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将版三国 第335章 人心所归(2)

《武将版三国》第335章 人心所归(2)

作者:阳懿 字数:2670 书籍:武将版三国

  清晨,济南城。

  天色刚刚放亮,城内忧心了小半夜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准备找个地方打探一下消息。

  昨夜前后两次有大将和使者叩城,这种很明显的不寻常举动,对于百信们来说,便是有可能即将发生大战的讯号。

  当然,消息灵通者,自然多少也知道昨夜的信使叩城所为何来,只有那些普通的百姓,才不得不等到天亮,各显神通的打探消息。

  临街的一处食铺,人流涌动。

  食铺并无门面,只是一副担子,几方小桌,几条长凳组成。铺子上卖的也多是朝食,有粗面糊糊,也有糙米粥,还有其它一些面食。

  普通的粗面糊糊和糙米粥,只需三五文钱便能喝饱一大碗,这是城内底层百姓们贯吃的朝食。有那口袋丰满些的食客,或许会来上几碗肉汤,又或者要些精细些的面食。

  总之,这处食铺只是临时的,为城内的一处街坊提供朝食罢了。

  当然,如果铺子老板收工晚点的话,也会有些力棒们,在这里赶得上一顿午食。

  此时,食铺前面人头攒动,食客比往日多了一倍都不止。

  三方小桌和七八条小长凳也早就坐满了食客,许多人甚至捧着一只陶碗,直接蹲在一旁,或喝着粗面糊糊,或嚼着面饼,却都支楞这耳朵,想要从各种版本的流言中,领悟出昨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

  “贾兄,可知道昨夜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么?”

  一条长凳上,相邻的两人低声嘀咕着,问话的是一位三十许的壮汉,所谓的“贾兄”却是刚刚弱冠的青年。

  从穿着上看,壮汉应该是力棒,而“贾兄”家境明显殷实,虽不大富大贵,却也不会为了生计发愁,且其碗中是面食,桌上还另有一碗肉汤。

  济南城的居民,有当初青州的流民,有从其它州郡逃难而来的难民,也有从徐州迁徙而来的百姓。

  这“贾兄”一家,便是当初从徐州迁徙而来,还在济南城外置办下六百亩良田。

  只可惜,骠骑大将军府有明文规定,除了将军府赏赐的田地,任何人家的田地总数不得超过五百亩。

  很多大户人家迁徙之后,限于这条法令,便不能大肆购置地产,也就做不成大地主了。贾兄一家,有人在军中效力,因累功而授田百亩,这才有了六百亩的地产。

  “贾兄”虽然是殷实地主之家,却并没有看不起与之同坐的了力棒们。

  因为有着石碑随时天降,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触摸石碑,进而成为武将。今日倘若瞧不起这力棒,搞不好转眼间就会成为武将,那可是妥妥的打脸呢。

  这种情形,以前便发生过,是以人们便引此为戒!

  ……

  “这话,你可算是问对人啦!”

  贾兄吸溜了一口肉汤,回答的声音却并没有压低,引起同桌几人的羡慕和倾耳聆听。

  “昨夜第一次叩城的时候,乃是典韦等八位大将回城。”

  “昨夜不是有流星雨么?骠骑大将军担心降临的妖怪肆虐百姓,便命典将军等人回城统带武将营,然后连夜奔赴将军府治下的各郡县,以防万一。”

  “在典将军他们离去之后不到半个时辰,便又有使者来叩城,这却是骠骑大将军连夜下了一道敕令。”

  “众位可知,这道敕令上说的是什么?”

  边吃边说,贾兄喝完碗中最后一口肉汤,最后却故作神秘问道。

  同桌的几人,还有四周聆听的众人,最想知道的,自然便是这第二次叩城,也是这道敕令里面的内容。

  看着四周都是一副“不知道”的尊荣,贾兄也不再兜圈子,而是偷偷摸摸的高声道:“这道敕令,是给大将军府治下的所有军民嘉奖的,每人赏钱十金。”

  “将军府治下的百姓,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官吏将士,不论男女老幼,不论贫贱富贵,只要有户籍的,便都赏钱十金!”

  正在喝着面糊糊的许多力棒,贩夫走卒等人,听到敕令的内容后,几乎都下意识的“嘶嘶”几声,也不知道是惊叹骠骑大将军的大手笔呢,还是碗中的面糊糊有点烫嘴。

  每人赏钱十金,便是最底层的百姓也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千金万金的“小钱”。

  “不可能吧?”

  人群中,有人不敢置信道,语气虽然是不敢置信的,却也有一股子期待的意味。

  在这处食铺上吃朝食的,多为底层百姓,就算是那贾兄,也不过是刚刚脱离了贫困的小地主一枚,其地产还不是很多的说。

  对这些底层百姓来说,不要说什么千金万金了,就是十金的家当,这里吃朝食的众人,也不见得有多少人能够抠巴得出来。

  要知道,即便现在粮食的价格日新月异,一金也是能够买到三四石粗粮的;十金便是三四十石粮食,足够一家五口人吃一年的饱饭了。

  更何况,敕令中说的是每人赏钱十金,男女老幼都有,五口之家便能获得五十金。对底层百姓来说,这便是天降横财。

  所以,许多人对“贾兄”的爆料不敢置信,却也充满了期待。

  ……

  “贾老二应该没有骗人。”

  人群中,有熟悉“贾兄”的人,为这道敕令作旁证。

  或许,就连这些力挺家老二的人,也更多地还是希望,这道敕令是真的吧?

  “他家大兄,是跟着骠骑大将军当初从琅琊郡起家的老兵,经历了大小十余战,只因负了伤,现在才退了下来,目前在咱们济南城担任巡防营的营正。”

  “贾老大好歹是军中将校,多少应该也能知晓一些内幕,所以,贾老二的消息,应该不会有假。”

  这处食铺上的食客,多为这条街道上的街坊,相互之间多少也有点熟悉。

  贾家老大在巡防营中任营正,军中休假时也多有回家,也在这处食铺上吃过朝食,与大家伙儿也照面过。

  所以,人群中的这份说辞,很快就获得大家的认可。

  然后,吃完了朝食的众人,包括那些需要寻找活计的力棒,也是久久不愿散去,大家都只畅想着那十金的赏钱。

  “那么,骠骑大将军为何要给咱们发赏钱呢?”人群中,终于有人问到了点子上。

  不过,这一点,贾兄还真回答不上来。其兄在军中任职,昨夜也不过遣人回来说有赏钱下发,以安贾老二的心,却并没有说为何发赏钱。

  或许,就连军中的低级将校们,此前大约也不知道,他们的骠骑大将军因为有了子嗣,才难得任性一回的吧?

  ……

  大家正在纷纷猜测着,骠骑大将军为何发出这么大笔赏钱,只见便有几名巡防营的士卒,敲着锣来到这条街道。

  在一处布告栏中,张贴了一份布露之后,这几名巡防兵便敲响了一面破铜锣。很快,整条街的百姓便聚集在布露之下,有那识字的家伙正在瞅着布露一睹为快。

  一条街坊黑压压的几千人,一名巡防兵等鼎沸的人声暂歇之时,便开始抑扬顿挫的念诵着布露上的内容:

  “着令,本将军夫人已经身怀麟儿,即日起,骠骑大将军府治下之民众,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每人赏钱十金,为夫人祈福!”

  巡防营的士卒多有不识字者,这却并不妨碍他们被要求,提前将布露上的内容死记硬背。

  有着巡防兵的念诵,百姓们瞬间便知道了,传言中的十枚金钱的赏赐确实是真的,只不过得凭着户籍,到衙门中去领取。

  很快,人群中便有人开悟了,高声喊着:

  “骠骑大将军万岁!”

  斯时,“万岁”这种呼喊,并不是天子的专利,也有许多人表达感谢或者恭祝的时候,也会用到这个词。

  “祝愿大将军再添世子!”

  有人带头,布露下的百姓也跟着感谢起来。济南城同时进行的,并不知这区区一条街道,没过多久,整个济南城便陷入高声的感谢之中。

  ……

  与此同时,也有着一队队的巡防兵开出济南城,去往济南城治下的各乡里张贴这份布露,也将这份赏赐辐射到济南城全境。

  毕竟,骠骑大将军的敕令中说的清楚明白,这次赏赐的对象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贫贱富贵,针对的是将军府治下的所有百姓!

  哪怕就是没有户籍的流民,搞不好也能借着这股东风,混得几日肚皮圆。

  再然后,还有轻骑武将,将这份敕令迅速送往青兖徐豫四州治下的各郡县。

  仅仅三五天的时间,青兖徐豫四州的所有百姓,在知道这份敕令的时候,都衷心的感谢骠骑大将军郝梦,也诚心的为将军夫人祈福,惟愿蔡夫人母子平安。

  底层百姓的感谢和祈福,自然是真心实意的;十枚金钱,一家好几口人便是好几十枚金钱,这便是好几年的开销。

  大户人家收到了这份赏赐,甭管是真心实意,还是形式所趋,也会表示着感谢,也得为大将军夫人蔡氏祈福。

  这,已经是大势所趋!

  郝梦对青兖徐豫四州的统治,在这一刻变得稳固无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