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才后卫 第1722章 最后的告别!

《天才后卫》第1722章 最后的告别!

作者:幸福微光 字数:1737 书籍:天才后卫

  元军在岳州南门外营寨和睢庄的水陆两寨,同时遭受到袭扰,损失虽然并不算伤筋动骨,但憋屈的是,自己毫无还手之力,这对士气的影响,是很大的。

  阿里海牙心里明白,在岳州城下待的时间越长,对自己越不利,为了快速攻下岳州城,阿里海牙决定,尽快祭出自己的杀手锏:巨型投石机。

  从攻城第二天开始,阿里海牙命令士兵,在岳州城外堆土筑台。

  由于是长途奔袭,阿里海牙随军携带的,只有两台巨型投石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阿里海牙为投石机选择的攻击方向,是一段相对低矮、老旧的城墙。

  不过,巨型投石机在襄樊之战中,显示了威力之后,宋朝官军,也已经想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看到元军开始筑台,梁永庚便安排士兵和jīng壮平民,将cháo湿的泥土运上城墙,然后将cháo湿的泥土,沿着城墙慢慢浇下来,这样就给城墙穿上了,一层软泥的盔甲,梁永庚希望它可以,抵消巨型投石机的部分冲击力。

  -

  到了夜里,乐钦依旧指挥着小股宋军,出城袭扰元军。

  阿里海牙早已做好了安排,元军反袭扰小组,正在等待着宋军的到来;双方不时在黑夜里,爆发一些小规模的战斗。

  乐钦属下的校尉沈思楠,带领着一个五十人的宋军袭扰小组,从下风处,向元军营寨方向摸过去,沈思楠的小组,带着两条狗,来帮助发现元军的反袭扰小组。

  这些狗的嘴,都被大骨头给卡住,这样狗发现了元军官兵时,就不能大声叫出来,但牵狗的宋军士兵,却可以从狗的动作,大致判断出敌人所在的方位,这样宋军士兵就占据了先机。

  狗开始狂躁起来,宋军朝着狗做出反应的方位,以半圆形包围过去,然后投出一阵投枪。

  黑夜中,立刻传出来元军官兵的惨叫声。宋军士兵一拥而上,很快解决了剩下的敌人,十几人的元军反袭扰小组,就这样被宋军解决掉了。

  沈思楠此刻心情不错,他一挥手,五十人继续向其它的可疑地点摸去。

  -

  睢庄元军的陆地营寨附近,李恒部将海祯所部,趁着白天民军休息,占据了营寨前的大部分堑壕。

  李恒部将海祯命士兵,在先前简易堑壕的基础上加宽加深,并新开挖配套堑壕,形成了很完善的防守体系。

  看到元军在堑壕里布防,步军副统领高师诚,对身边的校尉孙湘逸说道:

  “谁说元军只善于马上杀敌?眼前元军的表现,就告诉我们,元军是一支非常善于学习,非常愿意采用新战法的军队。”

  民军于是也加固、完善了自己的堑壕,双方形成了对峙。战斗也从一开始的,仅在夜间进行,扩展到不分昼夜。

  -

  民军与元军都借着堑壕的掩护,所以相互shè箭时,很难命中对方。

  元军将领海祯,首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这一天,元军从水军楼船上,拆下来几

  台硬弩机,安置在前沿的堑壕中。

  经过几轮试shè调整后,元军开始了对民军的猛烈shè击。

  双方的堑壕距离很近,元军的硬弩机,几乎是垂直向上发shè,然后又垂直向下落下,shè进民军的堑壕。

  硬弩机可以密集快速发shè,并且箭的速度也更快,民军携带的轻便盾牌,根本抵挡不住,很快出现了近三十人的伤亡。

  -

  民军现场指挥官,校尉孙湘逸,眼看伤亡过大,急忙下令后撤。

  孙湘逸的队伍中有人识货,知道元军使用的,是水军楼船上的硬弩机。

  于是严铠向水军求援,张轩德随后调派了一个十人硬弩机小组,由楼船硬弩机手杨兴邦领衔,加入步军。

  一天以后,民军再次杀回到堑壕里,携带着更为厚重的盾牌,还有自己的硬弩机。

  -

  双方围绕着堑壕的斗智斗勇,还在继续。不久,民军开始尝试,在堑壕环境下使用小型投石机;元军也效仿民军的做法,从水军战船上,搬来了投石机。

  由于双方使用的投石机,打击jīng度都不高,所以发shè出去的大部分石弹,都落在了堑壕外。虽说杀伤不够,但少量落进堑壕里的石块,对堑壕里的士兵,是有一定心理威慑滴!

  -

  民军的袭扰战进展不顺,也证实了秦起之前的判断,他找了严铠和曹捷、高师诚等人商议,要求在细节上多下功夫,争取在两军对峙中,取得一些优势。

  为寻找新的突破口,严铠亲自到第一线视察。

  和现场指挥官孙湘逸打过招呼后,严铠带着两个卫士,顶着厚重的盾牌,在堑壕里四处查看。

  硬弩机阵地上,严铠遇到了从水军调过来的弩机手杨兴邦,严铠问杨兴邦:

  “杨兄弟,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硬弩机的杀伤力?”

  为了保证严铠的安全,杨兴邦没有马上回答问题,而是先将他,请进堑壕里的藏兵洞。

  藏兵洞正是杨兴邦的小发明,上次民军在元军硬弩机打击下,损失了近三十人,杨兴邦听说后,就建议校尉孙湘逸,在堑壕里挖一些藏兵洞,当敌人火力猛烈时,士兵可暂时躲避。

  藏兵洞很狭小,严铠和杨兴邦只能靠着洞壁,蹲下来说话,杨兴邦回答刚才严铠的问题:

  “如果只是单纯要提高硬弩机的杀伤力,可以造更大尺寸的弩机,使用更大尺寸的箭矢,但是这样的弩机会更笨重,箭矢的成本也提高了很多。”

  杨兴邦拍拍藏兵洞的洞壁,继续说道:

  “而且真正的杀伤效果,并不见得就会很好,因为元军和我们一样,可以躲进藏兵洞,等我们民军的士兵到了近前,肯定要停止shè击,那时元军再出藏兵洞,也不晚。”

  “听孙湘逸校尉说,你的想法挺多的。如果你现在有什么好点子,即使不太成熟的也行,说出来给我听听?”

  “严将军,我在考虑造一种

  披甲战车(),专门用于堑壕战的环境中;另外?()_[()]?『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我还在想着,改进现在的投石机,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两处:首先是将投石机装上轮子,便于投石机移动位置,还有一个,就是将投石机所用的铁弹、石弹,拴上绳子,希望可以提高投石机的命中率。”

  “其它的我还大致理解,将石弹拴上绳子,如何提高投石机的命中率呢?”

  “这其中的原理是这样的:假设投石机的位置,与元军堑壕距离十丈,那我们就可以用一根长度为十丈的绳子,拴住投石机的石弹,在发shè石弹时,将预定目标,设定为略超过十丈,最终,石弹受绳子的牵引,会准确落在,距离投石机十丈远的堑壕里。”

  “嗯,我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待会儿我会和孙湘逸交待,让他给你安排人手,争取早点投入实战”。

  -

  睢庄水寨方面,自打民军烧毁了元军水军六十艘楼船之后,元军水军迅速增加了水寨边暗哨的数量,并且在水寨外围,安排战船夜间巡逻。

  针对元军水军的这些改变,秦起召开水军军官会议,讨论应对策略。

  张轩德以他的一贯风格,首先发言,他的思维,也确实要比一般人快个半拍:

  “既然元军战船,离开水寨巡逻,这就等于给我们机会嘛!我们把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局部优势,专打巡逻船队。”

  叶青臣接着发言:

  “对付元军暗哨,我们可以说是熟门熟路,现在元军大量增加暗哨,我们要做的,无非是派更多人手,做得更有耐心点罢了。”

  秦起怕张轩德和叶青臣过于轻敌,坚持让他们俩,拿出详细的计划出来讨论。

  -

  黑夜降临,叶青臣带领的蒙冲和快船小队,悄悄地驶向元军水寨。他们今天的任务,是清除水寨附近的元军暗哨。

  来到水寨附近后,叶青臣一声令下,快船小队悄悄地分散开来,按照事先的分工安排,靠近那些可能隐藏着元军暗哨的地方。这段时间来,民军对元军水寨附近的地形,已经摸得非常熟悉了。

  快船到位后,叶青臣又派出蒙冲小队充当诱饵。蒙冲在附近行驶时的桨声,元军的暗哨是很容易察觉的,几处发现敌情的元军暗哨,立刻向空中shè出响箭,给水寨内的元军报信。

  元军暗哨shè出响箭的时候,在不远处监视的民军,马上就确认了元军暗哨的大致位置。

  -民军的蒙冲小队,在水寨附近转悠了一阵后,察觉到水寨内有了动静,于是迅速离去。元军担心黑夜中被伏击,也不敢贸然地继续追赶。

  -

  四周重归寂静,叶青臣再次发令,民军的快船小队,开始了清除暗哨的行动。

  一片孤立的芦苇丛外,两艘民军快船,开始朝元军暗哨的方位,搜索前进,另外几艘快船,也紧跟在后面不远处,收紧包围圈。

  行驶在最前面的两艘快船,上面安装了简易的防护板,防止短兵相接时,被元军暗哨所伤,快船的前方,伸出一只长杆,它的作用,就像是昆虫的触须一样。

  这一次,其中一只触须,就戳到了,一名元军暗哨的身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