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纣王驾到之叱咤封神 第2311章:天道规则秩序的消变(02更)

《纣王驾到之叱咤封神》第2311章:天道规则秩序的消变(02更)

作者:了了而立 字数:1877 书籍:纣王驾到之叱咤封神

  沈瑜离开综合大楼不久,陈丽丽陪着父亲陈尚来到了此处。

  不止如此,如果沈瑜在这里,就会发现,万利拍卖行的几位鉴定师也被请了过来,不过,人家是享受的是上宾的待遇。

  大约过了三十分钟,陈丽丽陪着陈尚走出大楼。她担忧的看向父亲。“爸,那一对碗竟然是假的,你就别难受了。”

  陈尚看了看女儿,说到:“你是不是以为,我在强装镇定?”

  陈丽丽脸上的表情,分明写着你就是如此。

  陈尚说道:“那几十万,就当是买了个教训。把一对碗捐出去,就是把麻烦甩开。我没有难受,反而有些高兴。虽然赔了点儿钱,但是,通过这件事,与首都、魔都来得几位专家认识了。平常想认识他们,还得有朋友引荐,如今,直接省了好多环节。”

  陈丽丽有些无奈,“爸,您还是要继续搞收藏?”

  陈尚停下脚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咱们在这儿稍等一等。”

  等了半晌,几位鉴定师陆续走了出来,张鞠一直送到楼下。

  看到几人挥手告别,陈尚急忙上去打招呼。

  “几位老师,不知道您几位今天有没有空闲时间,我想向几位老师好好请教,在自家小店里备下薄酒小菜。不知道几位愿不愿意拨冗莅临?”

  杨老笑着说:“陈老板一片好意,我们也不好拒绝,不过,我们几个到了滨海之后,一直都待在拍卖行那里。没时间出来走走。之前,我们几个还约好了,一起去滨海的几个文物市场转转看看。如果可以的话,您看看什么时间方便?”

  陈尚立刻说道:“是吗?那太好了,我必须尽地主之谊,这样,您几位想去哪儿,我安排车,陪着您几位一起去。”

  于老师说的:“我们听说你也是收藏家。那正好,咱们一块儿交流交流。”

  陈尚听了这话,脸上放光,嘴上急忙谦虚:“不敢当,我哪算得上收藏家呀,就是个爱好者。我立刻安排车,咱去哪个地方?”

  杨老说道:“滨海的文物商店和博物馆、文化馆,我们都去过了。听说会前山有邮票和字画交易市场,还有立郡路的文化市场也挺有名。您看看先去哪儿合适?”

  陈尚答道:“距离这里最近的就是会前山公园。”

  杨老几人略做交流,都同意先去会前山。

  陈尚说道:“我安排车,您几位稍后。”他打电话安排了两辆车,带着几人赶奔目的地。

  会前山并不高,是被城市包围的小山。

  山南有休闲公园,占地面积不大,属于城市中楼宇中的休闲场所。

  公园分做了南北两个区域,南面聚集了休闲的人群,北面有许多摊位。

  沈瑜走进了公园北区。这里的摊位以邮票交易为主。也有些摊位贩卖纪念章、纪念册,旧书以及字画。

  滨海本地的文玩古董市场非常有意思,分成了几个小市场。沿海商业街的文物商店是国营店。立郡路文化市场以私营店和综合摊位为主,种类比较繁杂。除此之外,还有南山市场和会前山公园这样的小市场。

  沈瑜记得,前一世曾经看过一些人的传记,在这里买到过一些前清遗老的书法、手札。自己现有的任务,便是要收集这些人的手札墨迹。

  他略一打量,发现整个区域约有几十个摊位,摊主们自发把摊位分成两排。

  沈瑜没有着急去看东西,先打开了虚拟地图。

  在地图上,附近的摊位中,有红点,有蓝点。大部分摊位都有真货,只有极少数两三个摊位,没有真货。

  沈瑜粗略分辨,附近有几个卖邮票的摊位,那里几乎没有蓝点。所有的邮票都是明码标价,以现在的价格而言,几乎没有利润空间。

  他快速寻找蓝点对应的摊位,记住了几个蓝点的位置,然后走向了一个字画摊子。

  字画摊的摊主,是个留着小胡子的中年人,穿着汗衫短裤,踩着一双老式凉鞋。他这个摊子客人不多,有一个人正在看字画。

  沈瑜走到摊前停步,目光在打开的卷轴上浏览。摊主把字画卷轴挂了起来,旧书与手札摆在摊子上。

  小胡子摊主,看到沈雨的目光在自己的商品上浏览,立刻开口招呼。

  “小伙子,看看吧,我这里有名人字画,也有旧书手扎。咱们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东西,都能在我这儿找到。”

  沈瑜表现出自己是不经意路过,随便问问的模样,指向一张书法扇面,说道:“老板,扇面是谁写的?什么价?”

  老板看了一眼,说道:“这张可不简单。这是前清遗老--王垿的书法。他晚年在滨海居住期间写的。我要价也不贵,八百元。”

  沈瑜摇头,想象自己口袋里没有八百元,做出不敢还价的模样。

  老板见沈瑜似乎被这个价格吓退了,立刻说道:“小伙子,你知道王垿吗?

  沈瑜表现出年轻人不懂装懂的神态:“我知道。”

  摊主心想,果然如此。他解释道:“说起王垿,他可不简单,是前清的高官,当过法部侍郎,也是有名的书法家。不管是首都,还是在滨海,好多店铺的匾额,都是他题写的。”

  沈瑜当然知道王旭的履历。

  他在做老建筑任务的时候,曾经查过一些前清遗老的资料。

  07年,王垿书法的价格并不高。沈瑜用地图验证过,这位摊主的字画,只有那副扇面是真的。他要的价格,比市场价高出许多。

  沈瑜拒绝了摊主的推荐,看向了另一侧的旧书。

  摊主看到沈瑜没有继续询问字画,当估计是不想买,或者是没钱。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未必是自己的潜在客户,干脆也就不再搭理,开始对另一个客人推荐。

  沈瑜早就看好了目标,他轻轻的挪开几本旧书。

  这一摞书,有的是刻本,有的是手抄本也有佛经。

  他拿起一折薄薄的佛经,翻开后发现,这是一本手抄的心经。

  沈瑜仔细分辨纸张,墨迹,符合清末民初的特点。然后分析其字体,这本佛经的字体,有欧阳询、李北海书法的韵味。小楷结字向右上方耸拔,重心偏上偏右,视觉上字有欲向右倒下去之感。造成这种观感的手法有,上大下小,上紧下松,左侧伸展右侧缩短等,加之以运笔爽利果断,笔画刚劲有力,故此,字体虽小,但气势宏阔,英气逼人。

  沈瑜看到心经的最后,有蔚若的落款。

  他迅速思索,终于由落款想起了一位书法家---吴郁生。这种字体,很像吴郁生以倚侧和险崚著称的特点。

  吴郁生,字蔚若,又号钝斋,光绪三年授翰林,历任内阁学士、礼部尚书、四川督学等。宣统时,任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其擅诗文,工书法,为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擅作正楷和行书。

  吴郁生晚年始终保持着低调与矜持。他轻易不为人书写,故其墨迹甚稀,惟独佛缘深厚,数次抄写心经。

  通过与所知资料印证,又有地图的保证,沈瑜再无疑问。

  他把那本手抄心经拿起来,对摊主询问:“老板,这是本心经怎么卖?”

  这时,之前浏览字画的另一位客人离开,摊主生意落空,又把注意力转回到沈瑜这里。

  小胡子摊主说道:“这本是清末民初的心经,这保存的不太好。你想买的话,四百一本吧。”

  沈瑜笑了,“老板,你本佛经哪里是保存不好啊,受潮的地方太多,有些字都开始模糊了。封皮和底面都破损的太厉害。”

  摊主反驳:“小伙子,如果不是保存的不好,这本佛经不是这个价了。”

  沈瑜说:“我再挑一挑,有没有更好的?”

  摊主看他似乎有买的意思,立刻说道:“下面那几本儿都是佛经,尽管挑。如果买的多,我给你便宜一些。”

  沈瑜继续翻看几本佛经,动作非常小心。

  因为,这个摊子里最值钱的,就在这堆旧书里。

  他拿起另一本手书心经,反复确定这是摊子上最亮的那个蓝点后,眉头一皱。

  他用自己的知识判断,这本手书心经,也是清末民初的东西,品相不太好,小楷的字体,有柳体的部分特点。

  沈瑜看到手书心经的落款已经模糊,只能隐约看到一个“儒”字。

  他心中一惊,突然联想到一个人的名字---溥儒。

  如果没猜错,这可是好东西难得的好东西。想到这里,沈瑜心跳加快。

  他忍住激动,耐心分析小楷的字体特点。

  这本佛经的小楷,用笔意境高古,潇洒劲健,分间布白,错落整齐有致。

  这种字体有些像溥儒的字体,虽然略有稚嫩,但是气韵生动,有魏晋二王的风韵和唐人楷书的法度,估计是溥儒书法风格形成之前书写的。

  他将两本心经摞起来。

  这些旧书里的真品,都已经被挑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