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妈才是穿越主角 336. 第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妈才是穿越主角》336. 第三百三十六章 第三百三十六章……

作者:沉爱 字数:1929 书籍:我妈才是穿越主角

  王勃是刘祥道推荐,幼年成名,博学多才。李治对这个神童的印象不错,文采风流,尽显盛世气象。

  但现在看到这篇檄文,李治头痛欲裂。

  檄文是什么?是声讨叛逆的文章。最有名当数骆宾王写的《讨武瞾檄》,徐敬业等人以中宗复位为名讨伐武则天写下这篇檄文。

  王勃怎么敢写这样的文章?是谁指使他写的?贤儿心中是怎么想的?

  李治恍恍惚惚回忆起自己还是晋王的时候,太子大兄沉郁狂悖,四兄才华横溢又得阿耶宠爱,于是就和大兄争夺太子之位,自己这个小小的晋王夹在两人中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被卷入其中。

  李治突然发现自己的儿子们好像也将要进入当年自己兄弟经历过的怪圈之中。

  皇后四子,太子体弱、二子颇具才干、三子四子仁厚。

  这四子哪一位都是他的爱子,他现在突然对阿耶当年的痛苦感同身受。

  "大胆王勃,身为王府修撰,不劝谏诸王,反而写下檄文,离间诸王,即日逐出王府!"李治下意识道。

  李治如同自己的祖父父亲一样陷入了儿子即将相残的隐忧。祖父没有处理好,太穆皇后二子被阿耶所杀。

  阿耶选了自己,强行将大兄和四兄隔离,避免了同母三兄弟相残的悲剧。

  李治双手抱着眩晕的脑袋,颓然地坐着,茫然地看向远方,晕晕沉沉的脑子里不断浮现幼年的场景。

  随着时间推移,太子大兄感受到几位长成的弟弟带来的压迫,魏王李泰、吴王李恪,这两人对大兄的位置发起了冲击。

  阿耶是如何应对的呢?

  李治冷呵一声,阿耶派了嘴巴一个比一个毒的大臣去规范大兄的举止,这些人沽名钓誉,硬生生用规矩逼疯了大兄。

  对四兄宠爱冠绝诸子,多加赏赐,这样的宠爱增添了四兄的底气,助长了四兄争夺储位的气焰。

  李治心道,他绝不会这样做。弘儿是他和媚娘精心培养的太子,只要他在一日,任何人都不能撼动弘儿的位置,否则他的几个儿子将重蹈高祖皇帝嫡脉诸子的覆辙

  “陛下,你不喜欢王勃这个狂悖小子,直接赶走即可,怎么发这么大火?仔细你的身子。”武媚娘走来,将檄文扔给内监,以目示意让人赶紧处理掉这

  个糟心玩意。

  李治放下手,眼前的人仿佛笼罩着一层白纱,模模糊糊看不清楚,但他知道这人是媚娘。他指了指身边的位置让武媚娘坐下,然后挥手让伺候的人离开。

  武媚娘见李治一脸颓色,心疼问:“陛下,你有什么烦恼和我说,我帮你处理。你本来身子就不好,别气着自己。"

  李治欲言又止,思考一圈此事确实只能和媚娘商议,便将心中对这四兄弟的隐忧说出来。

  武媚娘听完,柳眉一竖,凤眼圆瞪道:“他们敢!他们要是敢兄弟相残,我打断他们的腿。”

  呃?

  眼前笼罩的白纱散去,武媚娘具有压迫性的容貌气质清晰地映入李治的瞳孔。李治盯着武媚娘,目光灼灼,心中不知道想些什么。

  武媚娘对李治的神色不解,但她绝不想看到诸子残杀,于是又郑重地重复了一遍道:“谁敢做对其他兄弟不利的事情,我就打断谁的腿,陛下拦着也不行。"

  "媚娘你会做对我们孩子不利的事情吗?"温和的声音如同炸雷般在武媚娘耳边响起。武媚娘一脸不可置信:“陛下,你什么意思?”李治笑道:"没什么意思,就是随便问问。"

  武媚娘气得胸口疼,好心安慰这人,竟然被他猜忌,好心当作驴肝肺。这人简直就是藕做的,浑身都是心眼子,令人又爱又恨。此时,武媚娘对他恨得牙痒痒。

  武媚娘稍稍平复心情后,用手指着李治咬牙切齿道:“男人对孩子能和女人一样吗?这几个孩子都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是我怀胎十月冒着生命的危险生下来的。"

  “而男人呢……”武媚娘冷笑一声:“呵呵,付出过什么?”作为男人中的一员,李治脸上讪讪。

  武媚娘继续道:"历史上兄弟相残父子反目多的是,你见过母杀子吗?""有啊,赵姬。"李治幽幽的声音响起。

  武媚娘听了,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气得脸色通红,甩袖起身就要走。

  李治拽住武媚娘摔在脸上的衣袖,连连告饶:"媚娘,我错了,我说错了……赵姬怎么能和你相比呢?哎呀,我的头好疼……媚娘,我的风疾又犯了……哎哟,眼睛看不见了……"

  武媚娘明知这人有

  演戏的成分,但又担心他真生病,遂停下冷冰冰问道:“找我没用,难受了就去找太医。"

  李治抬头,眼巴巴看着武媚娘道:"有媚娘在,我的头就不疼了。"武媚娘闻言,嘴角刚扯着一抹笑,立马收敛,抬脚就要走。

  "媚娘,咱们好久没一起吃饭了,你就陪陪我吧。"李治仍然没有松开手。哪里有好久,分明早上还在一起用膳。

  声。

  “好啊,让御膳房上爆炒猪肝、油煎鹅肝、炙烤羊肝,再来一道狼心狗肺汤。”武媚娘冷笑一

  李治:.…

  李治下意识松开手,讨好地看向武媚娘。李治许是知道自己说错了话,饭桌之上格外殷勤,武媚娘这才消了气。

  饭后,武媚娘才想起她好像约了三姐姐一起吃饭……

  武媚娘瞪了一眼李治,都是这人胡搅蛮缠,才让她忘了这件事,立马叫来宫人询问永丰公主去哪儿了。

  宫人早有准备回禀道:“永丰公主已经回了公主府,说皇后若有事直接召她来就是。”

  武媚娘听完点点头,又瞪了李治一眼。

  李治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看武媚娘,突然他的余光瞥见一位内监欲言又止,于是问道:“你想说什么?"

  内监扑通一声跪下,道:"启禀陛下,沛王和周王在外面请罪。"

  李治连忙道:“快让他们进来,这两孩子……”言辞之间带着心疼。

  "陛下……"

  李治对上武媚娘的眼睛,连忙挺直腰背,板着脸,不苟言笑:"让沛王和周王进来。"武媚娘颔首,坐在李治身边,不疾不徐端着一盅茶喝。

  李贤和李显显然知道自己错了,蔫头蔫脑,主要是李显蔫头蔫脑,李贤则一脸诚心悔过的表情。两人一进来就向父母请罪,李治教训了几句,转头看武媚娘。武媚娘淡淡道:“你们是兄弟手足,以后要相互扶持,勿要受他人挑拨。”

  “是。”李贤和李显连忙应下。

  br />

  李显摆摆手道:“没事儿,是我找你斗鸡的,我也有错。斗鸡……嗯,回去黄焖了,再配上一碗米饭。六兄,你要不要来吃?"

  李贤嘴角直抽,拒绝:"不用了。我还要回去读书,无福消受此等美味了。"

  武婧儿回到府中,回想起王勃的意气风发,脸上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大唐皇帝几乎都是竞争上岗。见二王斗鸡,王勃挥笔写下檄文之时,难道不知道这檄文不是随便写的吗?

  王勃这是在李治的雷区蹦迪啊?

  本来武后诸子逐渐长大,隐隐有皇位争夺之相,王勃一篇檄文以开玩笑的方式直接掀开此事。

  李治不驱逐王勃驱逐谁?

  朝廷选士,先器量见识而后文采。王勃文采斐然,但政治的敏感度如此之低,被驱逐也在情理之中。

  武婧儿对这位大名鼎鼎的才子文人颇为心动,想要邀请他去教书,但也只是想想。

  王勃出身名门,父祖皆以学识著称,本人少年成名,才华横溢,恃才傲物,岂会听从一女子之言?

  武婧儿有自知之明,她没有王霸之气一呼百应应者云集;也没有玛丽苏光环引得才子佳人折腰。她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特殊一点的是她的堂妹晚年当了皇帝。堂妹厉害,这和她有关系吗?再者,王勃是贺兰敏之引荐,沛王府修撰,又刚被李治驱逐。debuff叠满了有没有?

  武婧儿是帝后一系的人,她若收留王勃,那就和“领导吃饭我转桌”有什么区别?甚至她会被李治怀疑帮助李贤夺嫡。

  檄文事件雷声大雨点小,李贤和李显依旧兄友弟恭,受伤的只有王勃。后来,武婧儿听人说王勃去巴蜀游历了。

  王迦陵逐渐从悲伤中恢复过来,她和武婧儿商量要一起回苏州。这时一封从西北来的捷报传入了皇宫。

  原来苏定方死后,吐蕃又开始频繁侵扰吐谷浑。侦查到吐蕃军队的动向后,大唐和吐谷浑联军连夜行军大破吐蕃军队。

  李治收到捷报后大喜。大唐在东北灭了高丽平定辽东之患,此时唐朝的版图大为拓展。

  他兴奋之余,拿出舆图,目光盯着吐蕃的领土。

  "不,你不想。"武媚娘看到李治眼底的热切,皱眉不赞同

  道。"为何?如今我大唐兵强将广,挟灭高丽余威,破逻些(音拉撒)易如反掌。"李治道。

  武媚娘道:“此地高山连绵、地多风雪、冰厚丈余,畜牧为业,风俗与中原不同。”①

  李治听了仍有念想,武媚娘索性道:“我给陛下说,陛下心存疑惑,不如我们召来一个熟悉当地的人过来,看看她的想法。"

  "不是我不信任媚娘,而是觉得此地地理位置重要,居高临下傲视关中。媚娘你说的召来熟悉此地的人莫不是骗我?"李治笑道。

  武媚娘眉头一挑,道:“陛下莫不是忘了一个人?”

  "谁?"

  "苏月莲。"

  李治恍然大悟,苏月莲是秦梦年的妻子,两人成亲之后就跟着苏定方去抵御吐蕃。这次指挥大败吐蕃军队的将领就是秦梦年。

  武媚娘派人召来苏月莲,直接问是否可以率军攻打吐蕃。

  苏月莲闻言,吓了一跳,顾不得帝后二人在前,连忙说道:"不可。"武媚娘:"为什么?"苏月莲将理由娓娓道来,概括起来有三点。

  第一,吐蕃地势高,多冰雪,气候恶劣,若唐军无训练则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甚至会因缺氧而死。

  第二,吐蕃现在国力强盛且出于上升期,前任大相虽然去世,但继任大相文治武功不输前任,而且他把持了吐蕃的政权和兵权,威势超过赞普。②

  第三,突厥和高丽被灭时间不长,若大唐此时起兵戈,怕会给安置在边地的遗族以可乘之机。那时大唐的西北、北部和东北将都会陷入战火。

  李治听完,默然良久,最后叹息道:"难道就任由吐蕃侵扰我边地吗?"

  苏月莲回道:"吐蕃虽强,但我大唐更强。我大唐现在对吐蕃的边境全面压制,吐蕃北面有吐谷浑和唐军,西北有安西四镇,特别是于阗(音田)。"

  "大唐重兵防守于阗地区,控制了桑株河谷,这条便道可直接南下吐蕃羊同。于阗南六百里置胡弩镇,东距且末镇千六百里,这些军事重镇阻断了吐蕃中道翻越昆仑山的主要路线。”③

  “陛下治下舆图远迈前朝,文治武功

  震古烁今,且陛下春秋正盛,且待日后看大唐军队进入逻些。”苏月莲之后道。

  李治闻言笑起来,转头对武媚娘说道:"这苏娘子倒是有邢国公的胆识。"

  武媚娘颔首,问了她些吐谷浑地区的民情风俗,苏月莲对答如流,颇具章法,心中满意,因问道:"你以后是留在长安还是去吐谷浑?"

  苏月莲恭敬答道:“臣妇愿去吐谷浑。”

  武媚娘点头,转头对李治说道:“弘化公主和梦年男女有别,交流不便,有了苏娘子在中间传达信息,便宜不少。"

  李治亦点头:“皇后所言极是。苏娘子,你父是国朝名将,夫是朕之后辈,望你勤敏果毅,不要堕了父亲威名,也不要辜负了朝廷的期望。"

  “是。”苏月莲的眼中露出坚毅的目光。武媚娘也勉励了她几句,赏赐了绢帛让她带回去。苏月莲走后,武媚娘赞道:"小娘子临危不惧,刚强不屈,是个好孩子。我的眼光不错。"当初还是武媚娘挑了苏月莲为外甥媳妇呢。

  李治闻言,想起自己制造机会让苏定方考核秦梦年,嘴角露出微笑,但随即想到苏定方已逝,心情低落。然而,他的目光不经意落在捷报上,松了一口气,后继有人,未来可期。

  “秦梦年御敌有功,晋为检校左武卫大将军,安集大使兼……太子宾客,负责抵御吐蕃。媚娘,你来拟旨。”李治道。

  李治将秦梦年这个他和媚娘都满意的人才划归到太子府中,为太子张翼,也向朝臣以及武氏诸人

  表示太子就是他钦定的接班人。

  武媚娘听了,见武氏有人终于能独挡一面,心中大喜,笑道:“臣妾代梦年谢过陛下。”

  武媚娘挥笔拟定了诏书,朝中大臣倒没有怎么阻拦。秦梦年很明显是邢国公临终指定的人选,又是武媚娘外甥,再加上打了一场胜仗,他们不敢也不好反对。

  武婧儿知道儿子独立打了胜仗,而且平安无恙,才将心放下。

  她期待儿子成为像卫霍那样的将领,但也知道行军打仗靠的是天赋和经验。以前秦梦年一直跟着苏定方,显现不出来,现如今他以一场胜仗表明了他亦能支撑起西北一片天。

  武婧儿心中大为宽慰,又得知苏月莲要回吐谷浑,写了一封家

  书让苏月莲捎给儿子。

  武婧儿在信中嘱咐儿子要戒骄戒躁,做事谨慎,勿要逞少年意气,爱护士卒……林林总总写了一大堆,最后叮嘱他要注意身体,努力加餐饭。

  作者有话要说:

  检校:临时代职。检校左武卫大将军就是代左武卫大将军,干得好可以转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