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战之无双战将 第二二六章 夜袭归化城!

《抗战之无双战将》第二二六章 夜袭归化城!

作者:步枪打蚊子 字数:2731 书籍:抗战之无双战将

  5

  关于这个女子的身世和故事,于她第一次踏入蝴蝶小筑之时,原初便已通过询问与他特有的法术,知晓了个大概。

  她本是富庶人家之女,自幼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然而十二岁之时,家乡因黄河决口遭遇洪灾,所有家产都被淹没了,父母亲人也全部丧生,只有她一个人侥幸逃得一命。

  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无以为生,又遭人诱骗,便被卖入了勾栏烟花之地,从此委身风尘。

  于是,她被改作了“扇裁月”这个娇媚而旖旎的名字。养娘因她容貌出众,又有才情,对她十分看重,专请人来教授她歌舞弹唱。

  及至二八年华,扇裁月已出落得楚楚动人,娇美不可方物。原本,如此出色的女子应该是备受瞩目,很快声名鹊起的。然而,因为扇裁月念及自己出身良家,委身风尘实在情非得已,又加生性清高孤傲,对那些权贵王孙不屑一顾,得罪了不少人,故而始终是声名寥寥,来客稀落,养娘及院中姐妹也渐渐待她冷淡了。

  她每日顾影自怜,暗自神伤,只盼有一日能得一机缘,逃脱这风月场。

  一日,大雪纷飞,遍地银白,养娘突然推门而入,催促她梳妆更衣,不由分说将她送上了一乘小轿。

  原来,龙图阁大学士见白雪红梅正好,便与一班清客商议着趁雅兴起个文会,饮酒谈诗,另遍请京中风月场里才貌俱佳的女子,前来陪酒助兴。因素以文采著称的花魁李双成染上风寒抱病,便临时点她凑数。

  白雪红梅,宴席齐备,好一番热闹景象。扇裁月却丝毫提不起兴致,只得强撑出一副欢颜来陪笑。

  她早就看出,众人虽道是吟风赏雪,实则各怀心思——不论是风月场上的名姬,还是依附权贵的清客,都行礼寒暄,满面堆笑。

  她心中明白,这些人此时只是盼得能得到贵人青眼,平步青云,或是结下些亲故,方便日后扶持往来。

  席间写下的那些诗文,她多半看过,多是些文理不通的平庸之作。在座或许也有才学高明之人,但谁也不愿显山露水,抢了哪位大人的风头。

  此刻,耳中所闻尽是一片“此句只有天上有啊”“尊驾之才华,当真是旷古烁今也”“岂敢岂敢,哪里比得上先生您”的吹捧之声,个个笑面迎人,话中藏话,一旁的莺莺燕燕察言观色,更是趋近婉转,着意奉承。

  她看得头痛,因此百无聊赖站在角落,打算让自己的身影被彻底忽视掉——她其实是自幼学诗的,但诗文清雅,若将其变作博取名利的手段,实在是心中如梗,即便如今流落风尘,依然未愿妥协。

  忽听侍儿宣:“大学士到!”

  一时众人纷纷起立,行礼问好,拥簇上去,谀词媚句声不绝于耳。

  扇裁月听得生厌,便躲在最后,任凭上前逢迎的人潮将自己淹没——龙图阁大学士又如何,想来不过也是大腹便便,庸俗世故的达官显贵罢了。

  她懒懒一瞥,目光却蓦地定在了当中那个人身上——只见一个身形挺拔,相貌堂堂的男子被众人拥簇而来。

  他看起来年纪未及不惑,披着一身玄色鹤氅,清瘦的身形却如笔直的青松,与这白雪红梅相得益彰。面对一片阿谀奉承之声,他目不斜视,眼中光华内敛,脸上却带着彬彬有礼的笑意,令人如沐春风,在一片俗媚中,竟如此卓尔不群。

  风月场中,每个有心的女子都对当朝显贵的身份底细倒背如流,她也是略知一二的——这位龙图阁大学士姓温讳知儒,进士出身,当年曾高中榜眼,颇有才名传世。

  想来,这位学士大人该是有真才实学之辈,与旁人不同罢?

  她才转了念头,却又冷笑着否认——恐怕只是道貌岸然之人。在这名利场上,能爬到高位的,多的是虚伪世故之徒,又有哪个清正?

  她正自顾自出神,龙图阁大学士和众人一一寒暄后,竟突然转向了她。

  她不禁失神,忙行礼,依着规矩自报家门道,“妾乃绘月坊扇裁月,名数教坊第三部。”

  温知儒摆了摆手,和蔼地一笑,“久闻扇裁月姑娘诗名,也曾看过几首佳作,印象颇深,端的称得上才女之名。”

  她有些意外,慌乱间竟忘记了如何作答——想不到,这位显贵之人的涵养竟如此之佳,连对待她这般名不见经传的小小青楼女子,也未曾怠慢。

  不知是谁忽然凑兴道,“听闻月姑娘擅抚琴,今日也是凑巧,张阁老恰得了一张古桐蕉叶琴,不如这就来一曲罢!”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望向了她,眼神中都有深意——

  文会是乘兴而办的,事先并未有抚琴一项安排。弹唱曲艺一事,一般必是事先演习已久,方能应对自如,再不然就是功夫颇深,可以信手拈来。似她这般青楼女子,或有会琵琶、抚筝、弄笛箫的,只供贵人玩乐,而琴曲高雅,会者寥寥,何况是即兴而奏?如此一来,她未免要出丑了。

  看着侍儿真的抬上了一张瑶琴,置于梅树之下,扇裁月深吸了一口气。

  她的琴技是从小练的,这些日子门前冷落,也常常抚琴解闷,本是不必畏惧的。但此刻天寒地冻,在这后院之内,手指已冻得不那么灵活,稍有不慎就会误拂琴弦。在座的说不定有颇通音律的名家,难免会贻笑大方。

  扇裁月思量片刻,也不推辞,也不谦让,径直坐在了琴后,缓缓抬起手来,按宫引商,奏起了一曲梅花三弄。

  通过眼底余光,她知道自己已成了在场唯一的焦点,心中忐忑,手臂有些僵硬,几次头脑空白,险些便有了错音,都让她凭着之前的熟习补救了过来。

  她试图收敛心神,拖出一个饱满的颤音后,无声胜有声;接着,无名指点出一连串幽微的泛音,拟作踏雪寻梅之意境,座下的议论声却还是隐约传入耳中。似有人在向大学士道,“看来这姑娘是真会弹。”

  扇裁月闻言心中冷笑,又隐约用余光瞥见,龙图阁大学士正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

  她手下不停,回想起身世,却又自怜——自己本是闺中娇养的富家女,自幼熟习琴棋书画,行止高雅,岂是这些附庸风雅之徒可比?然而,一场变故,竟让她流落风尘,要以这原本是学来陶冶情操的技艺,向这些达官显贵献媚求宠,就如一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卑微玩物!

  心神一分,手中的曲调便微一迟疑。她一惊,急忙将注意力转回琴曲之上——此刻琴曲已奏了一半,既来之,则安之,不论曲子是为谁而弹,也是自己手下所奏的音律,断不能出了差错,遭人耻笑!

  于是她定了心神,将全部注意力回归琴曲之上,只当是独坐幽篁,忘我而奏,倾尽心力演奏这一支琴曲。

  她凝神贯注,终于与瑶琴融为了一体。此刻红梅绽放,芳香沁鼻,星星点点的雪花扑在脸上,微微凉意,天地间突然变得万籁俱寂,只有那只深邃悠扬的曲子缭绕不绝。

  一曲终了,欢声雷动。温知儒坐在当中,点头望着她微笑,深邃的目光温润,却看不到底。她起身盈盈一个万福,缓缓退下,打算回到自己偏僻处的座位。

  在座的清客都是善于逢迎之徒,瞥见大学士听罢琴曲一脸欣然,连忙争着凑趣道,“裁月姑娘,你去坐在大学士身边罢,好给大学士斟酒!”

  她心中一慌,见大学士坐在第一首席,唯旁边的座位正空着,大约是无人敢与之比肩,皆谦让不敢坐。她不惯风月场那一套,不知当谦让或是如何,终于把心一横,便称了谢,盈盈走上前,在温知儒身边就座,浑不管周围各样的目光。

  温知儒向她一点头,哈哈笑道,“汴京城中才女可不少啊。裁月姑娘诗写得好,琴也奏得妙,人更是姝丽,当真配得起才女之名。”

  说着,竟亲自在她面前的夜光杯中斟满了酒。

  下座的一众清客和佳丽察言观色,连忙争相着附和,一时间人人皆呼她做“才女”,个个赞她琴声如仙乐,有万中无一的才情,纷纷敬酒与她。

  她心中却涌起一阵厌恶,只得敷衍着赔笑——她们这些歌姬琴女不过是前来歌舞助兴的,又如何能有法摆脱?

  回头瞥一眼温知儒,扇裁月心中却是一动——这位官居高位的龙图阁大学士脊背挺直,衣冠楚楚,一举一动皆是十分儒雅,虽然美姬在侧,居然并未有轻薄的举动。

  她心中如小鹿乱撞,一时也不知道转过了怎样一番混乱的念头,众人吟诗作赋,她不欲再出风头,始终低调少言。这时,耳听得温知儒一声吩咐,便有侍儿将花笺送到各人手上。

  侍儿朗声宣布——各人须在花笺之上,写下半首七言绝句,依序诵读。然后自大学士往下,依次与陪酒的美人交换花笺,以一盏茶为限,续上后半首,以词句精妙,浑然天成者为上佳。

  侍儿奉上文房四宝。她用纤纤玉指拈了细狼毫,蘸墨提袖,沉吟片刻,在那张杏花笺上端端正正写下两行簪花小楷,却拈着那两句墨迹未干的诗犹豫——

  她既被众人拥到了大学士身畔陪酒,按规矩,她的花笺是要交由他续写的,那样一来,不管她写了些什么,都会是一番劳神费力的应对。

  而那两句诗,是她信笔所书,“潇湘拟遍不知辰,残梦依稀枕尚温。”

  花笺交换已毕,又是一番你来我往的恭维客套。

  她心中忐忑,自侍儿手中,接过了温知儒的那张山茶花笺。上面是龙飞凤舞,大开大合的潇洒字迹——

  “落花风雨未沾身,携琴打马过红尘。”

  扇裁月心中突地一跳,不自禁朝身旁那个男子看了一眼——这两句诗之中,颇见超然于世之意,难道他果真是宦游官场,心中却不苟同俗世的正人君子么?

  她凝神思索了一会,觉得心跳的厉害,突然像是重新认识了这个人,不觉想起了屈原投身汨罗前的悲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难道,这些看似风光无极的贵人,也有那样多的无奈么?

  她细细思索了许久,挥笔在其下补完了下半句,“倚看乱红萦风起,闲拈流影入梦魂。”

  温知儒闲闲看了她半晌,凝神看她落笔,抚掌笑了起来,“姑娘好文采,佩服。”

  说着,递来了她的那张杏花笺,但见她的半首诗下,是他潇洒的字迹,已凑成浑然天成的一韵:“潇湘拟遍不知晨,残梦依稀枕尚温——道尽几番飘渺事,方觉笔落寄无人。”

  “方觉笔落寄无人......”扇裁月喃喃吟着这句,不禁微微愣住。这样声名赫赫的当朝大员,也会有“笔落寄无人”的困惑么?

  而身畔,那个仪表堂堂的男子笑容温润,目光深邃仿佛可以看到她的心底。

  诗会不知是怎样结束的,她只记得杯盘狼藉,丝竹尽散后,那个男子登上前往官署的马车前,向她回头一笑:“今日未尝尽兴,但愿日后得有机会,与姑娘再谈诗。”

  她怔怔望着那辆绝尘而去的马车,心中泛起了波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