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伪装之王 第0085章 设法营救

《伪装之王》第0085章 设法营救

作者:亚丹 字数:2165 书籍:伪装之王

  “这张委任状是真的?”陈庚非常认真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是我亲自签的。”蒋介石回答道。

  “校长,你死心吧,我决不会背叛革命,更不会带着军队去剿共!”陈庚坚定地回答道。

  “陈庚,你应该明白你现在的处境!”蒋介石脸色一变说道。

  “校长,从我被投进监狱那一刻起,我就做好了被你杀害的思想准备,我不怕死,要杀要刮你尽管来!”陈庚声音高昂地厉声说道。

  “你,你,你这个态度,我什么时间说要杀害你了?!我还是那句话,黄埔的校长决不会杀害黄埔的学生!不过,我一定会让你悔过的!”蒋介石脸色气得苍白,声音颤地说道。

  这时,吴忠信手中拿着份电文,从楼上下来道:“委座,宁都急电。”

  蒋介石伸手接过电文,对旁边的邓文仪说道:“你再好好劝劝他,一定要悔过!”

  说着话,蒋介石起身,气冲冲地离开了。

  “我决不会出卖我们的党,向你们投降的!”

  陈庚从沙上站起来,以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概,冲着蒋介石的背影大声地说道。

  蒋介石虽然很生气,但是,他也不可能杀陈赓,因为这样做的政治成本太高了!杀学生、杀恩人,无论那一个“帽子”,无论戴在谁头上,都受不了!

  蒋介石临离开时,吩咐邓文仪,要找一个最清净,最舒适,最自由的地方,让陈庚在那里好好地反省,好好地悔过!

  他打算软禁陈庚。

  上海,沈钧儒寓所里的客厅内,冯晨坐在沙上,正在认真听着沈钧儒讲述营救陈庚的进展情况。

  “冯先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已经起了声势浩大的营救活动,总干事杨杏佛昨天从北平回来了,正在极力斡旋。”

  “我给陈庚写的纸条,孙夫人交给陈庚了吗?”冯晨问道。

  “交给陈庚了,孙夫人还亲自找到蒋介石,蒋介石当面答应孙夫人,立即释放陈庚。”沈钧儒回答道。

  “可是南京方面有消息传来,说陈庚已经潜逃了,我怎么感觉这里面透着阴谋的味道。”冯晨皱着眉头说道。

  “肯定是老蒋释放的烟幕弹!”沈钧儒右手捋了捋胡子说道。

  “老蒋要是耍赖,死不认账,该怎么办?”冯晨望着沈钧儒问道。

  “我认为现在营救工作,应该分三步走,一是由杨杏佛代表民权保障同盟,给老蒋正面施压二是联络陈庚的黄埔同学,联名向老蒋求情三是你们要尽快弄清楚,陈庚被转移到哪儿了。”沈钧儒认真地分析道。

  “好!沈大律师,我们就按你这几种方法办。”

  冯晨起身离开了沈钧儒的寓所。

  三天后,南昌,剿共行营里。

  蒋介石在临时驻地,慢慢地渡着方步,心里起伏难平,想起前几天同陈庚的那番对话,心头的无名火就直朝上窜。

  说实在的,自从陈庚被抓,他一刻没停地在考虑着如何对付陈庚,如何能让陈庚回心转意,跟着他走。

  现在看来,要想让陈庚悔过,跟着自己走,几乎是不可能的。

  该怎么办?

  陈庚成了扎在蒋介石心头的一根刺,拔又拔不掉,甩又甩不开。

  酷刑用了,可陈庚挺过来了,封官许愿也用了,可陈庚全然不接受!

  杀不能杀,放又不甘心,更让老蒋心烦的是,每天为陈庚说情的,上书的,加上记者们的搅和,让他日夜不宁。

  “报告校长!”

  正在蒋介石思绪不宁的时候,邓文仪怀抱一摞书信,手中还捏着几封电报,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校长,这里又有好多为陈庚说情的。”

  “不看!”蒋介石摆了摆手说道。

  “还有一份黄埔军校学生们联名来的电报。”邓文仪抽出一份电报说道。

  “哦?黄埔学生联名电报?”蒋介石望了眼邓文仪问道。

  “是的,校长。”

  “给我念念!”

  “好的。”

  邓文仪把自己抱着的一摞书信放到茶几上,撕开电报,开始读了起来。

  校长明鉴:

  我等三十二名黄埔一期同学,三叩于地,为陈庚求情。恳求校长,宽大为怀,道义为重,刀下留情,释放陈庚,师生情分,不能不讲,救命之恩,不能不报!

  校长若执意要杀陈庚,不仅我黄埔弟子会为校长绝情绝义而心灰意冷,校长也将无面目立于人间。

  杀一人之命,失众人之心,孰轻孰重,何得何失,望校长三思!

  此份电报,情真意切,溢于纸上。

  “还有吗?”蒋介石冷冷地问了句。

  “有。”

  邓文仪从一大摞书信中,一封一封地翻着,边翻边说道:“这封是杜聿明将军的,这封是张治中将军的,这封是宋希濂将军的,还有孙夫人的都是为陈庚求情的。”

  “算了,别念了。”蒋介石一脸恼怒地摆了摆手道。

  第二天,陈庚被押上一架军用飞机,朝着南京飞去。

  飞机在南京降落后,囚车把陈庚带到南京郊区的汤山,这里有一座类似城堡样的院落,这是一座秘密特别拘留所。

  这里环境优美,室内装修的富丽堂皇,但外面高高的围墙上却拉着电网。

  陈庚在这个特别拘留所里有绝对的自由,可是却与世隔绝。

  陈庚在这里每天除了读书、看报,便是钓鱼、照相、画画,表面上看,陈庚已经完全平静了下来,没有刚刚到南京时那么大的火气了。

  看押陈庚的宪兵班长张国富,心里一阵兴奋,赶忙跑去向邓文仪汇报道:“邓长官,陈庚似乎挺喜欢这里,已经安静下来了,好像有悔过之心了。”

  “太好了!我马上向校长汇报。”

  其实,陈庚的内心深处一直在挂念着苏区的战场,挂念着自己的同志,他在思考着,如何能够把自己现在的处境,告诉给关心他、营救他的人们。

  此后一段时间,陈庚有意同看押他的宪兵班长张国富套近乎,陈庚的一言一行,慢慢感化了张国富,两人很快便成了好朋友。

  一天,陈庚托张国富把一大摞材料、照片带出去,送到南京城里的内山书店,让书店老板把这些东西转交给鲁迅先生。

  一张张照片,一份份材料,从鲁迅那里转到了宋庆龄的手中。

  上海,宋庆龄寓所。

  宋庆龄、杨杏佛、鲁迅正被一群中外记者包围着。

  宋庆龄将一叠照片,递给一位外国女记者,并用流利的英语说道:“亲爱的史沫特莱女士,你看看,这就是当局说的陈庚越狱逃跑了。”

  “噢!我的上帝呀,中国实在太不幸了,你们的蒋委员长竟敢这样欺骗公众和舆论!”史沫特莱很是夸张地惊叹道。

  “现在你们应该解除这种不幸!”宋庆龄说道。

  “我带上证据到南京去质问他?”杨杏佛气愤地说道。

  “不,这次我们要神不知鬼不觉地过去,把证据突然放到他的面前,看他还说什么?”宋庆龄阻止着杨杏佛道。

  “我尊敬的孙夫人,我要把这些证据刊登到报纸上面。”史沫特莱拿起相机开始拍照。

  “亲爱的史沫特莱女士,你暂时不要把这些证据登出去,等我们到达南京后,你再设法刊登出来。”宋庆龄说道。

  “那好吧,尊敬的孙夫人,我听你的!”史沫特莱答应道。

  接着,宋庆龄同杨杏佛、鲁迅商量了一阵,决定当天便赶往南京,找蒋介石理论去。

  陈庚被关押在南京郊区汤山的消息,沈钧儒第一时间告诉了冯晨,冯晨立即报告给安志达,接着大家又开始商量着如何进行武力解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