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命天涯 第622章:仙藤

《一命天涯》第622章:仙藤

作者:路承 字数:1855 书籍:一命天涯

  他

  所引“曾为大梁客”云云,是说自当如侯嬴、朱亥一般,以

  死相报公子。段誉所引王昌龄这四句诗,却是说为主人者对

  属吏深情诚厚,以友道相待。两人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木婉清不通诗书,心道:“这书呆子忘了身在何处,一谈

  到诗文,便这般津津有味。这个武官却也会拍马屁,随身竟

  带着本书。”她可不知朱丹臣文武全才,平素耽读诗书。

  段誉转过身来,说道:“木……木姑娘,这位朱丹臣朱四

  哥,是我最好的朋友。”朱丹臣恭恭敬敬的行礼,说:“朱丹

  臣参见姑娘。”

  木婉清还了一礼,见他对己恭谨,心下甚喜,叫了声:

  “朱四哥。”

  朱丹臣笑道:“不敢当此称呼。”心想:“这姑娘相貌美丽,

  刚才出手打公子耳光,手法灵动,看来武功也颇了得。公子

  爷吃了个耳光,竟笑嘻嘻的不以为意。他为了这个姑娘,竟

  敢离家这么久,可见对她已十分迷恋。不知这女子是甚么来

  历。公子爷年轻,不知江湖险恶,别要惑于美色,闹了个身

  败名裂。”笑嘻嘻的道:“两位爷台挂念公子,请公子即回府

  去。木姑娘若无要事,也请到公子府上作客,盘桓数日。”他

  怕段誉不肯回家,但若能邀得这位姑娘同归,多半便肯回去

  了。

  段誉踌躇道:“我怎……怎么对伯父、爹爹说?”木婉清

  红晕上脸,转过了头。

  朱丹臣道:“那四大恶人武功甚高,适才善阐侯虽逐退了

  叶二娘,那也是攻其无备,带着三分侥幸。公子爷千金之体,

  不必身处险地,咱们快些走罢。”段誉想起南海鳄神的凶恶情

  状,也是不寒而栗,点头道:“好,咱们就走。朱四哥,对头

  既然厉害,你还是去帮高叔叔罢。我陪同木姑娘回家去。”朱

  丹臣笑道:“好容易找到了公子爷,在下自当护送公子回府。

  木姑娘武功卓绝,只是瞧姑娘神情,似乎受伤后未曾复元,途

  中假如邂逅强敌,多有未便,还是让在下稍效绵薄的为是。”

  木婉清哼了一声,道:“你跟我说话,不用叽哩咕噜的掉

  书包,我是个山野女子,没念过书。你文绉绉的话哪,我只

  懂得一半。”朱丹臣笑道:“是,是!在下虽是武官,却偏要

  冒充文士,酸溜溜的积习难除,姑娘莫怪。”

  段誉不愿就此回家,但既给朱丹臣找到了,料想不回去

  也是不行,只有途中徐谋脱身之计,当下三人偕行下峰。木

  婉清一心想问他这七日七夜之中到了何处,但朱丹臣便在近

  旁,说话诸多不便,只有强自忍耐。朱丹臣身上携有干粮,取

  出来分给两人吃了。

  三人到得峰下,又行数里,只见大树旁系着五匹骏马,原

  来是古笃诚等一行骑来的。朱丹臣走去牵过三匹,让段誉与

  木婉清上了马,自己这才上马,跟随在后。当晚三人在一处

  小客店中宿歇,分占三房。朱丹臣去买了一套衫裤来,段誉

  换上之后,始脱“臀无裤”之困。

  木婉清关上房门,对着桌上一枝红烛,支颐而坐,心中

  又喜又愁,思潮起伏:“段郎不顾危难,前来寻我,足见他对

  我情意深重。这几天来我心中不断痛骂他负心薄幸,那可是

  错怪他了。瞧那朱丹臣对他如此恭谨,看来他定是大官的子

  弟。我一个姑娘儿家,虽与他订下了婚姻,但这般没来由的

  跟着到他家里,好不尴尬。似乎他伯父和爹爹待他很凶,他

  们倘若对我轻视无礼,那便如何?哼哼,我放毒箭将他全家

  一古脑儿都射死了,只留段郎一个。”正想到凶野处,忽听得

  窗上两下轻轻弹击之声。

  木婉清左手一扬,煽灭了烛火,只听得窗外段誉的声音

  说道:“是我。”木婉清听他深夜来寻自己,一颗心怦怦乱跳,

  黑暗中只觉双颊发烧,低声问:“干甚么?”段誉道:“你开了

  窗子,我跟你说。”木婉清道:“我不开。”她一身武艺,这时

  候居然怕起这个文弱书生来,自己也觉奇怪。段誉不明白她

  为甚么不肯开窗,说道:“那么你快出来,咱们赶紧得走。”木

  婉清伸指刺破窗纸,问道:“为甚么?”段誉道:“朱四哥睡着

  了,别惊醒了他。我不愿回家去。”

  木婉清大喜,她本在为了要见到段誉父母而发愁,当下

  轻轻推开窗子,跳了出去。段誉低声道:“我去牵马。”木婉

  清摇了摇手,伸臂托住他腰,提气一纵,上了墙头,随即带

  着他轻轻跃到墙外,低声道:“马蹄声一响,你朱四哥便知道

  了。”段誉低声笑道:“多亏你想得周到。”

  两人手携着手,径向东行。走出数里,没听到有人追来,

  这才放心。木婉清道:“你干么不愿回家?”段誉道:“我这一

  回家,伯父和爹爹定会关着我,再也不能出来。只怕再见你

  一面也不容易。”木婉清心中甜甜的甚是喜欢,道:“不到你

  家去最好。从此咱两人浪荡江湖,岂不逍遥快活?咱们这会

  儿到哪里去?”段誉道:“第一别让朱四哥、高叔叔他们追到。

  第二须得躲开那南海鳄神。”木婉清点头道:“不错。咱们往

  西北方去。最好是找个乡下人家,先避避风头,躲他个十天

  半月,待我背上的伤全好,那就甚么都不怕了。”当下两人向

  西北方而行,路上也不敢逗留说话,只盼离无量山越远越好。

  行到天明,木婉清道:“姑苏王家那批奴才定然还在找我。

  白天赶道,惹人眼目,咱们得找个歇宿之处。日间吃饭睡觉,

  晚上行路。”段誉于江湖上的事什么也不懂,道:“任凭你拿

  主意便是。”木婉清道:“待会吃过饭后,你跟我好好的说,七

  日七夜到哪里去了,若有半句虚言,小心你的……”一言未

  毕,忽然“咦”的一声。

  只见前面柳荫下系着三匹马,一人坐在石上,手中拿着

  一卷书,正自摇头晃脑的吟哦,却不是朱丹臣是谁?段誉也

  见到了,吃了一惊,拉着木婉清的手,急道:“快走!”

  木婉清心中雪亮,知道昨晚两人悄悄逃走,全给朱丹臣

  知觉了,他料得段誉不会轻功,定然行走不快,辨明了二人

  去路,便乘马绕道,拦在前路,当下皱眉道:“傻子,给他捉

  住了,还逃得了么?”便迎将上去,说道:“哼!大清早便在

  这儿读书,想考状元吗?”

  朱丹臣一笑,向段誉道:“公子,你猜我是在读甚么诗?”

  跟着高声吟道:“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

  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赢重

  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段誉道:“这是魏徵的《述怀》罢?”朱丹臣笑道:“公子

  爷博览群书,佩服佩服。”段誉明白他所以引述这首诗,意思

  说我半夜里不辞艰险的追寻于你,为的是受了你伯父和父亲

  大恩,不敢有负托付;下面几句已在隐隐说他既已答允回家,

  说过了的话可不能不算。

  木婉清过去解下马匹缰绳,说道:“到大理去,不知我们

  走的路对不对?”朱丹臣道:“左右无事,向东行也好,向西

  行也好,终究会到大理。”昨日他让段誉乘坐三匹马中脚力最

  佳的一匹,这时他却拉到自己身边,以防段木二人如果驰马

  逃走,自己尽可追赶得上。

  段誉上鞍后,纵马向东。朱丹臣怕他着恼,一路上跟他

  说些诗词歌赋,只可惜不懂《易经》,否则更可投其所好。但

  段誉已是兴高采烈,大发议论。木婉清却一句话也插不进去。

  不久上了大路,行到午牌时分,三人在道旁一家小店中吃面。

  忽然人影一闪,门外走进个又高又瘦的人来,一坐下,便

  伸掌在桌上一拍,叫道:“打两角酒,切两斤熟牛肉,快,快!”

  木婉清不用看他形相,只听他说话声音忽尖忽粗,十分

  难听,便知是“穷凶极恶”云中鹤到了,幸好她脸向里厢,没

  有与他对面朝相,当即伸指在面汤中一醮,在桌上写道:“第

  四恶人”。朱丹臣醮汤写道:“快走,不用等我。”木婉清一扯

  段誉衣袖,两人走向内堂。朱丹臣闪入了屋角暗处。

  云中鹤来到店堂后,一直眼望大路,听到身后有人走动,

  回过头来,见到木婉清的背影刚在壁柜后隐没,喝道:“是谁,

  给我站住了!”离座而行,长臂伸出,便向木婉清背后抓来。

  朱丹臣捧着一碗面汤,从暗处突然抢出,叫声:“啊哟!”

  假装失手,一碗滚热的面汤夹脸向他泼去。两人相距既近,朱

  丹臣泼得又快,小小店堂中实无回旋余地,云中鹤立即转身,

  一碗热汤避开了一半,余下一半仍是泼上了脸,登时眼前模

  糊一片,大怒之下,伸手疾向朱丹臣抓去,准拟抓他个破胸

  开膛。但朱丹臣汤碗一脱手,随手便掀起桌子,桌上碗碟杯

  盘,齐向云中鹤飞去。噗的一声响,云中鹤五指插入桌面,碗

  碟杯盘随着一股劲风袭到。

  客店中仓卒遇敌,饶是他武功高强,也闹了个手忙脚乱,

  急运内劲布满全身,碗碟之类撞将上去,一一反弹出来,但

  汁水淋漓,不免狼狈万状。只听得门外马蹄声响,已有两人

  乘马向北驰去。云中鹤伸袖抹去眼上的面汤,猛觉风声飒然,

  有物点向胸口。他吸一口气,胸口陡然缩了半尺,左掌从空

  中直劈下来,反掌疾抓,四根手指已抓住了敌人点来的判官

  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