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乡村少年 第三百零三章 阉割甄诚(求花)

《乡村少年》第三百零三章 阉割甄诚(求花)

作者:逍遥夫子 字数:2624 书籍:乡村少年

  赵向晚一句报警,整个赵家沟都忙碌起来。

  今天是阴历12月24日,南方小年,赵长兴跑回村委办公室,打电话报警。管辖赵家沟的派出所却说辽省太远,峰泰城固宁镇那边多的是深山野林、民风彪悍,如果人被拐到那里,解救难度很大。不过,他们会请示上级,争取和峰泰城公安局合作,努力营救被拐女性。

  赵长庚哪里有心思等派出所请示上级?回家收拾行李,带着女儿照片,把三个儿子叫上,准备去辽省救人。

  赵长兴拦住他:"峰泰城固宁镇那么大,你怎么找人?"

  赵向晚站出来:“长兴叔,我来打个电话。”

  赵长兴此刻对赵向晚十分信任,赶紧说:“电话在这里,你赶紧拨吧。”赵向晚拨通市局重案组电话,找到许嵩岭,简单交代事情经过之后,恳求道。

  “赵清瑶今年才十八岁,和我一起长大,她现在被拐到峰泰城固宁镇,具体哪个村子并不清楚。对方既然让她寄出这封假平安信,说明他心虚害怕,担心被家里人找过来。既然对方心虚,说明他的拐卖行为有迹可寻。既然有迹可寻,又能寄信出来,那他一定离镇上不远,只要我们出警快,就能把清瑶解救出来。许队,你在警队影响力大,能不能想办法和辽省峰泰城那边联系,我和村里人一起过去寻人。"

  上次女儿差点被拐,许嵩岭推动全省开展打击拐卖行动。作为一名警察,许嵩岭对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极为憎恶。听到赵向晚的话,他毫不犹豫地说:“好,我有战友在辽省省厅,我来帮你联系。"

  赵长庚听到赵向晚与许嵩岭的对话,眼中满是感激:“三妹子,如果瑶妹子回了家,我让她给你磕头!"

  赵长兴问:“你一个小姑娘,就不要和我们大老爷们一起去了。我听说北方一到冬天冻得要命,呵口气都能结成冰。你听话,就在村里等着,我带着村里几个壮汉子过去。"

  赵向晚的态度非常坚决:"让我去,我能帮上忙。"

  她有读心术,寻人更快。从赵晨阳那里虽然获得不了太多有用的信息,但至少她能确认赵清瑶是被拐卖到北方一个屯子,关在地窖里,对方是个娶不上老婆的男人。

  赵清瑶多在那里停留一天,就多受一天磨难,必须动作要快。

  在村委等许嵩岭回话的间隙,赵仲武匆匆跑来,挥着手喊:“三妹子,三妹子,家里来客人了

  客人?

  看看天色,已近黄昏,桔色的夕阳铺洒开来,冲淡了冬天的寒冷。这个时候谁会来做客?赵向晚站起身问:"谁?"

  村委位于村子上屋场,距离老屋大约几百米。赵仲武没有骑车,跑得气喘吁吁:"小汽车,两辆高级小汽车,好多礼物,姓季。"

  赵向晚愣了一下,季?难道是季锦茂?还真是季锦茂,他带着季昭拜早年来了。

  季锦茂想尽办法把季昭送进市局,就是为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季昭多和外界接触,而赵向晚则是季昭与外界沟通的媒介与桥梁。

  赵向晚过年归家,季昭没人说话,有些蔫蔫的,一天比一天沉默,发呆的时间越来越多。

  眼看着快要过年,季家豪华别墅里布置得花团锦簇、喜气洋洋,可是季昭却一直兴致缺缺,时常坐在二楼大阳台,看着远处苍翠林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季锦茂与妻子洛丹枫觉得不对劲,悄悄商量着。

  "自从儿子在市局上班之后,回应越来越多,我们喊他吃饭、散步,他都会点头或者摇头,现在这是怎么了?又回到过去的样子了。"

  "会不会又有人在他耳边说些不好听的话?"

  自从冯红英说过地主家傻儿子的故事刺激到季昭之后,季锦茂把季昭身边的人换了一个遍,确保忠心耿耿,按理应该不会有人再说类似的话。

  "应该不会。我看他这个样子,不像是难过,倒有点像……你记不记得儿子七岁的时候,我妈有事出了趟远门,季昭一声不吭蹲在角落?"

  "噫,你这一说,倒真有点。儿子难道是……"

  夫妻两个对视一眼,同时看向季昭。季锦茂试探着问了句:“我带你去找赵向晚?”

  一直有点闷闷的季昭忽然就转过脸来,认真地看着季锦茂,重重地点了点头,乌黑的眸子变得亮晶晶的。

  季锦茂的心里既欢喜又惆怅。

  欢喜的是,被医生判定为自闭症的儿子,现在终于有了情感起伏,能够与人正常交流;惆怅的是,自己养

  了二十一的小子,只不过和赵向晚相处了半个月,就满心满眼都是她。

  看到儿子有兴致,向来对他有求必应的季锦茂和洛丹枫赶紧准备礼物,把后备车厢塞得满满当当。季家奶奶嘱咐道:“到了农村要有礼貌,要低调,咱们都是农村人出身,千万别拿架子压人。

  季锦茂哭笑不得:“妈,我这么大的人了,难道还不知道这?”

  季家奶奶陈芳溪女士是个慈眉善目的小老太太,瞪了季锦茂一眼:“我还不知道你?有了点钱就喜欢显摆,一点也沉不住气。赵向晚这姑娘我虽然没见过,但却是季昭的大贵人。要是没有她,我的乖孙子就没了。这次过去拜年一定要礼节周到,不能怠慢了她。你要是惹她不高兴,那就不要回家来!"

  季锦茂的父亲去世得早,对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的母亲十分孝顺,连连点头:“是是是,听您的。"

  星市距离赵家沟一百多公里,走国道转乡间小道,因为准备礼物花了点时间,再加上路不太熟,时近黄昏方才到达。

  季锦茂开了两辆车出发,他带季昭坐一辆,保镖和礼物坐另一辆。原以为两辆豪华汽车开进赵家沟,会引发一阵喧闹。没想到汽车停在村口之后,村民们态度挺淡定,几个孩子把他们引到赵家老屋,拿着糖果就跑开了。

  看到村民态度如此不卑不亢,季锦茂在心中感叹,难怪赵向晚荣辱不惊,原来她从小长大的地方民风如此淳朴淡定。

  其实,这是个美丽的误会。

  村民们最爱看热闹,只是一来赵家沟刚刚送走赵青云,再看到豪华小汽车过来冲击感没那么强;二来赵晨阳与赵向晚真假千金案这个赵家沟迄今最强八卦,耗费了大家太多精力;三来呢,赵清瑶被拐牵动所有人的心神。正是傍晚时分,家家都在准备小年聚餐,哪里还有闲心管季锦茂开的是什么车。

  季锦茂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季昭六岁之前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乡下,父子俩来到这里倒是很自在。把保镖留在车里,带着一个司机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走进堂屋,季锦茂礼貌地冲赵伯武一笑:"你好,请问这里是赵向晚的家吗?"

  不管是真假千金、还是清瑶被拐,赵二福家的老屋都是旋涡中心所在。好不容易现在安静下来,赵伯武和赵仲武正在收拾堂屋里的桌椅板凳、残茶瓜子,见到季锦茂和季昭迈步进屋,疑惑地直起腰来

  。

  赵伯武上前招呼:"我是赵向晚的大哥,请问您是?"

  季锦茂简单介绍完自己,问道:"不知道你们父母在不在家?我这次过来一是拜年,二来也是认个门,以后两家多多走动。"

  听到季锦茂这一说,赵伯武顿时就警觉起来,和赵仲武肩并着肩,一起用审慎的目光看向站在季锦茂身后不言不语的季昭。

  赵仲武撇了撇嘴,心里嘀咕:一个大男人,长这么漂亮做什么?漂亮能当饭吃吗?

  赵伯武眼眸暗了暗:脾气看着不太好,为人也不热情。赵向晚本来就面冷话少,如果他们在一起那家里岂不是一丝热气也没有?

  也不怪兄弟俩以为季锦茂是上门提亲的,实在是季锦茂来的时候不巧。

  赵家沟过小年要扫尘、祭灶、吃年饭,正是一家人忙忙碌碌的时候,很少有人上门做客。再说了,做客一般也是上午,如果不是有特别重要的事,或者熟到一定程度,哪有快黄昏了才过来的?

  季锦茂原本是想先在县城住一晚,第二天一早过来的,偏偏季昭不愿意,抿着唇坐在车里不肯下来,没奈何这才做了一回黄昏上门的客人。

  双方沉默了一秒,赵伯武说:“我爸妈今天身体不舒服,刚刚躺下休息,今天只能由我来招待两位贵客。你们稍等,我让仲武去叫向晚回来。今天村里发了一点事情,她在村委会打电话呢。”

  以前家里都是钱淑芬迎来送往,现在她被赵晨阳伤了心躲在屋里不肯出来,赵伯武只得努力撑起一家之主的模样,端茶倒水,安排赵仲武去叫赵向晚回来。

  钱淑芬与赵二福在里屋听得清清楚楚,但一点也不想出去。

  娇养了十年、处心积虑送到城里享福的亲生女儿赵晨阳,绝情地拒绝了他们,毫不犹豫地跟着赵青云离开,这对他们是致命的打击。

  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承认,掏心掏肺为了赵晨阳,到头来却养了一头白眼狼。

  他们更不愿意承认,处处打压、苛待的赵向晚,莫名其妙地成长起来,成为一个连赵青云都想讨好的厉害人。

  村里人骂他们丧良心,儿子怪他们欠考量,将来向晚出嫁他们一分钱彩礼收不到,过完年还得掏钱出力为三妹子盖间屋。

  弄到现在里外不是人,钱淑芬想死的心

  都有。报应啊,真是报应!

  钱淑芬脑袋上裹了条毛巾,躺在被窝里哼哼唧唧,赵二福坐在床榻板上抽旱烟,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堂屋里人来人往,不管是讨论瑶妹子被拐,还是季锦茂上门,他俩都没有放在心上。

  反正季锦茂找的是赵向晚,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这么一想,钱淑芬、赵二福连面都不想露。

  季锦茂指挥司机将大包小包提到堂屋放好,笑着说:“今天是小年,我特地带儿子过来拜个早年。按老礼呢,应该是上午过来,但因为准备礼物花了点时间,再加上路况不熟悉,边走边问,所以到得晚了。"

  远来是客,季锦茂的解释让赵伯武放下心里那一分不满,客气地回应:“你们路上辛苦了,请坐

  请坐。带这么多东西……"

  一句话没有说完,赵伯武的目光被季锦茂不断拿上来的礼物闪瞎了眼。

  礼物摆在堂屋,把一个角落塞得满满当当。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奇水果,包装精美的烟酒、坚果、饼干,用高档木盒装着的面料、服装,几个港城金铺专用的红色纸袋,里面装着的只怕是昂贵的黄金首饰!

  赵伯武额头有些冒汗。

  哪怕是做大官的赵青云,上门认亲都没有带这么贵重的礼物,季锦茂送这么多东西过来,到底是什么意思?赵向晚从哪里认得这样大方的有钱人?

  季锦茂看出来赵伯武的不自在,笑着解释:“赵向晚是我儿子季昭的救命恩人,这些只是我们的一点小小心意,谢谢你们把赵向晚培养得那么优秀。"

  赵伯武听他夸赵向晚,自豪感顿生,笑容满面:“向晚在家里排行老三,我们都叫她三妹子。她从小就喜欢读书,是我们村里这几年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呢。"

  一来二去,季锦茂成功地让赵伯武放下戒心,两人愉快地交流。

  季昭坐在竹椅上,长腿规规矩矩地屈在身前,安静倾听,一言不发。他模样实在生得好,皮肤白得像细瓷,头发眼睛黑得像墨玉,漂亮得不似真人。赵伯文说话的时候不自觉地放低了声音,就怕呼吸声大了把他给吹跑了、暖化了。

  等到赵向晚回来,赵伯武如释重负:“三妹子,你终于来了。”

  季昭站了起来。

  他个子高,穿一件长款浅灰大衣更

  显得身材修长挺拔,再加上容貌出众,站在那里真是让老屋蓬荜生辉。

  赵向晚微笑:“你来了?”

  季昭点了点头,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专注地看着她,仿佛在说:这么久没看到你,你到哪里去了?

  一步步走近,季昭心中世界再一次展现在赵向晚脑海中。

  旷野上方多了一抹浅浅的阳光,柔和的米黄让整个画面多了暖意。云雀站在树枝之上,啾啾地叫着,歪着脑袋盯着那道阳光。

  阳光安静地洒在云雀头顶,画面温馨而宁静。

  看到这只小云雀,赵向晚的嘴角渐渐上扬。有了阳光,雪就会化,小草也该冒出头了。【你不在,太阳就不会出来。】季昭的声音里带着淡淡的委屈。

  赵向晚说:“你可以画一个太阳。”【画出来的太阳不会发光。】

  季昭往前走了一步,与赵向晚只一臂之隔,像那只云雀一样微微歪头,优美的下颌线在喉结处突起,再收自胸骨窝。

  喉咙是一个人的命门,只有面对充分信任的人才会展露这个部位。因此歪头传递出一种顺从的态度,还有绝对的信任。

  ——意识到这一点时,赵向晚的心口暖暖的。

  季昭眼里有笑意,整个人似乎活了过来。看到这个画面,季锦茂终于放下心来,咧开嘴笑得欢乐无比:"赵向晚,你一回家,季昭没人说话有些孤单,所以就带他过来了。"

  赵向晚笑了笑,态度沉静。

  季锦茂越看她越喜欢,笑得像个弥勒佛:“见到你就好,见到你就好,你跟季昭说几句话,让他在家安心待着,等你开学回星市就能再见面了。"

  确认过眼前人是赵向晚之后,季昭便坐回竹椅,像在市局上班一样,看似相隔甚远,但却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听候她的指令。

  季昭的模样让赵伯武、赵仲武内心犯起了嘀咕。

  这个年青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要说喜欢赵向晚吧,眼神清澈,一丝邪念也没有,招呼不打就坐了回去;要说不喜欢赵向晚吧,见到她之后眉眼带笑,高冷气场消失不见。

  赵向晚很习惯与季昭的这种相处模式,轻声道:“出太阳的时候飞一飞,阴天了就在窝里歇一歇。"

  季昭听懂了,沉默片刻,点了点

  头。

  门外赵长兴扯开嗓子喊:“赵向晚,赵向晚,市局那边回电话,已经联系好了,我们可以出发了!"

  赵向晚快步走出屋和赵长兴商量。"有没有瑶妹子的照片?""有有有,刚刚长庚找了几张。"赵向晚接过赵长兴递过来的照片,眼眸暗了暗。

  赵长兴也在一旁叹气:“照片就这几张。只是脸太小,不知道认不认得出来。”

  赵向晚摇头:“难。”

  农村人很少照相,只有特别重要的时候才会郑重其事地到县城照相馆拍照。赵长庚刚刚翻箱倒柜找出来的全家合影中,赵清瑶的脸只有两厘米大小,根本看不清脸。

  唯一的两张半寸小照,分别是初中、高中毕业时学校组织拍的证件照,一张面相稚嫩,另一张表情呆板。

  想要靠这几张小小照片,从从茫茫人海里把赵清瑶找出来,难度太大。

  季昭耳朵尖,听到赵向晚说话,忽然插了一句话进来。【我来画】

  赵向晚心中一喜,对啊,这不是现成的画像师吗?

  赵向晚对季昭画像的本事非常认可,超写实派天才画家,能够根据酒店服务员口述还原赵青云的肖像,现在有照片参考、有这么多亲人描述,画一幅还原度高的赵清瑶面容小像绝对不是问题。将照片送到季昭面前,赵向晚问:“你的画夹呢?”

  季昭转头看向季锦茂,一双眸子亮闪闪的。季锦茂最服儿子这个表情,立马屁颠颠地回车里拿过来画夹、素描纸和炭笔。

  赵向晚的描述简洁清晰。

  "比我矮半个头。"

  "比我胖一点。"

  "有两个小酒窝。"

  "头发不多,扎辫子。"

  和赵清瑶一起打工的姑娘纠正她:“不,瑶妹子爱俏,到城里就烫了头发,刘海卷卷的,大波浪,到耳朵这里。"

  叽叽喳喳声中,季昭右手轻抬。

  一拿起画笔,他的眼眸便变得专注无比,在夕阳映照之下更显幽深。

  眼睛扫过赵向晚手中的几张黑白照片,季昭手腕轻动,铅笔一勾一划,在白纸上快速掠过。不过寥寥几

  笔,一个灵动、俏皮,带着几分野性美的姑娘便跃然纸上。

  赵长兴喜得张大了嘴:"啊,对对对,就是这个样子!"

  赵长庚死死地盯着画中人,眼中含泪,哽咽着说:"我的瑶妹子,我的瑶妹子啊……"

  堂屋门口不知不觉围过来一群人,都是打算跟着赵长庚去东北救人的乡亲们。看到这副肖像画,都啧啧称奇。

  "这人是个画家吧?画得这么好!"

  "这漂亮小伙以前也没见过瑶妹子啊,怎么只看一眼照片就能画得这么像!""奇怪,也只画了几笔吧,怎么就一眼能认得出来是瑶妹子咧?""感觉就像是瑶妹子自己跳到画上去了一样。"

  赵向晚确认过凭这张线描图能够认出人来之后,对季昭说:"很好,再画两幅。"

  季昭与她配合非常默契,点了点头,从画夹里取出两张素描纸,刷刷刷地画起来。他的动作很快,后面画的两张和前面画的宛如复制一般,又引来众人夸赞。

  "赵向晚从哪里找来的画家啊?画得又快又好。"

  "有了这个画像,只要瑶妹子在那里露过面,肯定能找得出来。""这个小伙子真厉害!"“可不是?不光长得俊,画画还画得好。赵向晚很优秀,朋友也这么优秀。”

  季昭虽然自闭,但绘画天赋惊人,只需要看过一眼,就能将场景、人物完美还原,被誉为超写实派的开创者。季锦茂曾经听过无数人夸赞儿子是“天才画家”、 “艺术界未来新星”,他深知儿子异于常人,不管是来自媒体还是艺术界的美誉都没有让他迷失。

  可是今天,坐在这粗陋的村屋,听到村民们的议论,季锦茂有点沉醉。

  这么多村民,发自内心地夸他家儿子画得好!他们说儿子是个厉害的小伙子!他们没有看出来季昭和旁人不同!他们说季昭很优秀!

  被大众接纳的感觉太过美好,季锦茂这一颗为儿子操碎了的心仿佛泡在温泉水里,暖暖的、软软的,还有点飘飘荡荡。

  季昭并不知道父亲在这里飘飘然,他只要一开始画画,眼里便只有眼前画笔与画纸。画了三幅之后,炭笔一收,他将肖像画交给赵

  向晚。

  赵向晚嘴角微翘,笑容很明媚。

  季昭内心世界里的一抹阳光更加灿烂,云雀在欢快地鸣叫。【有点饿。】季昭的声音有一种青涩的少年感,让赵向晚听着很放松,没有一丝压迫感。

  赵向晚将肖像画交给赵长兴保管,高高兴兴地撸起袖子:“我给你煮甜酒冲蛋喝。”

  做惯了家务活的赵向晚比大哥能干,她拿出瓦罐煨在煤炉上,丢一把红枣、桂圆,再加上红糖,待糖水煮开之后再加上米酒和打散的鸡蛋液,一罐甜丝丝、营养丰富的甜酒冲蛋便成了。

  甜茶里飘着被滚水冲开的蛋花,黄澄澄、金灿灿、香喷喷,季昭接过茶碗,眉眼弯弯。赵向晚嘱咐他:"先吹一下再喝,小心烫嘴。"

  季昭依言吹了吹,凑近碗边轻轻啜了一小口,发出“丝——”的一声。听到这个声音,季锦茂忽然眼眶一红,差点落下泪来。

  这么多年,不知道找过多少专家、医生、教授,都说季昭这是发育障碍性疾病,没办法根治,只能通过适当的干预减轻症状。他原本已经绝望,认命,没想到老天爷送来赵向晚,让季昭越来越正常。

  季昭现在能够正确理解赵向晚的话语,准确执行她的命令,并在行动间给予正向回馈——这要是放在以前,季锦茂连想都不敢想。

  季昭的表现赢得了村民的尊敬,赵长兴接过赵向晚递过来的茶碗,坐下来与他说话:“你是画家吗?"

  季昭眼风都不给他一个,低头喝甜茶,不理不睬。

  赵长兴有点尴尬,赵向晚介绍道:“他叫季昭,是我们市局的画像师,他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

  "哦!"

  赵长兴一听更加肃然起敬,季昭的冷淡也被他演绎成为天才独有的高傲, "原来是公安局的警察啊,厉害、厉害。"

  听到他们的对话,季锦茂内心充满对赵向晚的感激。她知道怎么在外面保护季昭,她知道怎样让旁人接受季昭的存在。在这里,没有人觉得季昭是地主家的傻儿子,也没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闻到甜酒的香味,听到外面的热闹,钱淑芬终于扛不住,从床上爬了起来。刚刚走到堂屋,目光便被角落礼物所吸引,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这人是谁?怎么送这

  么贵重的礼物?

  讪笑着走近,钱淑芬弯腰想要拿起放在最上面的红色纸袋,心里嘀咕着:看着有点像县城那家老凤祥金铺的包装,不会真是金子吧?

  赵伯文咳嗽一声,用目光制止母亲的举动。赵仲武反应更快,快步上前一只手扶住她胳膊,另一只将纸袋子夺下,低声道:"这是三妹子的东西,你别动!"

  季锦茂看钱淑芬裹着条毛巾从里屋出来,估摸着应该是赵向晚的母亲,正要起身打招呼,却被赵向晚叫住:"不用管她。"

  季锦茂有点糊涂,不过他反应快,屁股刚刚离开椅子,马上又贴了回去。

  赵长兴现在对赵向晚十分信服,自然不会让钱淑芬再占她的便宜,提高音量说:“钱嫂子,你别忘了刚才村里的决定。"

  钱淑芬嘿嘿干笑两声:“我,我就是看看,你们忙,你们忙。”看着那堆成小山的礼物,钱淑芬一颗心仿佛在油锅里煎熬。如果自己对三妹子稍微好一点,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的!

  钱淑芬的到来让原本热闹的场面突然沉闷下来。

  赵仲武把她送回屋,咬着牙教训了几句:“既然你心里只有四妹子那个没良心的,那就别再占三妹子的便宜。来客人了你装死,拿礼物的时候倒是挺积极,妈,你不要脸,我们做儿子还要脸呢。"钱淑芬一张脸涨得通红,往床沿上一坐,气得半天没有言语。

  赵仲武又转过头对闷声不响的父亲说:“瑶妹子被拐,村里人都在想办法,你和妈躲在屋里不出来就算了,只是有一点,别出来添乱。"

  因为偷换了赵向晚和赵晨阳,赵二福在村里脸面尽失,儿子的强势让他不得不承认——儿子长大了,翅膀硬了!他也老了。他嘟哝了两句,低下头没有再说。

  堂屋里的人都在讨论赵清瑶失踪的事情,季锦茂问赵向晚:"你要跟着去?"赵向晚“嗯”了一声。

  辽省峰泰城固宁镇距离赵家沟两千公里路程,从江南到东北,跨越几乎半个华国,北地正值寒冷之季,室个温度零下十几、二十度,赵向晚一个小姑娘,为了营救同村姑娘,不畏艰险,这让在生意场上见多了投机分子的季锦茂十分钦佩。

  “我来帮你。”季锦茂主动站了出来, “我开了两辆车过来,可以带三个人去星市,我帮你们

  买机票,明天一早出发,中午就能到达辽省。再让那边派车来接,你们下午应该就能到地方。"

  有了季锦茂的帮助,赵向晚、赵长兴、赵长庚三人顺利到达辽省。

  一下飞机,扑面而来的刺骨寒风、鹅毛大雪让赵向晚将外衣和围巾裹得更紧了一些。

  季锦茂为她准备了防寒衣物,在小棉袄外面套厚绒长款的羽绒服,戴一顶貂毛帽子,再穿上厚底高帮雪地靴。先前觉得臃肿累螯,现在整个人在零下十六度的室外缩成一团,才知道这都是必备的。

  赵向晚抬起戴着棉手套的双手,捂在鼻子前面,看着眼睫毛上一层冰霜,叹了一口气。——还是低估了北方的冷!

  来接他们的辽省刑警劳锐志赶紧制止:“别呵气,小心鼻子冻住。”北地严寒,呵气成冰,不是闹着玩的。

  劳锐志是许嵩岭的战友,一个战壕里扛过枪,过命的交情。难得许嵩岭打电话拜托他帮忙,劳锐志对赵向晚三人非常热情。简单介绍过之后,劳锐志开车将三人送到泰城固宁镇派出所。

  哪怕只是一封可疑家信,哪怕没有其他失踪或者被拐的证据,因为有劳锐志出面,固宁镇派出所的出警速度非常快,由施必武所长亲自带队,立即组织了赵清瑶失踪专案组,全力投入对她的搜寻。

  赵向晚拿出季昭画的画像。

  画像唯妙唯肖、生动形象,施必胜接过来一看,眼睛瞪得老大:“你们这是哪个画的?画得太传神了!"

  赵长兴带来的照片他也看了,根本就看不清楚脸。掌着这样的照片找人,那真是大海捞针。季昭的画像就不一样了,圆脸、小酒窝、一双活泼的杏眼,生动的灵动之气透过纸面扑面而来,只要是见过这个姑娘的人,一定能认得出来。

  劳锐志凑过来一看, "喱!”地一声,看赵向晚的眼神变得不一样, "这是你们市局的画像师画的?老许终于找到人了?"

  赵向晚点了点头。

  劳锐志越看越心惊:"这个画像师……不像是一般人啊,这线条、这逼真程度、这表现力,都快赶上辽省美院的教授了。"

  季昭被誉为天才画家,开创绘图新流派,十五岁举办个人画展,水平本来就比一般的美院教授更强,在市局当个编外的画像师,完全是大材小用。赵向

  晚笑了笑,忽然有点小骄傲。

  劳锐志问:“画像师叫什么名字?以后我们要是遇到需要,就来找你们支援,这水平.……不得了不得了。"

  赵向晚说:"他叫季昭。如果你们有需要,就找我们许队。"

  季昭的超写实绘画能力如果用在协助破案上,的确有奇效。她也想看看,季昭从纯艺术领域走出来,未来能够走多远。

  人像图一共带来三张,赵向晚留了一张,其余两张交给派出所同志。三队人马手执画像,开始地毯式询问。

  劳志锐、施必胜带着赵向晚,第一站杀往固宁镇邮政局。

  邮政局门口有一个大大的绿色邮筒,顶面被雪盖了厚厚一层,侧面开口微张,将来往信件吞没。赵向晚围着邮筒转了一个圈,来到邮局柜台,将赵清瑶寄过来的信递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看过邮戳,点头道:“是的,是从我们这里寄出去的。”

  施必胜是个五大三粗的高壮汉子,说话声若洪钟:“十天前寄出去的信,你们有印象没?”工作人员摇头表示没有印象。每天从邮筒里把信件取出,盖上邮戳再分发往全国各地,他哪里会留意这么一封小小的信件?

  赵长庚颤抖着将画像放在柜台,满怀希望地问:"你们,有没有看到这个妹子?"工作人员依然摇头。

  赵长庚面如土色,筛糠似地抖了起来。一是冷得扛不住,二是心里慌。

  赵长兴扶住堂弟,安慰道:“你别急,慢慢问,我们刚来,哪里能够这么快就有结果?别慌,稳住,瑶妹子还在等着我们呢。"

  赵长兴的话,让赵长庚的颤抖渐渐好了起来,他努力给自己打气:"好,我不慌,不给警察同志添乱。"

  赵向晚问:"镇上只有这一个邮局吗?"

  施必胜的声音很大,震得耳膜嗡嗡地响:"对!就这一个。"

  【大老爷们找人,带来个小姑娘,这不是开玩笑吗?光凭一封没留寄信地址的信,就说人被拐到我们固宁镇,要不是劳警官亲自带过来,谁会立案找人?这大过年的,一个所的警察都出动,我真是服了!】

  听到施必胜的心声,赵向晚眼眸闪动。

  如果不是及时听到赵

  晨阳的心声,就连赵向晚也有可能忽视掉赵长庚手里的那封信。如果等到一年后赵长庚察觉到不对劲再去寻找,恐怕真的是枯骨嶙峋。

  赵晨阳这个重生者,在这个案件里派了用场,那就留着。送上门的金手指,不用白不用。

  知道结果之后,再来寻找线索,就容易得多。

  信,是在胁迫状态下写的。泪痕泅湿字迹,写到"好"字时最后一横划破纸面,这说明赵清瑶伤心难过,写信时态度很抗拒。

  信,是在暗处写的。点燃的蜡烛放在信纸的右上方,因为太过昏暗不得不努力靠近烛光写信,蜡油滴落纸面,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为什么不在白天写信?只有两种可能,其一必须避着人;其二她

  被囚禁在暗处,无法见光。

  只不过,不管是邮戳地址与寄信地址的不一致,还是赵清瑶纸上的泪水与蜡油印记,以及笔迹所表现出来的疲惫与紧张,这些都无法作为直接证据。

  赵长兴虽然是村委主任,但到了这里人生地不熟,完全没有了主张。看到施所长带着脾气大声说话,他有点不安,紧张地看着赵向晚。

  赵向晚理了理思路,迎向施必胜的目光,继续问:“附近有哪些乡村?走到镇邮局有哪些路?”施必胜虽然对这次的寻人行动心中不满,但态度上还是非常配合。他如数家珍地说出附近十几个屯子的名字,指着邮局门口:“就这两条路。”

  固宁镇邮局正位于一条十字路口的内侧,门前东、南、西、北分别有四个方向,分别通往不同的乡村。

  赵向晚率先推开邮局大门,风雪扑面而来。施必胜摇摇头,跟着一起走出。一行五人,沿着邮局门前的两条路,开始挨家挨户地敲门询问。

  正是东北最冷的时节,家家闭门不出。大雪纷纷而下,赵长兴、赵长庚面色惨淡,总觉得寻回赵清瑶希望渺茫。走出去连个人影都没有,到哪里去找人?

  赵向晚迈着大步走在前面:"别灰心,一家一家地敲,总能问出点什么!"

  顶着风雪,一行五个人在镇上询问。

  从早上问到下午,一丝回应都没有,基本都是摇头:“没见过”、 “不知道”。风雪凛冽,一群人变成了雪人,眉毛、睫毛上挂起冰霜。

  终于,当敲开一户商铺,赵向晚察觉到了

  一丝异样。

  这是一家面馆,临街做生意,后边有个小院子、两间屋。开门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嫂子,模样憨厚,她看了看画像,眼睛不自觉地瞟向右上方。

  看到她这个不自觉的小动作,赵向晚立马警觉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