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在美利坚的森林游侠 196

  蓝世玉一听与父相识,立即肃容躬身说:“原来是万老前辈,晚辈蓝世玉冒昧登峰,有扰老前辈清修,尚望老前辈海涵。”说罢,深深一揖到地。

  万平选再度哈哈一笑,感慨的朗声说:“将门虎子,言之不谬,贤契家学渊博,父母神仙侠侣,令堂芙蓉仙子已有多年不见,不知一向可好?”

  蓝世玉听得心头一震,顿感迷惑,剑眉一蹙,立即不解的问:“家母乃齐鲁女侠王姿华,并非芙蓉仙子媛姑姑,老前辈如此下问,令晚辈万分不解!”

  万平选脸上一红,自知失礼,立即歉声说:“老朽年迈,记忆不佳,如非贤契提起,老朽几将王女侠忘怀了。”

  说此一顿,似乎有意转变话题,接着不解的问:“贤契此番前来,可是欲游华岳三峰?”

  蓝世玉本就觉得媛姑姑和父亲的关系颇不平凡,这时听了万平选的话,愈加疑虑胸间,这时见问,顿时想起前来华山的目的,心中对媛姑姑的疑问,只有改日专程来访时,再向万平选请教,于是恭谦回答说:“晚辈急事欲见独醒子,特由德安县境赶来,因不知玉女峰位居何处,是以在此徘徊。”

  话未说完,灰衣少年不由出声笑了。

  蓝世玉听得一楞,不由茫然望着灰衣少年。

  万平选也忍不住笑了,立即合笑说:“贤契想是初来,这就是玉女峰!”

  说罢,举手指着数十丈外的一座峰头。

  这时,夕阳已没,晚雾暗淡,暮色笼罩了整个华山,蓝世玉举目一看,玉女峰峻拔挺秀,果然与众不同。

  *************************************** 注:238 页好像有一行没有。

  *************************************** 蓝世玉摇头说:“晚辈不知,但听说是在玉女峰下。”

  万平选立即正色说:“贤契,不是老朽有意使你扫兴,我师徒三人在此峰居住多年,从未见过独醒子老前辈一面,他老人家隐居在玉女峰下的传说,那也是十年前的事了。”

  蓝世玉一听,不啻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但他仍相信那位慈祥的黄袍老人决不会骗他,于是漫声说:“晚辈既然来了,决心前去看看,果真找不到,也只好同去了。”

  万平选略一沉思说:“好吧,你不妨试试,但不要抱着太大的希望。”

  蓝世玉恭声应是,立即感激的说:“多谢老前辈指点,晚辈告辞了。”

  说罢,深深一揖,转身跃起,直向峰下泻去。

  峰下一片黑暗,七八丈外的景物,已不能见。

  蓝世玉停身之处,正是朝阳峰和玉女峰之间的山谷。

  只见谷中,风和气暖,奇花争艳,阵阵松涛,潺潺流泉,另是一番景象。

  蓝世玉游目一看,附近既无茅舍也无山洞,独醒子自是不会隐居此地,于是,展开轻功,直向深处奔去。

  渐渐,松柏密集,翠竹成林,愈前进愈黑暗。

  他觉得如此盲人瞎马乱跑一阵,永远无法找到独醒子的居处,因而他想起了黄袍老人对他的叮嘱,决心试一试。

  于是,飞身纵上一座大石,气纳丹田,眼望深处,朗声高呼道:“晚辈蓝世玉,不远千里而来,专程拜见独醒子老前辈,如蒙赐见,请即指引路途。”

  呼声完毕,凝神静听,双目前视,望着松林,他的呼声只不过是试一试,并未抱着希望。

  蓦地——前面百丈开外亮光一闪,现出一盏红灯笼,乍看之下,是那么飘渺遥远。

  蓝世玉一见,不由吓了一跳,心中又惊又喜,心想:“莫非‘独醒子’果真仍住在谷内?”

  ------

  第十三章

  蓝世玉望着百丈外的那盏红灯,惊喜中又有些迷惑,何以如此凑巧,声甫落,红灯立刻出现?

  刚才万平选曾经说过,他们多年来未见“独醒子”在附近现身过,看来这盏红类笼可能是巧合。

  继而一想。

  也许是山中猎户人家。

  略一思忖。

  他决定过去看看,如果有人在此居住,也好向他们探听一下儿“独醒子”的居处。

  一念至此,直向百丈外的红灯笼驰去。

  一阵飞驰,那盏红灯笼依旧是那么遥远。

  他纵身飞上一株大树,凝目一看,那盏红灯笼似乎也在向前疾驰。

  心中一动,莫非在引导自己前去见“独醒子”?

  于是,蓝世玉气纳丹田,再度朗声问:“前面红灯笼可引导在下前去叩见‘独醒子’老前辈?果是如此,请将红灯笼左右摆动……。

  说话声中。

  那盏红灯笼果然徐徐摆动起来。

  蓝世玉一看,反而有些踌躇起来,一刹那之间,一种不祥之兆,直上心头。

  而他的脑海里。也随之浮现起媛姑姑和倩姐姐临别时的忧戚面容。

  前面黑暗中的那盏红灯笼,仍在不停的左右摇动着、似乎在催他前进。

  蓝世玉一想到来此的目的,和父亲的血海深仇,于是一咬牙,飞身又向前追去。

  那盏红灯笼的确奇怪,似乎长了眼睛,蓝世玉进,它也进,蓝世玉停,它也停,蓝世玉虽尽展轻功,依然追不上那盏红灯笼。

  这时,他追随着那盏红灯笼,围绕着玉女峰飞驰,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另一个深谷内。

  蓝世玉心中既有气,又怀疑,不知道那盏经灯笼在弄什么玄虚。

  嗡嗡的松涛中,传来隆隆的泻瀑声,同时谷中景色骤变绮丽,与他地方迥然不同。

  蓝世玉无心注意这些,星目注定那盏红灯笼继续疾驰……

  忽然——数十丈外又现出一盏红灯笼迎了过去。

  但是第二盏红灯笼飘动不足两丈,不知道为何突然熄灭了。

  蓝世玉非常不解,凝目再看,第一盏红灯笼也不动了。

  他猜测前面可能就是“独醒子”的隐居之处了。

  因而——他再也不迟疑,一直向红灯笼奔去。

  片刻,他渐渐看清楚前面横阻着一道高约百丈的绝壁,那盏红灯笼似乎被一个高大的人影举在手里。

  近前一看,竟是一片枯枝无叶的树林,气氛显得异常萧瑟、凄凉,那盏红灯笼,就挂在一株枯树下奇[-]书-[网,仍在不停的随风摇晃。

  蓝世玉觉得奇怪,心想:“既然引路,为何不把我带到门口?对了,也许‘独醒子’就隐居在这片枯林里。”

  举目前看,枯林深约二三十丈,直达绝壁之前,林内并无茅舍石屋,于是他决定至绝壁前一看究竟。

  由于刚才心中突然升起一种不祥之兆,在他举步前进时,特别小心。

  走出柏林,距离绝壁尚有数丈,仰脸一看,星目不禁一亮。

  只见右前方的绝壁深陷处,果然有一山洞,一株斜松,恰好挡住洞口,如果不仔细看,的确不易发现。

  心中一喜,飞身扑至洞口,定睛一看,只见洞口枯草绿苔,萝藤网结,洞内一片漆黑,似乎根本无人居住。

  蓝世玉剑眉一皱,他断定像“独醒子”那种武林高人,绝不会住在这样荒凉的山洞里的。

  正待离去,蓦见满布绿苔的洞壁上,有一片弯曲纹路,极似字迹。

  于是心中一动,急步走了过去,凝目一看,果是以刀剑匕首一类兵刃刻上的字,上面绿苔薄厚不等,已不能完全读出。友情小说站

  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他捡起一片板石,运劲将绿苔除去,洞壁上立即现出数行娟秀字体,一看即知是出自女性之手。

  蓝世玉退后两步,默默念着上面的字:“气秋过冬去春又至夜夜相思垂泪如珠更阑露重月明如素香腮渲润,分不出是泪是露上苍不见怜乱点鸳鸯谱昔日含情秋波今时忧戚泪目造化弄人劳燕飞苍天,苍天,妾何命苦”

  蓝世玉看罢,心中不禁有些戚然,他望了一眼漆黑的洞口,断定里面必隐居着一位为情所苦的女人,这个洞也许就是这位苦命女人的坟墓。

  他本无进洞之意,这时却身不由己的向洞中走去。

  山洞极深,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他虽将功力集于双目,视力仍不足五尺。

  他缓步前进,发现洞势微偏向右,回头一看,果然已看不见洞口。

  洞内异常寂静,除了他沙沙的脚步声,再听不到其他声音。

  蓦然,五尺以外,已到尽头,再前进两三步,发现面前竟是一座沉重的大石门。

  伸手一摸,石门光滑如镜,用力一推,石门竟然自开,门内立即透出一蓬刺目毫光。

  蓝世玉心中一惊,不由退后两步,举目一看,发现门内竟是一道蜿蜒上升的宽大石阶。

  他立在门前,一阵迟疑,不知应不应该进去,如就此退出,又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如进去一探究竟,又与来此目的有违。

  最后,他决心进去看看,他觉得这位苦命的女人,实在太可怜了,如果她仍在里面,也许知道‘独醒子’隐居的位置。

  心念间,已走进门内,那篷毫光,正是发自门上的一颗明珠。

  石阶蜿蜒上升,每至弯曲处,必有一颗小小宝珠照明,洞势隐约可见,因而,他前进极快,瞬间已深入数十丈。

  再转过一角,双目骤然一亮,前面毫光四射,已是台阶尽头,一座高约近丈,宽足八尺的大石门,紧紧关闭着。

  门上嵌着无数七彩瑰丽的宝石,耀眼夺目,彩毫缤纷。

  细看之下,上面竟是一付长达二十八个字的大对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