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乡村少年 第二千八百九十八章 你们活够了?

《乡村少年》第二千八百九十八章 你们活够了?

作者:逍遥夫子 字数:3690 书籍:乡村少年

  赵佶闻言,顿时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兴奋的都走音了:“仙尊果然法力无边!还请仙尊救我、教我……”

  丁晓剑鸡皮疙瘩掉一地。

  中年男人的乞求,他是真有点儿扛不住啊!

  只能轻咳一声略做掩饰后说道:“求神拜佛,心诚则灵。

  救你不难,关键还得看你自己啊!

  有道是,恭敬于事,虔心诚意,坚定信念,端正心态,这些先决条件……”

  听话听音,赵佶并非蠢人,无上大能教诲之前的殷殷叮嘱,他自然能够听得出来。

  于是,连忙再次磕头如捣蒜:“仙尊放心,佶绝对恭敬于事,虔心诚意。”

  丁晓健担心断线,又见赵佶这个态度还算端正,便不由自主加快了语速。

  “大宋的疆域和盛唐相比,虽然不太辽阔,但重在不缺钱,唯一所缺乏的就是气节和胆量,尤其是你们父子二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你们父子二人首先得雄起……

  狭路相逢勇者胜,哪怕是惨胜,只有打疼了金人,才能让他们知道大宋不好惹!

  同样都是人,你们怕死,他们难道就不怕死吗?

  只有让金人看到大宋的勇气,他们才会熄了吞并大宋的念头……

  你要重用主战派,譬如李纲,譬如种师道、种师中……

  打压主降派,譬如蔡京,高俅、童贯、张邦昌、蔡攸、梁中书、秦桧之流……

  亲贤臣而远小人,你的大宋才有希望……

  你身边的奸臣、弄臣,太多了!

  我给你举荐几位大才,你用这几位去对付金人,将无往而不利……”

  赵佶大喜。

  这段时间以来,他已经验证过了,只要是丁晓剑所说,那绝对是言出必践。

  足以说明,丁晓剑有未卜先知之能。

  有未卜先知的大能,要给他举荐人才,而且是能够保全他江山社稷的人才,他焉能不喜?

  即便就是再昏聩的帝王,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江山社稷倾覆啊!

  念及于此,赵佶赶紧再次表态:“谢仙尊,佶洗耳恭听,只要是仙尊举荐的人才,佶一定重用,一定重用再重用……”

  赵嵇满意的点点头:“岳飞、张俊、韩世忠、刘光世。

  这四人乃是南宋中兴四大名将。

  尤其是岳飞,当得战神之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兵法、韬略,更是一流。亲手打造的岳家军名垂青史,打得金兵闻风丧胆……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岳飞对大宋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听说他的母亲给他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也不知是真是假,有机会你可以亲眼看看。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岳飞现如今还只是个刚刚出道的毛头小子,没有经过战火的淬炼,也不知道青涩不青涩。

  只不过呢,我可以保证,此人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赵佶听得很认真。

  似乎从里头听出来了些疑惑,有些纳闷。

  “南宋”是个什么玩意儿?

  难不成我的大宋后来也成了南北朝,东西晋,北汉南唐?

  既然这四位是南宋中兴四大名将,南宋都中兴了,我怎么还能被金人一直囚禁呢?

  后来被金人熬成灯油,这个南宋朝廷也置之不理的吗?

  “不行,我得问问仙尊,这个南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究竟是哪个不肖子孙掌事……?”

  赵佶还挺敏感,从“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一词中,竟然听出来了这么多的不同寻常。

  疑惑不解了半天,赵佶实在是憋不住了,吭哧瘪肚道:“仙尊,您可否给在下好好说一说这个,这个南宋?”

  该说的话差不多也快说完了,见联线并没有被掐断,丁晓剑语速不减。

  “这个南宋嘛!就是靖康之变后,你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审时度势趁机南渡所建立的第二个宋朝……

  因以临安为都城,位置相对偏南,史称南宋,共历九帝,享国152年……

  疆域嘛!和此时的大宋相比,也要小上很多。

  与金朝以淮水、大散关为界,范围仅限于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

  听到这里,宋徽宗不禁老怀大慰。

  “九子康王能够在危难下延续大宋社稷152年,尽管疆域小了一些,但也算是一桩幸事。”

  见其略有些沾沾自喜,丁晓剑也不知道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忍不住出言打击。

  “你这个好儿子赵构,在靖康之变次年,于应天府建国称帝,是为宋高宗。

  先任用岳飞等主战派将领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完全有机会王师北定。

  可是后来呢!也不知道发哪门子神经,又任用主和派秦桧主政,使其独相十八年,令形势急转直下,一发而不可收拾。

  赵构的性格颇为矛盾,实在是不好评价。

  此子在我看来,能力倒是还有几分,就是顾虑太深,把个人的得失看的太重,以至于优柔寡断。

  后来,他杀了南宋的擎天巨柱岳飞,最终彻底丧失了北定之机。

  百多年后,崖山海战,忠臣陆秀夫抱着你的赵氏子孙跳海自缢,誓死不做亡国奴,南宋灭亡,蒙元占据天下,崖山之后再无中hua,这和赵构杀岳飞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赵佶听得捶胸顿足:“这个逆子!真是昏聩!既然形势一片大好,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恢复祖宗基业?干嘛好端端的非要杀了岳飞?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丁晓剑聊兴正浓,哪里停得下来?

  微微一笑,话匣子再次打开:“这个问题,你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要将这个问题给你解释的明明白白,就绕不开我给你举荐的这个大才——岳飞。

  岳飞天生神力,不满二十岁就能拉三百斤硬弓、八石强弩,射术精湛,能左右开弓,妥妥的南宋李广。

  他用兵如神,善于治军,一手训练出来的部队军纪严明到了极点。

  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

  当时在金兵中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俗语,可想而知,这支精锐的岳家军令金兵多么的头疼。

  1129年,也就是你那里的三年之后,金国四太子兀术攻陷了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先后取得郾城大捷、朱仙镇大捷,又相继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大片失地,眼见着就可以王师北定了。

  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却被赵构12道金牌召回,并被奸相秦桧冠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临安大理寺风波亭。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就此崩塌。

  直到南宋孝宗时,岳飞才被诏复官职,谥武穆。南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

  岳飞所著的兵法及诗词《岳武穆集》,被后世人称为《武穆遗书》,据说习得此书中的兵法韬略,就可以屠龙,实乃屠龙之技啊!”

  “明白了!那逆子端的小肚鸡肠,肯定是怕岳飞功高震主、尾大不掉!”昏聩如赵佶,亦不禁听得扼腕叹息。

  丁晓剑摇摇头:“非也!

  岳飞绝不是拥兵自重之人,你的那个九子赵构也并非担心的是这一点。

  后世之人,只要一提起岳飞,常常会在他的名字之前冠以“精忠”二字,足见此人忠心。”

  “那这逆子发的是哪门子的神经?”赵佶又有些想不明白了。

  丁晓剑微微一笑:“先别急,你先听听岳飞所作的这首《满江红》,你什么都会明白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尽管丁晓剑已经无数次吟诵过这首词了,可是今日吟诵出来,仍旧同第一次吟诵时一样,让他不由得心潮澎湃、眼眶湿润。

  这早已不仅仅只是一首词了,这阙满江红,早已化身成为华夏的民族气节。这是一种精神,不屈、乐观、浩然、隽永。

  赵佶的文化底蕴很深,此刻聆听过这首词之后,自然也是血脉偾张、心意难平。

  他不禁重复吟诵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好气魄!果然不愧为精忠岳飞!”

  丁晓剑摇摇头:“岳飞一心要雪靖康之耻,他的岳家军更是从无败绩,若是任由他一路收复下去,备不住还真就让他踏破贺兰山阙了。

  届时,把你和你儿子赵桓营救回来,赵构这个皇帝可就不名正言顺了呀!”

  赵佶顿时面色一滞,一瞬间他什么都明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