某些复杂的利益纠葛,真要是压下来,哪怕是总后首长也扛不住。

  对此武云哲可谓是心知肚明,于是他示意林波自己没大碍后,便深深的叹了口气:“首长,实在不行,咱们的计划就缓一缓,先全力保证苏联援助的落实,至于咱们的计划,只要咱们人还在,就不怕将来推进不了!”

  “这个亚克托耶夫,简直……唉……”

  武云哲话音刚落,总后首长眉头便腾的一下立起来,一股难以言说的怒火差点从一双锐利的眼眸中喷出来,搭在办公桌上的拳头更是捏得嘎嘣响,然而随着一声无奈的叹息,都只能再次压制在心底,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哪怕是跟自己的盟友,都没有谈条件的资格,这样的耻辱比在战场上打一场败仗还让人心痛,可却也没办法,为了国家快速实现工业化这个既定目标,这般心痛也要咽进肚子里去。

  于是总后首长闭上了眼睛,在粗重的呼吸间,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岁,至于武云哲更是神色悲凉,不过他还是强打精神,温和的看了看甚是关切的林波,又对柏毅报以和蔼的微笑,歉意的说道:“这一次,让你们白跑一趟了,等回去后,你们也抓紧时间,尽快适应苏联工业标准,至于之前给你们的计划,就当废纸扔了吧!”

  “若是苏联的武器装备都能具备很强的实战能力也就罢了,如果达不到,也要压着咱们不能造,哪有这个道理?枪不行也就算了,连无坐力火炮也是烂到家,怎么就不能咱们自己造?简直就是跋扈!”

  就在总后首长闭目不语,武云哲主任沮丧的下着逐客令之时,一句有些不屑,又似乎带着那么一点自信的话音便在办公室内飘然响起,总后首长顿时睁开双目,心力憔悴的武云哲也瞬间来了精神,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似乎在对方的眼中发现那丝别样的异彩,最后还是总后首长眼疾手快,率先叫住柏毅:“小柏,你刚才说什么无坐力火炮,是什么情况?”

  “没什么情况,就是苏联的无坐力火炮很差劲,别说是跟美国和欧洲同类产品比了,就算咱们民国时期仿制的57mm无坐力火炮,都能甩去苏联同类装备八条大街,要知道苏联人对无坐力火炮。

  特别是用于步兵伴随支援火力的无坐力火炮根本没多大兴趣,以至于他们的47mm无坐力炮简直就是一堆废铁,根本毫无用处,既然如此,那咱们为什么就不能按照规划先把无坐力炮做出来?”

  柏毅一番话说得可谓是理直气壮,到是一旁的武云哲听出些门道,赶紧追问道:“小柏,你知道苏联无坐力火炮情况?”

  柏毅肯定的点点头:“当年跟随苏军反攻时,用过几次他们47mm无坐力火炮,就是根原始的粗钢管,不但重量偏大,射程短,威力也不足,无论是用于反装甲还是打防御工事,效能都不是很好,再加上配备的人员也有五六个,比之85mm反坦克炮也没差多少,可在威力上85mm反坦克炮差了很多。

  因此苏军一线部队很快便将这款装备扔到垃圾堆,全面换装性能更出众的85mm反坦克炮,至于后来听说苏联也在研制新的无坐力火炮,可还没等论证便被叫停了,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你确定?”武云哲虽然知道柏毅参加过的苏军,但具体情况却并不知情,是以听这么一说,便狐疑的问道,而柏毅的回答却坚定而直接:“我在苏军时干的就是炮兵,除了那种超大口径的巨炮没玩过,其他苏军各类火炮都碰过,所以我敢保证。”

  这话柏毅可没吹牛,抛开这副身体的确服役于苏军炮兵部队,操作过各类型火炮不谈;但就其超越这个时代的超前意识便可让柏毅自信满满,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尽管苏联是世界上第一款实用性无坐力火炮的研发国。

  可苏联却对无坐力火炮这类武器装备并不感兴趣,原因无他,因为苏联人觉得这款装备实在有些鸡肋,近距离反坦克作战它不如RPG机动灵活,远距离也比不上专用反坦克炮的超强威力。

  至于在中远距离上,也不如支援步兵的坦克所搭载的坦克炮来的简单直接,因此在第一款47mm无坐力火炮研制成功后,苏联便逐渐停滞了这类武器的发展,反观美国等西方国家,却一直将无坐力火炮当做反坦克武器的有力补充,配发在营以及的步兵分队中,用于反坦克和碉堡破袭作战。

  因此欧美在这方面的投入较之苏联要强的多得多,特别是美国,自从四十年开始,便在无坐力火炮方面完全领先苏联,特别是其体系化、系列化的无坐力火炮装备,更是苏联做无法比拟的。

  总后首长和武云哲自然不清楚这其中的内情,不过就算他们知道估计此刻也不会太过在意,因为他们早已被“苏联无坐力火炮性能落后于美制无坐力火炮”这句话惊得目瞪口呆,要知道这次苏联以有偿贷款的形式所提供的武器装备中就包含了苏联47mm无坐力火炮。

  这是中国方面特别要求的,毕竟在使用过民国仿制的美制M18式57mm无坐力火炮后,我军便对这种简单实用,机动灵活的步兵伴随支援武器青睐非常,在得知苏联也有同类型装备后便提出相关援助要求。

  苏联不但答应下来,而且还把胸脯拍得咚咚响,直言他们的47mm无坐力火炮绝对强出帝国主义同类型装备八条大街,并且还向中国提供大量测验和实战数据,相关战斗照片,甚至还有益将全套技术资料提供给中国,以便中国能够仿制生产。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各方面都纯洁的像个初哥,特别是在军火贸易方面,简直连半点经验都没有,结果被苏联眼花缭乱的图片、数据还有技术资料这么一搞,便稀里糊涂的答应下来先引进一批看看。

  而苏联装备至今还没有完全到位,是以中国方面到现在还不知道苏联47mm无坐力火炮性能究竟如何,正因为如此,当总后首长和武云哲听了柏毅的话后,顿时便傻了眼,因为他们万万没想到,苏联竟然将一款性能落后到极点的装备提供给中国。

  这让两人在震惊之余也不免为止愤怒,只觉得苏联

  虽然这样研制出的武器装备简单,后勤压力大减,对军队素质要求不高,战斗力生成迅速,性价比可谓高到离谱,看上去是各国梦寐以求的武器装备研发思想。可当深入使用之后方才发现,这种性价比只是表面现象,实际情况其消费比较之于精密的西方装备并没差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高出不少。

  就已苏联最经典BMP—1步兵战车为例,这款被定性为“炮灰”的装甲战斗车辆,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很简单,价格更是低廉,然而在这些种种好处的背后,却是发动机大修间隔时间极为短暂、行驶油耗居高不下、人机功效差到离谱、战场抢修聊胜于无,其结果就是后续的持续投入更高不说,战斗力也无法得到基本的巩固和维持,以至于到后期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正因为如此,武云哲能在这个时代提出这样的武器装备发展思想可以说是极有远见的,当然风险也是必不可免的,首当其冲的便是与苏联既有的装备研发思路有着极大的冲突,如果没猜错的话,先前亚克托耶夫之所以暴跳如雷,多半也是因为武器装备研发思路中的严重分歧。

  柏毅猜测的没错,亚克托耶夫对于中国自主研发的单项武器还能够批判的接受,但对苏系范畴的武器装备发展体系却决计无法容忍,因为这不单单是挑战的权威地位,更是对成熟的苏联装备发展体系的撼动。

  作为一位苏联著名的军工专家,苏系装备思想体系的奠基人,亚克托耶夫绝对不会允许有着这样的事情发生,而总后首长和武云哲却是极其注重实效的人,合适就用,不合适就更改,绝不会多说一句废话,如是便同亚克托耶夫等一众苏联专家对立起来,直至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

  柏毅猜测的没错,亚克托耶夫对于中国自主研发的单项武器还能够批判的接受,但对苏系范畴的武器装备发展体系却决计无法容忍,因为这不单单是挑战的权威地位,更是对成熟的苏联装备发展体系的撼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