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两千零二十二章 慌了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两千零二十二章 慌了

作者:堕落的狼崽 字数:1925 书籍:宋末之乱臣贼子

  蔡国和宋国的车队姗姗来迟。

  两支队伍落后于越,彼此间却互不相让。车队众人互别苗头,火气不断滋生,甲士险些动手。"离,近肃州城,休要起争执。"

  蔡欢推开车窗,亲自唤回带队的甲长。后者同宋国甲士针锋相对,佩剑半出鞘,随时可能见血。

  “诺。”使命在身,甲长虽然不甘心,也只能怒瞪对面甲士一眼,利落收剑还鞘。

  宋国甲士正要出言讥讽,蔡欢将车窗推得更高,眺望不远处的宋国安车,扬声道:“尝闻宋乃礼仪之国,宋成侯虚怀若谷,不矜不伐,诸侯交口称赞,国小亦有美誉。可惜子孙不肖,不蹈先祖之风,沦落为狭隘小人,履行背信不义之举,可叹,可笑。"

  这番话异常尖锐,撕破了宋国虚伪的面具。

  宋成侯小霸十载,一度风头无两。他的女儿嫁入蜀国,以伯女成为蜀侯的正夫人,生下嫡公子田齐。

  宋成侯薨后,儿孙资质平庸,无法延续宏业,宋国迅速衰弱。

  新任国君沉迷酒色,听信谗言疏远有才的公子有,偏宠幼子。氏族朋比为奸,三令欺上瞒下,闹得宋国朝堂乌烟瘴气。

  蜀国内乱,信平君谋逆害死国君,公子齐出逃。宋伯无力助他平叛,国内氏族还勾结信平君,欲置他于死地。

  逃出宋国之后,田齐投奔晋,被晋侯收留。晋骑飞驰上京,连续五日向天子递送奏疏,消息风传邻国,

  蔡欢一路行来,途中屡次接获消息,对宋国氏族的行径嗤之以鼻。"贪婪,短视,宋迟早不存。"

  蔡欢同林珩有一面之缘,对晋国新君十分忌惮,甚至心怀恐惧。

  从田齐入晋至今,种种迹象推断,晋侯不会对他的遭遇置之不理。再看这群宋人,蔡欢笑得讽刺,话也说得毫不客气。

  日薄西山,命不久矣,何必再同其虚与委蛇。

  "蔡女,你胆敢信口雌黄,简直岂有此理!"

  宋人怒不可遏,蔡欢畅笑出声。她随手落下车窗,命令从车内下达:“速,吾不屑与之同行。”

  "诺。"

  甲士齐声领命,集体调转马头,不再与宋人争锋。

  马奴振动

  双臂,用力挥动缰绳,大车齐齐加速,车轴发出沉闷的吱嘎声,坐在车上的工匠迅速抓住车栏稳住身体。

  “宋人自诩君子之国,被夫人斥责却无言以对,不过尔尔。”

  队伍中有行人和史官,前者曾经使宋,过程不算美好,看到火冒三丈却无从争辩的宋人心情畅快,顿生扬眉吐气之感。后者手捧竹简笔耕不辍,详实记录全过程,不遗漏任何细节。

  蔡欢的车队风驰电掣,很快同宋国车队拉开距离。

  在蔡欢身后,中大夫吕奔推开车门,眺望前方的车队,面沉似水,眉心深锁。吕坚坐在他身边,满脸怒色,愤愤不平道:"父亲,蔡女可恨!"

  吕奔收回视线,下令队伍继续前行,不必追上蔡欢,但也不能落得太远:“话虽难听却是事实,无一字虚假。"

  “您怎能长他人志气?”吕□□起上半身,表情满是惊愕。

  "先君去后,国势日衰。今上才具平庸偏又多疑,贤臣老去,有识之士不得重用,阿谀奉承之辈充斥朝堂,使得狐裘蒙戎,晦盲否塞。今又行背信弃义之举,国之将乱,岌岌可危。"

  吕氏历史悠久,先祖曾为天子牧马,随初代宋伯就封。

  吕奔年少时,遇宋成侯在位,政治清明,国库丰盈,国人安居乐业,以小国主持会盟,可谓风光无限。

  可惜强盛如昙花一现。

  如今的宋国政令不一,氏族们忙着争权夺利,一度有大氏族生出谋逆之心,意图政庞土裂。

  事虽未成,却给宋人敲响了警钟。

  吕氏有心拨乱反正,奈何宋伯偏信小人,对吕氏几番打压。时至今日,吕氏上下心灰意冷,不再想着一匡清明,反而随波逐流,日复一日粉饰太平。

  车辆前行,车轮压过土路,车厢轻微摇晃。

  吕奔目视前方,回想蔡欢所言,不由得连连苦笑。见吕坚仍纠结蔡欢的讥讽,他心中黯然,失望显而易见。

  不想儿子犯错,该说还是要说。

  "公子齐在肃州城内。”吕奔转回目光,逼视毫无长进的儿子,一字一句说道, “身为吕氏郎君,你现在不应计较蔡女的讥讽,该认真想一想晋侯所为。"

  吕坚

  先是一愣,品味话中深意,脸色瞬间发生变化。

  "父亲,您是说晋侯会为难宋?"

  "为难尚且是好的。”吕奔深深叹息,眺望肃州城方向,心中满是忧虑, "晋侯收留公子齐,连派飞骑奔赴上京,助公子齐状告信平君,将蜀国之事闹大,所图恐非小。宋恶公子齐,险些害他性命,此番入贡又显仓促,极可能被拒之门外。"

  “晋侯真行此举,岂非无礼之极,难道不怕千夫所指?”吕坚不敢置信,声音紧绷。

  “背信弃义的是宋,行恶事的也是宋。晋侯曾在上京为质,同公子齐年少相伴,情谊深厚。纵有出格之举也是情有可原,实为重情重义。”吕奔摇头叹息,道出击溃吕坚幻想的一番话, "非是困难重重,使晋也落不到吕氏头上。"

  吕坚嘴巴开合数次,却是无从辩驳,未能说出一个字。

  他回想起国内的情形,想到满朝氏族互相推诿,最终将入贡推给吕氏,国君连夜召见父亲,口口声声委以重任。

  他还曾心花怒放,以为吕氏得到重用,不会继续沉寂。不承想真相这般讽刺。

  "无耻!"他用力握拳,一阵咬牙切齿。

  见他这般表现,吕奔再次失望叹息。

  国将不国,家亦不家,庸碌愚笨倒也无妨,好过看得一清二楚,却自始至终无计可施,徒留满心无力。

  车队一路前行,距离肃州城愈近,气氛却变得萎靡,不复之前的张扬。

  不提吕奔父子,护送队伍的甲士也知公子齐奔晋,公子有因助他逃脱被责难,如今囚在府内不能出。

  蔡欢一席话点明宋国的短视,众人眺望前方巍峨的城池,毫无抵达目的地的喜悦,反而心生不安,仿佛前方趴伏着一头恶兽,随时能取人性命。

  相比吕奔父子的忐忑惶恐,抵达城下的蔡欢则是满脸喜意。

  林珩和楚煜尚未入城,她连声叫停马车,抬手推开车门,笑意盈盈走出车厢,在车前向林珩福身,恭敬道:“一别数月,君侯威严更盛,欢仰慕之极。”

  “欢夫人。”林珩微微颔首,看到蔡欢身后的车辆,不由得挑了一下眉。蔡欢又转向楚煜,同样笑着见礼:"久仰公子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

  楚煜浅笑还礼,姿容靡丽,艳色无双。

  不可抑止地,蔡欢再度被惊艳。恍惚间撞上冰冷的视线,如同置身冰天雪地,绮念一扫而空,只感到脊背生寒。

  “夫人过誉。”楚煜笑意更盛,态度温和有礼,哪有半分森冷。

  对危险的警觉让蔡欢收敛态度,不敢再有半点放肆。她不着痕迹打量楚煜,寻不出半点破绽,仿佛之前的一切都是她的错觉。

  果真是错觉?

  蔡欢短暂思索,很快又打消怀疑。视线移向玄车上的身影,想到初见林珩时的情形,顿生熟悉之感。

  脑中一念闪过,蔡欢丝毫没有拨云见日的兴奋,反而尝到苦意,心不断下沉。

  惊才绝艳,霸道纵横,偏又手握重权。

  生逢其时,小国只能夹缝求生。一旦行差踏错,终难逃灭国之祸。

  城头又传来鼓声,雷鸣般的声响撼天动地。几名巫行出城门,献上以小鼎盛装的酒。

  奴隶牵出一头羊,林珩拔出佩剑,一剑刺穿羊的脖颈。鲜血喷涌而出,洒落到小鼎中,酒液染成殷红。

  "祭盟。"

  晋越有盟,自烈公起延续数十载。鼎中的血酒注入盏中,林珩和楚煜各持一盏,依礼互敬,各自仰头一饮而尽。

  "请。"

  酒盏翻转,不存一滴酒水。

  林珩驾车先行,两侧人群让开道路。

  楚煜的车辆紧随其后,再之后是晋国氏族和楚煜的扈从,最终才是蔡欢的马车。

  队伍行入城内,路旁晋人纷纷行礼,各国商人也随之躬身,恭敬别无二致,仅能从服饰看出区别。

  田齐没有驱车上前,反而是林珩看到他,笑着向他招手:“阿齐。”

  楚煜顺势看过来,精致的五官,修长的身形,同田齐记忆中一般无二。同样不变的还有他的笑,迷得王女神魂颠倒,被贵族女疯狂追逐。

  每逢公子煜驾车出现在上京城,都会引来人群围堵,道路变得水泄不通。

  “蜀公子齐?”楚煜记得田齐。在上京时,他和林珩常在一处,尤其是落入冰湖之后半年时间,两人几乎是焦不离孟,在王宫同进同出。

  br />“上京一别,君安好。”田齐驾车上前,主动退后少许,同两人拉开一段距离,以示对大国的恭敬。

  林珩习惯他的变化,并未多说什么。

  楚煜对照记忆,联系蜀国传回的消息,也不觉有何奇怪。

  经历过生死,几次险象环生,如果没有半点成长,依旧如上京时天真,帮他登上君位也保不住,迟早会再被逆臣所害。

  三驾马车穿过长街,逆风行至晋侯宫前。令尹子非没有出城,而是早早拜会国太夫人,此时在南殿等候。

  蔡欢的马车落后一步,没有进入宫内。她此行是为入贡,以附庸自居,直接转道去往驿坊,同越国令尹成为邻居。

  "煜当拜见国太夫人。"进入宫门后,楚煜提出要见长辈。

  林珩自然不会拒绝,命侍人先往南殿送信,他与楚煜同行:“大母知晓君到来,十分喜悦。”两人穿过宫道,寒暄中隐含机锋,言辞中不乏刀光剑影。

  “令尹书信国内,言君侯日日忙碌。”登上台阶时,楚煜话锋一转,提出林珩对令尹避而不见。“政务繁忙,实在分-身乏术。”迎上楚煜的目光,林珩笑意清浅,直言不讳,没有丝毫遮掩。

  “幸君侯今日有暇。”楚煜短暂驻足,冠缨垂落颊边,缀在末端的彩宝压向领口,嵌入彩绣图腾,一瞬间化作凶兽的眼瞳。

  "公子远道而来,自是扫榻相迎。"林珩侧过头,旒珠随着他的动作摇曳,牵引出彩色光晕。

  “君侯拳拳盛意,煜喜不自胜。”楚煜倾身靠近,暗香萦绕,并不十分浓烈,迥异于艳丽的外貌,别有一股雅致。

  “晋越有盟,理应如此。”林珩没有躲闪,任凭楚煜靠近,单手捻起冠缨悬挂的彩宝,语带双关, "越绢价值连城,天下闻名。今观越有宝更胜一筹,瑰丽无双,堪称无价。"

  “君侯真心赞赏,乃越之幸事。”楚煜笑容不变,白皙的手指牵住冠缨,略微用力,从林珩指间收回。随即松开手,任由彩宝坠落压向领口,短暂映出红光。

  田齐走在两人身边,看着两人你来我往,能猜出话有深意,却无论如何参不透究竟指的是什么。

  莫非是盟约?

  田齐隐隐触碰到答案,却也仅止于此。

  他抬头看向并行的林珩和楚煜,双眼被玄色和绯红充斥,心中生出庆幸,庆幸阿珩是友非敌,庆幸蜀同越不接壤,还因楚关系尚可。

  若不然,无需等到信平君叛乱,蜀已是岌岌可危。

  “万幸。”

  田齐想得太入神,没留意一脚踩空,差点摔在台阶上。幸亏林珩及时拉住他,才避免惨事发生。看到这一幕,楚煜视线微凝。思及国太夫人之前求药,算一算时间,心中顿时了然。

  与此同时,宋国的车队抵达城门前,向守城甲士亮明身份,说明来意:“我等宋人,向晋侯入贡。"

  “宋人?”甲士查验铜牌,确认不假,立刻前去禀报上官。

  不多时,一名甲长赶来,放宋国车队入城,并由军仆带路去往驿坊。过程十分顺利,吕坚松了口气,对吕奔说道:"父亲,您料错了。"吕奔沉默不语。

  他推开车窗望向街边,听晋人谈论入城的越人和蔡人,三句不离开越国公子煜,还提到蜀国公子齐。

  “君上善公子齐,召近同行。”

  类似的话三番五次入耳,吕奔的担忧非但没有减退,反而似潮水涌动,充斥他的脑海,似要将他彻底淹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