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御灵真仙 第1377章 芝灵世界

《御灵真仙》第1377章 芝灵世界

作者:不问苍生问鬼神 字数:1776 书籍:御灵真仙

  儒家学谕是一个老者,须发皆白,年纪比掌院孟曾还大,当了一辈子学谕,在儒家德高望重。修为也高,儒家三品,知天命的大儒。要不是不慕权贵,入朝做官可以做尚书。

  “陶先生。”

  老学谕不止在儒家德高望重,在整个太学都很有威望。

  向孙掌院点点头,然后看向刘知易。

  刘知易赶紧拜见:“学生刘知易,见过陶先生。”

  “知易。过来。”

  语气温和,却有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感觉,但这种无法拒绝,却不是出自威严,而是出自慈祥,仿佛一个温和宽厚的长者在呼唤你,让你欣然前往。

  刘知易走到陶先生面前,对方让他抬起手,给他把脉。

  感觉一股浑厚温和的气息流变全身,陶先生神色十分疑惑。

  孙掌院在一旁紧张的问道:“如何,陶先生?”

  陶先生道:“是正宗医家。气息纯正,快要修到进士了。”

  孙掌院一听,又喜又忧,喜的是刘知易是纯粹的医家,忧的是很快就要不是了。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天才弟子,孙掌院肯定要跟儒家争一争,但刘知易是天生虚谷之人,这是天生的儒家大贤,他不能阻挡一个大贤人的前途。

  好在刘知易还可以兼修医家,以他的天资,即便修了儒家,也能弘扬医道。是真正能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个宏愿的。

  陶先生又对刘知易道:“你可模仿一下法家真气!”

  刘知易心中暗叹,模仿法家真气,他哪会啊。他又不是真正的兼修,他是系统灌顶的正修,法家就是法家,医家就是医家,都是纯正的真气。

  但此时骑虎难下,只能悄悄切换成法家,运转真气。

  陶先生再次探查,面露喜色:“果然是纯正的法家真气。老夫尚且做不到如此纯正。”

  孙掌院再喜再忧,喜得是刘知易果然是一个古今罕有的天才,将来注定要做大贤,要名留青史,而史书会记载“刘贤初入太学,拜于孙望堂掌院门下”,他也注定要名垂青史了。一想到当初郭镇辅来争夺这个弟子,幸好他坚持住了,万一当时一松口,哪有现在的机缘。忧虑的是,到底是人家儒道的大贤,无法振兴医家了。于他个人怎么都是喜,可对医家,怎么都是忧。

  陶先生安慰道:“孙掌院高义,儒家支持弟子全心兼修医家。良相良医,可以兼得。”

  没有专指刘知易,但言外之意不言自明,至少向孙掌院保证了,儒家不会限制刘知易兼修。

  孙望堂则相信,刘知易已经有了医家底子,是不可能放弃医家的,一定还会兼修医家。他刚才还传了刘知易医家秘术,相信刘知易更不会荒废。

  陶先生继续道:“知易。跟老夫走吧。”

  走?去儒家?

  刘知易想都没想,大摇脑袋,这太学中他第一不想学的是道家,第二就是儒家,让他去儒家,打死都不去。

  陶先生颇为疑惑。

  孙掌院先喜后愁,长叹一声:“知易。老夫知道你心向医家,可你有儒家天赋。你修儒家,还可以兼修医家。若修医家,则误了大才。”

  孙掌院并没有告诉刘知易天生虚谷的实情,这是儒家要求的,天才弟子难能可贵,他们希望用心培养,又不想过多干涉,以免生出意外。历史上这种事情多了,尤其是战国时代,一个国家出一个天才,其他国家都可能派刺客暗杀。如今虽然没有了列国纷争,但派系林立,谁能保证不会有人暗杀太学儒家的大才呢。而且让本人知道自己的天赋,容易骄傲自满,对修行不利。

  陶先生静静等待刘知易的选择,见对方依然坚决摇头。换做其他先生,此时早就用强了。陶先生却没有,依旧神情温和。

  “知易。你一心学医是好事。不过儒家也是大道,何不听一听儒家的道理。”

  陶先生说着,示意刘知易坐下来。

  刘知易无奈,只能坐在蒲团上,陶先生在他对面坐下。

  其他人识相的走出去。

  屋里就剩下两人后,陶先生开始讲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儒家经典中庸!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陶先生讲中庸,身上气息温和,如谦谦君子,很有信服力。可刘知易就是听不进去,这本经典他读了十几年也没读出个所以然来。虽然陶先生此时用气势感染他,他依然本能的排斥。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太虚了,南方国家强大,是因为用礼教宽柔百姓,所以君子喜欢住在这里。北方国家强大,是因为人人都把武器戴在身上,悍不畏死,强者喜欢住在北方。

  国家强大与否,与礼教有毛关系。一个国家强大,是因为能高效组织国力。北方蛮族强大,因为全民皆兵,南方中原强大,是因为朝廷能有效动员军队。一旦南方国家腐化,再也无法组织军队,那就会虚弱,而恰好是最虚弱的时候,文风最为兴盛。刘知易对比两个世界的历史,都是如此。

  礼教有好处,就说好处,非要往强国方面硬扯,这是刘知易最反感儒家的地方,虚头巴脑。

  告诉弟子学习儒家,可以修身养性,不香吗?非要拿强国忽悠人,谁信啊!

  一篇中庸讲完,刘知易半分感悟陶先生摇头叹息一声,走出了屋子。

  刘知易松了一口气,被陶先生这种三品儒家的气势洗礼,压力还是很大的。

  他马上运转法家真气洗涤精神,很快刚正的法家气势就让自己重新恢复宁静。

  ……

  诸子阁中。

  楚狂人战战兢兢,他面前也有一个人,正试图用气势洗礼他。

  楚狂人觉得他走了狗屎运了,今天一大早,太学突然来人,将他请到了这里。然后那个传说中的太学祭酒现身,竟然要收他做弟子。

  狂人是狂生,但不是疯子,不是傻子,他当然纳头就拜。拜祭酒当老师,以后他平步青云,指日可待,这种好事,怎么会拒绝。

  拜师之后,祭酒十分好像,跟他相对而坐,开始在他面前吟诗。随着祭酒的吟诵,诸子阁密室中到处都是吟诵诗篇的声音,楚狂人感到压力山大,而且莫名其妙,最后晕晕乎乎,脑袋里装满了各种诗篇,却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

  “罢了。停手吧。”

  在一旁护法的学正叹息一声。

  祭酒却不气馁,面色正常,笑道:“不急。老夫诗道未成,洗礼不了他。待老夫诗道大成,他必然是天下最有天赋的诗家弟子。”

  学正闷哼道:“恭喜祭酒了。”

  祭酒看他不悦,疑问道:“你们儒家找的那个天生虚谷出了问题?”

  学正点点头,张开手掌,手上清气喷涌,闪出一道影像,正是陶先生讲法的画面,陶先生对面的学生,一脸不屑,仿佛还带着讥讽。

  学正手掌一握,清气消散,画面破碎。

  哼道:“孺子不可教也!”

  祭酒疑惑:“你们是不是找错人了?天生虚谷之人,怎会不受教?”

  学正也疑惑,但却坚定的摇头:“绝不会找错人。陶先生为人谨慎,一定是查证过的。”

  说完起身,准备离开。

  祭酒忙道:“你打算怎么做?”

  学正叹道:“陶先生柔和有余,坚强不足,这种事还是我去做合适。”

  祭酒惊叹:“你不要乱来。若是他无心向儒,跟我学诗也可。我保他是诗道天才!”

  学正当然知道刘知易是诗道天才,但他觉得刘知易学诗道实在太可惜,唯有儒道,才是正道。

  学正很坚决:“祭酒莫要拦我,我意已决。”

  祭酒叹道:“切勿用强,以免坏了他的心志。”

  学正点了点头,但口气强硬:“我自然知晓。不然就不会是陶先生去,我直接去了。他受教,他自然好好教,他不受教,也不能由着他。”

  祭酒皱起眉头:“你打算?”

  学正点头:“有必要的话,我亲自给他灌顶!”

  祭酒连连摇头:“万万不可。你修行不易,儒家二品,中流砥柱。你去灌顶,得不偿失。”

  学正苦笑:“二品而已。我此生已难更进一步,何惜残躯,换一个希望。”

  灌顶的副作用太大,这几乎是逆天而行,施加灌顶的人,功力损失极大,轻则倒退十年以上的修为,重则遭到反噬,道心破碎。因为灌顶本身,就是对自己坚信的信念的一个怀疑,已经不在相信自己坚信的道能够感悟对方,才会施加灌顶,这个执念是对道心的极大侵蚀。

  学正是一个真正的大儒,他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气。

  祭酒不再劝说,默默看着离开诸子阁的学正萧索的背影,徐谦巡边之后,儒家就靠这个人撑着,太难了!

  转头看向自己新收的爱徒,烦恼的心情瞬间消失。

  “来来。好徒儿,为师在与你讲一讲越歌!”

  楚狂人长舒一口气,刚才听到的都是什么啊,动不动就灌顶,这些大人物太可怕了。祭酒看向他的时候,他还以为祭酒也要给他灌顶了。一听只是听歌,顿时放下心来,暗下决心,他一定好好听,争取领悟出道理来,以免这个新拜的恩师给他灌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