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钟爱之国 第13章 公章和发票

《钟爱之国》第13章 公章和发票

作者:云往 字数:2818 书籍:钟爱之国

  回到龙光镇都夜里九点了,叶芦伟还有一大票事情要处理。首先要面对的是,承诺明天兑付的现金问题。除了包车费,叶芦伟手上的这点现金,远远不够支付第一天的货款。还好做为穿越人士多少都还有点招。

  扔出两百元钱,安排周一闷和何二流两大主力,亲自去镇上纸厂守着印出正式收据,收据抬头就是“大西南丝绸贸易有限公司发票”。

  再顺路把镇上刻章的蒋跛子估到从床上拖起来,天亮之前必须要见到“大西南丝绸贸易有限公司公章”这个大印,必须要在印上最中间刻上“公章”这两个字!

  这时候的人就是这样的蠢萌,只要有“公章”,那万事好商量。

  安排完业务,再把今天收茧子的白条原件一包带走,骑上经过二流子金刚调校过的永久牌二八载重自行车,叶芦伟终于在夜里一点前回到了家。

  果不其然,就算叶芦伟一路叫着金花的名字进屋,这二货还是跑来对着脚杆含了一口,牙齿都要着肉了,才松开改摇尾巴。叶芦伟无奈地搡了金花一脚,这货不但有眼病,看来听力也是有问题的。

  满红玉打开门,照例对着叶芦伟后脑勺抽了两把掌。这年月的中学生,敢夜不归家的一个镇都找不出两个。以何二流如此强大的流浪属性,晚上十点左右也是要回家的。

  叶芦伟佝着腰,嬉皮笑脸地让老妈轻抽,一边小声说没赶上客车,搭人家的顺风车回来的呢。谎话张嘴就来,他自己都差点相信这是真的,嗯,一定是这样的。

  说谎的人如果自己都不相信,那就难免露出迟疑,被人抓住破绽。一个纯粹的谎话往往并不存在,但一个加了一点书面情节的真话,听起来比真话都更合理。

  叶芦伟八岁就知道在真话中间掺假,比在假话中间掺真要容易得多。如果直接说包车回来的,本来半醒的满红玉瞬间就会清醒过来不说,绝对还会狂暴化。

  把老妈推进她自己房间去接着睡,叶芦伟却清醒得很,跑灶屋试了试鼎锅里的水,还有一点温温热,舀出来去卫生间简单清洗了下,人就更清醒了。(鼎锅,一种形状象鼎的锅,一般固定在烟囱旁边,利用烟囱余热温水。)

  无论前世今生,叶芦伟都有当天的事当天了结的良好习惯,到后来甚至成了强迫症一样,如果不把当天的事做完,浑身上下都难受。

  深夜一点过的农电专用线,电压总算差不多有一百六七十伏特的样子,再用四个灯泡阵列就太刺眼了一点。

  之前设计不合理,四个灯泡接在一个开关上,晚上也懒得改了,用两张白纸直接吊在灯泡下面当滤光板,透出来的光不但更均匀,而且还柔和了不少。

  今天一天,收购的蚕茧有五吨多一点,看来消息扩散,蚕农们已经知道了镇上几个二流子在高价收购。明天是赶场天,预计可以收到十吨以上的货!人手会面临不足啊。

  这个时代的农村,大家都是有事做的,不是忙农活,就是在做一些小手工什么的去换点钱。

  改革开放十多年了,人们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幸福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家里有点剩余劳动力的,基本上都去了光东打工,要想在本地雇人,临时不太好找。

  幸好现在是暑假,大量未成年人在家讨人嫌,如果能把自家半大小子打发到就近挣点现钱,许多家长都是非常乐意。

  早上六点多一点,叶芦伟就把老妈给叫了起来,今天会非常忙,得有个可靠的人管理现金和账本。

  预计能找来打几天短工的大小子小姑娘什么的,肯定是没人会做帐,因为自己家就有一个现成的数学白痴叶呆呆。都已经初二了,可能小学的题都没搞明白。

  叶家那点数学基因似乎全部遗传给了叶芦伟,叶依衣从小学三年级起,数学一直都是跟着体育老师学的,坚定地徘徊在六十分附近,偶尔超过七十分,满红玉这前民办教师会高兴好几天。

  靠着满红玉的面子,七点钟各家未成年人起床做猪食顺便做早饭时,有十个人被自家老妈从半醒状态抽醒,送到叶家集合。

  看着眼前从十二岁到十五岁这群明显还没睡醒的小屁孩子,叶芦伟强大的心都有点不忍。可怜的,你们认命吧,跟我打工起码有工资,自己在家做家务可是一分钱莫有滴。

  为什么没有老爸抽?夏天早上七点,如果哪家成年男人还在家里窝着,除非是病得起不了床,否则一定会被整个社会遗弃!

  从天麻麻亮到太阳日上三竿,是夏天当家男人从事农活的黄金时间,一般劳动到九点左右回家吃早饭,之后是去做其它活的黄金时间。下午四五点到晚上八点多天黑,也是夏天干农活的黄金时间,可懂?

  “勤劳的瓦片国人民”这句话,不是口号,是几千年汗水铸就的苦难之碑!

  带着鬼子进村一样的自行车大队,叶芦伟等很快占领了何二流家院坝。几个年龄稍大点的,被分配去从各个点用自行车运回收购的茧子。年龄小到自行车都上不了座垫的,就在何妈妈的带领下,在家里烧火烘蒸茧,外加装麻袋上车。

  征得何妈妈的同意,叶芦伟暴力拆开两米宽左右何家靠公路一边的院墙,摆上吃饭的八仙桌,临时做成一个付款窗口,把满红玉和何大姐两人放这准备付钱。

  何二流果然也是给力的,叶芦伟来之前,也已经组织了约十来人的未成年人队伍,现在正利用早上大量人员想排早队的心理,堵在几条到街上的主要道口,一半强抢一半劝说地收茧子。七大金刚做了两天,现在就是绝对的熟手,每个路口分一个当指挥。

  什么叫一半强抢呢?就是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先把背兜拉下来过称,然后直接倒进大簸箕里跟之前的混在一起,让你必须不卖也得卖。就跟后世旅游公司拉人去强制消费差不多的手段,二十年后都不算违法,就不要说现在了。

  叶芦伟昨夜强制要求印制的两百本“大西南丝绸贸易有限公司发票”和一颗公章,全部才花了一百多块钱,却起了大作用。

  农家来送茧子的好多都是各家的老妈或者老姐,基本上都是家里养蚕的顶梁柱,对蚕茧都是能做主的,见到“正规”的公章和发票,再一看价格高出茧站一两块,哪里还按捺得住自由经济那颗强力勃动的心脏。

  到了上午十点,河边码头和国道两端这三个点,居然都开始排队等过称收购了。

  满红玉这边从九点开始就有人带着白条来兑现金,何大姐尖利的嗓门现在是最好的抵挡武器。“延期兑钱新规定,回报家乡真实惠。只要你延期兑钱,每延期一天,价格涨一角,延期十五天以上,价格直接涨二元。”

  何大姐端着个报纸圈成的大喇叭筒,站在板凳上不停地大喊。幸好有这样一个在街上混惯了的何大姐,其它农村姑娘,你要让她在这么多人面前喊话,还不如直接一刀杀了她算了。

  要知道没经过专业训练或者长期面对大量人群发言演讲,大部分人第一次站在人群面前都开不了口。几十上百双眼睛注意到你,那灼烧的能量能把没经验的菜鸟给煮得全身通红。想当年以孙猴子之威,一样被多目怪盯得扔了棍子落荒而逃。

  这个后世被人用烂了骗钱集资的法子,初次使用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时候就算是要老乡们拿钱来存,都会有大量的人去把血汗钱取来,存入这个昨晚才刻好公章的“大西南丝绸贸易有限公司”。

  上午十一点,周一闷抵挡不住行政方来的压力,带着三个比何二流更二流的茧站人员找到叶芦伟。

  叶芦伟盯着那两货看了半分钟,建议他们回去认真学习南巡讲话,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来问他,其它事情就不要来打扰哥发财。

  两个茧站人员来之前想着可能还要混包好烟加一顿馆子,哪里想到这小子完全不按规矩办事,张口就是堵心闷脑的生猪油拌夹生饭,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张口就要想骂。

  却看到叶芦伟吸气挺身,双臂微张,眼看一个大嘴巴子就要扇过来,临时想起对面这小子不是什么一般小孩子,一口把嘴边的话吞了下去,改成陪笑脸模式让叶芦伟给他们领导打个招呼,让小的们好做人啊。

  大家都是这个镇子的居民,抬头不见低头见。两个成名略早的二流子现在混到茧站“临时工”,被茧站站长派来找叶芦伟说道说道,那背时站长却是县上丝厂下来的,并不清楚叶芦伟的为人,还以为几个高中生,派人吓唬吓唬就得收手。

  截止目前,叶芦伟两天半收了近二十吨蚕茧了,这帮官僚才发现有人截胡,而且完全没有想到,有人会有如此大的手笔可以上十吨地扫货。可见那时的管理层效率是个什么状态。叶芦伟敢保证,就算再收两天,消息都不一定到得了县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