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伪装之王 第0413章 八百壮士

《伪装之王》第0413章 八百壮士

作者:亚丹 字数:2273 书籍:伪装之王

  冯晨的那张纸条上写的是,让谢晋元通过电话,联系上海商会,设法把受伤的官兵送到租界内医治。

  谢晋元立即通过电话,让上海商会向美军提出送十名重伤员离开战场,美军同意了此项要求,因此,趁夜幕掩护下,十名重伤员被抬离战场。

  黎明前,杨惠敏离开四行仓库时,问及守军的作战计划时,谢晋元回答说,我们将誓死保卫四行仓库。

  杨惠敏听了十分感动,并向谢晋元索取了所有守军的名册,回去后将其通告全国。

  但是,为了迷惑日军同时又不使杨惠敏失望,谢晋元让人根据原524团的名册,伪造了一份800人的名单,其实守卫四行仓库的共423人。

  四行仓库的位置及建筑结构对守军相当有利。

  四行仓库临近公共租界,日军不敢用海军炮火攻击,他们怕炮弹落入公共租界内,因为日本此时尚不愿意同欧美开战。

  日军也不敢像在上海其他地方那样,使用芥子毒气,因为这将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早7时,一架日军轰炸机在仓库上方盘旋,但因为害怕误中公共租界并未投弹,在遭到守军防空火力攻击后日军轰炸机离去。

  上午8时左右,营长杨瑞符召集全营官长及班长讲话鼓舞士气。

  10时谢晋元与杨瑞符共同视察工事并观察日军动向,当他们在楼顶上时,谢晋元发现一队日军沿苏州河北路移动。

  谢晋元拿起一支毛瑟98K步枪,向这队日军射击,当场击毙日军宪兵一名。

  到了中午,日军发动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攻击。

  加农炮和轻装坦克从各个方向发动进攻,迫使中国守军第三连从仓库外的工事中撤回仓库内。

  四行仓库的西侧本来没什么窗户,而日军的炮击却给守军打开了许多射击孔。

  有一队日军,试图通过梯子爬入仓库二楼,谢晋元当时恰好在二楼窗户前,他一手夺过第一个上来的日本兵的枪,另一只手将其推下,之后向后面登上梯子的第二名日军射击,最后推倒了梯子。

  此时,日军的进攻都伴随有装甲车和加农炮做掩护,最终日军再次失败后,开始用挖掘机向四行仓库挖隧道。

  河对岸的市民,用大字报通知守军日军的行动。

  有人甚至在发现日军准备再一次发动进攻后,打来电话通知四行仓库内的守军。

  下午3时左右,天空下起了大雨,日军在西侧发动了另一次主攻,他们占领了交通银行大楼,并在四行仓库北面部署加农炮进行攻击。

  加农炮对四行仓库厚重的墙壁无法造成致命伤害,而在交通银行大楼内的日军,又很容易被占领在制高点的中国守军压制住。

  两小时后日军放弃进攻,但他们得以切断四行仓库的供电及供水。

  这期间,上海商会得到了中国守军仍在闸北的消息后相当激动,这个消息很快通过电台传遍全城。

  人们在雨中聚集在苏州河南岸,为守军助威。

  上海市民向守军捐献了十多卡车的给养,卡车于夜间抵达四行仓库附近,守军用沙袋筑墙到卡车旁,将给养拖至仓库,搬运给养用了四个小时,在此期间三名守军阵亡。

  守军收到了食物、水果、衣物、器具和来自市民的慰问信,一队记者也冒险来到了四行仓库,但由于谢晋元与杨瑞符因事繁忙,由机枪连雷连长代为接见。

  10月30日早7时,日军再次发动进攻。

  这次进攻,日军只有少数步兵参加,大部分时间日军只是用加农炮进行攻击,因为四行仓库建筑坚固,又有充足的沙袋和修理材料,在日军试图摧毁仓库的同时,守军时刻对仓库进行修复。

  日军的加农炮炮火相当密集,平均每秒都有炮弹落下。

  傍晚时,日军用数盏探照灯照亮四行仓库以便于其炮击,整个30日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天,守军摧毁了日军数辆装甲车。

  上海租界中的外籍人士,不愿意战斗地点与他们如此接近,面对日本的压力,他们答应劝说中国军队停止作战。

  外籍人士派代表向国民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以“人道主义原因”停止战斗。

  对于蒋介石来说,战斗已经胜利,绝大部分中国军队已经顺利撤离,并重新部署到了新的位置,而战斗本身也已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注意。

  所以蒋介石下令,部队在10月31日撤离四行仓库。

  上海警备司令杨虎被安排与英军将军斯马莱特会面,商谈524团如何撤离的事情,会议决定,第524团撤至公共租界,并和正在上海西部战斗的第八十八师汇合。

  日本派遣军最高指挥官松井石根也表示,同意并保证允许中国守军撤退,但事后他很快就反悔了。

  谢晋元希望能够继续留守四行仓库,直到战斗至最后一人,88师参谋长张柏亭,最终劝说其同意撤退。

  午夜,已经是11月1日,谢晋元带领376人,分小队,分批次,通过新垃圾桥撤入公共租界。

  约十人在撤退中被日军机枪打伤,到凌晨2时所有守军完成撤退。

  部队撤退后,随即宣布与第八十八师汇合,但马上被英租界内的英军没收武器,并且限制了自由。

  这是因为,日军威胁,如果英国人让他们离开,日军就要入侵英租界。

  524团的勇士们,被英军送至公共租界西部,在意大利防区的胶州路进行隔离。

  四行仓库战斗结束后,注意到中国国旗仍在四行仓库的顶楼上飘扬,过路行人和日本守军无不脱帽敬礼。

  媒体用“八百壮士”来称呼这423名守军,同时创作了“八百壮士歌”以激励军民抵抗日本侵略。

  但蒋介石所期盼的外国援助却毫无进展,欧洲各国除了对日本提出谴责外,并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11月2日,日军强渡苏州河,我军迎击,敌陷重围。

  11月3日,苏州河畔激战,渡河日军被我严密包围,广福、南翔日军均受重创。

  11月4日,日军续渡苏州河,朱家浜以北发生激战。

  11月5日,晨,日军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以第6、18、114师团及国琦支队为骨干,在舰炮掩护下,于杭州湾北岸金山卫附近的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3处登陆,向淞沪我军主力的右侧攻击,企图会同越过苏州河之敌全力夹击我军。

  中国统帅部急令浦东第62师、第45旅与枫泾第79师,夹击金山卫登陆之敌,并令第11预备师由苏嘉铁路驰援。

  金山卫登陆之敌兵分两路:一路由全公亭向新仓方向进攻;一路由漕泾镇及金丝娘桥向张堰镇方向进攻。

  11月6日,日军占松隐镇,大批登陆,总人数已达六、七千人。

  同日,原东北军师长刘启文,率部千里驰援上海右翼松江防线。

  1937年初,东北军从陕西调往河南商丘进行整编,由于刘启文师长在“西安事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致使蒋介石耿耿于怀,借整编之机将其降为67军108师322旅旅长。

  淞沪会战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刘启文部奉命调往沧州前线。

  当时刘启文的家属住在开封,离商丘很近,交通也很方便,但他在接到命令后连家也没有回,立即率部出发。

  临行前,刘启文托人捎给家里一封信,信中说:

  “此次赴前方抗日救亡,是洗雪国耻之良机,我身为一介武夫,是中华儿女,决意率部英勇杀敌,已怀必死之心报效国家,你们回老家宋湾镇以后,要依靠弟弟把我的孩子抚养长大,我愿足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