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韩娱之篮球帝王 第二百五十四章:谣言泯灭

《韩娱之篮球帝王》第二百五十四章:谣言泯灭

作者:尧帝A 字数:1842 书籍:韩娱之篮球帝王

  半个月前,江南,杭州城,城北司马府,虽已近深夜三更时分,但府主司马守仁的书房依然灯火通明。

  房内布置古朴高雅,一排书柜靠墙而立,两旁悬挂书画,柜前的长形红木桌上堆叠着卷册文书以及文房四宝。

  只见司马守仁立于桌旁,手中正捏着封面绘有一条张牙舞爪巨龙模样的柬帖,抬头默然不语。

  在他身旁站着一位轩昂青年和一名五旬老者,分别是他的儿子司马昶和司马府总管事祁隆。

  司马守仁年届五旬,脸型方正,身材中等,外形并不出众,但双眉修长浓黑,双目炯炯有神,予人一种威严稳重的感觉。

  “这是沧龙帮帮主凌鼎天派人送来的请柬,邀请司马府参加他们立帮五年庆宴。”过了一会,司马守仁才顺手一扬手中的柬贴,说道。

  “沧龙帮?可我们与他们一向并无往来,最近因为香料货运的问题,甚至与他们的关系有些剑拔弩张。”司马昶一脸不解的道。

  司马守仁没有回答司马昶的疑问,转向祈隆问道:“祈管事,我让你调查的事情可有眉目?”

  “启禀府主,凌鼎天行踪诡秘,极少在帮内现身,虽然我们已经多方查探,但对其出身来历和武功师承还是一无所获,只知道他十年前突然冒起于西凉城,半年不到就悉数尽败当地号称前十的所有高手,声名鹊起,隐有成为西凉第一人之势。可是正当大家以为他接下来会大展拳脚时,他又突然消失,不知所踪,直到五年前才在杭州城再次出现。中间消失的五年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我们还没有查到任何线索。”祈隆应道。

  “至于他所率领的沧龙帮,不知从哪招揽了大批隐匿多年的黑道高手,实力膨胀迅猛,势力地盘也快速扩张,已有隐然凌驾杭城帮之势。听说连第一大帮派萧山派都对他们忌惮三分,掌门人许天衡曾告诫门下不要轻易招惹沧龙帮。另外,据线报称,一个月前该帮又新增了一批高手,其中包括数位隐迹多年的凶邪人物。沧龙帮这么不遗余力的扩充实力,恐有所图谋。”祈隆继续道。

  “难怪了,最近他们越来越嚣张,因为地盘问题已经多次与杭城帮爆发争端,前两天双方在孟家酒楼又起冲突,对方的一名陌生剑客竟将杭城帮的众多兄弟打成重伤。

  父亲,沧龙帮此时邀请我们参加宴会,只怕来意不善,用心叵测。”听祈隆这么一说,司马昶不由警惕道。

  司马守仁顺手将手中柬贴往书桌一放,渡往窗边,望向窗外的假山绿竹,脸色凝重道:

  “事态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今早杭城帮钱帮主来找我,说沧龙帮近来行动频繁,正采用恩威并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方式,逐步招揽吞并本地帮派,铁剑门因为不肯合作,门主已经被沧龙帮高手“血手夺魂”秃鹫当场击杀,白鲨帮、钱塘派已经纷纷望风归附。”

  “属下也听说此事,据说铁剑门副门主已经率众归附。”祈隆补充道。

  “钱帮主主要还是担心他们会成为沧龙帮下一个吞并的目标,这半个月来沧龙帮已经抢夺了杭城帮近三分之一生意,而且还在不停的寻滋挑事侵占其地盘,因此他此次前来是求援的,希望司马府能出面,杀一杀沧龙帮的气焰。”

  “他临走前还透露,凌鼎天已经向萧山派下了战书,将在中秋月圆夜约战许天衡。此战许天衡若败,萧山派势必声势大跌,第一大派的位置将由沧龙帮取而代之。”

  “想不到我外出半年,形势已经大变。是我低估了凌鼎天的耐性和野心。”司马守仁眼中厉芒一闪而过。

  “哪怕是鸿门宴,司马府也没有退缩的道理,凌鼎天隐忍蓄力五年才找上我们,必是认为有足够力量对付司马府,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祈管事,继续查探,同时派人加强监视沧龙帮的一举一动。”司马守仁向祈隆吩咐道。

  “昶儿,你去通知青龙,让青龙卫设法探得凌鼎天行踪,在他挑战许天衡之前,尽快安排外面的人试探一下他的武功深浅,或许我们还能帮萧山派一把。切记小心行事,不要露了马脚。”司马守仁又转向儿子司马昶道。

  “是。”司马昶和祈隆两人分别应道。

  在司马昶和祈隆两人退去后,司马守仁依然伫立在窗边。

  “看来要变天了,又是一轮风雨将至。”望着高悬空中的圆月散发着一层层的金黄色光圈,司马守仁喃喃自语。

  “哪位朋友深夜还有雅兴光临司马府,何不出来一见。”司马守仁眉头一皱,突然吐气扬声道。

  “还是瞒不过大哥,恭喜大哥修为又有精进。”随着外面粗犷的声音响起,一道身影如风一般已飘进了书房。

  来人脸型狭长,鼻梁高挺,双目如鹰隼般锐利,年纪与司马守仁相仿,只是比司马守仁高出半个头,体型也壮硕得多,给人一种凶狠霸道的感觉。

  “原来是守义,你深夜回来,想必有要事相商。”原来此人乃是司马府“仁义礼信智”五兄弟排行第二的司马守义,在府中地位仅此于司马守仁,常年在外统筹司马府船运钱庄茶叶香料等生意。

  司马府祖上数代均为朝廷要员,只是不知为何,自上一代府主开始,突然选择了弃仕从商,逐步经营起酒楼、赌场等生意。

  司马守仁继任府主后,生意越做越大,已经成为杭州城最财大气粗的世家大族之一。

  司马守义来到司马守仁身边,低声密语:“刚收到从岭南封州传回来的密报,已经查探到葛洪《抱朴子》的下落,乃是太平观下山采购的道士在酒酣情热之际,无意间对翠红楼的红阿姑说漏了嘴,只是事后鸨娘试探询问更多细节时,他又矢口否认,声称从未听过什么《抱朴子》之类的经书,当然,我觉得这只不过是他的掩饰之词。”

  “喔?消息是否可靠?”司马守仁转身,双目灼灼直盯着司马守义,语气兴奋问道。

  “密报是朱雀亲手所书,以她的行事作风,如果没有一定把握定不敢贸然上报。”司马守义回应道。

  “博罗山的太平观?据说稚川仙人晚年确实是归隐在此山中,如此说来,倒也不无可能。”司马守仁点头肯定道。

  “既是如此,事不宜迟,你们明日立即启程前往岭南,想法取得秘笈,不要让他人捷足先登。”

  岭南,博罗山脉东南方一处小村镇,入口的道路边开着一家简陋的茶肆。

  “驾,驾,驾”,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将正支着胳膊打盹的店伙计从睡梦中惊醒。

  当他睁开惺忪睡眼望去的时候,只见前方尘土飞扬,七八骑快马正沿着道路朝小镇方向驰来。

  临到近处,方能看清,前面三骑,居中是一名五旬老者,右边是一位腰悬长剑的轩昂青年,左边则是一位稍显稚嫩的少年,约莫十六七岁模样,面目清秀。后面五人都是身着青色劲装的壮汉。

  一行八人,均在茶肆前勒住缰绳,左边的清秀少年侧脸向中间的老者问道:“二叔,都奔波半日了,婧儿有些累乏了,不如我们在此歇息一会好?”

  被称为二叔的老者想必平日也是极疼爱该少年,不忍拂逆他的意愿,环目四顾,打量了下周遭的环境,然后向后发号施令道:“大家下马稍歇片刻,刚好顺便打听下道观所在。不过此处已是陌生地界,大家加倍小心些,切记大意。”

  “是,二当家。”

  众人甩蹬下马,栓好马匹,缓慢步入茶肆,分据两桌而坐。

  那店伙计倒像是见过世面,并没有被这帮人的气势吓到,他见生意上门,忙堆满笑容上前伺候:“诸位大爷,想沏壶什么茶?”

  “尽管端上你们这里最知名的就是,再配几个拿手小菜。”老者道。

  “好嘞,稍等片刻,马上就来”伙计笑嘻嘻的应声而去。

  不一会,只见他奉上一壶乌龙茶和爆炒花生、油炸豆腐等若干碟。

  “客倌请慢用。”点伙计谄笑道。

  “店小哥,我们初临贵宝地,打算在这周围游玩几天,不知附近可有供赏玩的地方,特别是著名的名刹古观?”老者喊住正欲退走的店伙计,淡淡问道。

  “这位爷,要说这个,您这可真问对人了。我自小贪玩,这方圆十里我是最熟悉不过了,例如此去五里外就是著名的飞云峰,据老人说此山有仙气聚集,因此寺庙道观最多,有般若寺、上元寺,清风石庙,飞云庵,紫竹禅寺,冲虚观……”

  “有没有一家叫太平观的道观?可是也在此山中?”老者似乎不耐烦听店伙计继续念叨下去,不由打断道。

  “有是有,只是此观规模甚小,并无甚名气。”店伙计尴尬的干笑二声,喏喏道。

  “砰”的一声,老者掏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说道:“此观可有什么来历,如你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这锭银两就是你的了。”

  店伙计瞥了桌上的银两,喜上眉头,心想今天是走大运了,堆满笑容道:“此观要说来历,还真有。”

  店伙计一顿,清了清喉咙,继续道:“我们这里啊,都会在太平后面加个古字,叫它太平古观,因为此观历史太悠久,甚至显得有些破落,所以我们都不爱去。我听镇上的老人们说,八百年前,该观只是信道的一位很厉害的人物,叫茅……茅天师的修仙之处,据说其羽化登仙后,他的弟子们才修建了此观。据说这位茅天师和他的弟子都名气很大,所以当时此观吸引了很多人来切磋功法、论道谈经。”

  “茅天师?八百年前?难道竟是传说中当时的道家第一人茅天行?”老者暗暗吃惊,心想如此偏僻的烟瘴之地凭什么吸引茅天行这样的一代宗师留下来?

  “只是不知为何,近百年来该观慢慢衰落下来,香火大不如前,慢慢的已经很少被人提起,不过现任观主倒是个神医,人又好,经常为附近的村民诊治疑难杂症且分文不受,大家都叫他活神仙。”店伙计侃侃而谈

  “此观位置在哪?麻烦小兄弟告知具体路线?”说罢,将桌上银两交付店伙计的手中。

  “它就在博罗山南麓……”店伙计没想到真的可以拿到这么厚重的酬劳,喜出望外,连身称谢之余絮絮叨叨的指点着前往太平观的具体路线。

  既探得太平观具体位置,老者也不待多歇息,催促众人抓紧用完茶点上马启程。

  按照茶肆伙计的指点,众人一路疾驰,倒也没费多少功夫就来到了传闻中的道观——太平观。

  他们在观前数十丈前停下,因为眼前的场景有点出于他们意料,观门外聚集了十来个人,正三五成群在相互议论着什么。这群人衣饰装扮,倒无江湖中人,大部分是耘夫荛子,应该是附近的村民。古观的大门两旁却各站着一名官差模样,似是衙役,正在维持现场秩序,并阻止了意欲入观的人群,看来似乎观内出了什么状况。

  这时那名清秀少年似乎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策马即将前往一探究竟。却被五旬老者截了下来:“我们恐怕已来迟一步,看情形,观内估计已出现变故,故如此不同寻常,我们人数太多,又非本地人,现在大张旗鼓的出现恐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昶儿,你一人下马前往,先向外面的村民探询下具体事由,然后回来我们再做决定。其他人随我退回来时的那片竹林等候消息。”

  “是,二叔。”被唤昶儿的是那面容冷峻的沉稳轩昂青年。单独让他前往,可见那名老者对他能力的信任。该青年下马将缰绳交付其中一名青衫壮汉,正欲独自徐步前往时。观前情况又起变化。

  只见两名官差模样的正抬着一副担架从观内出来,担架上有人,一动不动,看样子似乎已经是一条死尸,在他们身后,紧接着又有两人抬着另一个担架出来,看样子也是一条尸体。

  “昶儿先回来,我们再看看情况不迟。”见此情况,那名老者连忙阻止了该青年继续前往探听情况。

  “是,二叔。”该青年闻言退回原地。

  只见观内陆陆续续抬出了多达十余具尸体,横排在观前右边的空地上,这些尸体大部分身着道袍的,像是观中弟子,也有七八名服饰各异的男女,不知是香客还是游人。

  “看来果如二叔所料,我们来迟一步,天平观内已经发生命案,只是不知何方人士下手如此残忍,连众多无辜道士和香客也不放过。”该青年说道。

  被称为二叔的老者略微沉吟后道:“既已出现命案,我等外来陌生面孔更不适宜在现在出现,免惹官府猜疑。陈大陈二,你们留在此地继续观望事态发展,所有在这里出现过的人都给我记牢了,还有哪些尸体,如若被运走,把落脚的地方记好。其他人先在附近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待今晚再进观一探究竟。”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的阵儿,道观外左边山径,一道人影狂奔而来,等他到观前停下,看到那么多尸体的时候,似乎愣了一下,但旋即跑到那堆尸体里面,一个接一个的辨认察看,也不理会立于观门两边的衙役的喝止。

  这时,从观内走出来了两个人,一个腰佩长刀、捕役装扮的粗犷大汉和一个脸庞瘦削的中年和尚,粗犷大汉似乎是这帮衙役的头子,他及时喝止了意欲前往捉拿那个不听话少年的衙役。和那名和尚步下台阶,也来到停放尸体的空地处。

  那少年似乎已将所有尸体都察看一遍,此时见到大汉的出现,忙跑上前,一脸悲恸的问道:“孟大哥,究竟发生何事,一夜之间,为什么道兄们全部遇害,玄一观主呢?”

  “王兄弟你先冷静一下,今早我们接到香客报案,说太平观发生了命案,于是匆忙赶来。我们进入观内的时候,发现里面遍布十几二十具尸体,这些人大部分是观内的道士,另外七八名,都配有武器,不像是香客,应该是武林人士,其中一两人的身份大致可以猜到。只是我们找遍了全观,也没有发现老观主踪影,他有可能尚未遇害,只是被凶手掳走或者藏匿起来,是何人犯下此凶案和个中原因,还不得而知,正在调查中。”

  原来这两人正是王祈安和孟轲。王祈安伤势恢复后就立马赶回来,没想到还是迟了一步,一夜之间,观内之人全部遇害。难道是昨晚的两方人马之一?

  “对了,你昨晚不是留在观内吗保护观主吗?为何此刻却从外面回来?”孟轲满脸狐疑道。

  王祈安于是将他离开后,神秘灰衣人出现,自己追踪而去的情形讲叙了一遍,只是隐去关于羊皮地图一事。

  “一夜之间竟然有这么多身份不明的人物出现,他们究竟为何而来?只有弄清楚这点,才有可能找出造成血案的凶手。”孟轲听完不由陷入思索中,沉吟自语道。

  “依施主所言,围攻你的三人武功不弱,但江湖中好像并未听说过有擅长以茅合击的三兄弟,奇哉怪哉,究竟是何方神圣?”孟轲身边的瘦削和尚此时插话道。

  “对了,这位是我师叔,上元寺的空法大师,我看这凶案非比一般,可能涉及到江湖恩怨,所以派人到寺内,将江湖经验最丰富的师叔请来,看能否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案情线索。”孟轲缓过神来,忙向王祈安介绍。

  “师叔,这位是弟子的朋友,姓王名祈安,他跟玄一观主颇有渊源,感情深厚,因此刚刚才如此激动。”

  早在见到王祈安出现时,空法眼中就闪过一丝异色,听到孟轲介绍,不由向他善意的微一颔首。

  “小子见过大师,刚刚失礼之处,还请大师见谅。”原来这和尚乃是孟轲的师叔,王祈安不由转身恭敬作揖问候道,这才省起玄一说过孟轲乃是上元寺住持空明大师的关门弟子。

  “不知大师可有什么发现?究竟是什么人这么残忍好杀,连这么多不会武功的无辜道兄都不放过?”接着他又无比悲愤的狠狠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之前察看过这些人的尸体,均是一招致命,所不同的除了三人死于胸前中掌,五脏俱碎外,其他人全都是被一剑封喉而死。如果说古观弟子不谙武技,毫无还手之力,一招被杀还算说得过去,但另外七八名明显乃武林人士,而且其中两位容貌服饰兵器特征,更似极传言中的“悍匪”蒋盾和“恶娇娘”凤翠环,这两人乃号称“转世罗汉”的赤军首领张遇贤先锋小组的领头人物,专职深入敌阵刺探敌情,收集情报,能据此位置的,武功自有独到之处,但从现场来看,并无太多打斗痕迹,他们两和其他人伤口上并未差别,也是只有穿喉的一处剑伤,这两人未来得及招架就已经毙命,可见袭击他们的对手武功是如何高明。”

  王祈安听到默认点头,心中也暗赞空法眼力极其高明,不亏为上元寺第二号人物。

  只见空法一边说,一边似乎在脑海搜索资料,这时只见他双目放光,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低头沉吟起来。

  “师叔可是有所发现?”孟大哥见空法大师神情有异,不由出言问道。

  “武林中擅长掌法剑术的高手并不少见,造诣称得上顶尖的也不乏其人,况且江湖中藏龙卧虎,不喜抛头露面的奇人异士甚多,所以单从这些死者的伤口是很难断定谁下的毒手。只不过……”他微微一顿,接着道:“如果分开去揣测这一掌一剑出自何人之手,恐难理出头绪,但如果这两名高手是来自同一方势力,而此处又是僻处岭南地域,加上对方如此凶残好杀,我们猜测的范围就能大大缩小。”

  “师叔似乎意有所指?当前岭南最有实权者非文定王和武靖王莫属,听说两人府内均豢养了诸多能人异士。我曾听师傅说过,文定王府有号称双战将的武林高手,分别擅长剑、掌。如果真是文定王府所为,那事情就非常棘手了。”孟轲不由头疼道。

  “珂儿师侄能及时关注时局变化,所知竟也不少。”空法大师一直紧绷的脸此刻才略有松弛,点头略带赞许道。

  “师叔过奖,上次师傅受邀前往兴王府,回来后,师侄回寺时偶然听他老人家提到当前的朝局形势。”孟珂恭谦回答道。

  “文定王府中人物,除府内管事礼仪等若干人外,其招募之人甚少抛头露面,所以外界知道的并不多,上次我和师兄受邀前往兴王府,若不是文定王看中上元寺对岭南佛门的影响力,有意拉拢我们,刻意展示其背后实力,我们也没想到原来这么多名动一时的人物竟然都在为王府效力。唉,由此可见,文定王非是安于现状之人,否则何必秘密网罗招募和豢养众多武林好手,在朝堂之外暗中培植势力,且刻意示好拉拢众多地方帮派。依我看,不久兴王府朝堂之上恐有变故,百姓苦矣。”谈及此事,空法神情变得凝重起来,满怀担忧道。

  “当日我们所见之双战将,确实分别以剑、掌驰名江湖,以剑法著称的乃是近几年如彗星般崛起于岭南的年轻剑客谢暹,人称“流光闪电剑”,剑法迅疾狠辣,据闻其出剑之快,犹如电光闪过,对手往往未及看清,就已经毙命在他剑下。如果是他出手,“悍匪”蒋盾、“恶娇娘”凤翠环等一招命丧,也就不稀奇了。而以掌法见长的则是成名江湖数十年的狠辣人物,“掌动山河”尹雷,其掌法刚猛无俦,霸道无比,一掌可裂人心肺。此人原是黔东一带的黑道霸主,后不知为何得罪黔州赵氏一族,被其派出高手围堵追杀,没想到竟潜藏在兴王府,托庇在文定王麾下。这尹雷武功只怕还远在谢暹之上,以这两人的实力,要犯下此案只怕是再轻易不过了。”空法大师分析道。

  “大师的意思,此事难道真是文定王所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听老观主提起过,太平观虽然历史悠久,早年在武林中赫赫有名,但近百年来早已置身武林之外,观中弟子早已不习武艺,只论道理,老观主虽然道法高深,但也不谙武技。这样的寻常道观,还值得他如此大费周章吗?竟然派出双战将前来犯事?”王祈安虽然猜测此事可能与传言《抱朴子》秘笈有关,但又不十分确定,或许空法大师知道另外的隐情,不由问道。

  “这个中缘由,目前还难有头绪,这另外八具尸体,除了“悍匪”蒋盾和“恶娇娘”凤翠环之外,其他六人身份还有待确认,尚不知牵扯到哪些势力,更不知他们为何突然都在此观出现。”空法大师望了一眼尸身的停放处,闪过一丝悲悯之色,沉痛说道。

  “目前一切还只是推测,虽然文定王难脱嫌疑,但岭南一带却并非只有他具备这样的实力,据我了解,起码还有两方势力帐下也是高手如云,不乏掌法剑术达此境界者。”空法大师目视前方,稍后继续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