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钟爱之国 第132章 二娃子,你保证

《钟爱之国》第132章 二娃子,你保证

作者:云往 字数:3091 书籍:钟爱之国

  有电话就是方便,昨天通知了何二流,何二流已经派人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甚至把铺盖罩子都洗来晾干了。

  扔下满红玉整理房子,叶芦伟去了何二流的新家。现在的何二流家,因为把土地全部换到了公路边荒地,总共有十五亩左右,长度达到了丧心病狂的近四百米,宽度则从二十米到五十米不等。叶芦伟看到那壮观的稻草绳围墙,心里在为有关部门默哀。

  何二流现在占的这一边地,是未来龙光镇扩展的唯一方向,因为对面就是山崖,山崖下面就是嘉陵江。这个镇想要发展扩大,必然绕不过何二流现在的地盘。

  回忆了下后世这条“市中心”,好像长度也就是不到一公里的样子,想像一下一个两万人的大镇,“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最繁华的半边街,全是一家人的!半条街全是一家人的!

  场地宽阔到以公顷计量时,何二流也是激动不已,之前不觉得换个地有啥,等全部换完,再把临公路围墙一起,这就是个本地最大的风景区!光这长达四百米的稻草围墙,说不定就是全球最长的植物环保围墙,资讯足够发达的话,说不定上个头条。

  何二流担心的公路扬尘问题,三年之内就会由有关部门解决,不解决不行,因为街上人越来越多,车子根本过不了,只好把国道改道,绕过龙光镇,重新修了一座新桥跨过何二流家前面的小河。把这一段国道让给了龙光镇,成为新的繁华街道。

  叶芦伟之前也没想到这样的规模,何二流他家三个人的地,大约只有五六亩,换荒地时何二流肯定多少使了点烟酒茶,于是一换三变成了现在这个看着吓人的样子。

  新的蚕茧库是早就看过了的,何二流钱多任性,又趁过年时乡里年青人多,邀请本家本村的一帮人,给盖了两长排的“职工宿舍和教学房”,总共两排四十间,每间约二十五平米,总长又是近百米。

  不过这排房子就很简陋了,一水的红砖水泥瓦,靠在土地的外侧,把公路这一侧的空间全部让了出来,未来要修门面房什么的,也不用拆了。

  “大西南丝绸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终于申办了下,顺便还去打听了办技术学校的事,说只有按企业办,文凭人家不会认的。何二流干脆利用原套路线的人情,又办下来一家“嘉陵青年工人技术培训公司”,名字跟叶芦伟电话商量的,叶芦伟的意见是不能小了,所以何二流就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教育委员会暂时不给执照,只能先按公司办,不能挂学校名字,等办起来后,经过评估,就可以申格成学校。

  学校未来肯定不办在这里,至少也是绸城那样的交通相对方便点的地方,这里就是一个培训本乡本土子弟的地方。

  趁着过年大部分打工的都回来了,何二流还安排了他的小弟搞了个职业调查,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工资多少等,虽然是叶芦伟提醒的,但何二流做得有声有色,却是人家天生的本事。

  叶芦伟看到那页手写的歪歪扭扭的调查结果,心里在为国企献花圈。何二流一个乡下小子,仅仅接触了几个月的市场经济洗脑,就被财富激发出狂热的行动力,拉着一帮低端得不能再低端的未成年劳动力,只用了短短两三个月,就搞明白了现在市场上最需要什么工种,哪个工种最赚钱,哪个地方最缺什么工种,哪些工种比较好学会……等等等。

  这些资料来源于第一线的打工人群口述,主观片面的东西很多。但叶芦伟敢保证,拥有第一手资料的某些部门,做出来的调查结论未必有这份结果更真实,更贴近实际情况,更有时效性。

  何二流做得足够优秀,叶芦伟那点水平就不敢去瞎指挥了,让他根据调查结果直接花钱开张,如果害怕失败,就先用叶芦伟的钱,他可以后期进来。

  何二流听叶芦伟说得这样肯定,江湖气瞬间拉满,“伟哥见笑了,兄弟这点钱全靠伟哥拉扯出来的,没什么说的,老规矩,一人一半。伟哥是干大事的,具体事情不要你操心,我找人来做,培训出来的工人肯定有人要,没人要更好,我们自己修房子卖,也要养活这几百人。”

  叶芦伟就只有长叹,看吧,人家都知道在乡下修房子都能养活几百人,等他去了城市,要不了几天就会发现给城里人修房子赚得更多。而且很快就会发现修得越慢的房子赚得越多,于是重心就会转移到拚命圈地不修房子上。资本的原动力是强大的,不是个人意志可以阻挡的啊。

  “没事,股份这样,留十个点出来做为干股先养着,明后年申办正式培训学校时用得上。其它的我们两对分,前两年这个学校肯定没什么钱赚,赚钱的是出来的技术工人,必须签死合同,要求学生家长至少一人签字,避免到时候扯皮。”

  既然不能阻挡,那就愉快地去抢他们的钱吧,让资本榨干他们的血汗,劳伤他们的筋骨,摧毁他们的意志,让他们把仇恨和贫穷积累到下一代,“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叶芦伟带着一种参与时代缔造的壮烈,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股份分配协议上签上了字,回身握着何二流的手说:“二娃子,我们会成为亿万富翁。你保证!”

  何二流以为叶芦伟激动忙慌下说错了话,应该是“你保证”才对,不过看着伟哥之前几千万的钱都不激动,现在就这几排房子的学校却这样子的激动,自己也激动起来,没在意伟哥其实说的是真的,让他何二流去保证两人成为亿万富翁。

  在龙光镇呆了两天,陪着何二流把日常一些工作做了大致上的安排,扔下一句名言,叶芦伟就驱车去了县上。

  何二流看着伟哥用铅笔龙飞凤舞写下的一行大字,若有所思。零乱的风吹着何二流手中的烟壳,上面写着: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我们只需要记得出少量的钱和收大量的钱就可以了。低调装逼的境界,果然在与古董骗子靠近。

  叶芦伟带着几个假货古董,径直去了县信用社。胡勇新的办公室不如龙光镇那间大,不过东西要新潮一些,居然有一个两人座的皮革沙发,而且看上去是新的。看来胡副主任日子过得还行。

  胡勇正在仔细检查叶芦伟用个破纸箱装来的盘子碗,看看这货有没有在中间夹带真货去坑他。

  “不用看了,总共不到两百块,你要给钱我也收得下,不过那个盘子本来是一对,有人出手五百买走一个,还好我手快,在他之前用十八块买了这一个。老板说他也分不出来哪个是真的,但是保证两个中间有一个是真的。”

  叶芦伟把自己摊在人造革沙发上,感觉冬天坐起还不错,夏天这东西坐几分钟,屁股都会被汗透,好像流了尿一样的坑。

  “你小子哪里知道什么真假,我是怕你花了真钱买了假货。不过你小子比猴子还精,能让你吃亏的主估计还真不好找。”

  胡勇笑眯眯地放下手上的盘子,也不像刚刚那样宝贝。

  “说吧,这次又有什么好事用得上哥?”胡勇发现,跟这小子一起,心情不由地就要好三分,说话语气都跟着他的风格,轻浮猛浪,奇了怪了。

  “没啥好事,要不你给兄弟介绍个好事?”叶芦伟听到胡勇自称哥,心里就古怪,想看看他后来想当长辈当不成的样子。

  “你还别说,你小子花花肠子可都传到我耳朵里了,说是你把你老师拿下了?”胡勇才调上来不久,平时人际关系什么的相对还在碰撞中,难得遇到老熟人可以开开玩笑。

  “什么叫我老师,那是我女朋友,不过早就定下的,嗯,她算是我吉它老师,不过我没学会,所以也不算。”

  叶芦伟所到之处占地平空多出三尺,仗的全是一张厚皮,哪里可能被人家语言击倒。

  跟胡勇扯淡一阵,叶芦伟告辞去外公家吃了顿中午饭,给老人家送了点润肺的中成药,香港产的,真正的百年老字号,还是从内地搬过去的。

  这块土地开始变得神奇,再也出产不了百年老店。百年老卤叫“过期剩油”被贴上不合格标签,百年酒窖被挖开混进新泥,做成年产量百万吨的“老窖”。

  企业做到一定瓶颈或者规模,就会被卖掉分钱去当外国人。哪里还可能存在百年老店这种招牌。嗯,创新,不停创新了,所以不要百年老店这种历史故纸堆里的存货,要新的。

  叶芦伟从外公家吃了饭出来,开着车在街上慢慢地溜,这个小县城现在只比龙光镇大一点点,也只有两条真正意义上的街,不过多了很多连接两条街的小巷子,加上镇外的几个小厂,总规模看上去就繁华得多了。嘉陵江渠系化改造时,会有一笔移民资金来帮助这个县城完成现代化改造。

  一个靠山临水的小城,站在对岸看的话,相当地有意境。但你若真正置身其中,就会发现这个不能叫城的镇子尘土飞扬,垃圾遍地。揭K县财政的账本,更会发现它其实穷得没有底裤。

  哦,现在还有一条叫丝绸的底裤,很快就会被人剥下,扔到RB韩国去换外汇,剥裤过程帮助按手按脚的人中,这一世多了叶芦伟。

  叶芦伟带着历史的装逼眼光浏览完全部街道,没有遇到想遇到的人,更没遇到不想遇到的人,甚至都没遇到熟人,只好失望地驾车离去。

  回到龙光镇,少有地叫上何二流喝了点啤酒。何二流街头混混出身,一直混到亿万身家,叶芦伟一直对他几乎从不喝酒感到不可思议,在瓦片国,真的有不喝酒就成功的老板,真的,眼前就有一位。

  无论叶芦伟说什么,断交都可以,就是不喝,问他原因,很简单,说喝了难受,还反问,这东西什么用没有,为什么要让自己难受去喝?

  叶芦伟无言以对,只好熄了自己的酒兴,跟何二流相对无言饭三碗,吃完了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