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骚扰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骚扰

作者:堕落的狼崽 字数:1788 书籍:宋末之乱臣贼子

  于洋拿出几份报刊读物,都是发行全国的中央级报刊,例如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以及工人日报等等。

  于洋担心郑耀阳看不懂简体,会错报纸上的意思,解释说:“郑少,内地最近为了这件事几乎吵翻天。”

  那天确定订单之后,全国各地的报刊都在报道这件事。由魔都光学研究所牵头,自主研发的光刻机,以五十万美元的高价出口海外。

  消息一经发布,引爆全国的舆论。

  这本来是好事,华夏生产的高科技设备远销海外,赚美元,扬我国威。

  从今往后华夏人站起来了,不止是靠苦力赚钱,也能靠脑子赚钱。

  王敏之想趁着这股舆论,强行给国产光刻机的研发再续上几年命。

  然而事与愿违,863计划曝光,人们熟知过去二十年,国家已经在光刻机项目投入不低于一亿美元,接下来还要继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

  这则消息一出,舆论被二度引爆。

  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自主研发高科技,继续投入对光刻机的研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假如我们一味地卖苦力赚钱,祖国何时才能崛起,祖国何时才能强大。

  另外一派,直接喊出十几年后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号。

  祖国,等等你的人民吧。

  如今百废待兴,还有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首要任务是让人民吃饱穿暖。

  其中也不缺乏阴谋论者,认为是赤裸裸的阳谋,就是敌人想用这种办法拖垮他们的经济,抛出的糖衣炮弹。

  如果说八十年代末的香江是神奇,那么八十年代末的内地就是魔幻。

  言论自由,人人都可以登报发表文章各抒起见,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理想与现实主义碰撞,无数思潮、千奇百怪的想法,都在这个时期诞生。

  经过几天的发酵,事态发展超乎于洋的预料,他没想到一台光刻机会引发内地这么大的舆论动荡。

  他虽然是历史的见证者,但没有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特殊时期,无法体会到人民那些年的艰苦岁月。

  从他的角度看来,郑耀阳放弃是最好的选择,光刻机又不是没有替代品,哪怕亏损定金也绝对值得。

  一台设备承载了太多含义,已经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郑耀阳轻笑,不以为然。

  那位的战略目光,无人可及,部队荷枪实弹的押送,代表他的想法。

  从今往后,光刻机的研发项目将会重启,就像二十多年前的罗布泊,都是公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超前战略。

  他只要时刻谨记商人的身份,外界的舆论就对他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不多时,一行几人见到鹏城河,河上就是鹏城关。

  几十公里的河堤布满荆棘电网,两侧都有武警日夜巡视,以防有人偷渡。

  十几年前偷渡香江还是很简单,只要游过最窄处不足五十米的鹏城河,穿过鸡公岭大帽山,就能成为香江人。

  那个时期,香江人口稀少,港英政府对于偷渡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颁布进入市区就能拿到身份证的政策。

  因为这项政策,引发了四次大规模的偷渡事件,官方明文记载的偷渡人次就高达55.6万次,成功人数约8.9万,溺死或是意外身亡人数达1.8万人。

  随着进入八十年代,内地施压废除这条政策,两地同时严加看管,偷渡人数才逐渐减少。

  不过减少只是相对而言,每年仍旧有上万人偷渡进港。

  只是出发点不在鹏城河,而是在十几公里外的鹏城湾,游过十几海里进入元朗西北部。

  说来讽刺,三十年后的鹏城湾寸土寸金,价值远远超越了香江的浅水湾。

  几辆汽车行驶至罗湖关卡,一群英属驻港官兵顿时围了上来。

  领头那位说着英语:“你们全部下车检查。”

  郑耀阳皱着眉头,他们的车辆都持有通行证,应该可以很顺利过关。

  于洋见怪不怪,低声解释说:“郑少,交给我吧,他们是看到好车想要过来打秋风。”

  他降下车窗,露出自己的面容,笑着说:“达利上尉好久不见,今天过得怎么样?”

  于洋在航运公司的地位,相当于孙玉刚身边的管家赵天。

  当初在孙玉刚特意交代下,环球航运始终跟内地保持紧密的联系。

  时常在海外帮忙采购设备或药品,运输进内地市场。

  大多都是禁售品,禁不起查,只能靠贿赂通行。长久以往跟守关的官兵,保持不错的关系。

  军官叼着香烟,表情夸张道:“于先生,竟然是你,怎么突然换车……”

  他笑眯眯趴扶在车窗边,忽然看到坐在一旁的郑耀阳。

  于洋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们家的小少爷……”

  军官脸色阴沉,打断说道:“郑耀阳,我认识你。”

  “是么?”

  郑耀阳感觉不对劲,笑着说:“上尉先生,我可不记得我认识你。”

  达利上尉冷声说:“我有个叔叔叫做庄士敦,托你的福,他现在已经回国养老了。”

  郑耀阳恍然,轻笑道:“教书的工作太辛苦,庄主任毕竟五十多岁,也该回去颐养天年了。”

  达利上尉脸色阴沉如水,大声呵斥道:“全部下车例行检查。”

  于洋怒不可遏:“达利,你敢!”

  话音落下,新笔趣阁

  官兵齐刷刷把枪口对准他们。

  达利得意说道:“于先生,请你们配合,我们正在进行正常检查。”

  一句正常的检查,足以把于洋所有话都堵死,不接受检查,就是他们做贼心虚。

  郑耀阳走出车厢,看向那个领头的军官,脸上笑容不减,淡淡说道:“于师傅配合执法人员,是我们每个香江市民应尽的义务。”

  “郑少,您说得是。”

  于洋苦笑,跟着一起下车。

  一瞬间,他意识到事情要闹大了。

  郑耀阳配合检查不代表认怂,恰恰相反,是打算硬刚到底。

  郑耀阳是何许人也,他于洋又是何许人。一个孙船王的外孙,一个环球航运的管家。

  两人在鹏城关,大庭广众之下被官兵搜身检查,就是在打脸。

  现在是中午,

  过关进入鹏城的人并不少。

  随着周围人群车辆的增加,通关关卡出现了堵车的场景。

  只要是人就有好奇心,热闹谁都喜欢看,他们宁愿白白浪费一天,也不愿错过这个场景。

  平时拽得跟二五八万的官兵头头,碰上横行霸道的二世祖。最后究竟谁胜谁负,他们可太好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