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和龙女有个约会 第四百六十四章:东海消息

《我和龙女有个约会》第四百六十四章:东海消息

作者:问东君 字数:3061 书籍:我和龙女有个约会

  也幸好徐世约今天花了这么多银子。

  所谓: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吃了自己的饭,那总得帮自己说几句话吧?

  于是,徐世约不失时机地从怀中取出一张字条,递给县令汤光耀:“汤大人,说起临海屯的抚恤金,他们正好还欠着我一笔银子。为了银子的事,今天我还同临海屯的人口角了几句。欠条就在这里,还请汤大人明断!”

  这件事情汤光耀当然是知道的,欠条他也早就已经看过了。

  然而在场面上,他也只能被迫演上一出双簧,取过这张字条,装腔作势地看了两遍,这才说道:“嗯,字条是真的,上面有萧老千户的签字画押,写得明明白白不会有错……既然是真的,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说罢,汤光耀便抬起了头,用为难的眼神看着萧文明。新笔趣阁

  只可惜汤光耀的演技实在是不怎么样,萧文明一看就猜出来了:汤光耀又要耍什么新的花招了!偏就不能让他如愿。

  因此萧文明并没有搭理他,就不给他往下搭话的机会。

  这时的汤光耀,实在是不知道萧文明的“傻”是真的还是假的,然而他自己当场的尴尬却是真真切切的。

  于是汤光耀只能自己努力把戏演下去:“贤侄,你看这字据上写得明明白白,临海屯欠了徐世约三千两银子,朝廷发下来的抚恤银子,大约有三千三百两。不如这样,今天正好本县这么多士绅在这里,就把这桩纠纷了解了吧?”

  听到这里萧文明顿时脑中一热,几乎就要骂出口了!

  好一只老狐狸,居然打着这样的算盘,要是按照他的办法,吗银子没到我的手里,就直接从县里划到别人名下了!

  这也就罢了,更关键的问题是,按照姐姐萧文秀的预算,朝廷给下的抚恤银子应该要六千两上下,怎么摇身一变就砍了差不多一半,只剩下三千三百两了呢?

  因此对于汤光耀的话,萧文明那是一个字都不能答应、一个字都不能同意的,立即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不对吧,汤大人,我们临海县这次去了两百八十一位弟兄,不幸全军覆没,按照朝廷的规矩,每人二十两抚恤银,那应该得有五千六百二十两,怎么现在就剩下这么一点了?难不成是从中被人贪污了不成?”

  汤光耀不屑地看了一眼萧文明,冷笑一声:“贤侄,话可不能乱说,那是你不懂规矩。你若不信,就让我的师爷把账册拿来给你看好了,有没有人从中贪墨一看便知。”

  说着,汤光耀一面让身后的师爷立即去县衙里取来账册,一面则好像教育小学生一般向萧文明耳提面命地教训起来。

  原来大齐朝有这样一等混蛋的规矩,凡是朝廷发下来的银子,每经过一道衙门就得扣下一笔钱。

  为了凑齐抚恤野狐岭之战阵亡将士的银子,皇帝几乎把国库给清空了,然而这笔钱先从户部拨款下来,再由兵部核对阵亡将士的数字,最后再转回户部经漕运发下来,再经过省、府、县三级地方政府衙门。

  这么多流程走下来,原本六千两银子发下来,能留下个一半已经很勉强了。

  这还得多亏当今皇帝特意下了严旨,明说胆敢贪墨这笔钱的,以通敌论处,查实了就是当头一刀。

  否则,能剩下一千两银子,都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

  萧文明一边听着汤光耀的介绍,一边不时侧耳打听老夏头的意见。

  老夏虽然是个最最基层的军官,但是跟着萧老千户办老了事情,其中的门道多少知道一些,便低声对萧文明说道:“少爷,规矩向来如此,向来如此……”

  向来如此的规矩,就一定是正确的规矩吗?

  萧文明听懂了,但他心里不服气。

  很不服气!

  别的银子也就罢了,抚恤银是什么钱?

  那是前线的将士浴血搏杀换来的!

  是舍弃了最珍贵的性命换回来的!

  克扣这种卖命钱,花着不觉得手烫吗!

  萧文明用尽了浑身的力气,耐住了脾气:“汤大人,这次临海屯出征的将士,明明白白是二百八十一人,连同我爹爹在内,没有一个人回来的。按照朝廷的规矩,按照皇上的旨意,应该是明明白白的数字,可为什么到你这里就少了那么多呢?”

  对于萧文明中的楞头青,汤光耀觉得自己再怎么解释也是无济于事,并且要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其实这种层层克扣的弊政,从头到尾都是违背大齐律令、违背着皇帝旨意的。

  这种事情,可也没法细说啊!

  这时,汤光耀忽然灵机一动:“啊,是这样的吗?本官是个文官,不懂得军事上的事情。但是听说朝廷论功行赏,都是要以割取的首级作为凭据的,那领取抚恤金想必也是一样。既然是以阵亡将士的人数来计算的,那本官斗胆说一句不中听的话,临海屯这回回来的,难道就真的有二百八十一具尸首吗?”

  萧文明听了一愣——这不纯粹是刁难人吗?

  从战场上送下来的,是一坛坛骨灰,而且并且这些骨灰全都混在了一起,谁是谁的遗骸都没法分开了,更无法清点人数了……

  汤光耀这只老狐狸一见萧文明哑口无言,脸上立即扬起了得意的表情:“贤侄,说话要讲究个真凭实据。要是贤侄真能点名人数,那下官可以替贤侄向上申诉,一定把抚恤银给补足了。”

  这就是胡说了,汤光耀是个什么东西,也就是个七品的县令。

  七品县令,在临海县里,还多少还能算是个人物。可要放到大齐朝的朝廷里,那也就是个最最微不足道的芝麻绿豆官。

  像他这号的人物用斗量、用秤称,遇到上官就连说话的份都没有,还想跟户部、兵部打官司?太瞧得起自己了!

  然而有句话,叫做“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偏就是这样的官员是最难搞的。

  萧文明被怼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这时他也才意识到,古人其实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们的见识眼界和科学素养,或许没有现代人那么强,但智商可是一点也不弱。在对付他们的时候,要是不打起一百二十分的仔细,那只可能是自取其辱。

  正在这时,忽听又人说道:“汤大人此言乃是至理名言啊!一切都要讲证据,看来抚恤银的数量还是不会有错的。”

  说话的,正是方才赞扬萧文明诗写得好的那个书生。

  看来此人在士绅之中颇有几分影响力,方才经他一夸赞,原本对萧文明质疑的声音便销声匿迹了,现在他又说出这句话,顿时引来了汤光耀和徐世约的赞同。

  “温兄此言极是啊!”徐世约说道。

  汤光耀抬手捻着自己颚下精心留起的一把山羊胡,嘴角扬起了自信的笑容,更是直截了当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不如二一添作五,临海屯欠徐世约的钱,就从县里直接支取给我。贤侄拿三百两银子回家去也就是了。这年头世道不太平,三千两银子带在身边,那也不保险啊,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萧文明听了这话眼都直了。

  怎么三言两语之间,不仅钱的数目少了一半,甚至自己连钱都没有经过手,就这样没了?

  这时的萧文明忽然想起了那个帮自己说话的书生,原来这家伙明面上是在替自己说话,背地却给是给自己下了一个大套,被他这么一说,自己就是浑身是嘴都说不清了……

  好家伙,原来自己今天跑到这鼎香楼来,竟然是入了狼窝虎穴,套路那是一个接着一个,全都冲着他这个毫无根基的小千户!

  “这年头竟是洪洞县里没好人,有一个算一个,居然是全员恶人!”

  正当萧文明已近绝望之时,却听那书生又说道:“不错不错,两位所言不错。倒是这张借条可否让我看一看?”

  这话是冲着徐世约说的。

  徐世约闻言一愣,下意识地想要收回借条,可那张条子就摆在桌上,等他想要拿回来的时候,这书生已然劈手夺过字条,让他反应不及。

  只见那书生将纸条拿在手里,仔细端详了一番,忽然异常懊悔地说道:“哎呀呀!哎呀呀!在下一个不巧,险些坏了大事了!”

  这话语气夸张怪异,让席间的士绅们全都注目过来。

  “坏?坏了什么事?”徐世约的口吻之中,已然有了几分惊惶。

  汤光耀也沉着嗓子问道:“是啊,坏了什么事?”

  那书生道:“诸位请看,这张字条上似乎有几个字写的不太真切,学生才疏学浅,恐难以辨认,还请诸位也分辨分辨。”

  说着,这书生并没有把字条还给徐世约,也没有递给县令汤光耀,而是亲自起身,直接传到了下一桌,一边传还一边解释道:“诸位请细看。这张字条似有两处纰漏,原本读书人写字,写错一个字、两个字的,原本也没什么稀奇的。然而这张字条上的两处纰漏,却都集中在最紧要之处,岂不怪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