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二百七十二章 金人动静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金人动静

作者:堕落的狼崽 字数:1851 书籍:宋末之乱臣贼子

  两个三旬左右,背插戒刀的和尚,并肩而出,一齐合掌说道:“敝方丈已候驾多时了。”

  说完,各自向后退了一步,躬身让客。

  方兆南微一点头,大步直向室中走去。

  走了五六步,到了一座侧门和楼梯交接之处,不觉犹豫起来,暗道:“这藏经楼乃寺院中甚为重要之处,我如擅自乱闯。

  走锗了地方,只怕不好。”

  心中一生犹豫,停住了脚步。

  但闻一声低沉的佛号,耳际间响起大方禅师朗朗的笑声,道:“方施主少年老成,实叫者袖敬慕。”

  语声甫落,侧门大开,大方禅师合掌微笑,当门而立。

  方兆南看侧门之内,一片黝黑,心中暗暗付道:“这寺院之中,本是正大庄严之处,不知怎的竟然筑造了这等密室?”

  当下正容说道:“老禅师召唤在下,不知有何吩咐?”

  大方禅师乃一代武学宗师之才,目光何等锐利,早已看穿了方兆南心中疑虑。

  于是微笑说道:“小施主看到我们这藏经楼,筑建得门户重重,想必对此起了疑心,此中原因,容老钠慢慢奉告,快请入内稍坐,老衲有事请教。”

  说完一侧身子,让开一条路来。

  方兆南一挺胸,大步向前走去,他目力本异常人,虽在黝暗之中,仍可见物,弯弯曲曲转过了六七个弯子,才见眼前一亮。

  只见那一所大厅之上,端坐着一代剑圣萧遥子,他旁侧,坐着手握竹杖的言陵甫。

  此人疯癫之症,似仍未愈,端坐在木椅上,呆呆的出神,方兆南大步入厅,他连头也没有转动一下。

  一处厅角中,放置了一座金鼎,鼎中香烟袅袅,满室幽香。

  大厅中除了萧遥子和言陵甫外,再无其他之人。

  大方禅师抢前一步,说道:“小施主连日奔走赶路,老袖本来不该再相惊扰,实因有几件难以了然之事,不得不请方施主来。”

  一面说话,一面肃客人座。

  方兆南还了礼,就坐说道:“不知大师有何吩咐,在下如能相告,决不隐瞒。”

  大方禅师道:“老衲相问之言,或有不近人情之处,不过,此事非一二人生死之事,乃武林中的空前浩劫,尚望小施主能够顾全大局,尽答所知。”

  方兆南道:“老禅师请问吧!”

  大方禅师看他始终不肯答应知无不言,轻轻叹息一声说道:

  “这位手握竹杖的老人,可是真的言陵甫吗?”

  方兆南道:“不错,晚辈曾在九宫山寒水潭浮阁之上,和他畅谈甚久,决不至认锗了人。”

  大方掸师说道:“方施主可否把相遇言陵甫经过的详细情形,告诉老衲?”

  方兆南略一沉思,道:“好吧!”

  当下把相遇言陵甫的诸般经过,尽说出来。

  大方禅师微微一笑,道:“施主畅言所知,老袖甚为感激。”

  方兆南道:“不敢,不敢,不知大师还有什么相询之言?”

  萧遥子突然插口说道:“那自伤左臂的白衣少女,是否真是冥岳中人?”

  方兆南道:“据晚辈所知,她确是冥岳岳主的亲传弟子!”

  大方禅师突然低喧一声阿弥陀佛,闭上了双目说道:“老衲本不该再以小人之心相疑,实因此事太过重大,不得不再问几句,那自伤左臂的白衣少女,不知和小施主如何称呼?”

  方兆南暗道:“她那绢帕之上,自写妾雪之名,已为大方禅师所见,如果我故作神秘,讳莫如深,只有招致他们怀疑,倒不如但然说出的好。

  心念一转,说道:“大师想是见她绢帕上的署名,心中有疑,其实此事说将起来,甚觉可笑,直叫人难以启齿。”

  大方禅师道:“老衲无意之中睹人私简,对此心甚不安……”

  方兆南微微一笑,接道:“那也不必,她不过动了一时好奇之念,自言以身相许,其实冥岳中人,淫乱之风,早已不成禁律,岂能和她认真!”

  大方禅师微闭双目,肃容说道:“妇人女子贞德之名,重于生死性命,岂可随口污蔑,据老衲所见,那白衣少女容貌端正,不涉轻浮,施主且莫以罪名加入!”

  方兆南微笑道:“三媒六证,一无所有,几句有口无心相许之言,如何能够当真?”

  忽见萧遥子诚诚正正的说道:“父母之命,媒的之言,乃俗世儿女之见,我们武林中人,一诺千金,永无更改,那自是另当别论!”

  方兆南听得微微一愕,暗道:“奇怪呀,怎么这两位德高望重,名满武林的高人,对人间小儿女燕婉之私,都是别具见地,而且言来庄庄肃肃,诚诚正正……”

  大方禅师忽然合掌一笑,道:“老衲五岁入寺,九岁剃度,十一岁幸选为上一代掌门人座前亲传弟子,对人间儿女之憎爱分明,燕婉之私,从未涉猎。

  本不便多于饶舌,但因此举牵扯了我武林大劫,故而老袖不得不多此一问,她用情真假,对我们关系至大。”

  方兆南一皱眉头,道:“恕晚辈愚拙,难观老禅师话中含意。”

  大方禅师缓缓由怀中取出一幅白绢,摊在案上,说道:“这幅白绢,是那位姑娘留下的图案,图案上的笺简,道尽冥岳中诸多惨酷之事,施主先请过目一遍再说。”

  方兆南低头望去,只见一座山谷之中,植满了花树,但那花朵的形状,却是生平从未见过,在那花树围绕之中,有一片草坪,中间写着八个娟秀小字,道:“绝命之谷,招魂之宴,凡与此会,有来无还。”

  四周都是耸立的山壁,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布设。

  方兆南看了许久,看不出有什么凶险之处,忍不住问道:

  “老禅师博学多才,可看出图案中有什么可疑之处吗?”

  大方禅师摇头叹道:“老衲初时,还以为那花树有什么古怪,依照什么奇门八卦,五行生克之类布成了奇阵,特请萧老前辈共同研讨。

  那知反复研究良久,始终找不出一点可疑迹象,倒是那花朵的形状,引起老衲之疑,我自幼在少林内院之中长大,家师又甚喜花木,少林寺中,虽不敢罗尽了天下奇花异草,但各种花木,我大都见过,纵然没有见过,也听人谈过,但对此花形状,却是毫无记忆,不过依据常情,想在花树上作出什么手脚,不过是毒水毒箭等暗器,果是这等暗器,那就毫无可惧了!”

  萧遥子道:“老朽潜居深山大泽,对各种山花奇草见的甚多,但却从未见过这等花朵形式,眼下已可大部确定,冥岳岳主,就是昔年那施用‘七巧梭’的妖妇,果真是她,决不致在这些花树之上,作什么手脚……”

  他微一沉吟,又道:“不过这绝命谷中,除了这丛花树之外,又毫无其他显眼布设,这就使人大费疑猜了。”

  大方禅师举手轻轻一错图案,取出一封密封的白简,交到方兆南手中,说道:“这封白简之上,写有留呈施主亲拆之字,老袖不便擅自作主拆阅。”

  方兆南接过白简一瞧,只见上面写道:“字呈方郎亲拆。”几个大字。

  不觉心头一震,呆了一呆,才继续向下看去,但见白简一角,草笔疾书着,望门寒妻梅绛雪敬上。

  这等恭恭正正的称呼,字字如剑如刀,深深的刺入方兆南的心中,暗暗叹道:“看来她对那寒水潭对月缔盟之事,竟然是十分认真了。”

  拆开封简,里面是一张素白笺,只见上面写道:

  “妾虽幼生虎狼之窟,耳儒目染,尽都是些血腥惨酷之事,但一点灵光,尚未尽混,母训谆谆,深坎妾心,妇贞三从,言犹在耳,寒水潭面月誓盟,妾今生已为方门之人,恨妾身繁事牵绕,恐难追随左右以侍君身,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为君借奢代筹,宜早日纳妾为宜,世间男子,不乏三妻四妾,君不必为我有所迟豫……”

  方兆南看得摇摇头叹息一声,道:“满纸荒唐,似是而非,一知半解,莫名所以……”

  萧遥子一皱眉头,接道:“那函笺之上说的什么?”

  方兆南一时之间,想不出适当的措词回答,只管摇头叹息。

  大方禅师道:“施主且把函笺读完,如有什么可疑,咱们再从长计议。”

  方兆南继续向下看去:

  “绝命谷中的各种布设,实菲人能想象得到,妾亦不知其中奥妙,天涯路长,人生苦难,既知事不可为,又何苦要以卵击石,与会之人,生机甚渺,私心相期,君莫随来,妾将以一瓣心香,为君前程祝福……”

  方兆南看得真情甚是激荡,暗自忖道:“她对我情意如许深切,我竟然一无所知。”

  继续向下看去,词意忽转,只见上面写道:

  “言陵甫疯癫之症,虽然甚难医愈,但也并非绝无恢复之望,如能使他疯症复元,找出‘血池图’的下落,依图,寻得罗玄遗物,始可挽救狂澜,操握胜算。

  但时光短促,端午约期转眼即至,妾为君等代谋,不妨就与会人中,分派部分高手,隐身匿迹,设法疗好言陵甫疯癫之症,再潜往‘血池’寻取罗玄遗留之物。

  但此举必求隐密,万一风声略泄,则将绝此唯一生机,如若言陵甫疯症难愈,那就不如早除去此人,免得留为家师追寻‘血池图’的线索。

  据妾所知,家师不得‘血池图’前,尚有几分惮忌,一旦宝图到手,举世间再无她畏惧之事,天下武林人物必遭她辣手惨戮书至此处,倏然而断,余音却显然未尽,不知何故,未再续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