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井观传奇 第1355章警钟得长鸣

《古井观传奇》第1355章警钟得长鸣

作者:困的睡不着 字数:2689 书籍:古井观传奇

  琴。

  戚少商也道:“我就此领教闻名天下的‘天剑’!”

  话一说完,两人立即动手。

  未动手,先动脚。

  一动手,人就动。

  不进先退。

  孙青霞先行退走。

  退得很快。

  但无声。

  他往后退,比在前仿更潇洒、更不羁、也更傲慢。

  他连疾退也能做到洒脱利落、做岸孤僻。

  也不见他施出什么步法,他是把步子大步的往后跨。

  跨得宽。快而大。

  戚少商则向前逼进。

  他右手平持着剑。

  左手拇、食二指还拈着花。

  一如孙青霞右手剑指天,左手仍挟着那尾古琴,只不过,一人是迫进,一人是疾退而已。

  戚少商跟进得很急。

  很轻巧。

  步子就像“流水”一样的,同时也在月下“流”出了一种寂寞来。

  他是在追击。

  ——很少人能在追杀中也能保持这样一种寂寞和洒脱来。

  一退。

  一进。

  在无声无息中,已倒踩着月亮互击,足足从相遇的地方进退间拉远了五、六十丈外的距离来:也就是说,两人仍相距约八至十尺,但离原来处身之地已数十丈远。

  他们驻足对峙的所在,恰好就是刚才戚少商在瞬间离神几乎走火入魔之处。

  不过,他现在再也不“入魔”。

  踏足于这片古砾旧瓦,他面对的就是他的“天魔”。

  孙青霞也心无旁骛。

  他眼里只有一个人。

  敌人。

  ——那是他的“天敌”。

  尽管两人已决心要一战,但在交手之前,仍不想惊动保驾的高手。

  ——他们谁都不想透过官方的力量来对付他们心目中的大敌。

  真正的敌人是应该受到自己最大的尊重,因为他们的存在会使你发奋向上、自强不息—

  —

  ——蔑视敌人,形同看不起自己的份量。

  他们谁都决不容:那些只为皇亲国戚谀颜屈膝。恬不知耻的禁军高手加一指于他们心目中“首敌”的身上。

  决不。

  江湖人有江湖人的原则。

  武林人有武林人的规范。

  高手自有高手的风范。

  绝顶高手更有他的风骨。

  以及他们为人处事强烈的风格。

  ——只杀敌,不辱敌,也是他们一种共同的守则。

  所以他们先退开,后决战。

  瞬殁。

  刹亡。

  ——对高手而言,那也只不过是一息间的事。

  谁也分不清:到底是戚少商先出剑,还是孙青霞先出剑?是孙青霞先出手,还是戚少商先出手?

  但两个人都一齐出了手,出了剑。

  谁也弄不清楚为何他们两人一定要动手:有时候,他们之间有许多共同且相似之处,理应联手结盟,而不应对立互峙才是。

  可是他们仍然在今夜的皇城,决战、决牛、决一胜负。

  大家甚至也不一定能分辨:到底是戚少商代表了正义,还是孙青霞等同于黑暗?究竟是孙青霞太好色,抑或是戚少商太好权?

  或许什么都不是。

  他们只是一对儿、两个人。

  两人生下来便会有一场相遇。

  既然相遇就得要决战。

  ——有些人生下来便是唇齿相依,也唇亡齿寒:

  例如刘备、关羽、张飞如是,伯乐与千里马、钟子期与伯牙亦然。

  ——也有些人天生便是死对头,决不两立,生于世上,不拼个优胜劣败,也宁可闹个玉石俱焚,以免此消彼长:

  譬如刘邦与项羽,或如诸葛亮与周瑜,又如王安石之与司马光。

  ——也有本来是敌,后成了同一阵线、生死相依之至交;或者原是共同进退的战友,但到头来却成了誓不共戴夭的仇敌:其间当然经过了巧妙的转变,人世的变迁,以及在共富贵同甘苦的试炼和演变:

  就像汉高祖与大将韩信、军师张良:又似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也如宋大祖黄袍加身后对待昔日的诸部将。

  有的化友成敌。

  有的化敌为友。

  然而,戚少商与孙青霞呢?

  他们,在高檐上,狂月下,已然拔剑,出招,决战!

  决战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事。

  他们不要任何人得悉。

  不要其他人知道。

  他们只要证实:

  他们之间谁高谁低?

  ——谁比较高明?

  还是一个高、一个明?

  或许,戚少商只是一个把义气看得重些、将权力抓得紧些的孙青霞:而孙青霞正是一个把美色放得吃紧些、将情欲放纵一些的戚少商。

  也许,戚少商难以忍耐孙青霞的,便是他轻名权而纵情声色。

  同样,孙孙青霞所蔑视戚少商的,正是他重权名而太痴情。

  ——如果,他们两人,都确切有以上缺点的话。

  4.红颜未老恩先断

  戚少商跟孙青霞已退离到远处交手,在深夜古都古宅高楼的飞檐上,他们尽力/尽情/尽意/尽心一决。

  他们不想有人骚扰。

  他们以为这场决斗谁也看不见。

  但却还是有人看见的。

  瞧见了。

  第一个瞧见的人,可能连戚少商和孙青霞都会大感意外的:

  那是皇帝赵佶。

  原来赵佶虽正与李师师蜜意情浓,胡天胡帝,但不知怎的,他感觉得有点不安。

  不妥。

  ——可能是他曾在“熏香阁”遇过危吧,所以他特别警省。

  而且,因为他精通韵律之故,他也有一双比常人灵敏的耳朵。

  ——他的听觉甚佳。

  他原来沉醉于温香绮玉之中,正要与李师师同袁共枕,携赴巫山,但他却不知怎的,在灭烛捻灯之后,在黑暗里,忽隐隐生起了好些不安的蠢动。

  这很奇怪。

  当大脑袋狂乱冲动的时候,小脑袋就特别享受欢快;当大脑袋清醒精明的时候,小脑袋就不见得也能酣畅淋漓了。

  人就是这样子:

  仿佛回复兽性,就会恣意欢畅些——但只像禽兽般纵欲放任,结果通常都是福不耐久、自食其果。

  (自己贵为九五之尊,也没有例外吗?)

  奇异的是,今晚,搂着这样一具软玉温香胴体的皇帝赵佶,居然在这一刹间,作了这样(对他而言)不可思议的省惕,一时兴合合、冲勃勃的情欲,也顿消灭了过半。

  许是在黑暗之中吧,赵佶怀里拥着绝色,心里却想起前些时候遇狙匿入床底的折辱,一时间,那帝王意态、英雄自况,也低落消沉,那话儿也一时不致斗志激昂,而他眼前,却忽尔出现了一个景象:

  古城墙。

  冰天雪地。

  大地一片肃杀。

  墙尽处,拐弯,即见一古寺。

  寺前枯树,石狮沧桑。

  寺门边,栏杆处,叉延伸着另一道曲折的围墙,墙里边好像有两个人,一前一后,意态落索,满脸忧忿之色,好像在那几已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了……

  他们似在望乡怀国,等着回家,只路遥归梦难成。

  那么苍凉的大地。

  那么悲伤的人。

  ——那人,怎么那么熟悉……!?

  再细看:在后那人,岂不是他的一名特别宠爱的王子吗?他——他怎么变得如此郁忿苍老呢!?,他这一惊非同小可,再看更为畏怖:

  原来另在前面眼望天的人,自发苍苍,忧戚布脸,浑身散发出一股苍老无依、孤苦病愁之态的,竟是……

  ——自己!?

  (怎么回事!?)

  (怎么会出现那样的情境!?)

  他顿时一坐而起,汗流满身,李师师忙揉揉着他肩背,关切慰问。

  “圣上受惊了,是做梦吧?噩梦预兆着好事将临呢!圣上兔惊,都是贱妾不好,服侍不周,才教圣上受惊一一”

  李师师心中也是狐疑:怎么这回儿这道君皇帝、兴勃勃的来,而今却似惊弓之鸟,且疲不能兴,看来,不入宫的选择,那是对的,不然,一旦恩宠不再,冷宫枯守,生死难主,向谁凭依?红颜未老恩先断,要美美丽丽的过一世,就得要会要情,而且还要懂得先引人多情,但自己得要无情、绝情、不动情。

  ——可是,自己,能吗?

  想到这儿,不禁心情一阵哀凉。

  她竟连舍弃这皇帝也办不到:不但身不由己,也心不由已。

  她知道他对她好。

  一一虽然那绝对不是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好。

  但这已足够。

  ——一个女人,能够有这样尊贵的一个男人,曾待她那么好过。

  而且待她好的男人不只他一个。

  ——女人还能要求什么?奢求什么?

  她对个个都感恩。

  都有情。

  ——情能说断便断吗?

  要是不够狠心断情,那就得伤伤心心过一辈子了。

  然而,伤心的应是自己呀,这一向只知胡天胡帝、自寻快乐不知愁的万岁爷皇帝,而今怎么神色那么郁郁伤悲起来呢?

  她不明白。

  也不解。

  花不解语更妩媚。

  何况是而今暖玉滑香、云鬓微乱、衣衾半露的她?

  赵佶从下会不解风流。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何况他是皇帝。

  可是,今夜,他却忽见两个这般熟悉的人(一个像是自己,一个像是自己的儿子!),好像给幽禁在北国萧索的寒冬里,这是梦?还是幻?是真?

  抑或是空?

  ——哎,是不是该听民愤,好好的惩戒罢黜长年在自己身边阿谀奉迎的那干大臣呢?

  赵佶聪敏。他其实只好逸乐,并不胡涂。身边的大权臣所为所作,胡作非为,他并非全皆懵懂,只不过,他们所做的正是他要做、想做、欲做而不便做的事,他们都为他作了,他当然心底高兴,难免重用、封赐这些人了。

  可是,万一宠信这些人会不利于自己,这又另当别论了。

  ——也许,到了时候,也该早些放手,不问国是(事),安排退隐当个道君皇帝,安静无为,终日游山玩水,享受人间安乐吧!

  (咦,刚才在似梦非梦中所见的王儿,自己也一向宠爱,会不会是神明所示,立他继承大位之意呢?那寺庙一片萧索,只有他仍陪伴着自己,那是可以感觉得出来的相依为命,可寄深重之血脉亲情啊??

  ——可是,却又怎地、王儿看自己背影的眼神,却是如此怨毒抑忿的呢?

  到底,那是怎么回事?前生?还是来世?宋徽宗道君皇帝赵佶在绝代美人李师师的兰房馥馨倚玉的幽暗中,一时也想不明白。

  是以他轻轻推开李师师,像推开了心中的一片微愁,不经意的望向窗外:

  这正好,恰望是一一

  戚少商跟孙青霞在远方月下的决斗。

  这时际,邓两大高手,已立定身影,已动剑、出手。

  出于不言情。

  因为孙青霞还狩笑着在站定古檐后向戚少商说了一句话:

  一句颇为激怒戚少商的话。

  “你的‘心剑’最好能赢我的‘天剑’,要不然,我这大色魔第一个就先奸了李师师。”

  这句活绝对激怒戚少商。

  和他的剑。

  5.相受相怜相怀疑

  他手上的剑,有个名字:

  名为“痴”。

  只一字。

  他拔出了他杀人的剑,同时也说了一句伤人的话。

  “一个真正爱女人的人是不会强奸女人的。你大胆妄为、狂放任性,我都可以不管,但你近两个月来在京城至少干过十一起奸杀案,我杀你以祭天,以奠红颜,以泄公愤!你若干了这等事,就下配作武林人,也不能充好汉,更不配做人!”

  他的脸白如雪。

  衣白如雪。

  剑白胜雪。

  月也白似雪。

  “雪”意陡然大盛。

  剑意大炽。

  剑攻孙青霞。

  孙青霞一直盯着戚少商的手。

  ——不是看他的剑。

  ——也不是看他持剑的手。

  而是看他拈着半谢花儿的手指。

  他还说了一句甚为张狂的话,“你说我做的我便做了,又如何!我奸尽天下美女,享尽人世之乐,快尽平生之活,你又待怎地!?”

  他也还了一剑,就像还了一个情。

  他的剑,也有名称:

  “错”。

  ——他的剑名为“错”

  哎,这世上,痴痴错错,又有谁知?谁分得清?

  他们离开得远,赵佶只望见两个白衣人在月下屋脊上决战,当然听不见他们说的话。

  他只发现有一个人的身影很有点熟稔。

  他看了只觉心中一寒:

  ——这岂不是上次在熏香阁狙击他的杀手吗?

  (怎么今晚又出现了!?)

  (怎会每次来这儿见李师师,都会遇上这等煞星。

  (莫不是这些亡命之徒今晚又是冲着朕来的!?)

  ——如是,他们却又怎会动起手来呢!?

  说时迟,那时快、这两人已出剑,已动手,已过了一招。

  孙青霞的脸发青。

  他所立处,青瓦如黛。

  他的衣杉淡青。

  剑发青。

  仿佛连头上那一轮也是青色的月亮。

  “青”气骤然大增。

  剑芒大烈。

  剑击戚少商。

  赵佶在窗里幽黯处,只看到月下那几,那边,那上面,两人手上一道白色银光的如水,一道青色的绿芒似水,各幻化成两条水龙,嗖地交击了一下;瞬息间,两条青龙自龙迅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