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荒纪 第0650章 天狮城之战

《九荒纪》第0650章 天狮城之战

作者:荒天帝 字数:1789 书籍:九荒纪

  雨水绵延整夜,临近天明方才停歇。

  晨光熹微,云销雨霁。清风送爽,莺声燕语穿过晨雾,传递春日的喜悦。

  肃州城外排开长龙,两排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队伍中既有乡邑的村人,也有远道而来的商人。众人步履飞快,踏着晨光聚向城门,人欢马叫热闹非凡。

  城头响起鼓音,唤醒大地,震碎残存的雾霭。

  入城的队伍短暂寂静,众人翘首以盼,等待鼓声过后城门开启。

  "门开了!"

  壮奴推动绞盘,扛走门栓,分左右拉动门板。伴随着门轴的吱嘎声,厚重的城门向内打开。人群迅速涌动,都想尽快入城,短暂发生混乱,差点撞翻守在门前的甲士。

  "不许挤!"

  甲士横起长矛,连喊数声无果。好在同袍及时赶到,全力整肃队伍,避免混乱加剧。众人重新开始列队,几名主事出现在甲士身边,向外来的商人发放木简。

  维持秩序的甲长背对人群,目光短暂交汇,各自唤来几名军仆,低声吩咐道:“之前推操的几人,跟上去,盯紧。"

  "诺。"

  军仆领命离开,尾随可疑的商人,先后消失在城内。遵照新君的旨意,大市五日,期间夜不闭市,城内不宵禁,税减一成。

  消息传出,各国商人蜂拥而至,国人、庶人也纷纷赶来,肃州城内车水马龙,人潮如织。城西商坊尤其热闹,道路上水泄不通,行人接踵摩肩,举袖成云。

  商坊经过改建,坊前立有两根圆木,木上刻字并有专人诵读,确保所有入坊之人都能知晓。

  身披半甲的国人守在坊前,几人一字排开,脚下摆着藤筐,筐中分别装有尺、秤、斗等器具。

  商人入坊前都会被叫住,国人手指圆木,又点了点藤筐,口中道:“城内市货需用晋之度量衡。"

  商人们走南闯北,见过各种稀奇事,如今日这般前所未有,称得上大开眼界。

  苍金来自齐地,家族数代经商堪称豪富。此次随族中长辈入晋,赚钱在其次,主要为能增长见识。

  听到国人的话,扫一眼地上的器具,他转头看向带队的长辈,好奇道:“仲父,晋国有此律?”"此前

  未有。"苍化摇摇头,交代苍金留在队伍中,亲自上前同国人交涉。

  看过藤筐中的斗和尺,发现和齐国所用差距甚大,他不免有些为难。思量片刻,他上前半步,借衣袖遮挡递出一串齐币:"能否通融?"

  国人脸色骤变,压根不接他的贿赂,黑着脸硬声道:“在晋国市货就要守晋国的规矩。柱上有律,违者惩,乱者逐,知法犯法者鞭!"

  国人铁面无私,手指圆木声如洪钟。苍化僵在原地,面色一阵青白。

  几人的动静引来好奇的目光。后来者驻足询问,得知事情始末,有人不以为然,有人若有所思,也有人面现沉色。不过有例在先,没有人想步齐商的后尘,全都老老实实换尺、秤和斗,遵照规矩入坊市货。

  人群陆续走过身边,其中不乏熟面孔。

  苍化自觉颜面大失,羞愤地举袖遮面,脸色异常难看。队伍上下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应对。

  苍金越众而出,同苍化交谈几声,其后代替他走向国人,态度彬彬有礼,微笑说道:“我等来自齐国,不知晋国规矩,还请见谅。"

  他摆低姿态,话说得十分客气。

  国人因苍化的举动不悦,却没有抓住不放,皱眉递给他入坊的凭证,口中道:“不容再犯。”"自然。"

  经过一番疏通,苍金的队伍顺利进入坊内。

  长街一眼望不到尽头,道路两旁的建筑鳞次栉比,门窗洞开,廊檐下挂着各种幌子,或书文字或绘有图案,一眼能看清店家的生意,令人眼前一亮。

  "独出心裁,果真是巧思。"

  道路上人山人海,路旁的空地都被占满。带有不同口音的叫卖声充斥耳畔,不时能听到讨价还价,北语南音混杂,交流起来全无障碍,称得上一幕奇景。

  苍金不着急市货,而是带着两名忠仆离开队伍,艰难穿行在人群中,仔细打量商坊布局,将奇特之处铬记于心。

  途经一处开阔的门脸,人声比别处更加喧闹。

  苍金心生好奇,费力排开人群挤到前方。两名忠奴落在人群后,眨眼不见他的身影,吓得魂飞魄散,一阵心急火燎。

  r />

  两人的叫喊声淹没在人群中,苍金正被店家摆出的货物吸引,更是充耳不闻。

  店前铺开矮桌,桌上摆有数只铜炉,炉上还有水壶,壶嘴正汩汨冒着热气。炉旁摊开几只口袋,袋中是巴掌大的木炭,整齐堆放,一点也不杂乱。还有一些圆柱状带有孔道的东西,摞在藤筐里,不知是何用途。

  一个而立之年的男子站在桌后,正指着铜炉滔滔不绝,一阵口若悬河,大讲铜炉和水壶的好处。

  "此物便于携带,取暖远胜火盆。一块黑炭能燃许久。"

  经过男子的讲解,苍金打量着铜炉和被商人称为“黑炭”的东西,短暂思量,继而恍然大悟。

  铜炉不过是抛砖引玉,店家真正要卖的是木炭和黑炭。尤其是后者,能在铜炉中烧,自然也能用于别的炉灶,大小和重量都便于运输,定然是不错的商机。

  无独有偶,看出商机的大有其人。

  在男子报出价格后,商人们争相开口,询问铜炉的在少数,更多都有意购买黑炭。

  “别挤,货多!”

  众人一拥而上,男子应接不暇,匆忙拎开水壶避免伤人,同时扯开嗓子叫来同伴,将有意市货的商人引入店内。

  热闹散去,众人陆续离开。

  苍金意犹未尽,正想跟去店里,两名忠仆恰好找来。见到他安然无恙,两人差点哭出声:“郎君,人生地不熟,谨慎为上。"

  忠仆话音未落,苍金又提步钻进人群,一溜烟不见踪影。

  两人呆滞地站在原地,片刻后回过神来,苦涩地对视一眼,硬着头皮向前挤,无论如何不能再把人跟丢。

  苍化在长街另一端卸车,将带来的齐帛和布摆出来,很快有商人找上门,且都是大商。

  由于采用晋尺,市货时少去许多麻烦。买家卖家心中皆有衡量,一番讨价还价,生意顺利达成。“竟然如此便利。”接过一袋金,苍化颇有感慨。之前的郁郁一扫而空,心情瞬间大好。队伍众人也是议论纷纷。

  "先前同楚市货,尺不对,直接吵嚷起来,还差点动手。""还有魏、梁和吴,尺有别,金铜都有出入。"

  "本以为是多此一举,哪想更加便利

  。"

  "的确不错。"

  "若次次如此,岂不方便?"

  "可惜是晋律。"

  相同的议论声出现在不同的队伍中,苍金原路折返,一路上耳闻目睹,某个念头在心中萌芽,再也抑制不住。

  见到守在车旁的苍化,他快步走上前,压低声音道:“仲父,我欲求见晋侯,向其献宝。”

  “你说什么?”苍化以为自己听错,迅速看一眼左右,拉着苍金回到车上,关闭车门,沉声道,"家主的命令,你忘记不成?"

  “我没忘,只是另有选择。”苍金目光灼灼,心中的念头不断疯长,似烈火燎原。"晋侯?"

  "不错。”苍金用力点头,认真道, "家族无根,有金山银山亦难守。公子弼有才,然行事反复,恐非明主。先祖本为氏族,后国破沦为商,不得不隐姓埋名。如今有再起的机会,需得牢牢抓住!"

  苍化没有评议这番话,而是凝神陷入沉思。

  许久,他肃然看向苍金,沉声道:“晋侯刚毅果决,智略过人,确有雄主之相。然此事关乎家族,不能一言而定。"

  “我知。”苍金颔首道, "我会亲笔书信,烦劳仲父放飞信鹰。"

  苍氏擅长驯禽,族人皆养鸟。这是传承自先祖的本领,国破流亡仍不曾断绝,一直延续至今。苍化尤其擅长熬鹰,狩猎、警戒、送信等大有用途。叔侄俩商议妥当,先后走下马车,表面不露任何迹象,连同行之人都未察觉分毫。

  城中正热闹时,距城五里外,蔡国和宋国入贡的队伍中途相遇。

  蔡欢说服兄长,借势压服国内氏族,亲自带着入贡的队伍出发,一路上紧赶慢赶,务求赶在他国之前向林珩入贡。

  队伍中有二十辆大车,大半数盖有蒙布,主要装载粟、麦、黍和各种布匹,并有金、玉、珠贝等珍宝,价值不亚于向上京小觐。其余车上则是工匠,织工、木工、石匠、铜匠等,数量超过三百人。

  对蔡国而言,粮食、布匹乃至珍宝都不算什么,送出后还会有。唯独匠人,送出三百当真是肉疼。别说国内氏族,连蔡侯都在犹豫。

  不

  想事情功亏一篑,蔡欢绞尽脑汁,费尽千般口舌,几乎要磨破嘴皮。如今坐在车上,回想前番种种,她仍觉头疼,无奈和疲惫始终挥之不去。

  "夫人,对面有异。"禾推开车窗,望见河对岸行来的队伍,出声打断了蔡欢的思绪。蔡欢靠近车窗眺望,看清队伍中的旗帜,抿了抿红唇:“宋人。”十五辆大车,图腾旗,沿洛水而行。

  望着河对岸的队伍,蔡欢心头微动。若她料想不差,这些宋人的目的地同她一样,都是为向晋侯入贡。

  一番思量之后,蔡欢果断下令:“速行,务必先宋人入城。”

  "诺!"

  甲士策马来回奔跑,蔡欢的命令快速传达。马奴奋力挥动缰绳,骏马撒开四蹄,车队的行速比之前快了一倍。

  河道对面,发现蔡国队伍的变化,宋人竟也开始加速。

  洛水奔腾不息,大群鲤鱼跳出水面,飞溅起成片浪花。相隔晶莹的水浪,两支车队互不相让,你争我赶,近乎并驾齐驱。

  看到宋人的举动,蔡欢气不平,正要推开车门催促,风中突然传来号角声,大地震颤,奔雷般的声响由远及近。

  风自河面袭来,道路不平,车身发生摇晃。

  她本能扣住车门,循声望去,只见地平线处扬起沙尘,光影发生扭曲,大片殷红破开沙雾闯入眼帘。

  奔雷声渐近,炽烈的色彩愈发鲜明,沿河较劲的两支队伍同时一滞。震撼、恐惧、惊悸、惶然,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充斥胸腔,占据所有人的思绪。

  号角声又起,轮高辐宽的战车驰骋过平原。

  拉车的战马极为高壮,比蔡国和宋国的马高出一截。战车车轴经过加固,车上能站三人。

  百辆战车排成数列,恍如利箭划开大地。

  全甲骑兵分在左右,单手持缰,另一只手撑旗,旗帜在风中撕扯,绘于旗面的图腾翻转扭曲,愈显凶蛮狰狞。

  战车后还有步卒,和骑士一样佩戴全甲,手持长戟和戈矛,护卫近百辆大车,浩浩荡荡穿过平原。

  行进过程中,战车丝毫没有减速,如洪水漫过河岸,掠过蔡欢的车队。

  认出飘扬在风中的图腾旗,蔡国人僵在原地,隔河的宋国人也不敢轻举妄动。队伍上下屏住呼吸,身

  体仿佛被定格。

  一辆伞车闯入视线,车上人红衣似火,长发如墨。

  惊鸿一瞥,蔡欢霎时凝眸。惊艳烙印脑海,她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血旗於菟,炽烈如火,能与日争辉。"金伞绯袍,公子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