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龙王传说 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金身出马

《龙王传说》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金身出马

作者:唐家三少 字数:2079 书籍:龙王传说

  虎父虎女,杨宗伦是个好官,他的女儿自然也就是深明大义的奇女子。

  李德威道:“督帅跟姑娘都让人敬佩。”

  杨姑娘道:“家父身受浩荡皇恩,托土封疆,我身为宦门女儿,理应如此,这也是最起码的……”

  顿了顿,道:“我这次在京里,朝夕陪伴长平公主,有一天西山行猎,碰到一位老人家,长平公主称那位老人家为恩伯,并曾为我介绍,这我才知道那位老人家就是有大功于朝廷,有大恩于朱家,以布衣封侯的武林银牌令主……”

  李德威神色为之一肃。

  杨姑娘接着说道:“老人家知道我公私两惦记,准备西返‘长安’,特意嘱咐我回到‘长安’之后,力有末逮时,可找他的义子兼衣钵传人小黑,老人家并且告诉我说,小黑从他老人家的姓,也姓李……”

  李德威欠身说道:“姑娘,草民就是小黑!”

  杨姑娘嫣然一笑道:“那么你就不该自称草民了,是不?”

  李德威道:“姑娘有所不知,家义父早在当年便把那‘布衣侯’爵还给朝廷了。”

  杨姑娘道:“可是在满朝文武心目中,老人家永远是布衣侯爷。”

  李德威还待再说。

  杨宗伦那里已然圆睁双眼摇了手:“慢来,慢来,让我插句嘴,怎么说,李大侠就是布衣老侯爷的义子兼衣钵传人!”

  李德威道:“草民是个孤儿,自小被老人家收养……”

  杨宗伦道:“李大侠初次莅临我这‘都督府’的时候,为什么没告诉我?”

  李德威道:“草民这次奉命出来是秘密的,这原也是老人家的意思,老人家所以这么做,一方面固然为我便于御敌,另一方面也为草民便于侦察各处的贪官污吏奸佞,以防他们有失节败德的卖国行为……”

  杨宗伦道:“老侯爷固然有他的道理,可是小侯爷这草民两字自称,从今后应该免除了!”

  李德威道:“草民两字自称可以免除,但也请督帅莫以小侯爷呼我,‘布衣侯’并非世袭。即使是世袭,我并不是老人家的名嗣,我不敢当。”

  杨宗伦含笑说道:“那么我怎么称呼你,叫你一声德威行么?”

  李德威道:“督帅要愿意这么叫,我很乐意听!”

  杨宗伦哈哈大笑道:“好一个我愿意叫,你乐意听,咱们原本就不远,如今更近了,德威,从今后我这‘都督府’便是你的家……”

  李德威道:“多谢督帅。”

  “别跟我客气,”杨宗伦一摆手道:“你既是布衣老侯爷的义子兼衣钵传人,就不该不知道我这个官是宦海中的江湖人,多少年至今,没染上官场的习气,倒学了不少江湖人的胸襟与气度!”

  李德威道:“我要不知道。当日也不敢来见督帅了。”

  杨宗伦一点头道:“说得好……”

  目光一转,望向乃女,道:“德威没说明他的身份还则罢了,怎么你回来好些日子了,也一直没告诉我?”

  杨姑娘笑笑说道:“这是老人家的嘱咐,老人家嘱女儿私下见着小黑时,跟小黑两个人面对面时才可明说直认……”

  杨宗伦道:“那你为什么当着我就明说直认了?”

  杨姑娘道:“您不是说他行踪如神龙,可遇不可求么?女儿忍不住,也怕错过一次久久难见第二面耽误了正事。”

  杨宗伦笑道:“说来说去,你总有理由。”

  杨姑娘道:“女儿说的是实情实话。”

  杨宗伦道:“我并没有说不是,好了,从今后你们俩兄妹相称,我杨家这匹千里驹,加上德威这位布衣老侯爷的衣钵传人,这大明江山西半壁固若金汤,安若磐石,我这个老头子可以安心食睡,高枕无忧了。”

  杨姑娘道:“女儿只能保您这‘都督府’平安,外头的一切,恐怕还得仰仗李大哥!”

  李德威道:“只要‘都督府’固若金汤,安若磐石,安全无虞,我便无后顾之忧……”

  “听,是不是?”杨宗伦道:“我内有贤臣,外有良将,自该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还有什么可忧,还有什么可愁的?”

  杨姑娘抿嘴娇笑:“李大哥接老人家衣钵,学就一身绝艺,可当良将而无愧,女儿这点浅薄所学却不敢当您这两字贤臣。”

  杨宗伦道:“怎么回事,杨家这匹千里驹一向是很自负的,怎么今天学会谦虚了?”

  杨姑娘道:“那要看对谁,对别人,女儿从不稍让,对李大哥,女儿是自知不如,女儿这生克埋伏可以挡住任何人,却挡不住李大哥!”

  杨宗伦倏然而笑,道:“这倒是实情实话,德威确实闯进来了。”

  李德威笑笑说道:“那只能说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不是真本事。”

  杨宗伦笑道:“行了,你们俩别你让我让的了,谦虚是美德,但过份谦虚就成了虚伪了………”

  忽地摇头一叹道:“也真是,德威年纪轻,出来跑跑还有可说,布衣老候爷这么大年纪了,放着清静闲福不能享,到如今还得为国事辛劳,这都是朝中那些庸才不争气,搞得朝纲不振,国事日非,想想真令人痛心,看看布衣老侯爷,他们能不惭愧?”

  杨姑娘道:“他们不会惭愧的,因为到如今他们还不知道老人家已经出来了。”

  杨宗伦道:“你不是说老人家现在京里么?”

  杨姑娘道:“当日圣上命内侍携亲笔函去请老人家出来辅佐勤王的时候,老人家给内侍碰了个钉子,一口拒绝了,老人家以已将侯爵还朝廷,可以不奉诏为由,孰不知老人家外冷内热,比谁都焦虑,这就跟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尽管自己的子女再不争气,做父母的也没有舍之不顾的道理,最后老人家,还是出来了,老人家管京里的事,李大哥管外头的事,分头并进,双管齐下,其挽大明朝于板荡逆流之中。”

  杨宗伦转过脸来道:“是这样么,德威?”

  李德威道:“是这样,督帅。”

  杨宗伦点了点头,道:“看起来朝廷在民间似乎易于应付些,就拿眼前的‘长安’来说吧,各路人物齐集,八方风雨齐会,潜伏着很大的危机,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而百姓甚至于有些官员还耽于欢乐,只以为北方有战事,士气不振,民心散漫,最可怕的莫过于此!”

  李德威道:“那只是小部分,大部分的人还知道大难临头,振臂奋起,就拿‘穷家帮’来说吧,他们个个是有热血的忠义豪雄,他们可以为国事捐躯……”

  --------------------------------------------

  第二十三章

  杨宗伦迟疑了一下,道:“久闻‘穷家帮’人多势大,—般江湖人都不敢轻易招惹他们,今夜这是谁,能把‘穷家帮’败得这么惨?”

  杨姑娘道:“这儿只不过‘穷家帮’的一处分堂!”

  李德威摇头说道:“不,就是‘穷家帮’总堂里来的高手,也不可能是此人的对手!”

  杨姑娘“哦”地一声道:“这人这么厉害么?”

  李德威道:“姑娘是个习武的人,可听说过‘紫金刀’此人?”

  杨姑娘摇头说道:“我虽然是个习武的人,却很少在江湖上走动,是以对江湖中事,孤陋寡闻得可以!”

  本来是宦门娇女,习武已是大不易,怎么可能抛头露面,常到江湖中走动!

  李德威道:“当年在武林中能跟家义父并称的,只有‘紫金刀’白长空一人……”

  杨姑娘轻“哦”一声道:“我明白了,这个人是‘紫金刀’的什么人?”

  李德威道:“此人是‘紫金刀’的后人!”

  杨宗伦道:“跟布衣侯爷并称人物的后人,难怪他这么厉害了!”

  李德威道:“‘紫金刀’白长空这个人,性情刚烈暴躁,当年受人怂恿要与我家义父见个高低,老人家对名利二字看得很淡,高手过招必得分出个胜负才能收手,老人家认为‘紫金刀’成名不易,不愿让他因一念之差毁了自己的一生,一直避而不见,无如躲了他半年后还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被‘紫金刀’碰上,‘紫金刀’拔刀相逼,老人家无奈,只得仗剑迎敌,百招之内老人家占先了一着,‘紫金刀’羞愤而去,携妻子举家迁往塞外‘回回堡’,事隔多年的今天,‘紫金刀’夫妇先后过世,仅仅高堂白发跟他唯一的后人相依为命,曾几何时,‘满洲’探得‘紫金刀’隐居‘回回堡’,乘隙掳去了‘紫金刀’的年迈老母,逼迫‘紫金刀’的后人为他们效命………”

  杨宗伦道:“原来如此,怪不得他会找我这‘都督府’的麻烦!”

  李德威摇头说道:“督帅错了,他夜袭‘都督府’,连伤‘穷家帮’、‘长安’分堂高手这件事,并不是出自‘满洲’的唆使。”

  杨宗伦讶然说道:“你刚才不是说‘满洲’掳去了他的祖母,逼他为他们效命么?”

  李德威道:“这是事实,然而今天晚上这件事,并不是出自‘满洲’的唆使。”

  杨宗伦道:“那是……”

  李德威遂把罗汉本是被逼来杀他的,及至后来听说乃祖母去世,受了刺激,被“白莲教”

  乘机引诱的经过,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静静听毕,杨宗伦悚然点头,道:“原来如此,他生性至孝,怎么受得了这个打击,‘白莲教’真是无孔不入,手段好不阴毒!”

  顿了顿道:”这么一个高手,若让他长此受‘白莲教’控制,后果不堪设想,也让人扼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