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龙王传说 第四百七十四章 昏迷的墨蓝

《龙王传说》第四百七十四章 昏迷的墨蓝

作者:唐家三少 字数:2289 书籍:龙王传说

  县里新开了个火锅店,味道好,服务好,环境好。更有在别地儿买不到的健达饮料。一下子就火了。

  串串跟火锅类似,但口味还是不一样,现在要是想去吃火锅还得提前约,要不中午场难吃到。

  就是汽水消耗的太快了,火锅店也跟串串店似的,不但堂食可以买汽水,就是路过的也可以买着喝。

  火锅店开在县里的中心位置。周围全都是好单位,有些上班的姑娘们就爱大中午的去喝上一瓶冰镇汽水。要是再能排上一堆火锅,那可太有面子了。

  除了零卖饮料的,还有批发的,一天三十箱堪堪够卖。

  都知道好喝的汽水在串串店和火锅店。他们代着卖的东西竟把县里橘子宝汽水的销量给打下来了!

  原本三百箱汽水,本打算让他们卖一夏天,但是这两个大店一天就能卖掉五十箱,现在还剩下一百多箱。

  沈舟还悄悄的问苏沉能不能想个办法弄点来。

  苏沉道:“我叫人再送来一些。”这个买卖他说的算,自是要先可着县里。只不过他定制的那一批特殊包装一时半会儿还制作不出来。

  苏沉看着沈舟的眼神里带着满满的自豪感。他家小知青真的很厉害。能用这么短的时间把生意做的这么大!

  转眼进入了八月份,开工资的日子到了。一共五十六个人,光工资就要开掉一千五百多块钱的。

  王时负责给开工资。

  沈舟在后厨教新人处理毛肚。现在回收站那所有的毛肚都被沈舟给弄回来,每天串串店就要用两到三个。火锅店也始兴起了吃毛肚,黄喉这些脆菜。

  王时叫沈舟过去。

  沈舟擦了擦手,道:“怎么了?”

  王时道:“我刚给他们发工作,他们支支吾吾的,说能不能发一半,剩下的一半发到村子里!”

  沈舟愣了愣,随即反应了过来笑道:“行啊。”每次村里来邮递员,都会被人围上,在那开工资,邮递员满村里喊人,半个村都能听到,可神气了。

  这些人来沈舟这边干活,起早贪黑的,也想在村里出一把风头。

  沈舟道:“那你就辛苦你跑一趟银行了。”

  王时现在都跑习惯了道:“不费啥事儿。”

  很快服务员们都知道了,一个个紧张又期待,这一发钱村里人见到实实在在的。再没有比这个更羡慕的事儿了。

  一些知青们的钱还是要单独发的。这些就靠王时来调配了。

  ……

  入了八月,地里没什么活儿,家家户户也难得的清闲了起来。有闲着力气的,就去村长那报名给前面这一段修路,包两顿饭,还算公分。村里的汉子们都去了!

  以前可没有这种好事儿,跟白得公分一样。

  一些老弱妇孺什么的,坐在树下弄一把南瓜子就够消遣一下午了。说来说去都是自家儿子或是闺女在县里干活见了多少世面。

  “要不咋说,还得是县里阔。咱把钱当钱,人家县里把钱当纸片子。花钱都不打个磕巴!”

  “我家拴柱,以前在家被我那婆婆都给惯坏了。二十啷当岁的大小伙子连衣服都不会洗。在小知青那里锻炼了一回之后,现在回家又能拖地又能做饭了。”

  “那好啊!”

  “要是将来能留在县城那就更好了。”

  “这玩意都得碰,不知道有没有那机缘。不过孩子能去上县里上班相当于半只脚已经迈过去了。”

  旁边的王勇妈跟侯宇妈听的直撇嘴:“哎呦,在哪儿就好了?不一定把你们孩子当什么使呢。”

  沈舟在村里招了两批人,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一个选上的。没选上的就是他们几家了。连带着大队长家的闺女没选上这些日子都不怎么敢出门。

  村里这些妇女一听到他们说这些酸话,可不惯着她们:“有活儿干就行啊。别想某些人似的,想干人家都不要,给退回来了。你说那多磕碜。”

  “可不是!”

  王勇妈跟侯宇妈眼睛里都直冒火。但她们俩人也敌不过这么多人。哼了一声再不说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看见邮递员过来,拿了不少的东西。

  “哟,这是谁家的给快递东西了?”

  快递员道:“有沈舟的包裹,从京城来的。”

  旁边人一听立刻道:“啥东西,我帮着经管着,等沈舟回来我给他送去。”

  现在沈舟是县里的主事儿的,那就是自家儿子的领导。村里人可都知道要跟领导打好关系。

  在场其他人道:“我也能送,放我着!”

  牛村长回来的时候正好听见他们在这吵嚷上了,顿时皱着眉头道:“干啥,没规矩。”

  随后跟邮递员道:“东西就放我这吧。”

  见村长发了话,邮递员赶紧把东西交了出去,有两套新衣裳还有一瓶麦乳精。

  村里的人都有些羡慕,也只有从京城来的才这么阔气,能喝上这种好东西。

  还有几个知青的信件。

  邮递员一反常态,东西都送到了还没走,道:“接下来是串串店和火锅店的工资。”

  这话一出,大家可坐不住了:“发工资了?”

  “这才几天啊。有一个月么?”

  “有了。”

  “有没有我家拴柱的,我是他妈,我待领了。”

  邮递员道:“有,都有。你们别着急,一个个慢慢来。”

  那些脚程快的,赶紧回家找自家和邻居说说,小知青那边发工资了。邮递员都来村里了,一说发钱,大伙儿都可热情了。

  邮递实在在的。再没有比这个更羡慕的事儿了。

  一些知青们的钱还是要单独发的。这些就靠王时来调配了。

  ……

  入了八月,地里没什么活儿,家家户户也难得的清闲了起来。有闲着力气的,就去村长那报名给前面这一段修路,包两顿饭,还算公分。村里的汉子们都去了!

  以前可没有这种好事儿,跟白得公分一样。

  一些老弱妇孺什么的,坐在树下弄一把南瓜子就够消遣一下午了。说来说去都是自家儿子或是闺女在县里干活见了多少世面。

  “要不咋说,还得是县里阔。咱把钱当钱,人家县里把钱当纸片子。花钱都不打个磕巴!”

  “我家拴柱,以前在家被我那婆婆都给惯坏了。二十啷当岁的大小伙子连衣服都不会洗。在小知青那里锻炼了一回之后,现在回家又能拖地又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