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河复生记 第53章 童工药厂

《长河复生记》第53章 童工药厂

作者:大简 字数:1887 书籍:长河复生记

  孙一还没有习惯象明朝人一样“日落而息”,到了晚上就要给自己找点事做。

  但是孙一已经逐渐开始适应象明朝人一样“日出而作”。

  孙一发现,每天从早起到前晌饭的这一段时间其实效率特别高。

  今天孙一一起床,就去探望孤儿。

  把孤儿集中起来是哈老财的主意。熬硝、熬盐、熬柳素这几件事劳动强度低,重复度高,半大的孩子完全可以承担,这样大人们就可以腾出来做其它的活。

  对此孙一双手赞成。

  他暗地里对这群孤儿寄予很大希望,孙一计划在劳动之余教这些孩子识字算术,并且灌输一些来自后世的知识,也许这些孩子以后就是狼山川的栋梁之材。

  树林子营外不远处的空地上,架着七八口从百姓家里借来的铁锅,铁锅下生着火,蒸腾的水汽中,哈老财和花头柜正领着八九个孩子忙忙碌碌,人影在水汽中时隐时现。

  哈老财是临时负责照顾这群孩子生活和组织生产的,花头柜则是一大早跑来催促“水杨丹”产量的。

  花头柜跟在哈老财屁股,一个劲儿地抱怨,

  “老哈,你就再多风出一口锅熬柳树皮,行不行?额给力德尔爷舌下了大话,臧俩仍识这么多娘,你可得帮额!”

  这七八口锅中,只有两口在熬柳素,两口在熬硝,剩下的全部都在熬盐。

  哈老财头摇的象拨浪鼓,“不行不行。两口锅已经最多了,药丸子又不能当饭吃。这些个锅赶着前晌饭还得还给乡党们,多熬一斤贾肥,趁着庄稼正在拔节,撒到地里秋后就多打十五斤粮。这里头哪头轻哪头重,你这么大年纪还分不明白不成?”

  花头柜吃了瘪,嘴里仍在嘟嘟囔囔,“那你能不能把柳素的扬色还弄成原先那种好看的,红彤彤的,那种扬色卖相才好。”

  哈老财停了脚,扭身对花头柜正色直言道:“滑头鬼!这是药!柳素颜色浅了是因为脏东西都炼出去了,药性更好了。”

  花头柜有些急了,“哈老财,你舌的好听,你把这当药,额告诉你,你这奏是野药!你的野药能不能卖出去,凭的只有额一张嘴,卖相不好,你叫额咋个给你的野药舌好话!”

  哈老财也不干了,“这不是野药!这是正经八百的药!你看看,水杨丹是给人吃的药!钾肥是给庄稼上的药!硝是给三眼铳使的药!我这里就是个药铺子!啥叫药铺子,你知道不知道?——人命关天,品位虽贵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不敢省人工!你知道不知道?”

  水汽中孙一接过哈老财的话茬,“说得好!别看咱就这几口锅,可这就是个药厂!”

  哈老财、花头柜连忙给从水汽中浮现出来的孙一作了个揖,二位异口同声:“爷吃了吗?”

  孙一一怔,反应出来他们其实只是在打招呼,于是所答非所问:“二位早。”

  哈老财和花头柜也非常自然地忘记了他们的问话。

  孙一对哈老财和花头柜道:“不过花头柜说的也有道理,我们那里讲好酒也怕巷子深。东西再好没人知道也不行。依我看,咱这第一批水杨丹就不要卖了,全白送出去,就当是做广告,呃……不,我的意思是说就当是赔本赚吆喝,你们看怎么样?”

  花头柜立刻眉开眼笑,“这样好,这样好!白给的东西谁还能不要,只要他吃过了第一回,第二回额奏能让他痛痛快快地掏莹子买。”

  哈老财心里盘算了一下,狼山川的水杨丹不摊本钱,按说就不会赔本,只会赚吆喝。不过狼山川的问题是白捡的含水石原料却储存的不多,要是爷都白送了,派人去拾含水石其实就是本钱。

  哈老财对花头柜道:“是这样,白送赚吆喝可以,但是商队不能专门去白送。你得顺道到盐湖去一趟,多弄些含水石、石膏石、还有盐回来。”

  花头柜眼珠子一转,道:“莫问题!我商队去的时候白送水杨丹,就梗他们舌好,要是还想要,就等额们回来的时候拿含水石和盐来换,那些游牧人自己就会去盐湖替额们挖,省得额们绕路去挖一路背着怪沉的。”

  孙一暗赞,这两个人一个比一个精。

  哈老财知道力德尔爷来的目的主要是想看看孩子们,就向孙一介绍。

  这群孩子一共有九名,都是流浪在铁木营里的孤儿,平时饥一顿饱一顿的没人照看。

  昨晚王二牛派人已经给孩子们集中搭了几个窝棚,还专门熬了一顿米汤。不敢叫一下子吃多了,怕撑坏了孩子们的肚子。

  因为无论是硝、柳素、还是贾肥,营里都等着要,所以天一亮孩子们就开始干活了。

  哈老财在一旁介绍,孙一就观察这些忙忙碌碌的孩子,一眼就得出结论:孩子们长期营养不良。

  九个孩子中年纪在十来岁的有七个,另外两个也就七八九岁的样子。

  这要是放在后世,百分百的非法童工。

  哈老财指着正在熬柳素的两个小孩子对孙一介绍,“这两个年纪太小,但是非要跟着来,我就给他们安排了些轻省活。”

  孙一走近看上去最小的一个,开口问道:“你多大了?”

  这孩子瘦的皮包骨头,浑身上下就一个大脑袋和一双大眼睛。

  孩子怯生生地回答,“八岁。”

  孩子马上又接着说,“我能干活,我吃的可少了。”

  孙一问道,

  “你叫什么?”

  “我叫石榴。”

  “你父母呢?”

  孩子摇摇头。

  不知道是孩子的父母故去了,还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

  哈老财道:“这孩子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混在营里了。他要是今天不说,都没人知道他叫石榴。”

  石榴眼泪下来了,“力德尔爷,求求你留下我吧,我保证不多吃饭。”

  孙一的心,象是被一支针狠狠地扎了一下缩成一团,

  “留下,都留下。”

  在后世雇佣童工是剥削,在崇祯五年,铁木营里的童工是救济。

  孙一望向其他的孩子,孩子们一个个脏得都看不出肤色,忽闪着眼睛在水汽中冲着孙一这边张望。

  孙一转身对哈老财言道:“哈总,难为你当这个家了。前晌饭的时候,先安排孩子们到水塘洗个澡吧。以后尽量给孩子们吃好一点,休息好一点,如果有时间,你先教教孩子们算术,等我闲下来,我教他们识字。”

  哈老财叹口气答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