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宫知道了 (一百三十七)母子争吵

《本宫知道了》(一百三十七)母子争吵

作者:愚只 字数:4612 书籍:本宫知道了

  不出三日,这宫里边便传出了陛下要南巡的消息,自是人人沸腾,省亲的热潮都还没过去呢,又要南巡,说是为了鼓舞春闱学子,这一去就是月余,她们不管这一去月余朝廷谁来管理,只想着要去这么多天,陛下跟前总不能一个女人都不带吧?既然要带,那究竟会是谁?

  于是乎人人都卯足了劲儿,要想争取那个陪着陛下南下的名额。

  而这次本就去了省亲的几个人,自然更是不甘落后。

  庶六品的张嫔张南光、正七品的汤婕妤汤盈盈,从七品的周容华周衡芳、正八品的别贵人别敏都尽在此列,她们因着位分的原因,也都属于省亲不过一日,第二日清晨便转回的。

  不过这转回也有不同。

  自然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汤盈盈本是正七品的婕妤,可因为自己的父亲不过是从五品的鸿胪寺少卿,往日里因着师从吏部尚书,也算是他的得意弟子了,汤泽来仕途顺当,连带着汤盈盈从小也是在阿谀奉承中度过,这入了宫,刚开始还不显,她憋着一股劲,等到自己得了宠,往日里那得意劲儿自然也就冒出来了,可跟着自己抬起来的还有张南光周衡芳那几人,大家自然都要别一别苗头。

  这次省亲,自己是正七品的婕妤,出宫虽说不早,但也不晚,到家之后,自然有无数的人吹捧,汤盈盈整个人都飘飘然,但同时,自然也忘怀不了在宫里跟自己互相比攀的那几人,想到自己的父亲与他们的父亲叔舅一同在朝廷上共事,自然要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上上眼药,即便是不能动手,偶尔给他们添添堵也是不错的。再说了,那几人谁也不是省油的灯,自己和她们在宫里边也快势同水火了,就算父亲不出手,也得警惕点吧?自己的爹又是许伯父的弟子,周衡芳和张南光两人之间的争斗万一牵扯到自己的父亲和爷爷,到时候说不定还会对自己的父亲拉拢拉拢,到时候,那就是她们求自己的时候了。

  汤盈盈心中想的复杂,自然也添油加醋地说了不少,眼见着自己的父亲眉头紧皱,似乎是不想干预,趟这趟浑水,可汤盈盈在家中受宠,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父亲,直说些自己在宫里边输了面子不受宠,自然也会影响到汤家,自然若是汤家在外面不给力,自己在宫里边那拜高踩低的地方,自然更是不好受。汤泽来素来心疼女儿,自己的夫人更是疼爱自己这亲生的闺女,虽说与汤泽来情分淡了,但在他面前落几滴泪,软声说几次,汤泽来也就心软了,自己的女儿,当然是不能受苦,当即叫了门客商议打点,汤夫人也反复叮咛嘱咐了不少,汤盈盈摩拳擦掌,只等回宫好好大干一场。

  可这壮志雄心,还没回得宫呢,就叫人泼了一盆冷水。

  汤泽来宠爱自己的女儿,其他几家的何尝不是。即便不是将最宠爱的女儿送到宫里边,可这都明白,既入了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自然是要好好帮助的。

  尤其是周宽,一听说自己的女儿竟然被张肃行的孙女抢了风头,胡子气得都要快飞上天去了,自己在朝廷里面被张肃行那个老不死的打压,自己的女儿难道也要被他的孙女欺负吗?!还有那个汤家的那个,不就是个正七品的婕妤吗?在外面她老子还要管自己叫一声大人呢!凭什么自己的女儿到了宫里就要对他们家的低三下四,难不成真以为自己是许南江的弟子就不得了了吗?鸿胪寺少卿不知道要几辈子才能升到自己这位置上来呢!得意个什么劲儿,真以为谁都吃他那一套?不给她和她父亲点颜色瞧瞧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犯浑!

  回宫那天,周宽早早地便令自己的爱妾将周衡芳回宫的东西给准备好了,可偏偏就是不发车,他叫了小厮去偏门口守着,张家也在这恩泽巷子里,什么时候张家的马车套上缰绳了,他们再什么时候准备出发。

  周宽憋着一股气,气鼓鼓地在大门后边摆了桌椅等着,等到都日上三竿了,张家都还没有动静,等到自己的小女儿衡芳跑出来哭着求自己,让她回宫,张南光比自己整整高了两个品级,她能等得,自己可不能等,周衡芳哭哭啼啼地吵得自己心烦,挥一挥手,只得让她回了宫,可心中这根刺埋上了就拔不出来了。张肃行那老贼,不是成日里都叫嚣着不能改制春闱吗?听女儿打听到,这几日陛下正是为了此事烦心,为了叫张肃行改口,才那般恩宠他的孙女,自己就不信自己回头便在朝堂上支持陛下的主张,还不能叫陛下高看自己和衡芳一眼?好叫衡芳也压一压张家那孙女,自己倒要看看自己被陛下赏识,自己的女儿在宫里边又能打压他孙女,他还有什么本事对自己吹胡子瞪眼的!

  不就是仗着自己资历老,连陛下都不放在眼里吗?

  张肃行啊张肃行,如今这地界儿已经是年轻人的地界了,难道还想仗着自己三朝元老的身份作威作福?还是早点回家享福吧!

  而汤盈盈比周宽更烦!

  自己好歹是个正七品的婕妤,可就因为没住在从二品大官才能住上的恩泽巷里,自己要天不亮就起床准备,才能赶上正午前到宫门口,等到自己要到御街的时候,派出去的侍从禀报,周家张家动静都没有呢!

  汤盈盈恨得咬牙切齿,一恨自己的母亲早早催促着自己回宫,生怕回去晚了引得太后不快,又恨自己的父亲明明是许南江的大弟子,凭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都半点提拔也无,做了个没甚实权的鸿胪寺少卿,更恨自己势单力薄,这个时候,竟想不起来一个自己回宫可以商量对策的人。

  最最可恨的,便是那张伊,明明就是个正七品翰林院编修的侄女,据说父母不过是两个小商人,可就因为她是庶五品的妙华,竟然午时过了才回得宫,那阵仗,据说是守门的长侍亲自给她开的宫门,点头哈腰做得顺溜,那张伊连马车都没下,直径驶到了中门才停下,不就是个妙华吗?凭什么!

  汤盈盈脸都要气歪了,而周衡芳打听到张南光因此午膳都没有用的消息,心中才好过了一些。

  省亲的几人各有各的思量,最轻松的就是别敏别贵人了。她的舅舅不过是正六品的吏部主事,离张南光和周衡芳家中身份差了好几层,自己的舅舅与他们的亲人同在吏部,职位还比自己舅舅高那么多,自己还该跟他们别苗头吗?张伊叔叔是正七品,可张伊最近风头正劲,哪里又能决出高下?别敏深深叹了口气,自己最要担心的,恐怕不过是张南光和周衡芳,自己这个同为吏部后边的,在她们迟早要发生的争斗中,到底要站在那一方?

  省亲之后,妃嫔里边拉帮结派更是明显,张南光与周衡芳已然对了上来,今天你打我的侍女,明日我杖责你的嬷嬷,拉着前后左右的大小宫妃,各显神通各施所长,好不热闹。

  而南巡的消息放出来,为了争为数不多的陪巡名额,今日,这个贵人的脸上长了痘,据说是饮食上火,可这名宫妃平日里饮食清淡;明日,那个宫妃在自己院子里练舞的时候折了腰,据说是敞亮干净的院子中央不知道怎么就有一小块青苔,她偏偏穿的又是一双方便练舞的平娟软底鞋,最是打滑;后日,又一个宫妃因为饮酒过量过了敏,可偏偏她那日滴酒未沾······

  “荒唐!简直太荒唐了!”

  太后站在寿康宫的大殿上,伸出手指着站在下方的沈湛。

  “简直混账!”

  “母后······”沈湛有些无奈,又有些下不来台。

  “别和哀家说话!”

  太后一挥手,一盏茶从小几上摔了下来,大殿上铺着地毯,倒是没摔得粉碎,可茶水却流得到处都是。

  四周的宫人却一个个噤若寒蝉,别说前去收拾了,大气都不敢出,亲眼见到太后娘娘斥责陛下,如今只担心太后和陛下回过神来自己小命难保,哪里还关注得到一盏茶的命运?

  “你们都退下。”

  “是!”

  沈湛发了话,宫人们都忙不迭地急急地退出去,落雪张了张嘴,想叫太后娘娘保重身体,不要轻易动怒,却被手疾眼快的岳康一把拉住,摇着头扯着也跟着退了出去。

  “母后,方才那么多宫人在呢,您好歹给儿臣留点面子。”

  沈湛也有些无奈,今天本是来找母后商量南巡的事,可不知太后是不是又听到什么风声受了刺激,还是之前御医说的她愈发暴躁的情况又复发了,一来就冲着自己发火,半点解释的机会也不给自己。

  沈湛不自在地扯了扯自己的衣领前襟,“母后,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吗?您儿子我如今好歹也是一国之君,成日里被您这样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从前那个温柔又坚韧的母后去哪儿了?

  太后深吸了一口气,“你还知道你是一国之君,瞧瞧你将你的皇宫变成了什么样?!”

  “后宫不得干政,前朝的那些事儿,哀家不管,可你看看你这后宫。”

  “朕的后宫如何了?”

  沈湛也没好气。

  “如何?乌烟瘴气!”

  “你不是要推行什么春闱新政,提了好些吏部的女儿孙女?这个哀家不拦你,哪个皇帝不这样做?可哀家以为,你是哀家的儿子,知道哀家是怎么走过来的,遇着这种事,总该是有个分寸。”

  “可是你瞧瞧,这才多久,前头省亲的那把火还嫌烧得不够?又出个南巡?你老实告诉哀家,你是真要南巡,还是就放出个风声叫这些妃嫔们相互敌对,渔翁得利?”

  沈湛张了张口,垂着头,“都有。”

  “好,”太后半晌没出声,许久才抬眸笑了笑,“不愧是你父皇的好儿子。”

  “母后,您这话什么意思。”

  沈湛也有些不满了。

  “什么意思?你瞧瞧你做这些一桩桩一件件不和你父皇相似?”

  “朕是为了大历江山!”

  “可哀家看到的,就是你偏宠着那些个小宫妃,叫她们在宫里边为了自己的利益,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相互倾轧,叫宫里面乌烟瘴气!跟你父皇在的时候没什么区别!”

  “母后!朕心里有数!”

  “有数?你可别忘了,再怎么宠,那些也只是妾!”

  沈湛听了半晌,这才听了个明白,“母后是觉得朕亏待了宋弥尔?到这儿来为她抱不平了?”

  “怎么说话的呢?”太后一皱眉,“你才是哀家的儿子,哀家不都是为你考虑。”

  你还记得朕才是你儿子啊!

  沈湛忍了忍,这句戳心的话还是没有说出去,他抬步走到了太后的身边,拍了拍太后的肩,“好了,母后,儿臣有分寸的。她们越是折腾,这计划就越是顺利,母后您是没看见,这些日子,吏部左侍郎和右侍郎针锋相对,许南江又惦记着他儿子年前的那档子事,已经松口不少,眼下吏部松动了,那些个其他位置上的老臣,不在其位也不好直接开这个口,不然这南巡恐怕是遥遥无期。”

  “嗯,”太后点了点头,神情也缓了过来,她这脾气,目下是越来越急,越来越控制不住,可儿子政务繁忙,儿媳是个疼人的,自己又顾着她要管后宫那么一大摊子事,本来年纪又小,于是就都没惊动他们,今日也是气得急了,听得那几个小妃嫔在宫里边无法无天,弥儿那孩子这头还没摁下去,那头的事儿又起来了,也是焦头烂额,自己在宫里想着想着,不知怎么就怪到自己儿子头上去了,若不是他非得将那几个惹是生非地抬起来,也就没这档子事儿了,究竟是为了春闱,还是真要和他父皇一个模样?

  太后想得着急,正巧沈湛来了,劈头盖脸地就问了过去,如今眼下见儿子似乎还是那个儿子,当真是为了政事,心头也定了些,“张家那个老顽固,最是固执,又仗着自己是三朝元老,你父皇在世的时候,也没少受他的气。”

  “是,”沈湛也放缓了声音,“儿臣才想了这个办法来磨一磨,不管怎么说,都是要顾着自己子孙的。就怕他不着急,他一着急,自然就有了破绽,前有破绽,后有自己孙女这个软肋,他也是个人精,有些事情想通了自然也得松口。”

  “张老也是该致仕的年纪了,周家周宽有想法也是应该。”太后又点点头,“所以你南巡是打算,带了周衡芳去?”

  “襄州是张家的地盘,朕打算带着张南光,将周宽逼一逼,倒叫他知道,只要上面有张肃行压着,他,甚至他女儿,就别想出了头!周衡芳如今与柳疏星走得近,叫柳疏星看着也就罢了。”

  太后一愣,想到自家那个侄女,脸色又不好了,可自己儿子无关政事地想宠谁爱谁,自己这个做娘亲自然也不好干预,自己方才问那几句,实则都已经逾矩了,若不是自己从前与湛儿相依为命,恐怕湛儿早就拂袖而去了。

  “罢了,”太后神色一黯,“哀家老了,哀家的湛儿也大了,哀家管不了了,皇帝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总归后宫里,哀家再不济,也能顶顶的。”

  太后一挥手,在宝座上坐了,看上去当真是有几分落寞。

  “好端端的,怎么又感伤起来了,”沈湛连忙上前扶着太后在宝座上坐稳,自己也略一侧身,在旁边的本就因为自己来,而临时摆着的宝座上也坐了下来,“这可不像母后的性格。”沈湛笑着道,抬头见着烛火映衬下,太后明显可见的眼角皱纹和鬓边白发,心中一痛,脸上的笑意却是更深,“儿臣还等着母后为儿臣带小皇子小公主呢,母后您也说了,弥儿年纪小,若是没有您的帮衬,可不叫人欺负了去?”

  太后拍了拍沈湛的手背,“湛儿,母后年纪大了,这心肠啊就比从前软多了,也就见不得那些勾心斗角互相暗害了,方才母后话重了些,你别往心里去。”

  “哪儿能呢。儿臣还能不知道母后?”

  “弥儿是个好孩子,从小跟着哀家,难免就有了感情,你去暗卫处的那些年,哀家时时担惊受怕,又无法与人说起,若不是弥儿时常来宫里边陪哀家,又懂事地什么都不问,日日天真活泼地样子叫哀家宽了心,哀家说不得还能这般康健地熬到今日。那孩子,哀家是真心疼爱,你的皇帝,这宫里边不会永远只有一个女人,可哀家的儿子只有一个,弥儿也只有一个,难免就怕你们啊互相伤害,湛儿,你答应母后,千万莫要如同你父皇那样,做一个叫皇后伤心的皇帝。你要记住,宠妃再大,也是不能越过皇后的。”

  “是,朕知道。”沈湛用力握了握太后的手,“弥儿生性乖巧,朕喜爱还来不及,怎么会去伤害她呢。”

  太后转过头,注视着沈湛的眼睛,也不说话,就那么定定地看着。

  半晌,沈湛垂了眸,“有的时候不得已,两相只能取其轻,但朕保证,定然会护着她平安。”

  太后动了动唇,终只是叹了口气,“江山?美人?永远是英雄梦,也是英雄难过的关啊!你,”

  “算了,陛下心中自有山水沟壑,哀家只愿你一生永不后悔,永无遗憾便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