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井观传奇 第九百零五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古井观传奇》第九百零五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作者:困的睡不着 字数:1804 书籍:古井观传奇

  张大娘鉴于前事,哪里还敢领他们出去。还是兰因达观,知道像优昙那样人,她如果要来抢人,关在家中也是无用。经不起两个孩子苦苦哀求,便也由他们,只不过嘱咐张大娘,多加小心而已。

  到了第六天上,小兄妹二人读完了书,仍照老例,跟张大娘到门口去看。父子之情,原是根于天性。他们小小年纪,因听见父亲快回来,每日在门口各把小眼直勾勾往前村凝望。

  兰因因听神尼之言,想不至于虚假,为期既近,也自坐立不安。她生性幽娴,漱溟不在家,从不轻易出门,现也随着小孩站在门口去等。这两个小孩看见母亲也居然出来,更是相信父亲快要回来,站在门前看一阵,又问一阵,爹爹为何还不回来?等了半天,看看日已衔山,各人渐渐有些失望。兰因心中更是着急,算计只剩明日一天,再不回来,便无日期。又见两个儿女盼父情切,越加心酸。几次要叫他们回去,总不舍得出口,好似有什么心理作用,预算到丈夫今日定要回来似的。等了一会,日已西沉,瞑烟四合。耕田的农夫,各人肩了耕锄,在斜阳影里,唱着山歌往各人家中走去。张大娘的丈夫从城中归来,把她喊走。顿时大地上静悄悄的,除了这几个盼父盼夫的人儿,便只有老树上的归鸦乱噪。兰因知道今日又是无望,望着膝前一双儿女,都是两眼酸溜溜的,要哭不哭的样子,不由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你那狠心的爹爹,今日是不会回来了。我叫老王煮了两块腊肉,宰了两个鸡,想必已经做好,我们回家吃饭去吧。"

  说还未了,耳边忽听一阵破空的声音。两个小兄妹忙道:"妈妈,快看鸽子。"正说间,眼前一亮,站定一个男子,把兰因吓了一跳。忙把两个小孩一拉,正待避往门内,那男子道:"兰妹为何躲我?"声音甚熟,承基心灵,早已认出是他父亲回来。灵云虽然年幼,脑海中还有她父亲的影子。兄妹二人,双双扑了上去。兰因也认清果然自己丈夫回来,不禁一阵心酸,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呆在一旁。这时夜色业已昏茫,还是漱溟说道:"我们进去再说吧。"抱了两个孩子,夫妻双双走进屋来。老王在厨下将菜做好,正要来请主母用饭,看见主人回来,喜从天降。这时饭已摆好,兰因知漱溟学道,便问吃荤吃素。漱溟说:

  "我已能辟谷。你们吃完,听我话别后之情吧。"兰因再三劝了一阵,漱溟执意不动烟火,只得由他。

  她母子三人哪有心吃饭,随便吃了一点,便问入山景况。漱溟道:"我此次寻师学道,全是你一句话惹起。我想人生百年,好似一梦。我经多次考虑之后,决计去访师学道,等到道成,再来度你,同求不老长生,省得再转轮回。因你有妊,恐你惜别伤心,所以才假说访友。我因峨眉山川灵秀,必有真人栖隐。我住冰如洞中,每日遍游全山,走的尽是人迹不到之处。如是者两个多月,才遇见长眉祖师,答应收我为徒,并许我将来度你一同入道。此中另有一段仙缘,所以才能这般容易。只是你我俱非童身,现在只能学下乘的剑法。将来还得受一次兵解,二次人道,始参上乘。我在洞中苦炼三年,本想禀命下山,正在难以启齿,昨日优昙大师带了一个女孩来到洞中,说是我的骨血,叫我父女见上一面。又向真人说情,允我下山度你。说是已赠了一粒易骨仙丹,不知可曾服用?"兰因听了,越发心喜,便将前事说了一遍,又说丹药未曾服用。漱溟道:"那你索性入山再服吧。"

  第十六回 散家财 合籍注长生 承衣钵 一门归正果

  第十六回 散家财 合籍注长生 承衣钵 一门归正果

  兰因知夫妻俱不能在家久待,便问家事如何料理。漱溟道:"身外之物,要它何用?可取来赠与张表兄夫妇,再分给家中男女下人一些。此女生有仙骨,可带她同去。承儿就拜张表兄为义父,将来传我齐门宗祠。他头角峥嵘,定能振我家声。"承基听说父母学仙,不要他去,放声大哭。就连兰因与灵云,也是依依不舍,再四替他求情。漱溟道:"神仙也讲情理,只是我不能作主,也是枉然。"又将承基唤在面前,再四用言语开导于他,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话,开导了一番。承基不敢违抗,心中好生难过。兰因心疼爱子,又把他唤在无人之处,劝勉道:"你只要好好读书为人,我是个凡人,你爹爹修成能来度我,难道我修成就不能来度你吗?你真是个呆孩子。"承基知道母亲从不失言,才放宽心。又悄悄告诉他妹妹:"倘使母亲忘记度我,你可千万提醒一声,着实替我求情。"

  漱溟在家中住了三日,便请过张家夫妻。张大娘的丈夫明德,也是一个归林的廉吏,两袖清风。漱溟把赠产托子的话再三恳托。张明德劝了半天无效,只好由他。由漱溟召集全家,说明自己要携眷出去做官,愿将产业赠与张家,以作教养承基的用途;匀出一部分金钱,分与众人。因恐惊人耳目,故意配了两件行李,一口箱子,辞别众人,买了两匹马,把行李箱子装好,带了妻女动身。等到离家已远,便叫兰因下马,在行李中取出应用东西之后,将两马各打一鞭,任凭它们落荒走去。取了一件斗篷,将灵云裹定,背在身上;一手抱定兰因。只道一声:"起!"便破山飞去。

  到了峨眉,引见长眉真人、同门师弟兄。夫妻二人在洞中用功数十年。后来长眉真人迁居蓬莱,漱溟夫妻与众道友创立峨眉派,专一行侠仗义。又收了两个得意的弟子。那一年夫妻借故兵解,重入尘凡。师兄玄真子奉师命二次度化,夫妻二人童身重入仙山,才参上乘道法,成峨眉剑仙领袖。兰因因爱九华清境,才在那里开辟一个洞府,与灵云居住。有时也来看望女儿。偶然遇见许飞娘,飞娘竭力拉拢,几次要拜兰因为师,都被兰因谦让。飞娘常到洞中下棋,故尔认得灵云,唤她叫云姑。

  承基自父母仙去,力求上进,文武功名,俱已成就。上体亲心,娶妻生子。每日盼母来度,杳无音讯。他到峨眉寻亲,三次不遇。后来玄真子看他可怜,指引他得了一枝肉芝,服用之后,得享高寿。又因灵药之力,真灵不昧,投生川东李家,乳名金蝉。他犹记兰因,每日思念前生父母。兰因二次成道,不肯自食前言,便将金蝉度到九华,与灵云同居,这就是那个小孩子。

  那白衣少年,便是白侠孙南。他奉追云叟之命,前来约请兰因夫妇,顺便还办一件要事。孙南先到峨眉,齐漱溟已离却洞府他往。孙南便赶到九华,见着兰因,才知道这次各派收徒,有许多外派旁门要和峨眉派为难。五台、华山两派,更要借此机会,图报历来仇恨,表面上尚未发动,暗中已在积极准备。一旦引起斗争,什么能人都有,简直是各派剑仙空前大劫。兰因又对孙南说:"明春破慈云寺,便是导火线。然而破寺却并不难,自己当然帮忙。

  漱溟现在也正为此事筹备,到云贵南疆一带去了。现在为期甚早,你可在洞中暂住,帮我办理一件小事。等到事完之后,你前去也就合适了。"

  孙南自奉师命下山,原想多认识几位异人。他在短期之内,连遇着追云叟、醉道人同兰因,俱是前辈有名的剑仙,而且对他都很加青眼,心中非常高兴。今见兰因看得起他,叫他帮同办事,心中非常高兴。他年纪还轻,到底童心未退,便问兰因道:"不知师伯有何要事差遣弟子,请说出来,以便准备。"兰因道:"现在还不到说的时候,我一半天就要出门,去向朋友借一点应用东西,回来再说吧。"说罢,灵云与金蝉从黄山餐霞大师那里回来,兰因便叫他二人与孙南见礼。

  到了第三日,兰因便起程下山,临行时便对灵云道:"我走后,你将孙师弟安置在蝉儿室中。孙师弟入门不久,功行还浅,你可随时将你爹爹所作的《元元经---剑术篇》讲与他听,也不枉他到我们这里来这一趟。蝉儿太淘气,无事不准离开此山。如今各派均与峨眉为仇,倘有形迹可疑之人到此,你们一时不及入洞,可到这颠倒八阵图中暂避,便不妨事。"说罢自去。

  原来乾坤正气妙一真人自二次入道,苦修百余年,已能参透天地玄秘。他因灵云等年幼,九华近邻俱都是异派旁门,恐怕出了万一,特在这洞门右右,就着山势阴阳,外功符篆,摆下这颠倒八阵图,无论你什么厉害的左道旁门,休想进阵一步。一经藏身阵内,敌人便看不见阵内人的真形。多厉害的剑光,也不能飞进阵内一步。

  这天灵云正同孙南讲经,金蝉在洞外闲眺,忽见半空中飞来几道红线,接着崖前降下一个矮胖和尚,知是妖人,连忙进洞告知灵云。灵云也觉得诧异,本来九华自从齐漱溟辟为别府后,左道旁门轻易不敢进山一步。今天来者不善,便打算去观看动静。因为不知来人能力多大,便与金蝉隐身到八阵图坎方巽位中观看;叫孙南在干宫上站定,以作策应。后来金蝉用言语将法元激怒时,孙南正想来到灵云这边来,他却不知道离了方位,再想入阵,比登天还难。他起初在干宫站定时,远远望见灵云姊弟二人又是说,又是笑,非常有趣,所以他打算到他姊弟二人站的地方去。及至离开干宫,再往对面一看,只是一片树林,清朗疏澈,也听得见他二人说话,就是不见踪影。又见那和尚恶狠狠望着林中,强敌在前,方知不妙,便打算退回原地。起初进阵是灵云指引,现在失了南针,简直无门可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